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
- 文档编号:9181532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24.38KB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单元整体说明]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
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因此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的加、减法。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学重点:
1、两位数满100的加法计算。
1、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计算和连续退位减法。
2、加减法的演算。
教学难点:
1、对三位树加法和减法计算的估算。
2、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3、连续进位加法与连续退位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时安排:
(9课时)
加法………………………………………………3课时
减法………………………………………………3课时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连续进位加法(教材第15—16页例1和练习。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正确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
2、培养学生迁移的思想,能充分利用旧知识。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在平等、交流、对话中愉快地学习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中国部分野生动物种数统计表”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我国种数统计表”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资源,使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通过交流讨论的学习,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计算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的加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等,学生课前收集关于野生动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笔算。
63+29=34+58=
提问:
你是怎样算的?
2、回顾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导入新课
1、指导学生相互交流所收集的野生动物的资料。
2、出示主题图,并提问:
你们知道他们都属于哪一类吗?
3、评议学生的回答,讲述分类,渗透环保教育。
师:
看了这个表,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三、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提问:
中国特有的爬行动物和鸟类一共有多少种?
学生列式,板书98+25
(2)你能计算出结果吗?
汇报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演示笔算过程。
98+25=123
98
+25
123
(4)与复习题,63+29比较,有什么区别?
63
+29
92
98
+25
123
(5)巩固练习
a.完成教材第16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这四道题有什么特征?
b.完成教材第16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议。
提问:
两位数加两位数应该怎样算?
四、课堂小结及练习
1、指名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完成教材第17页的练习四的第1、2、3题。
学生完成后,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位加法(教材第18页的例2。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的加法。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在平等、交流、对话中愉快地学习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万以内的计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交流讨论的学习,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
9864125
+37+59+396
提问:
你是怎样算的?
2、估算。
49+5164+3278+35
提问:
你根据什么进行估算的?
师:
同学们,你们前面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统计表
师:
谁能就题中给我们的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生提问并列式376+284
2、估算
(1)师:
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估算,现在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和大约是多少?
(2)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3)师生评议小结估算方法。
3、笔算
(1)师:
你们能计算出它的精确答案吗?
(2)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讨论,最后展示,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教师同时板书。
376+284=660(种)
376
+284
660
(3)小结计算法则
师:
今天的加法笔算中,学到了什么?
三、自主练习
1、完成教材第18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提问:
你是怎样算的?
2、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五的第1、2题。
3、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五的第3题。
提问:
这道题告诉我们的已知条件是什么?
求什么?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4、完成教材第19页练习五的第4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得高兴吗?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进位加法的练习课(教材第20—21页练习五的第5-9题。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和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巩固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90+56068–237×8+4
37+26280+50045–29
150–60620+803×9+5
注意:
口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
2、计算
263354748
+605+76+252
二、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五的第7题。
师:
你来当医生。
2、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五的第8题。
小组讨论:
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
怎样算简便?
师生评议小结:
需要用估算的方法比较好。
3、完成教材第21页练习五的第9题。
学生独立思考,汇报交流,全班讲评。
三、自主练习
1、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五的第5题。
提问:
你是怎样算的?
2、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五的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连续退位减法(教材第22页的例1。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演算、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在平等、交流、对话中愉快地学习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主题图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幅员辽阔,美丽伟大。
2、通过交流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估算教学,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连续退位的笔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78–3690–1782+1477–34
40+3518–924–683–47
2、笔算
340–170376+284720–350
二、导入新课
1、师:
同学们都是怎样安排假期生活的了?
2、出示主题图
(1)师:
今天,刘老师将带大家到美丽的云南走一走,看一看。
那么刘老师是怎样安排旅游路线的呢?
你们能看懂吗?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从图中了解到这么多信息。
348米和517米分别表示什么?
三、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师:
我们从昆明到丽江的路程用下面这一段线段来表示。
(2)师:
从昆明到丽江途中要经过哪里?
请大家在这条线段图上标出来。
(学生自己先动手画,教师讲评。
)
(3)想一想,根据这两个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提问,提炼出问题:
从大理到丽江还要走多远?
