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9146690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69
- 大小:226.17KB
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docx
《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4.能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与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反应热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与键能
教学难点:
反应热与键能
教学过程:
第一节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
一.概念
1.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不会相等的。
在新物质产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
即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吸热反应:
即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对于该“示意图”可理解为下列形式:
由能量守恒可得: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放热反应)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热量(吸热反应)
二.反应热的表示方法------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有热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因为反应热除跟物质的量有关外,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只表示各物质对应的物质的量,因此,有时可用分数表示,但要注意反应热也发生相应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明确以下问题:
(1)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101kPa和25℃时的数据。
(2)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同,因此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热量数据,是与各化学计量数为物质的量时相对应的,不是几个分子反应的热效应。
因此式中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一般出现分数时是以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为“1mol”时其它物质才出现的。
(4)无论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为多少,△H的单位总是KJ/mol,但△H的数值与反应式中的系数有关。
板书设计:
一.概念
1.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
3.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放热反应)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吸热反应)
二.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明确以下问题:
练习:
1.请解读下面的热化学方程式:
(1)H2(g)+1/2O2(g)=H2O(l)△H=-285.8kJ/mol
(2)C3H8(g)+5O2(g)=3CO2(g)+4H2O(l)△H=-2220.0kJ/mol
2.依据事实,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1mol乙烷燃烧生成CO2(g)和4H2O(l),放出1559.8kJ热量。
(2)1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量
【作业布置】课本:
P5 -2、3、4
【教学反思】
1.重点:
讲练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重点:
图解化学反应热。
3.难点:
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H)的比较
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燃烧热、热中和热相关概念和计算
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了解能源的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2.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燃烧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燃烧热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回忆反应热、焓变的知识。
一.燃烧热
(一)反应热
1.概念: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比较。
(二)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2.表示意义:
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例如:
;△H=-
表示1mol气态H2与(1/2)mol气态O2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出的热量。
(三)燃烧热
1.概念:
2.注意:
必须以1mol可燃物燃烧为标准;可燃物必须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
例如:
1mol碳燃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不是燃烧热,CO不稳定,可继续燃烧生成CO2。
C的燃烧热为而不是。
3.表示的意义:
例如C的燃烧热为,表示在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4.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二.中和热
1.概念:
2.注意:
必须以生成1mol水为标准;中和反应对象为稀溶液;强酸与强碱中和时生成1molH2O均放热57.3kJ,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3.中和热的表示:
H+(aq)+OH-(aq)=H2O(l);△
三.能源——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1.重要的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2.煤作燃料的利弊问题
3.新能源的开发
【板书并小结】
一.燃烧热二.中和热 三.能源
【作业】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2
2.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3.实验测得25℃、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kJ的热量,写出C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4.实验测得25℃、101kPa时1molH2完全燃烧放出kJ的热量,写出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6.在1.01×105Pa时,4g氢气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572KJ的热量,则H2的燃烧热为;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理解、掌握盖斯定律,
2.学会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3.进一步巩固对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归纳,从能量守恒定律角度理解盖斯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与旧知识“燃烧热”相衔接,减少学生的陌生感,且为学生设计测定“C(s)+1/2O2(g)==CO(g)ΔH1=?
”做好知识与理解的铺垫。
1.下列数据表示燃烧热吗?
为什么?
H2(g)+1/2O2(g)==H2O(g)△H1
已知:
H2O(g)==H2O(l)△H2=-44kJ/mol
H2(g)+1/2O2(g)==H2O(l)△H=△H1+△H2
2.如何测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热:
C(s)+1/2O2(g)==CO(g)ΔH1=?
思考并回答:
①能直接测出吗?
如何测?
②若不能直接测出,怎么办?
①C(s)+1/2O2(g)==CO(g)ΔH1=?
②CO(g)+1/2O2(g)==CO2(g)ΔH2
③C(s)+O2(g)==CO2(g)ΔH3
①+②=③,则ΔH1+ΔH2=ΔH3
所以,ΔH1=ΔH3-ΔH2
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应用了什么原理?
二.盖斯定律
不管化学反应是分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这就是盖斯定律。
三.对盖斯定律的理解与分析
请观察思考:
ΔH、ΔH1、ΔH2之间有何关系?
ΔH=ΔH1+ΔH2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理解盖斯定律。
四.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石墨能直接变成金刚石吗?
例1:
写出石墨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时)
说明:
(1)可以在书中查找需要的数据.
(2)并告诉大家你设计的理由。
[学生]查阅燃烧热数据,设计方案:
①C(石墨,s)+O2(g)==CO2(g)△H1
②C(金刚石,s)+O2(g)==CO2(g)△H2
这个热化学方程式说明了什么?
石墨不会自动变成金刚石;石墨与金刚石的能量相差不远。
过渡:
你知道火箭的燃料是什么吗?
