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八法6补法.docx
- 文档编号:9182177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9.83KB
中医八法6补法.docx
《中医八法6补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八法6补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八法6补法
中医八法6-补法
补法
什么是补法:
补法:
是指人体内阴阳气血出现亏损的虚浮时,用可以补益的药物来滋养亏损的气血的方法。
虚证
虚证:
是指人体内生理功能比较低下。
造成原因:
1、人体先天禀赋不足。
2、缺乏后天适当的调养。
3、疾病的耗损。
虚证的主要表现为全身气、血、阴、阳的不足,而这些虚像又大多体现于某些脏腑功能的衰退。
虚证的分类:
虚证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类。
具体表现:
1、气虚和阳虚都属于阳气不足的病证,两者临床表现十分相似,容易出现疲劳,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等症状。
区别,气虚体质虚弱无寒象,阳虚体质虚弱有寒象。
(怕冷、畏寒)
2、血虚与阴虚都属于阴血不足的病证,两者的临床表现类似,具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皮肤萎黄等症状。
区别,血虚者热象较少,阴虚者通常会发热。
三、补法
1、适用范围:
凡是人体出现虚证的情况时,都可使用补法来治疗。
虚证造成原因:
1、先天禀赋不足。
2、后天失养。
3、疾病不断损耗等。
补法的具体方法:
补法包括,补阴、补阳、补气、补血四个方面,(从阴阳五行),从藏象学说来讲补法包括补肝、补心、补脾、补肺、补肾五个方面。
在使用补法时,应将补法分为不同的层次,才能根据病人不同的层次,达到满意的疗效。
3、补气与补血
补气是指人体出现了气虚的症状(容易疲劳、食欲不振、全身无力),可用补气药如人参、白术、茯苓来治疗。
补血药是用在患者出现血虚的症状(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皮肤萎黄等),常用药物:
当归、川芎、鸡血藤、阿胶等。
阳虚与补阳
阳虚:
具有气虚的一切症状(容易疲劳、食欲不振、全身无力)同时兼有怕冷、畏寒、四肢冰冷、容易腹泻等。
常用药物巴戟天、杜仲、续断等。
5、阴液亏虚:
具有血液亏虚的症状(心悸失眠、皮夫萎黄),同时伴有脸上潮红的潮热、手脚心流汗、口干舌燥、心悸失眠等症状。
通常使用白芍、麦门冬、熟地等补阴药来治疗。
6、补血药比较温燥,容易造成口干舌燥产生虚火;补阴药比较寒凉滋润,容易造成体质偏寒。
7、补气药的温热程度比不上补阳药来得迅猛。
单纯气虚,可以使用人参、白术、党参等药物来治疗。
如果出现了阳虚(虚寒体质),必须使用补阳药物如巴戟天、杜仲、附子、干姜等。
补阳药温热程度补气药大,补阴药的寒凉程度比补血药大。
8、气虚的治疗:
气虚在五脏中,出现气虚的脏腑有脾、肺、肾、心。
即(脾气虚、肺气虚、肾气虚、心气虚)治疗时可根据上述四脏进行补益。
9、血虚的治疗:
血虚通常属于肝血虚和心血虚,治疗时可以针对肝、心二脏来进行补益。
10、阴虚的治疗:
阴液亏虚主要是肺、肝、肾、心四脏,很少出现脾阴虚,治疗时主要针对上述四脏来进补。
11、阳虚的治疗:
