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班导学案.docx
- 文档编号:9143848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2.14KB
四一班导学案.docx
《四一班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一班导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一班导学案
1观潮
课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观潮》课时:
2课时
课型:
讲读课主备人:
朱松林授课教师:
朱松林班级:
四一班
导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
知识链接:
1、浙江省杭洲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
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县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
因为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形成的钱塘江大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的景象终生难忘。
预习任务:
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
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
自主、合作、探究:
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
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4、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
闯关练习:
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蒙:
mēng( )薄:
bō( )号:
háo( )
méng( ) bāo( ) hào( )
měng( ) bò( )
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
B、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
C、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 )
D、变成原来的样子。
——()
3、我会填。
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
潮来之前,江面上______,潮来之时,只见__________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
潮过之后,江面上________。
看看堤下,____________。
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________,我们为之_______,为之__________。
6、爬山虎的脚
课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爬山虎的脚》课时:
2课时
课型:
讲读课主备人:
朱松林授课教师:
朱松林班级:
四一班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痕迹、触角”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背诵下来。
3、我要积累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学习重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知识链接: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
他中学毕业后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
他先后创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
爬山虎:
也称“巴山虎”“地锦”“常青藤”,葡萄科植物。
夏季开花,花小,黄绿色,浆果紫黑色。
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广见于我国各地。
预习任务:
1、读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碰到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并读准字音。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叶圣陶及其主要作品。
3、仔细阅读课文后,我知道了爬山虎的生长位置以及它的叶子的形态。
4、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它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以及它与墙的关系。
读了课文,我还有疑问,我在课文中标注。
(5、6号同学可不做)
自主、合作、探究:
一、展示互动,检查预习。
1、我给大家谈谈我对叶圣陶的了解。
2、我还知道爬山虎的知识。
3、我学会了以下生字、新词。
(学生互助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可采取多种方式,如拼音写汉字,形近字组词,易读错字注音等。
)
A、我会写:
Jūnyúndàngyàngkūwěihénjìyèbǐng
()()()()()
B、我会记:
本文要求写的字我都记住了它们的字形,还给它们组了两个词写在了书上,并且不看词语我也能给每个字组词。
虎占铺均匀顺叠
茎柄触痕逐
C、词语理解:
下面词语的意思我都理解了,并且写在了书上。
均匀叶柄休想相当一顺儿
二、研读重点、体会方法。
1、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知道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哪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
自由朗读、感悟第二自然段,品读爬山虎叶子的美。
(结合爬山虎实物,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可以谈感受、画画等形式。
)
3、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
交流观察所得。
4、多种形式朗读描写爬山虎叶子的段落,再次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学后反思,我来闯关:
1、本文先写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再写,
然后写,以及。
2、积累课文中第二自然段的优美句子。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它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以及它与墙的关系。
2、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地描写事物。
。
学习重点:
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一、展示互动,检查预习。
1、小组内同学轮流朗读3、4、5自然段,读一读。
试着说一说每一段分别讲了什么?
2、对照课文,结合爬山虎实物仔细观察脚的形状、颜色。
3、找出爬山虎的脚的关键句子,读一读。
二、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探究一:
爬山虎的脚长在哪?
(直观理解:
叶、叶柄、反面。
)
2、探究二:
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儿的?
(结合课件、实物,在书上画出有关词语,句子,可采取读、划、填、画的方法)
3、探究三:
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4、探究四:
爬山虎的脚力气有多大?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你可以采取你喜欢的方式展示汇报。
可以口答、表演、画画…发挥你的创造力吧!
我来闯关:
请你为爬山虎的脚画一张简笔画,并展开想象,以爬山虎的口气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本领。
大家好,我是爬山虎,我的本领可大了!
知识延伸:
我课余时间在家里要种大蒜,生豆芽,随时的观察,记录它们生长变化过程,并写出观察日记。
11、去年的树
课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十一课《去年的树》课时:
2课时
课型:
讲读课主备人:
朱松林授课教师:
朱松林班级:
四一班
教学思路
(纠错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对话。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
4、对“遵守诺言,珍惜友情”有初步体会。
学习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2、感受小鸟与大树间的深厚情谊,对“诚信”有初步认识。
知识链接:
《去年的树》是日本已故童话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名作。
新美南吉——新美南吉是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情节性强、乡土气息浓郁的童话作品。
童话的特点——童话这个特殊文体的特点是,它不像小说、报告文学那样直接描绘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而是通过想像和幻想的艺术手法,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行状和影像,以寄托某种情感及思想。
和许多作品不同,这篇童话的故事结局不是“大团圆”,而是由于“树”的不幸遭际和“悲惨”结果,使整个作品蒙上一层凄婉的悲剧色调,从而更能产生一种情感震撼的效果。
预习任务:
1、掌握本课的字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融入情景。
自主、合作、探究:
1、交流识记生字的不同方法。
在小组内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2、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快速读文,找出四组对话:
小鸟和大树的对话、小鸟和树根的对话、小鸟和大门的对话、小鸟和女孩的对话。
4、小组合作学习,研读对话,体会情感
(1)树和小鸟是一对相依相偎的好朋友,可是冬天的来临使小鸟不得不离开她的朋友到南方去过冬。
大家想想,这对好朋友在分别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他们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调读出来呢?
