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9142306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3.08KB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襄阳市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湖北省襄阳市2018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分享经济的诞生,源于社会资源的过剩。
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所谓的发展即生产效率提高、投资不断加大,从而带来产量的增加。
这样的发展基于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社会物资是短缺的。
时至今日,工厂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东西。
直到某一天,我们发现生产出的东西已经远远大于我们的需要,我们把已经存在的东西重新分配。
此时,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拥有一件物品的人和使用这件物品的人可以不是同一个人。
这样物资就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从而成为一种商业模式:
拥有多余物资的人们,可以把物资的使用权让渡给不拥有物资的人,作为回报,后者给予前者一定的报酬,而提供这个服务的平台,也可以从报酬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分享经济由此产生。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分享经济的创业者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细分领域的平台,供物资的所有者发布和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找到物资。
不经意间,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分享经济的身影。
分享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方式,在许多领域,也都出现了不同的模式。
那么,分享经济究竟改变了什么呢?
首先,它改变了供给端。
分享经济让产品的供给方从机构变成了个人。
比如,原来人们出去旅行,只能住酒店集团提供的酒店,而分享经济让个人房主也可以提供相当于酒店的服务。
原来人们只能坐出租车公司提供的车子,现在则还能坐个人开的私家车。
分享经济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
人们旅行的时候可以住各种风格的房子,人们出行的时候可以坐各种不同的车型,遇见各种性格的司机。
如今人们个性化的诉求越来越高,分享经济正好可以满足这一点。
其次,它让个人崛起。
分享经济降低了个人微创业的门槛,让人们可以更简单地实现微创业利用业余时间,做个小房主,做个专车司机,都是简单方便的微创业。
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让作为供给端的个人,能够有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
比如,加入络商店平台的手工艺者,可以把自己的个性作品售卖给匹配的人。
伴随着微创业的门槛降低和个性化被鼓励,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而每个人能力的激发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更大推动力。
最后,它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
分享经济让资源被更加合理地分配给需要的人。
这对于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极大的保护。
据统计,每多一辆被充分利用的Uber车辆,就可以从路上去掉8辆车子。
这就意味着更少的拥堵、更少的雾霾和更少的能源消耗。
(摘编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重新定义分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工业革命时代与分享经济时代的“发展”形式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
B.一女孩把自己穿过几次又不喜欢的衣服在淘宝上以二手衣形式卖给买衣人。
这体现了分享经济的特征。
C.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使得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分享经济由此产生了。
D.随着人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微创业”变得简单而易实现。
人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分享经济中获利。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享经济在近些年很火。
我们所熟悉的房屋租赁,就是典型的分享经济。
B.分享经济一方面带来了产品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分享经济由于“拥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产品的拥有人和使用人可以不是同一个人。
D.分享经济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也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
3.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分析了分享经济产生的背景,接着从三个维度阐述了分享经济给经济、生活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B.文章运用例证法,通过个人房主和私家车主的例子,阐述了分享经济提供的产品具有丰富度和个性化特点。
C.文章通过阐述分享经济的产品重新分配属性,表达了共享经济具有促进生活更美好、社会更公平的功能。
D.文章从个性化的需求、“微创业”的兴起、自然资源的保护等方面逐层论述了分享经济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鉴宝聂鑫森
夕阳西下时,五十岁出头的阳欣走出了他下榻的北城宾馆。
的鼻翼有力地翕动了几下,分明嗅到有饭菜的芬香自西边的一条小街飘来,心中一喜:
那儿该有个好吃处!