例2:
某次发射火箭,用N2H4(肼)在NO2中燃烧,生成N2、液态H2O。
已知:
N2(g)+2O2(g)==2NO2(g)△H1=-534kJ/mol
N2H4(g)+O2(g)==N2(g)+2H2O(l)△H2=-534kJ/mol
请写出发射火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先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再对两个已知方程式的反应热进行处理,
△H=2△H2-△H1=-534kJ/mol
2N2H4(g)+2NO2(g)==3N2(g)+4H2O(l)△H=-534kJ/mol
你能设计出合理的路线吗?
总结归纳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一.盖斯定律:
二.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1、内容:
2、理解
3、盖斯定律的意义:
小结:
课后作业:
按照盖斯定律,结合下述反应方程式,回答问题,已知:
(1)NH3(g)+HCl(g)===NH4Cl(s)△H1=-176kJ/mol
(2)NH3(g)+H2O(l)===NH3.H2O(aq)△H2
(3)HCl(g)+H2O(l)===HCl(aq)△H3
(4)NH3(aq)+HCl(aq)===NH4Cl(aq)△H4mol
(5)NH4Cl(s)+2H2O(l)===NH4Cl(aq)△H5=?
则第(5)个方程式中的反应热△H是。
(根据盖斯定律和上述反应方程式得:
(4)+(3)+
(2)-
(1)=(5),即)
教学反思:
盖斯定律是第一章的一大重点,应用其计算化学反应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必须多讲多练,及时巩固。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式,以及相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化学反应速率图表获取信息;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归纳知识和总结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
教学过程
[引言]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不一样,有的反应进行得很快,瞬间就能完成。
例如氢气与氧气混合遇火发生瀑炸,酸碱的中和反应等;有的反应进行得很慢,例如,石油的形成要经过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板书:
一.化学反应速率
[演示实验2-1]
引导学生观察:
两支试管中都有气泡产生,但大理石与盐酸反应迅速,有大量气泡产生,而与醋酸反应较缓,只有少量气泡产生。
板书:
化学反应速率: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单位:
mol/L.min或mol/L.s。
投影:
[例题]某一化学反应:
A+B==2C,在2min钟内,A的浓度由2mol/L减小到1mol/L,C浓度由0.5mol/L增加到2.5mol/L,则在这两分钟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5mol/L.min,C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mol/L.min。
讨论、分析得结论:
在同一段时间内,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是成比例的:
在2升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反应:
A+2B
2C
A的物质的量
B的物质的量
C的物质是量
t=0min
3mol
1mol
0
t=1min
0.6mol
反应速率
0
VA:
VB:
VC=1:
2:
3(为方程式中的系数比)
讲述:
不同的化学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这说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
但由于受其它条件的影响,同一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化学反应速率,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在实践中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我们可以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快某些和产过程,如使炼钢、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的反应加快等;也可以根据需要减慢某些反应速率,如使钢铁生锈、塑料和橡胶老化的反应速率减慢。
下面我们来探讨浓度、压强(主要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温度、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反馈练习:
1.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在10升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
(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v(NH3B.
C.v(O2D.vH2
2.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作业:
1.可逆反应2A(g)+3B(g)
2C(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有以下4种反应速率,则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mol/(L.s)B.v(B)=0.6mol/(L.s)
C.v(C)=0.35mol/(L.s)D.v(D)=0.4mol/(L.s)
2.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
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c(A):
c(B)=3:
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
试求:
(1)此时A的浓度及反应开始前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
(2)B的平均反应速率;(3)x的值。
教学反思:
化学反应速率是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在教学中以一些实例入手,使学生对本章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
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通过自学得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单位、表达式等基础知识,最后提醒学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
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
2.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活化分子等概念解释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运用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比较反应速率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知道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通过目前催化剂研究的遗憾,激发学生投身科学的激情。
教学重点:
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
有效碰撞
教学过程:
板书:
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
大理石与1mol/L的盐酸反应迅速,有大量气泡产生,而与0.1mol/L的盐酸反应较缓,只有少量气泡产生。
引导学生分析并板书: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分析讲解]
能量高于分子平均能量的分子,属于活化分子;活化分子在具有合适的取向相互碰撞后,才能使旧键断裂,发生化学反应,这样的碰撞叫做有效碰撞。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在反应物中所占的百分数目是一定的,因此,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的总数成正比,也就是和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数也相应增多,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碰撞次数也相应增多。
化学反应速率就增大。
板书:
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阅读、分析:
对于气体来说,当温度一定时,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其所受的压强成反比。
这就是说,如果气体的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气体的体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2,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就增大到原来的2倍。
所以,增大压强,就是增加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即增大了浓度,因而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相反,减小压强,气体的体积就扩大,浓度就减小,因而化学反应速率也减小。
如果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固体、液体或溶液时,由于改变压强对它们体积的影响很小,因而对它们浓度改变的影响也很小,可以认为改变压强对它们的反应速率无影响。
板书:
三.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
给加入0.1mol/L盐酸的试管加热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了。
这说明温度的变化也可以使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改变。
[引导学生分析并讲解]
在浓度一定时,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从而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因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当然,由于温度升高,会使分子的运动加快,这样单位时间里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次数增加,反应也会相应地加快,但不是反应加快的主要原因,而前者是反应加快的主要原因。
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
有很多在常温或高温时进行得很快的化学反应,在低温下则进行得较慢。
这就是人们使用电冰箱保存食物的原因。
板书:
四.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引导学生观察:
在H2O2中加入MnO2粉末时,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而在没有加MnO2粉末的试管中只有小量气泡出现。
可见催化剂MnO2使H2O2分解的反应加快了。
阅读、分析并讲述:
催化剂能够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它能够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这样就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大大增加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从而成千成万倍增大了化学反应速率。
许多实验成绩和事实证明:
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来说,条件不同时,反应速率会发生变化。
除了浓度(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相当于改变浓度)、压强、催化剂等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外,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的性质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在适当条件下,人们还可以利用光、超声波、甚至磁场来改变某个反应的速率。
[讨论]采用哪些方法可以增大Fe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在这些方法中,哪些是由于增加了活化分子在反应物中的百分数所造成的?
