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化验单分析.docx
- 文档编号:9168540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50.68KB
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化验单分析.docx
《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化验单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化验单分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化验单分析
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化验单分析
本资料由检验地带网整理制作
血常规
1.血常规简介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小板计数5大项。
白细胞(WBC)计数
【正常参考值】
成人:
(4.0~10.0)×109/L;
新生儿:
(15.0~20.0)×109/L;
儿童:
(5.0~12.0)×109/L。
【临床意义】
增多:
(1)生理性增多:
新生儿白细胞最高,儿童略高于成年人;妊娠5个月至分娩后4~5天,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寒冷及情绪激动时等白细胞数都可增高。
一个人的白细胞总是下午比上午高一些,因此对白细胞处于临界值者,应注意定时检查,尤其是正在接受放疗、化疗等治疗观察中的病人。
(2)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
如大叶性肺炎、猩红热、丹毒、败血症、阑尾炎、脓肿、脑膜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
(3)急性中毒:
如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妊娠中毒症、急性铅中毒及安眠药中毒等。
(4)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的血细胞破坏:
如大手术后、烧伤、急性心肌梗塞等。
(5)急性失血、出血和溶血:
如外伤大出血,肝、脾等破裂,脑出血,血型不合输血等。
(6)白血病及某些肿瘤。
(7)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8)原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急性发作等。
(9)少数病毒感染性传染病:
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10)应用激素(如地塞米松、强的松)的几天内,白细胞常超过正常范围。
减少:
(1)某些感染:
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杆菌、结核杆菌)感染、病毒(如流感、麻疹病毒)感染、原虫(如疟原虫、黑热病原虫)感染等。
某些血液病:
如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非白血性白血病等。
(3)过敏性休克、重症恶病质。
(4)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斑替氏综合征、门脉性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5)化学药品及放射损害:
如X线和镭照射,抗癌药物,严重砷、镁、汞、苯中毒等。
(6)其他:
如营养不良、极度肾衰竭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中性粒细胞
【正常参考值】
成人:
0.50~0.75(50%~75%),绝对数为(1.8~6.4)×109/L;
幼儿:
0.35~0.50(35%~50%);
新生儿:
0.70~0.90(70%~90%)
【临床意义】 同白细胞计数。
1.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变化:
中性粒细胞胞浆中中毒颗粒、空泡变性、Dohle小体(白细胞包涵体)、核变性等中毒性变化是在一些理化及生物学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见于化脓性感染、败血症、严重传染病(如猩红热)、重金属或药物中毒、放射线治疗及某些恶性肿瘤等.
2.中性粒细胞核象左移和右移:
末梢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同时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等早期细胞称为核左移,分为再生性核左移和退行性核左移,常见于多种严重感染。
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核以上者超过3%)的粒细胞象称为核右移。
核左移再生性核左移多见于大叶性肺炎、化脓性阑尾炎、类白血病反应、缺氧、低血压等
退行性核左移多见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的严重感染,如伤寒、伴中毒性休克的败血症
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总数的减少和中性粒细胞的相对增多,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尿毒症、脚气病、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及使用抗代谢药物后
嗜酸性粒细胞
正常参考值
百分率:
0.005~0.05(0.5%~5%);
绝对数:
(50~300)×106/L。
【临床意义】;
1.增多:
(1)变态反应:
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过敏性肺炎、神经血管性水肿等。
(2)某些皮肤病:
如牛皮癣、湿疹、疱疹样皮炎、霉菌性皮肤病等。
(3)某些寄生虫病:
如钩虫病、肺吸虫病、包囊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绦虫病等。
(4)某些血液病:
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等。
(5)其他:
如猩红热、溃疡性结肠炎、X线照射后、脾切除、传染病恢复期等。
2.减少:
(1)伤寒、副伤寒及其他感染早期。
(2)应激状态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时。
嗜碱性粒细胞(B,BASO)
【正常参考值】tb-
百分率:
0~0.01(0~1%)
绝对数:
(0~0.1)×109/L
临床意义】
1.增多
(1)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粘液性水肿、溃疡性结肠炎、变态反应、甲状腺机能减退等。
(2)在高脂饮食条件下,可促使骨髓中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到周围血中,而致血液嗜碱性粒细胞轻度增高。
2.减少:
(1)速发性变态反应(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糖皮质激素过量、甲亢、柯兴症等。
(2)应激反应:
如心肌梗塞、严重感染、出血等.