小组成员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一组对话。
鼓励其中一组学生表演给大家看。
(2)为了找到曾经朝夕相处的好朋友,鸟儿不停地飞来飞去,问了又问。
请同学们在小组里面分角色合作朗读这3组对话。
(生练读)
(3)指名一组。
大家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4)鸟儿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
让我们再一次深入地和课文倾心地交流对话,来体会这种情。
(师生合作读3—12节)
我来闯关:
1、辨字组词
代()融()乘()煤()
伐()溶()剩()媒()
2、表达情感:
相处的日子里,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天天听着鸟儿唱,因为它们是 ;分别时, 是那么的依依不舍, 因为它们是 ;面对着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唱完了歌,她又恋恋不舍地看了一会儿,带着忧伤飞走了,因为他们是 。
学习收获:
知识拓展:
搜集有关诚信和友情的典故、事例等,对之有所感触。
教学思路
(纠错栏)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深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由小鸟两次“看”体会小鸟对大树的情谊,认识到友情和诚信的可贵。
2、发挥想象,展开多方对话,对诚信有深入认识。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
学习重点:
1、由小鸟两次“看”体会小鸟对大树的情谊,认识到友情和诚信的可贵。
2、树立诚信意识,对社会上的不诚信现象有自己的认识。
预习任务:
1、搜集有关诚信和友情的典故、事例等,对之有所感触。
2、朗读课文,体会两个问题:
鸟儿看到灯火为什么要唱去年唱过的歌?
鸟儿为什么要两次盯着灯火看一会?
自主、合作、探究:
1、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在读中联想,体会鸟儿两次“看”灯火的心理活动,并练习说话。
2、学生边读边体会:
鸟儿为什么“看”了又“看”?
相互交流。
3、“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听。
”展开联想,鸟儿去年唱的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尝试着写一写歌词,唱一唱。
我来闯关:
小鸟飞走了,带着忧伤和惆怅。
但她的歌声、她的友情留了下来,留在了每一个珍重友情的人心中。
如果大树有知的话,你想他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呢?
学习收获:
知识拓展,多项表达:
读完这篇感人肺腑,让人荡气回肠的美丽童话,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
你想对谁说,说些什么呢?
同学之间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14、白公鹅
课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十四课《白公鹅》课时:
2课时
课型:
讲读课主备人:
朱松林授课教师:
朱松林班级:
四一班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有感情的、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的特点。
学习重点:
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感受作者语言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知识链接:
“军衔”是用来区别军人等级的称号,如元帅、将官、校官。
“荣膺”指光荣地接受或承担。
预习任务:
1、会读本课的词语,勾划出文中的词语熟读。
2、把课文读通、读熟。
3、哪些词、句、段给你印象最深?
勾一勾。
预习检测
1、给下面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腔调(qiāngqiǎng)考虑(lùlǜ)当时(dāngdàng)
涟漪(qǐyī)掂量(diǎndiān)奔跑(bēnbèn)
2、我会照样子写词语。
从从容容
不慌不忙
层层涟漪 作响 细雨 白雪自主、合作、探究:
1、小组内互相抽读本课的生字。
2、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交流:
说说自己发现了白公鹅有什么特点?
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引导学生对比着读《白公鹅》和《白鹅》这两篇课文中的相似部分,让学生领略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的奇妙。
我来闯关:
A、我会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一横。
勾当(gōudānggòudàng)直奔鱼竿(zhíbēnyúgānzhíbènyúgān)
B、我会将词语补充完整。
慢条()()不慌()()车辙()()
耀()扬()()()注目无()无()
C、按课文内容填空。
当白鹅在浅水滩里()身子、()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岸边的芦苇也会()。
D、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
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和平时的()两个方面来写的。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搜集写家禽类的文章读一读。
16、母鸡
课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十六课《母鸡》课时:
2课时
课型:
讲读课主备人:
朱松林授课教师:
朱松林班级:
四一班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学习重点:
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预习任务:
1、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熟读本课词语。
2、读熟课文。
3、结合工具书、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本课词语。
预习检测
用自己的话写出词语的意思。
如怨如诉。
趁其不备。
自主、合作、探究:
1、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检查预习情况。
2、想一想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并在文中勾出相关的语句。
然后再交流读书体会。
3、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后进行讨论:
《母鸡》和《猫》这两篇课文都是老舍写的,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4、熟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我来闯关:
A、我会填。
母鸡它负责、()、()、(),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是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
B、我会用多音字组词。
shìwùchà
似恶差
sìěchā
C、人们都说爱屋及乌。
当我们对这位鸡母亲敬佩之情时,就会忽略它的缺点,甚至将它的缺点看作优点。
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将前三个自然段任意改写一段,让人读了不再感到母鸡的讨厌,而是觉得它挺可爱。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推荐阅读阅读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鸡〉〉、列那尔的《母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班 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