自考 中古古代文论选读要点 笔记 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9184491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44.70KB
自考 中古古代文论选读要点 笔记 复习资料.docx
《自考 中古古代文论选读要点 笔记 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 中古古代文论选读要点 笔记 复习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中古古代文论选读要点笔记复习资料
一、绪论
1.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
“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2.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形态。
中国古代具有系统性的文论专著不多,主要的表现形态为:
(1)散见于子书中的某些章节和片段的文论。
(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
(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
(4)小说和戏曲评点(5)散见于诗词、笔记、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中有关文学的言论。
(6)古代一些选集和总集的编撰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倾向。
二、周汉文论
1.为什么说先秦两汉的文论尚未成为独立和专门的学科?
(1)这一时期文论与其它学术尚处于浑沌未分的状态。
(2)这一时期的文论与其它艺术论相互杂糅,难分彼此。
(3)文论的未能独立与此时文学观念的尚未净化互为因果。
2.简述《周易》对古代文论的影响。
(1)阴阳之道。
阴阳学说把世界看成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
,在思维方式上启发了后人以对立划分的眼光去评析变化发展的事物。
中国古代文论中许多矛盾对立的范畴如美丑、虚实、动静、形神等,都发轫于《周易》。
而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等,则是《周易》辩证观念的投影。
《周易》对世界本源之“道”的认识,也启发了后人对文学本体的探索。
(2)通变入神。
通是规律的继承,变是思想的日新,文学史上复古与反复古的斗争,文体的代有兴盛,都是通变理论的具体实现。
“神”原指事物发展变化微妙难言的客观规律,严羽、司空图、王渔洋的理论对此都有所承传。
(3)中和之美。
《易》以世界的和谐统一位最高境界,由此生发了后世“中和”的美学观。
孔子的“诗无邪”说、《礼记》的“温柔敦厚“说等,都受此影响。
(4)言意之辩。
《易传》认为言和意之间既有矛盾也有联系,言不尽意并不否定言可达意,但言可达意并不能详尽其意。
言意的局限可通过“立象”来解决。
庄子、陆机、刘勰的理论都深受其影响。
这一审美趣味影响创作,形成了追求含蓄蕴藉、意出言外的风格长河。
3.《尚书》“诗言志”。
《尚书·尧典》:
“诗言志,歌永言。
”诗言志是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先秦时期所谓“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在先秦,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的。
朱自清《诗言志辩序》中指出,诗言志是我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
3.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
(1)文学批评的标准:
“思无邪”。
三字原出《诗经·鲁颂·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
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
《论语·为政》: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
无邪就是“雅正”。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孔子赞美《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2)文学的社会作用:
兴观群怨。
孔子认为: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观群,可观怨。
”(《论语·阳货》)。
兴指“感发意志”,具有艺术感染力。
观是“考见得失”,指诗的认识作用。
群是指诗的团结作用。
怨是批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3)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文质彬彬,文质并重。
《论语·卫灵公》:
“子曰:
辞达而已矣。
”形式的目的是体现内容,不必过于华丽。
《论语·雍也》: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质并重。
4、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
(1)“以意逆志”,出自《孟子·万章上》。
“意”是指诗的表层意思,“志”是指深层情志。
主张通过对作品文本表层的象征的“意”,去推求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者之志。
此说是与文学创作中的比兴手法相对应的批评方法,长期为后世批评家所遵用,并在鉴赏学中得以拓展其理论内涵。
(2)“知人论世”。
出自《孟子·万章下》。
孟子的愿意是与古人为友,须读懂他的作品,而欲理解作品,必须了解其作者,而欲了解其作者,又须把握其所处的时代。
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形式风貌,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艺术素养以及时代精神、社会风气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文学批评要进行知人论世的理论基础。