)并列式517–348
(4)估算
师:
我们先来估算一下结果会是多少?
交流估算方法和过程。
(5)笔算
a.师:
我们用自己的方法估算出大理到丽江大约有多远,那准确的结果是多少呢?
能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吗?
试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b.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c.师小结:
像这样需要连续从前一位退1再减的题,我们称之为连续退位减法。
这也是我们今天探索的问题(板书课题)。
谁来讲讲什么是连续退位减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2、比较计算与估算结果。
四、巩固练习
1、笔算
638740821514
-59-567-734-386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讲评。
2、自主提问题并解决。
a.指导学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决。
B.汇报交流。
五、发展评价
今天我们围绕连续退位减法的学习解决了许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老师为你们的精彩表现表示祝贺。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被减数中间、尾数有0的退位减(教材第24页的例2和例3。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计算时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渗透一些减法的简便算法。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展开讨论,自主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交流记算方法和过程,增强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及表达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0–3=100–10=9000-60=1000-200=
8000-1000=800-50=410-40=700-70=
2、计算
3164987
-217-2998
学生独立练习后,全班讲评,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数位的退位过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出示507-348
(2)让学生尝试独立笔算
(3)汇报交流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教师板书过程。
2、教学例3
(1)出示500-185
(2)提问:
这一题又怎样计算呢?
看谁想的方法多?
(3)分组讨论,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4)比较评议各种方法。
师:
大家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3、练习
7008002000
-207-496-478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六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评议,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六第2题。
找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你是怎样想的?
3、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六第3题。
学生自组审题,然后列式。
交流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连续退位减练习课(教科书第25页~26页练习六的第4~6题。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和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巩固万以内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56十1880一64
130一5070一34
400十500320一90
980一480730一80
2、计算
135十893340十70765十34841437十3795
1432十658780一300850一3921200一600
1700一7001005一438841一554910一345
3300一16234020一2537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给以讲评。
并对个别题目,如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挑选一、两道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提问,以巩固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二、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25页练与六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2、完成教科书第26页练与六的第5题
提问:
这一道题目你想怎样完成?
(关键要学生说出解题策略,如:
先算出每一道算式的结果,再把相同结果的两个算式用线连接起来。
)
3、完成教科书第26页练与六的第6题
(1)这一道题要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把小红的家、小明的家、及学校这三个处所,在纸上画出他可能出现的几种位置?
(2)汇报交流
(3)把可能性讨论清楚后,再独立解答"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远?
"
三、补充练习
1、计算。
2000一8549002一484698十324
2598一4767000一685902十389
2、判断下列各题的计算是否正确,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2637052743
+5827+408+358
70902072091
四、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加减法的验算(教科书第27页的例1、例2。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便学生学会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和验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加减法的验算,加强加减法互逆关系的认识。
3、通过加减法的验算,渗透加法交换律和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际引用场景引入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加减法验算的必要性。
2、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际问题引入验算,使学生明白做事必须仔细谨慎。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
加减法的验算运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
教科书第27页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5十2746一2548十34
52一3525十2182一48
52一2746一2182一34
2、根据137十254=391,请你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3、根据487一226二261,请你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算式。
提问:
通过复习题的练习,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教师:
任何一道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两道减法算式,说明加减法是有一定联系的。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1。
(1)出示教科书第27页的主题图的第一幅。
提问,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口果要求"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想
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让学生说清楚列式的根据。
135十48二183(元)
135
+48
183
教师:
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
这一道题算得对不对呢?
我们除了掌握计算法则认真计算外,丛会验算的方法,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以便能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
那这一道题该怎样验算呢?
请各小组讨论。
(2)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a.可以把加数135和48交换一下位置,看得数是不是还是183。
8十135=183
b.可以把得数183减去其中一个加数。
83一135=48或183一48=135
(3)注意:
在进行运算时,不要直接把被验算的结果抄上,而要认真地加一遍,真正起到验算的目的。
(4)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27页的做一做。
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评,重点讲一讲“你是怎样验算的?