淋巴细胞(L,LYM)
【正常参考值】
成人:
0.20~0.40(20%~40%),绝对数:
(0.8~4.0)×109/L;
儿童:
0.40~0.60(40%~60%)。
【临床意义】
1.增多:
常见于淋巴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百日咳、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前期、传染病恢复期等。
减少:
见于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淋巴细胞减少症、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放射病等。
3.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也称不典型淋巴细胞或Downey细胞,常见疾病有:
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异型淋巴细胞超过20%具有诊断价值)、巨细胞病毒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甲型病毒性肝炎、风疹、Echo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水痘、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脑膜炎、艾滋病
少数细菌感染如布氏病、结核
原虫感染如弓形虫病、疟疾
药物过敏如对氨基水杨酸、苯妥英钠、氨苯砜、酚噻嗪
其他血清病、肺炎支原体感染、梅毒、系统性红斑狼疮、霍奇金病及潜在感染的健康幼儿单核细胞
【正常参考值】
成人:
0.02~0.05(2%~5%),绝对数:
(0.12~0.8)×109/L
儿童:
0.03~0.08(3%~8%),绝对数:
(0.12~0.8)×109/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
出生后两周的婴儿可呈生理性单核细胞增多。
2.病理性增多:
见于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等。
红细胞(RBC)计数
【正常参考值】
男:
(4.0~5.5)×1012/L
女:
(3.5~5.0)×1012/L
儿童:
(3.5~4.7)×1012/L
新生儿:
(6.0~7.0)×1012/L
【临床意义】
1.增多:
(1)相对性增多:
见于大量脱水而致血液浓缩,如剧烈呕吐、频繁腹泻、多汗、多尿、严重烧伤、长期不能进食等。
(2)绝对性增多:
见于严重的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法鲁四联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一氧化碳(CO2)中毒等。
(3)生理原因:
年龄与性别差异(如初生儿),长期多次献血,缺氧刺激(如气压低、居住高原、剧烈体育活动等),精神因素(如感情冲动、冷水浴刺激)等,均可引起红细胞增多。
2.减少
(1)生理性贫血:
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妊娠中后期,某些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等。
(2)病理性贫血:
见于贫血(如海洋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营养性混合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异常红细胞大小异常
小红细胞增多多见于缺铁性贫血
大红细胞增多多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巨红细胞增多可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肝脏疾病
形态异常
球形红细胞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如Hbs及Hbs病)椭圆形红细胞明显增多见于遗传性椭圆细胞增多症(高于25%~50%才有诊断意义)、巨幼细胞贫血(可达25%)和恶性贫血,其他类型的贫血也可程度不同的增多
染色异常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常见于增生性贫血,包括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脾切除后等
染色质小体卡波氏环(Cabot,s环)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铅中毒等;有核红细胞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肿瘤骨髓转移、骨髓外造血及严重缺氧等
血红蛋白(Hb)测定
【正常参考值】
男:
(120~160)g/L;女:
(110~150)g/L;新生儿:
(170~200)g/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同红细胞计数,但在各种贫血时,由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不同,二者可以不一致,如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数降低很少有时甚至升高。
因此,同时测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对贫血类型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p#副标题#e#红细胞压积(HCT)测定
【正常参考值】
男:
0.40~0.54L/L
女:
0.37~0.48L/L
儿童:
0.35~0.49L/L
新生儿:
0.50~0.60L/L
【临床意义】
1.增高:
(1)血液浓缩:
各种脱水、大面积烧伤及手术后长期禁食病人。
(2)重症肺原性心脏病。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球形细胞增多症。
(4)生理性增高:
主要见于新生儿。
2.减少:
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及妊娠稀释血症等。
(1)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
如缺铁性贫血(IDA)、溶血性贫血、营养性混合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2)急性白血病:
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OL)等。
(3)妊娠稀释血症及大量输液造成的稀释血症等.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测定
【正常参考值】
成人:
80~94fl;儿童:
75~96fl;新生儿:
92~113fl。
【临床意义】 用于判断贫血的类型(见表1-1).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测定
【正常参考值】
成人:
28~32pg;
儿童:
27~32pg;
新生儿:
35~42pg。
【临床意义】 用于判断贫血的类型及其轻重程度(见表1-1)。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测定