此说是对其“以意逆志”说的重要补充,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影响。
5、墨子“三表法”。
(1)三表法是在《墨子·非命上》中提出的。
(2)三表法原意是说“言有三表”,即“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3)三表法是指立言辩说,应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标准,即过去的经验、目前的现实和将其运用于实际事务的实践价值。
(4)此说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带有功利主义的特点与历史局限。
6、庄子的文学观
(1)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
“心斋”、“坐忘”。
庄子文论的哲学基础是“道”。
“心斋”、“坐忘”是文艺创作主体实现和完成“道”的两种方式。
创作主体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功功利影响的经验观照就是“心斋”、“坐忘”。
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
“庄周梦蝶”即是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2)文艺创作客体的两种互有关联的审美风格:
“自然”、“素朴”。
庄子认为,文艺创作应该顺应、恪守自然本性,寻求自然的最高境界之美;文艺创作的手段是为了取得素朴的效果,素朴美超过任何一种美的类型。
庄子实际上把“自然”、“素朴”视为文艺创作客体所具备的最高审美风格。
提倡天籁,反对东施效颦。
(3)文艺创作客体的审美形象:
“得意”、“忘言”。
在“言不尽意”的基础上,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
庄子认为:
“言”是“意”的基础,“意”是“言”的指向,领悟到“意”就是超越于“言”。
由言意问题可以引申到文艺创作的形神问题,“得意”与“忘言”是艺术形象审美特性的两个质的规定,它要求艺术形象必须是具象与抽象、确证性与模糊性的统一。
庄子提倡“得意”、“忘言”的审美创造,以期达到“荒唐之言”与无形之道妙契无痕、自然弥合的艺术境界。
7、《毛诗序》的诗歌理论。
(1)《毛诗序》是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论。
相传是汉人毛苌所撰《毛诗故训传》在首篇国风《关雎》题下的一篇序言,它不仅说明了《关雎》一篇的创作主旨,而且总论诗歌理论,提出了文学上的许多根本问题,故亦称《诗大序》。
(2)指出诗的核心在于言志抒情。
《毛诗序》:
“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3)论述诗歌的社会作用。
在理论上明确了诗歌创作为政治服务的两种形式:
“上以风化下”和“下以风刺上”。
《毛诗序》偏重“上以风化下”的教化作用,并把文艺的教化作用看作是文艺的根本目的。
(4)总结了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提出“六义”说。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认为,风雅颂是诗歌的体裁,赋比兴是诗歌的表现手法。
此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赋比兴手法,成为我国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成为古代进行诗歌创作和批评的重要准则。
朱熹认为,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8、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1)此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的。
(2)发愤著书的意思是说:
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思的产物。
(3)此说实际上要求作家直面惨淡的人生,抒写对现实的不平与忧愤,把著书立说、文学创作当作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情感表现的重要途径。
体现了强烈的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4)此说以历史经验为基础,本之于屈原,又加上了司马迁本人的切身体验,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
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9、什么叫“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1)此说是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的。
意思是:
诗人的赋华丽而符合原则,辞人的赋华丽而过分铺张。
(2)“丽以则”是他的创作原则,“丽”是对赋体形式风格上的要求,“则“是指儒家的法度和准则,实际上是要求作赋以明道。
反对专事形式上的铺张而忽略内容上的针对性和其现实意义。
(3)明道、征圣、宗经思想是此说的理论基础。
10、王充的《论衡》主要论述了那些文学方面的理论?
(1)关于文学的社会作用问题。
认为文学作品要有益于世,“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论衡·自纪》)。
(2)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
相辅相成。
“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论衡·超奇》)。
(3)关于文学作品的继承和创新的问题。
反对贵古贱今。
《论衡·案书》:
“才有浅深,无有古今;文有伪真,无有故新。
”(4)关于作家的品德修养问题。
作家要有诚实的写作态度。
“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论衡·超奇》)。
整部《论衡》的宗旨就是“疾虚妄”。
(5)关于文学作品的语言问题。
主张通俗易懂,“言无不可晓,指无不可睹”(《论衡·自纪》)。
但对文学作品中的想像夸张持批判态度(见《艺增》),忽略了文学艺术的特殊性。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1、《典论·论文》主要涉及了哪些方面的文学理论?