(
增加盐酸的浓度
升高温度
增大铁与盐酸反应的接触面积等)
练习:
1.根据化学反应A+B=2C,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A
B
C
反应开始时浓度mol/L
0
2min后的浓度mol/L
2min后的浓度mol/L
化学反应速率mol/(L.min)
2.取amolA和bmolB置于v升容器内,发生可逆反应:
aA(g)+bB(g)
cC(g)+dD(g)。
1min后,测得容器内A的浓度为xmol/L,这时B的浓度为;C的浓度为。
这段时间内反应的平均速率若以物质A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应为。
要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可采取的方法有。
作业:
1.设C+CO2
2CO-Q1,反应速率为υ1;N2+3H2
2NH3+Q2,反应速率为υ2。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υ1和υ2的变化情况为(A)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
C.υ1增大,υ2减小 D.υ1减小,υ2增大
2.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可由如图2-1-1表示,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氯离子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C)。
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
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2SO2+O2
2SO3反应,现控制下列三种不同的条件:
①在400℃时,10molSO2与5molO2反应;②在400℃时,20molSO2与5molO2反应;
③在300℃时,10molSO2与5molO2反应;
问:
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快的是②;正反应速率最慢的是③。
教学反思:
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印象深、结论记忆深,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2.理解浓度、压强、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能用化学移动原理解释一些化学移动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蔗糖晶体结晶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可逆过程与平衡状态的建立及特征。
2.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1.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和特征,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等效平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在化不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速率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
例如,在合成氨的工业中,除了需要考虑使N2和H2尽可能快地转变为NH3外,还需要考虑使N2和H2尽可能考虑多地转变为NH3,这就涉及到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主要是研究可逆反应规律的,如反应进行的程度以及各种条件对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等。
问: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自己小组的实验成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分析:
一定温度下,当把适量蔗糖晶体溶解在水里时,一方面,蔗糖分子不断离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里去;另一方面,溶解在水里的蔗糖分子不断地在未溶液的蔗糖表面聚集为晶体,当这两个相反过程的速率相等时,蔗糖的溶解达到最大限度,形成蔗糖的饱和溶液。
此时,我们说达到溶解平衡状态。
在溶解平衡状态,溶解和结晶过程并没有停止,只是速率相等罢了,因此,溶解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板书:
一.化学平衡
投影:
800℃下,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在有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
CO+H2O(g)
CO2+H2
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CO
H2O
CO2
H2
CO
H2O
CO2
H2
(1)
0
0
(2)
0
0
3.0≤x
x
x
[分析]
(1)t=0时,V(CO)=V(H2O)=最大值,V(CO2)=V(H2)=0,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V(CO)或V(H2O))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V(CO2)或V(H2))不断增大。
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V(CO)=V’(CO)≠0;V(H2O)=V’(H2O)≠0;V(CO2)=V’(CO2)≠0;V(H2)=V’(H2)≠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此时n(CO)=n(H2O)=n(CO2)=n(CO2)=0.005mol,反应混合物中CO、H2O、CO2、H2的物质的量分数均为1/4。
(2)t=0时,V(CO2)=V(H2)=最大值,V(CO)=V(H2O)=0,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V(CO2)或V(H2))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V(CO)或V(H2O))不断增大。
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V(CO)=V’(CO)≠0;V(H2O)=V’(H2O)≠0;V(CO2)=V’(CO2)≠0;V(H2)=V’(H2)≠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此时n(CO)=n(H2O)=n(CO2)=n(CO2)=0.005mol,反应混合物中CO、H2O、CO2、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选修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