【正常参考值】
成人:
320~360g/L;儿童:
325~365g/L;新生儿:
350~420g/L。
【临床意义】 用于判断贫血的类型及其轻重程度(表1-1)。
表1-1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MCV(fl)
MCH(pg)
MCHC(g/L)
类型
常见疾病
80~94
28~32
320~360
正常细胞性贫血
①急性失血性贫血,如创伤或手术后大出血②急性溶血性贫血,如烧伤、某些溶血性细菌的感染、药物中毒、血型不合的输血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③造血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
>94
>32
>320
大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12或/和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如恶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80
<28
<320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①慢性失血性贫血,如溃疡病、钩虫病、月经大量失血; ②缺铁性贫血
<80
<28
<360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①感染中毒性贫血,如慢性炎症、尿毒症;②海洋性贫血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测定
【正常参考值】 RDW是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获得的,不同的分析仪,RDW值可有差异。
一般在11.5%~14.8%。
【临床意义】
1.用于缺铁性贫血(IDA)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观察:
IDA前期RDW即可增大,贫血越严重RDW越大。
当IDA治疗有效时,RDW首先增大,以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
RDW升高尚不能排除其他贫血的可能,而RDW正常者IDA的可能性不大,因此RDW增大可作为IDA的筛选指标。
2.用于缺铁性贫血和β-轻型海洋性贫血的鉴别;缺铁性贫血病人RDW增高,而β-轻型海洋性贫血者RDW常正常。
3.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依据MCV和RDW的变化,可将贫血的形态学与病因学结合起来分类,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贫血分类方法。
血小板计数(PLT,BPC)
【正常参考值】(100~300)×10G/L
【临床意义】
增多:
(1)生理性变化:
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数有6.0%~10%的波动,午后较晨间高,冬季较春季高,高原居民较平原居民高,静脉血平均值较周围血稍高;妊娠中晚期升高,分娩后1~2天降低;剧烈活动和饱餐后升高,休息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
(2)病理性变化:
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出血后及脾切除手术后等。
2.减少:
(1)生理性减少:
新生儿较婴儿低,出生3个月后才达到成人水平。
妇女月经前血小板降低,经期后逐渐上升。
(2)病理性减少:
见于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药物、免疫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测定
【正常参考值】 不同仪器的参考值有一定差别,一般为6.6~13.0fl。
【临床意义】
1.MPV增大:
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大血小板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切除术后、妊娠晚期及血栓性疾病
2.MPV减少: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急性白血病化疗期、巨幼细胞贫血、败血症、骨髓病变或药物抑制骨髓功能时。
3.鉴别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当骨髓损伤导致血小板减少时,MPV下降;当血小板在外周血中破坏增多导致血小板减少时,MPV增大;当血小板分步异常导致血小板减少时,MPV正常。
4.MPV增高可作为骨髓功能恢复的较早指标:
当骨髓功能衰竭时,MPV与PLT同时持续下降,骨髓抑制越严重,MPV越小;当骨髓功能恢复时,MPV值的增大先于PLT数值的增高。
血小板压积(PCT)测定
【正常参考值】
男:
0.108%~0.272%; 女0.114%~0.282%。
【临床意义】 同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测定
【正常参考值】 不同的细胞分析仪,其参考值有一定的差别。
一般为15.5%~18.0%。
【临床意义】 PDW增大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如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等)化疗后、巨幼细胞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等。
红细胞沉降率:
westergren法男性0-15mm/h,女性0-20mm/h;
iahinhkob法男性0-8mm/h,女性0-12mm/h。
*增快:
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
减慢:
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网织红细胞计数:
正常情况:
(00.5-1.5)%
*增高:
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尿液检查
尿量正常情况:
1000-2000ml
多尿:
经常尿量超过2500ml/日,为多尿
少尿:
尿量少于500ml/日为少尿
尿液颜色正常情况:
淡黄色.随饮水及出汗多少,色泽深浅可有不同.
尿色深红带黄如浓茶样,见于胆红素尿,尿色为浓茶色或酱油色,见于血红蛋白尿;尿色呈淡红色云雾状/洗肉水样或混有血凝块,见于血尿.白色乳样尿液称为乳糜尿,见于血丝虫病或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肾周围淋巴管引流受阻.乳糜尿应与尿内磷酸盐和碳酸盐的灰白色相鉴别.后者多见于儿童,寒冷的天气易发生,系正常现象,必要时可作化验检查.许多药物可引起尿液颜色发生改变.使尿液变黄的:
黄连素,阿的平,复合维生素B,四环素,维生素B2,利福平,磺胺嘧啶,痢特灵,一粒丹,复方大黄片等.使尿液变赤黄或棕色的;呋喃妥因,扑疟喹宁,伯喹,磺胺类药物.使尿液变红的:
氨基比林,酚肽,苯妥英钠,利福平,冬眠灵.使尿滚变绿色的:
消炎痛,亚甲蓝,阿米替林.使尿液变暗黑色的:
灭滴灵,甲基多巴,左旋多巴,雷米封,山梨醇铁.使尿液变棕黑色的:
非那西丁,奎宁.