(1)《典论·论文》被称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论专篇。
(2)论文学的价值和作用。
指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强调“立言”的重要性。
(3)论作家气质、个性与风格的关系。
提出“文气说”,认为“文以气为主”。
“气”既作家的气质,又指作家的才性,也指作品的风格。
由于作家的气质和才性不同,从而构成了不同的作品风格。
(3)文体论和文学批评论。
提出文章“本同而末异”的观点。
把文体分为四科八体,认为不同文体各有其不同风格。
提出了“诗赋欲丽”的主张,体现了对文学特点的认识的提高,也是魏晋文学观念的时代特点的反映。
(4)曹丕把品人与评文结合起来,批评了“文人相轻”的不良倾向,对建安七子进行了客观评价。
2、陆机《文赋》的主要内容。
(1)陆机《文赋》是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
(2)《文赋》论述了文学创作各个方面的问题,论述的中心是:
意与物的关系;艺术想象的重要性;强调创作灵感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从理论上提出创新,反对抄袭;论述了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论述了自然景物之多变与文体多样性的关系;分析了文学创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常犯的几种毛病。
(3)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
“诗缘情”是从诗歌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强调诗歌的抒情性。
“绮靡”则是从诗歌的形式方面提出的要求。
说明他既重视文学的内容,也重视文学的形式。
陆机强调文学的情感特征,这比“诗言志”更符合诗歌的本质特点。
3、声律说及其沈约的相关理论。
(1)六朝的一些音韵学著作已发现了汉字字音的五声,以及反切等注音方法。
(2)南朝受佛经转读和梵文拼音的影响,又发现了汉语四声。
陈寅恪的《四声三问》一文对此作了发明。
(3)四声的发现和应用,形成了最初的诗歌声律,并产生了相应的永明体诗歌。
沈约是最早把四声应用到诗歌创作上的诗人,并撰有《四声谱》。
(4)沈约的主要理论就是“四声八病”之说。
声即四声,用以定韵;病即八病,用以求和。
八病是建立在四声基础上的,四声八病说也称为永明声病说。
(5)沈约把四声分为两类:
浮声和切响,即平声和仄声(上、去、入)。
他要求五言诗一句中,除了双声叠韵词之外,不能出现同声或同韵的字,如有不合,即称为“病”。
而一联之中,前后句平仄声调应该错开。
(6)沈约的声律理论既有正面的立说,又有反面的破说,既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又结合了相关的创作实践,是唐代近体诗的先声。
4、《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1)《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史上体大思精的理论巨著,全书可分为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等。
(2)总论也可称为“文之枢纽”,指从《原道》到《辨骚》五篇;文体论也可称为“论文叙笔”,指从《明诗》到《书记》二十篇;创作论和批评论合称“割情析采”,其中《神思》至《总术》十九篇为创作论,《才略》、《知音》、《程器》可称为批评论,《时序》、《物色》两篇兼而有之;《序志》篇相当于后序。
(3)刘勰的文学思想以儒家经典为主,但也吸取了不少道家和佛家的思想。
5、《文心雕龙》“文之枢纽”包含哪五篇?
其间的关系怎样?
(1)“枢纽”即理论总纲的意思,是刘勰在《序志》篇中提出的。
包括《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
(2)《原道》是理论体系的构建从物自有文的自然之道出发;《征圣》是因为圣人体道并因道垂文;《宗经》以儒家经典作为作文之法则;《正纬》是斟酌参考纬书中有益于文章的部分;《辨骚》是以楚辞作为新变的榜样。
这五篇的实质是对文学的本原和发展的归结和概括。
(3)“枢纽”五篇是一个整体,有其内在的联系。
它从原道出发,经征圣、宗经而继续发展。
一方面,文学从远古的质朴到商周时期出现五经,标志着文学从体裁到手法已初步完备,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另一方面,文学的发展是不会停息的,而且会出现一些弊端,所以从理论上说,应该做到“执正驭奇”,从不合经典的有关著作中吸取有利于文学创作的东西。
(4)刘勰“枢纽”中表现出来的文学思想是以儒家为主,但也相当重视文学艺术美的自身属性。
6、简述刘勰文体论的主要内容。
(1)《文心雕龙》有20篇专论文体,涉及文体34种,把当时出现的文体都论及了。
(2)刘勰把所有文体分为“文”与“笔”两类。
文是指偏向抒情言志、文学性较强的文体;笔是指学术性较强而又不重音韵文采的作品。
体现了当时对文字作品文学性和非文学性的区分。
(3)文体论部分的具体写法按照“原始以表末,释名以彰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的体例进行。
具体地说,即叙述文体的源流演变,解释文体名称的内涵,选出某一文体的代表性作品,总结某一文体的写作要求。
四者结合,形成了文体论史、论、评三者合一的写作特色。
(4)刘勰的文体论全面总结了历代各种文体的写作经验,是刘勰全部文学理论的基石。
7、刘勰创作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以“情”与“采”(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为主线,论及艺术构思、风格的形成、风骨的铸造、作品的篇章结构、熔意裁辞以及表现手法与技巧、继承与革新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1)“情”与“采”的关系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是贯穿整个《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红线。
刘勰并专列《情采》一篇来作集中论述。
情主要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采主要作品的艺术形式,情与采有时也用“文”与“质”的概念来代表。