阳虚症状大多跟肾、脾、心三脏有关,(肾阳虚、脾阳虚、心阳虚),治疗时主要针对上述三脏来进行补阳。
12、补肝的药物:
肝脏发生病变时,通常属于肝阴虚和肝血虚的病变,很少有其它病变。
补肝阴的药物如白芍、天麻等。
补肝血的药物如当归、阿胶等。
补心的药物可以分为补心阳、补心气、补心血的药物;补脾的药物可以分为补脾气、补脾阳的药物;补肺的药物的药物可以分为补肺气、补肺阳的药物;补肾的药物的药物可以分为补肾阳、补肾阴、补肾气的药物。
掌握上述原则,通过辨证论治,可以大大提高疗效。
13、补阳药与祛寒药的区别:
祛寒药又称温里药如:
附子、肉桂、干姜、丁香、小茴香等;补阳药如:
巴戟天、杜仲、续断、补骨脂等。
区别:
补阳药具有补益阳气党参效果,主要治疗虚证;而祛寒药则只能袪除体内的寒气,主要治疗寒证。
治疗时应分清阳虚明显还是体内寒气明显,对症用药,方显奇效。
14、虚不受补应如何应对:
部分病人由于虚证时间过长(3月以上),有的也有时几年时间由于虚证时间过长,造成了其它脏腑的损伤。
如血虚、最初只是肝脏和心脏,但长期不愈必然影响到脾、肾、肺三脏,形成其它疾病,不能只靠补益药物来治疗。
这类患者已经形成了一种虚热的症状,治疗时应同时祛除虚热,先以清热药为主,待虚热消退后,再以补益药物为主。
虚不受补的确定:
凡是病程超过3个月以上的虚证,都会引起其它脏腑的损伤,形成虚热、痰饮、瘀血、便秘,治疗时应该首先清除上述各证在进补,或是以治疗上述各证的药物为主,补益药物为辅来进行治疗。
虚不受补的治疗:
首先治疗虚热、痰饮、瘀血、便秘等,以功邪为主,补益为辅,邪气清除后,以补益为主,千万不能颠倒。
15、服用补益药物应注意的事项:
(1)服用补益药物后,应注意忌食辛辣、油炸、冰冷的食物,不能喝烈酒。
不能过度熬夜或是纵欲过度;否则,将出现新的病证。
16、因工作压力、疲劳过度、生活压力引起的虚证的治疗:
上述虚证大多数属于肝血虚或肝阴虚,以肝阴虚的症状明显。
容易出现疲劳、烦燥、肝火上升、口干、口苦的症状。
可用天麻、北沙参、麦门冬等滋阴药那治疗。
病情特别严重者,出现发怒、烦躁不安、口干特别严重,睡眠不好等,表明已经出现了肝火,必须在原来药物的基础上加上清热泻火药物,如龙胆草、黄芩、夏枯草等。
一方面补充肝脏中的阴液,另一方面清除体内虚热。
诊断时应特别注意是否有口干、口苦、胸口烦躁、胸闷的现象。
病案举例:
患者男30岁,由于长期服用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造成皮夫明显枯槁,毫无润泽,阴液十分亏虚。
原辩证时只是脾胃功能不好,肾阳虚一症,未注意到该患者有明显的肾阳虚证,由于长期服用上述药物造成阳气偏盛,阴液更加亏虚,因此形成皮肤干瘪枯槁,过度的补脾反而造成脾胃功能的消耗。
治疗原则:
补脾同时,必须兼顾补肾阳及阴液,补脾、补肾、补阴药物应有一定比例。
注意:
当病人症状好转后,应改变药物剂量。
病人体内的阴液补充上来之后,不宜长期服用补益药物。
参考处方:
白芍10克、麦冬15克、生鳖甲30克、当归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麻黄3克、杜仲15克、续断15克、附子5克、干姜5克、甘草5克。
滋阴:
白芍10克、麦冬15克、生鳖甲30克共55克;
补血:
当归10克。
健脾:
茯苓15克、白术15克、甘草5克共35克。
宣肺:
麻黄3克。
补肾阳:
杜仲15克、续断15克共30克。
温里:
附子5克、干姜5克共10克。
服用补益药物应注意的事项:
任何一种药物,我们必须了解它的功能与适用症,了解药物带来的负作用。
对于病症复杂的患者,所服用的药物都不能超过10天。