尿液气味正常情况:
新鲜尿液无特别气味.
刚排出的尿液即有氨臭味,见于慢性膀胱炎及慢性尿潴留;有苹果样气味见于糖尿病酸中毒;有些药品和食物如蒜,葱等亦可使尿液呈特殊气味。
尿蛋白正常情况:
阴性
增高:
见于各种肾炎,肾病,泌尿系统感染,肾结石,多囊肾,全身性疾患累及肾脏.药物引起的肾损害等.尿蛋白定性与大致的蛋白质含量:
符号混浊程度估计蛋白含量
-清淅无混浊阴性:
无蛋白质
±仅在黑色背景下观察时呈白色混浊微量:
约0.01g/dlc以下
+白色轻度混浊而无颗粒少量:
约0.01-0.05g/dl
++明显白色颗粒样混浊中量:
约0.05-0.2g/dl
+++白色絮状混浊大量:
约0.2-0.5g/dl
++++凝团块状混浊极大量:
>0.5g/dl
尿糖正常情况:
尿糖定性正常为阴性.
增高:
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慢性肝脏病等
尿糖定性与尿糖的大致含量:
符号颜色变化估计尿内糖含量
-颜色不变阴性:
尿内无糖
±不变色,冷却后有少许绿色沉淀微量:
少于0.25g/dl
+略有颜色改变少量:
0.25-0.50g/dl
++绿黄色中量:
约0.5-1g/dl
+++土黄色大量:
1-2g/dl
++++棕红色极大量:
>2g/dl
尿沉渣镜检正常情况:
白细胞<5个/HP;红细胞0~1个/HP,(儿童)<3个/HP;上皮细胞0~少量/HP;管型0/HP或偶见透明管型
白细胞增多:
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系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泌尿系结核(肾结核、膀胱结核),泌尿系肿瘤(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
红细胞增多:
泌尿系结石、结核及肿瘤,肾小管肾炎,泌尿系血管畸形,出血性疾病等。
管型增多:
红细胞管型:
肾脏病变急性期。
白细胞管型(脓细胞管型):
化脓性感染(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上皮细胞管型:
急性肾炎,急进型肾炎,子痫,重金属中毒,化学物中毒,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
颗粒管型:
慢性肾炎,急性肾炎后期,药物中毒,类脂性肾病,急性肾衰(肾衰管型)等。
尿胆红素正常情况:
阴性
阳性:
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尿胆素正常情况:
阴性
阳性:
肝功能异常,红细胞破坏增加,肠梗阻,长期便秘,急性发热
尿酮体正常情况:
阴性
阳性:
糖尿病,饥饿,呕吐,脱水,发热,甲状腺机能减退
尿胆原正常情况:
小于1:
20
增高:
肝功能异常,红细胞破坏增加,肠梗阻,长期便秘,急性发热
降低:
胆管阻塞,急性肝炎,腹泻
尿比重1.008-1.03
增高:
糖尿病,急性肾炎,腹泻,呕吐,发热。
降低:
尿崩症,饮水过多,肾功能衰竭晚期,使用利尿剂。
尿酸碱度正常情况:
5.0~7.0
增高:
呼吸性碱中毒,某些代谢性碱中毒,泌尿系变形?