情与采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形式离不开内容,另一方面内容也需要有美的表现形式,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偏废。
基于这样的认识,刘勰要求写作文章要以“述志为本”,应该“为情而造文”,而反对“为文而造情”。
刘勰批评齐梁文风的浮艳,也是从这一理论出发的。
(2)刘勰艺术想象论的主要内容。
刘勰的《神思》篇位列创作论之首,是论艺术想象的专篇。
本篇集中论述了心与物、情与景、意与辞,即物、情、辞三者的关系。
这三者关系贯穿整个创作过程,是刘勰创作论的核心,故也是其创作论的总纲。
刘勰认为艺术想象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始终不离感性的特点,它受到感情和语言的制约。
想象力的培养既虚静的精神境界,也需要通过积累学问、增长才干、深入观察事物、增强驾驭语言的能力,来提高想象力。
想象活动处于高潮的特点有三:
突发性,兴奋性,暂时性。
想象活动遵循思——意——辞的规律进行。
刘勰也论述了想象力的迟速及其能动作用问题,这与作者禀赋的各不相同有关,但都可以写出佳作。
(3)刘勰风格论的专篇是《体性》篇,专论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
体指体貌、风格,性指作家的才性。
刘勰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才性的表现,因此必然显示作家的个性。
作家的才性包含才、气、学、习四个方面,四者的不同决定了作家创作个性的不同。
其中才、气是先天的禀赋,学、习是后天的努力。
可见刘勰认为风格的形成是先天禀赋和后天努力的结合所致。
刘勰认为风格千差万别,但可以归纳为八种类型:
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轻靡、新奇。
八类又可分为互相对应的四组:
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
包含了一定的辩证法因素。
文学的基本风格虽只有这八类,但作家可以根据个人的特点吸收、融汇诸家之长,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刘勰另有《定势》篇,是着重论述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时序》篇则论述了时代风格,文体论各篇也论述了各种文体的特殊风格。
综合来说,刘勰《文心雕龙》建立了相当完备而丰富的风格学理论。
(4)风骨论。
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特有的范畴,刘勰《文心雕龙》设有《风骨》专篇。
)风骨一词原用于品鉴人物,后移于画论和文论。
关于刘勰所说风骨的含义,历来说法不一,但主要有两说:
一是黄侃的“风即文意,骨即文辞”说,一是刘永济的风即情志,骨即事义之说。
而现在一般认为,风即情志,骨则是指事义充实、条理连贯、文辞精炼三者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有力的气势和逻辑力量。
刘勰风骨论的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有力的文风。
他的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刘勰风骨论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通变论。
通变说是《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支柱之一。
通指会通,变指适变。
通变说探讨的是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问题。
刘勰有《通变》篇专门探讨这一问题。
刘勰认为文体的名称和写作原则是相对稳定的,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但作家的才性和具体对文辞运用是各不相同的,故文学的会通也是永无止境的。
文学也正是在这种会通中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通变》篇总结了从远古到刘宋的文学演变趋势,认为从“质”到“丽”到“讹”,偏离了正确的文学传统。
他要求文学创作在“宗经”的基础上回到文质相称、衔华佩实的正道上来。
刘勰的通变说既非简单地追求新变,也非盲目地追求复古,而是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它对于纠正齐梁文风,指明文学正确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8、.简述刘勰批评鉴赏论的主要内容。
(1)刘勰关于批评鉴赏论的篇目有《才略》、《知音》、《时序》、《程器》、《物色》等,既有批评鉴赏理论,也有相关的批评实践,是古代文学批评鉴赏理论的总结。
(2)关于文学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物色》主要论述文学与自然的关系,文学家受自然感发,但对自然现象进行了审美的观照和再创造。
《时序》篇主要论述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他在追溯历史的情况下,总结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规律。
刘勰认为文学的发展要受到现实生活的影响和制约,但同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和再创造。
3)关于文学批评的专论,见于《知音》篇。
刘勰认为知音难逢,原因是主观方面难免有一些偏见,而且批评鉴赏本身是属于精神活动,自然存在主观好恶;但如果批评家掌握正确的方法、遵循正确的步骤,同时端正批评态度,也完全可以使文学批评做到客观公正。
(4)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丰富的实践,加强和提高批评鉴赏的能力;二、端正批评态度,不抱私心,力求公正;三、掌握正确的方法,即六观:
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
四、遵循正确的步骤,从形式到内容,把握作品意蕴。
(5)刘勰认为,文学批评的关键是能把握作品的特征。
同时批评活动本身也会给批评家带来美感享受。