每一方剂都在服用10天后,应改变处方,将补益的脏腑作调整,才能全面改善脏腑气血功能而又不引攴、其它副作用。
病案举例:
1、患者男80多岁,由于患有肺气肿,经西医治疗后,肺气已经全愈,出现了双腿肿胀的水肿病。
西医用强心剂、利尿剂等无法治好。
治疗原则:
先以六成的补益药,同时配伍四成的利湿药,补益肝、肺、肾同时用健脾利湿药来袪除体内多余的水份并配合针灸进行治疗。
一周后,待患者水肿消了7-8成后,加大补益药物为八成,减少利湿药物为两成,2-3周后全愈。
参考处方:
(加强利湿)
巴戟天15克、附子5克、干姜5克、甘草5克、白术15克、苍术15克、泽泻15克、麻黄5克、制首乌15克、麦门冬15克、丹参15克、柴胡5克、桔梗5克。
健脾利湿药:
白术15克、苍术15克、泽泻15克
参考处方:
(加强补益气血)
杜仲15克、续断15克、附子5克、干姜5克、甘草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人参10克、麻黄5克、怀牛膝15克、制首乌15克、女贞子5克、枸杞子15克、丹参15克、柴胡5克、桔梗5克。
补益气血:
人参10克、杜仲15克、续断15克、制首乌15克、女贞子5克、枸杞子15克。
2、患者男45岁,皮肤发黄(非常黄)头发基本上花白,同时有腰酸背痛,全身酸痛、颈痛的症状。
主诉经常喝酒应酬,几年前导致胃出血,经治疗后体力衰退很多,并引起其它并发症。
诊断:
由上述症状,确定为虚证,属于血虚证。
由于患者全身酸痛,说明肌肤表面有风寒邪气停滞,或是体内有气滞血瘀引起。
治则:
补血加袪除风湿的药物,同时配伍行气活血的药物。
由于头发花白,主要是肾气受损伤。
因此,在上述药物中应同时配伍补肾的药物。
组方主要以补为主,同时配伍行气、活血、祛邪药物,待全身酸痛消失后,集中补血、补益进行治疗。
参考处方:
丹参15克、当归5克、鸡血藤20克、白芍10克、威灵仙15克、麻黄3克、怀牛膝15克、柴胡5克、桔梗5克、杜仲15克、续断15克、茯苓15克。
活血补血:
丹参15克、当归5克、鸡血藤20克、怀牛膝15克共55克。
祛风湿:
威灵仙15克、麻黄3克共18克。
滋阴:
白芍10克。
理气:
柴胡5克、桔梗5克共10克。
补肾阳:
杜仲15克、续断15克共30克。
健脾:
茯苓15克。
补法常用方剂说明
补法适用于各种虚证,某些患者同时具有虚实夹杂证,必须根据患者的症状变化,采取功补兼施的治疗方法。
(一)阴液亏虚证:
(由于阴液亏虚所引起的症候。
)主要症状:
口干咽燥、两颧红赤、潮热盜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代表方剂:
(一贯煎)
北沙参12克,麦门冬9克,当归9克、生地黄15克、枸杞子15克、川楝子6克。
加减:
肝阴虚证:
两目干涩、口苦烦闷、胁肋灼痛应加入白芍10克、天麻10克。
心阴虚证:
心悸、失眠、烦躁不安应加入五味子5克、麦门冬加到15克。
脾阴虚证:
涎少唇红、食少腹胀、大便干结应加入玉竹10克、百合15克。
肺阴虚证:
声音嘶哑、咽喉干燥、干咳少痰应加入北沙参10克、麦门冬加到15克。
肾阴虚证:
咽喉疼痛、耳鸣健忘、腰膝酸软应加入制首乌15克、女贞子10克。
(二)阳虚证:
是指由于阳气亏虚,并且偏重于阳气的温煦、蒸腾、气化作用功能减弱所引起的症候。
主要症状:
精神萎靡不振、嗜卧嗜睡、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脉沉迟无力。
代表方剂:
附桂八味丸:
附子3克、肉桂3克、干地黄12克、山药9克、山萸肉6克、泽泻6克、牡丹皮6克、茯苓6克。
加减应用:
心阳虚证:
呼吸不畅、心胸闷痛、心悸、唇舌青紫(配伍药物附子5克、桂枝5克、炙甘草10克。
脾阳虚证:
食欲不振、脘腹闷胀、大便稀溏。
(配伍药物益智仁10克、草果10克。
)
肾阳虚证:
五更泄泻、腰膝酸冷、阳痿遗精或性冷淡感。
(配伍药物附子5克、肉桂10克。
)
(三)血虚证:
是指由于血液亏虚所引起的证候。
主要症状:
面色痿黄、口唇淡白、头目眩晕、手足麻木、心悸、妇女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苔百、脉细无力。
代表方剂:
四物汤
熟地12克、当归12克、白芍9克、川芎6克。
阴虚证和血虚证的区别:
阴虚证除具有血虚证特点(头晕、目眩、心悸、脉细等)外,通常会导致身体出现热象,如口干、咽干、颧红、潮热、脉细数等,而血虚证则很少出现热象,主要以面色、口唇、眼脸、肤色、舌淡白为主要特征。
(四)气虚证:
是指由于阳气亏虚,并偏重于阳气的推动、固摄、防御作用等功能减弱所引起的证候。
阳气亏虚主要症状:
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容易感冒、自汗、舌淡苔白、脉沉弱。
代表方剂:
补中益气汤
黄芪15克、人参9克、甘草9克、柴胡9克、当归12克、白术12克。
加减应用:
肝气虚证:
与心气虚、肺气虚证类似,(配伍人参15克、黄芪15克)。
心气虚证:
呼吸不畅、心胸闷痛、心悸、唇舌青紫,(配伍人参15克、黄芪15克)。
脾气虚证:
食欲不振、脘腹闷胀、大便稀溏,(配伍白术10克、茯苓10克)。
肺气虚证:
言语无力、容易感冒、胸闷憋痛,(配伍人参15克、黄芪15克)。
肾气虚证:
五更泄泻、腰膝酸冷、小便频数,(配伍白术10克、茯苓10克)。
(五)阴阳两虚证:
是指同时兼有阴虚与阳虚所引起的证候。
主要证状:
口干咽燥、两颧红赤、潮热盜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精神萎靡不振、嗜卧嗜睡、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脉细数。
代表方剂:
地黄饮子
干地黄12克、巴戟天9克、山萸肉12克、石斛12克、肉苁蓉12克、五味子9克、肉桂6克、茯苓12克、麦门冬12克、附子9克、菖蒲9克、远志9克。
(六)心脾两虚证:
是指由于心血不足与脾虚气弱所引起的症候。
主要症状:
面色萎黄、倦怠无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头晕建忘、心悸、失眠多梦、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尽、舌淡、脉象细弱。
代表方剂:
归脾汤
黄芪15克、人参9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当归6克、酸枣仁12克、龙眼肉15克、木香6克、远志9克。
(七)肾精不足证:
是指由于肾精亏损所引起的证候。
主要症状:
小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身体矮小、骨骼痿软、动作迟钝;女子经闭不孕、男子精少不育;成人早衰、耳鸣、耳聋、健忘、两足痿软、舌淡、脉象细弱。
代表方剂:
龟鹿二仙胶合内补丸
龟鹿二仙胶:
鹿角60克、龟板30克、枸杞子12克、人参6克。
内补丸:
鹿茸9克、菟丝子9克、沙蒺藜9克、紫苑9克、黄芪9克、肉桂9克、桑螵蛸9克、肉苁蓉9克、茯苓9克、附子9克、刺蒺藜9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