菌感染,肾小管性酸中毒,应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降低:
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低钾性碱中毒,应用氯化铵等酸性药物等。
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试验的分类:
1.识别肝实质细胞通透性改变的试验:
ALT、AST等升高。
2.指示肝细胞坏死的试验:
血清中出现谷氨酸脱氢酶和线粒体谷草酶。
3.肝实质细胞内质网蛋白质合成机制障碍的试验:
如血清Alb、胆碱脂酶、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等浓度下降。
4.指示肝内或肝外胆道阻塞的试验:
如血清ALP、5’-NT、GGT和某些胆汁酸增高。
5.肝脏间质成分增生的试验:
血清蛋白电泳中α2和γ球蛋白增加,6.单胺氧化酶活性升高。
ALT(谷丙转氨酶)临床意义:
人体中很多脏器都含有ALT,其分布大致为肝>肾>心>肌肉。
肝内ALT活性远远超过其它脏器的活性,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质的可溶性部分,故测定ALT反映肝脏损害具有特殊意义。
血清ALT活性增高原因:
急性病毒性肝炎;骨骼肌、肾脏及胰腺等组织坏死;伴有急性肝炎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严重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时的肝郁血;胆道疾病、肝外癌性胆道梗阻性黄疸(如胆管癌、胰头癌)、胆石症、胆管炎及胆囊炎;应用氯丙嗪、异烟肼、锑剂、奎林、呋喃西林、利福平、某些避孕药、苯巴妥、利眠宁等药物,以及酒精、铅、汞、四氯化碳等中毒;外科手术、麻醉、剧烈运动、早期妊娠等。
注意事项:
血清或血浆均可,推荐用血清。
红细胞ALT比血浆高约7倍,溶血时红细胞内ALT可进入血浆,导致结果偏高,故应避免溶血。
血清ALT在20~25°C24小时内稳定,在2~8°C可稳定7天。
但ALT在-20°C冻结贮存不稳定。
参考值:
<50U/L
T.BIL(血清总胆红素)、D.BIL(血清直接胆红素)
临床意义:
T.Bil和D.Bil临床上多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黄疸性质的鉴别。
溶血性黄疸时血清T.Bil升高,D.Bil约占T.Bil的20%。
肝细胞性黄疸T.Bil升高,D.Bil约占T.Bil的35%以上。
而阻塞性黄疸D.BIL占50%以上。
病毒性肝炎前期或无黄疸型肝炎时血清TBil往往不高,D.Bil已升高。
注意事项:
血清和血浆均可,最好用血清。
血清T.Bil于9°C,7天内稳定;于室温不稳定,3天后即降低。
明显溶血对血清T.Bil测定有负干扰,脂浊对其有正干扰。
最好早晨空腹抽血,心减少脂浊对测定的干扰。
参考值:
T.Bil:
5.1~22umol/l
D.Bil:
1.7~6.8umol/l
TP(总蛋白)
临床意义:
升高:
各种原因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冷沉淀球蛋白血症等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和某些慢性感染造成球蛋白(多克隆)升高的一些慢性病。
降低:
体内水份过多;各种渠道的血清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征、严重烧伤、蛋白丢失性肠病、营养不良及消耗增加,如结核、甲亢、肿瘤;蛋白合成障碍,如肝细胞病变,肝功能爱损等。
注意事项:
血清和血浆都可用于TP测定。
血清于2~8°C,5天内稳定。
黄疸、溶血、脂血可使结果偏高。
参考值:
60~80 g/L
ALB(白蛋白)
临床意义:
升高:
偶见于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
降低:
与总蛋白原因大致相同。
急性降低见于大量出血与严重烧伤。
慢性降低见于肾病蛋白尿、肝功能受损、腹水形成、肠道肿瘤与结核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和消耗性疾病等。
白蛋白如低于20g/L,临床可出现水肿。
注意事项:
推荐使用空腹血清。
血清于2~8°C,6天内稳定。
推荐3天内完成测定。
参考值:
35~55g/L
γ-谷氨酰转移酶(GGT)
临床意义:
GGT主要存在于肾、脑、前列腺、胰及肝等组织中,以肾组织含量最高,但血清中GGT主要来源于肝胆系统,肝脏中GGT主要定位于胆小管内上皮细胞及肝细胞的滑面内质网中。
乙醇及某些药物(如新双香豆素、苯巴比妥及苯妥英)可诱导微粒体合成该酶,使GGT升高达正常上限的4倍,GGT升高是乙醇中毒的敏感指标。
酗酒者增高,但一般性饮酒不增高。
急性胰腺炎、糖尿病升高,其GGT可能来源于胰腺。
心肌梗塞后4~8天可升高,可能是继发于心功能不全的肝脏损害。
GGT活力可用于鉴别ALP升高者,骨骼疾病及妊娠时GGT正常:
青春发育期,由于骨骼生长ALP升高,如GGT升高则表明肝胆系统可能有病。
胆汁郁积可诱导GGT合成,胆汁可使GGT从膜结合部位溶解释出:
含高浓度的胆汁返流入血,以及细胞破坏和通透性改变导致血清中GGT活性增高,这是各种肝胆系统疾病血清GGT增高的原因。
如肝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胆管炎、胰头癌均明显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均轻度或中度增高。
注意事项:
血清或血浆均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临床 检验 项目 化验单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