9、钟嵘《诗品》的主要理论内容
(1)诗歌的本质特征及其产生根源。
诗歌的特点是“吟咏情性”,以抒发情感为主,不注重征引典故。
性情来自客观外界的触发,首先是自然界的感发,“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就是所谓“物感说”;其次是社会生活的感发。
(2)五言诗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认为“五言据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
认为建安、太康、元嘉三个时期是高峰,并各以曹植、陆机、谢灵运三人为代表,尤其推崇建安诗歌,称之为“建安风力”。
(3)诗歌的艺术性及其批评的标准。
主张自然,反对人为的声律和用典。
在诗歌创作上提出滋味说。
钟嵘是第一个把滋味当作诗歌艺术的审美标准的。
作为诗歌美感的滋味,是指作品中蕴含着的深厚动人的感情,能够引起读者的激动、联想和咀嚼回味,亦即指诗歌创作所达到的最高造诣和境界,“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突出了诗歌的形象性特征。
指出诗要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三种手法要交错使用。
(4)诗歌批评的方法及其批评实践。
A致流别:
探讨诗人的风格流派。
他认为五言诗有三个源头:
《国风》、《小雅》、《楚辞》,并把每个诗人归纳到某一流派中。
B品评利病:
分析作品艺术的得失。
C显优劣:
评价作家的地位和成就。
钟嵘把某一作家置于上、中、下三品中的某一品,给予一定的历史评价,其中最推崇的诗人是曹植。
认为他“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唐宋金元文学
1、皎然《诗式》的诗歌理论。
(1)重视诗教。
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和圣人的功德相似。
(2)“取境”理论。
取境指诗的意境创造。
取境要自然浑成,“情在言外”,具有“文外之旨”。
(3)标举“自然”。
他赞美曹植“不由作意,气格自高”;他把“不用事”(不用典)的诗奉为第一格。
(4)论述“复变”。
复指复古,变指通变。
复变,即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反对偷语偷意,主张巧于借鉴,合理偷势。
皎然主张自立创新,复古而能通于变,体现了文学发展的辩证规律。
2、韩愈的文论思想包含哪几方面?
(1)文以明道。
“文以明道”是韩愈提出的古文运动的主要理论,最早是在《争臣论》一文中提出。
学习古文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古道。
所谓道是以孔孟为正统的儒家思想体系。
(2)不平则鸣。
《送孟东野序》中提出这一理论,论述了时代、社会环境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对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
这一理论继承了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并影响到后来欧阳修“穷而后工”理论的形成。
(3)气盛言宜。
在《答李翊书》中提出,认为作家的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那末写文章无论言长言短、声高声低都能左右逢源。
(4)含英咀华,闳中肆外。
出自韩愈《进学解》。
强调学习古代遗产。
(5)务去陈言,文从字顺。
他在《答李翊书》中明确提出“惟陈言之务去”的主张。
在《樊绍述墓志铭》提出“文从字顺各识职”的主张。
强调言必己出的创新精神。
3、白居易关于诗歌与政教的关系理论。
(1)白居易主张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
《与元九书》: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2)诗歌必须为社会服务。
《寄唐生》:
“惟歌生民命,愿得天子知。
”(3)诗歌内容和形式必须互相统一。
《与元九书》:
“诗者: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
4、司空图的韵味说及其涵义。
(1)司空图总结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创立韵味说。
他认为“味”是诗歌必须具有的属性。
有韵味的诗歌在形象上的特点是:
“近而不浮”,诗歌形象具体亲切,而不流于浮泛;在意境上的特点是:
“远而不尽”,诗歌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意境创造上,追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2)韵味说的诗化表达主要见于他的《二十四诗品》。
(3)韵味说的艺术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A)直致所得。
强调诗人深入自然,即目所见,任性率真,而不数事用典。
(B)思与境偕。
从创作的角度说,是指诗人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完美统一;从塑造诗歌形象的角度来说,即是指“意”与“象”的结合。
(C)万取一收。
即从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挑选出最具有特征又最具代表性的生活现象。
,(D)离形得似。
要求超出具体物象之表,概括其内在的精神本质。
(E)妙造自然。
自然即天然本色,情意纯真,语淡味隽,虽出于诗人精心创作,但丝毫看不出雕琢的痕迹,是诗人妙造的第二自然。
5、苏轼的文学观
(1)“有意而言”、“有为而作”。
强调文章的现实精神。
(2)强调“辞达”。
指出文学作品以达意为目的,反对“好为艰深之词,以文浅易之说”(《答谢民师推官书》)。
(3)追求平淡自然。
指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答谢民师推官书》)。
指出“平淡”是“绚烂之极”(《与二郎侄》)。
(4)传神论。
主张追求神似,“赋诗必此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中古古代文论选读要点 笔记 复习资料 中古 古代 文论 选读 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