”
2·教学例题2。
(1)出示教科书第27页主题图的第二幅。
a.教师:
妈妈付了200元钱,那阿姨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呢?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列式:
200一183=17(元)
200
一183
17
b.提问:
你是怎样计算的?
(指名叙述计算过程。
)
那怎么能知道阿姨找得对不对呢?
(要进行验算)
c.分组讨论:
有几种验算的方法?
d.汇报交流:
验算的方法
①把付出的200元钱减去找回的17元,看一看结果是不是183元。
200一17二183(元)
②把应付的钱183元,加上我回来的17元钱,看一看结果是不是妈妈付出的200元钱。
183十17二200(元)
(2)练习(完成教科书第28页的做一做)。
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评,重点讲一讲"你是怎样验算的?
"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29页的练习七的第1题。
学生完成后,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
2·完成教科书第29页的练习七的第2题。
讲评时,要学生指出"问题出在哪里?
应该怎样订正。
"
3·完成教科书第29页的练习七的第3题。
讲评时,要学生说出:
一个加数二和一另一个加数
四、课堂小结
指名说说今天的收获。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加减法的验算的练习课(教科书第29~31页的练习七的第4~9题。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2、渗透加法交换律和加减法各部分之间关系。
3、知道加、减法是互逆关系。
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练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际问题的验算,使学生明白做事必须仔细谨慎。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表格
加数
485
659
加数
659
348
509
和
1478
3000
被减数
6003
7000
654
减数
495
387
差
436
983
589
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重点要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二、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29页的练习廿的第4题
(1)学生尝试完成。
(2)讲评时,要学生说出每一道题的思考方法和突破口。
例如:
□□4
一42□
471
这道题从被减数十位上入手,因为□一2得7,这个一4得4,这个□只能是9。
这样再看被减数的百位□-4得4,这个□应填8。
剩下减数位上的数很明白应填3。
或者这样想:
要进行减法运算时,可以把减数加差,而这道题目的减数是42□,我们暂把它看作420,420加471等于891。
可被减数的个位却是4,说明减数42□看作420时少算了一个3,所以,42□应看作423。
这样就得出了:
894-23=471。
其他两道小题也可以采用这样的讲解,要鼓励学生从不
的角度去思考一道题。
三、自主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30页的练习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审题,然后再提问:
这一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条件分别是什么?
(提醒学生懂得这里有4道小题。
)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解答完以后,教师进行总结。
)
教师:
这四道小题有什么共同点?
(都有三种量:
总数量,出的数量和还剩的数量。
)
总数量二卖出的数量十还剩的数量
卖出的数量=总数量一还剩的数量
还剩的数量=总数量一卖出的数量
2.完成教科书第30页的练习六的第6题
(1)引导看图,根据画面内容,编一道应用题。
(2)学生分析题目的己知条件和问题。
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3)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评。
3.完成教科书第30页的练习六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4.完成教科书第31页的练与六的第8题
(1)分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都提三个问题,然后再由自己本组解答。
(2)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四、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教科书第32页的整理和复习。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2、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加法的验算,培养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自主经历知识的巩固、整理、系统化,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平等的对话交流课堂中彰显个性,体验快乐。
教学重点:
1、笔算加减法的法则。
2、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3、加法和减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
加减法的运算及验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加减法的计算及验算
1、计算并验算
3483981492
十714十856—728
403300
—274一124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时,提问:
(1)两数相加应该怎样算?
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继续加。
)
(2)两数相减应该怎样算?
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1,当10,加上原数位上的数再减。
)
(3)验算时可采用什么方法验算?
加法,可采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也可采用和
减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减法:
可采用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的方法,也可采用差加
减数等于被减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2、练习(完成教科书第33页练习八的第1题。
)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完成教科书第33页练习八的第2题
(1)用自己的话,编一道应用题。
(2)几独立分析应用题,然后列式解答。
(3)讲评时,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各种不同的提问题的方式。
2、完成教科节第33页练习八的第2题
(1)题目告诉我们的已知条件是什么?
(有900个鸡蛋孵小鸡,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以内 加法 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