阳欣是个著名的文物鉴定家,供职于南方的一家省级博物馆。
他的强项是古瓷鉴定,已有十几本专著问世。
他之所以来到这北地小县,是该县博物馆邀请他来看一看历年库存的一批古瓷器,帮忙“掌掌眼”,以便向公众开放展览。
阳欣还是个美食家,不但会吃,而且会做,没事时喜欢琢磨各种菜品的制作。
家中小院种着许多花草,芙蓉花、晚香玉、马齿苋、荠菜、小青竹……他随手采来便可成为菜肴的原料。
比如用芙蓉花和豆腐做成“雪霁羹”,洁白的豆腐上飘着淡红的花瓣,真如雪后飞霞;小笋子出土时,拔几根洗净去皮,切成细段,下油烹炒后,再打两个鸡蛋,煎出黄中泛翠的“金镶玉”。
至于各种禽畜之肉,他都有妙法烹饪。
朋友称他是“儒厨”,因为他做的菜既有书卷气,也有诗的想象,调和五味,管领水火,一般的烹饪师难以比肩。
他七弯八拐走进了这条小街,从油烟味中知道这些小饭馆多以牛羊肉为主要菜料。
北地多牛羊,取之方便,但不知烹饪得怎样。
他喜欢清静,便走进了街尾的一家门脸很小厅堂很小且没有一个客人的“习均羊肉馆”。
刚到门前,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迎了上来,殷勤地说:
“先生,里面请。
”
阳欣看了看小伙子,眉清目秀,上下也穿得干干净净,就点了点头,跟着走进厅堂,挑一张桌子,坐下来。
小伙子手脚麻利地泡上茶,然后递上单薄的菜单。
阳欣猜测,这小饭馆的名字应该是小伙子的名字,这冷清劲说明生意不好,只好老板、厨师、跑堂一肩担。
阳欣扫了一眼菜单,说:
“我先点个焦酥羊肉,来二两酒,好吗?
”习均喊声好咧”,进厨房去了。
随即,厨房里的刀、砧、锅、勺也响了起来。
过了一阵,一大盘焦酥羊肉端了上来,还有一把小酒壶和一只小酒盅。
阳欣斟上酒,不忙着喝,先举筷夹了一块焦酥羊肉放进口中,细细品嚼。
嚼着嚼着,他眉头皱起来了,然后把筷子重重一搁,叫道:
“小习,你来!
”
小习慌忙跑过来,毕恭毕敬地站着。
“这不行,焦过头了,有糊味;却又不酥,咬着粘牙,你得重炒!
”
小习和气地说:
“先生,对不起,我重炒,您稍候。
”焦酥羊肉再次端上来时,阳欣又尝了尝,依旧说:
“难以下咽,谁教你的活?
”
“一个乡下厨师,还花了两干元拜师钱哩。
先生,我再炒一次试试。
”
阳欣叹了口气,说:
你是个老实厚道人,就别浪费材料了。
你到街上去买几个小秋梨来。
今儿我反正没事,教你几招。
”
习均飞快地去买了梨来。
阳欣系上围腰,走进了厨房。
厨房很洁净,各种菜料、配料、调料摆放得井井有条,这让他有了一种“技痒”的感觉。
先炒焦酥羊肉。
阳欣取一块肋条羊肉,去骨,烙去残存的毛后用温水浸泡一阵,再刮洗一净,升起猛火,放入锅里烹煮。
煮熟后捞出来又清洗一遍,装入盆内(皮朝下),放入盐、糖、拍破的葱和姜,还有桂皮、料酒……
阳欣接着做梨丝爆羊肉。
习均记住了,切条的羊肉爆炒到快出锅时,才将洗净切好的粗梨丝放入,铁铲搅拌几番,赶快入盘,又香又脆,这条街上没有这道菜。
习均特意寻出一瓶茅台,一老一少,坐在小厅堂里边吃边聊。
临走时,阳欣搁下五百元钱,说:
你不要推辞,先放下。
庖厨虽小艺,却不可不读书明理。
你先把这两道菜推出去,准火!
明天傍晚我再来,再教你做两道菜。
”
四天过去了。
第五天的傍晚,阳欣没有来!
习均想:
只知道这个人叫阳欣,住在北城宾馆,是那里的大厨师吧?
明天上午一定去找找他。
北城宾馆没有叫阳欣的厨师!
习均却从住房登记册上看到订房间的单位是县博物馆,便又赶快去了那里。
年轻的馆长听了原委,哈哈大笑。
“习均,你遇到高人了。
他是文物鉴定专家,不到一个星期,把馆里的古瓷都鉴定了一遍。
还会鉴人,说你是个可以造就的厨师,为人忠厚、谦和,脑瓜子也灵,所以要帮帮你。
”习均愣了,然后问:
“阳先生呢。
”“他家里有事,匆匆回南方去了。
他给你用宣纸写了个匾额,又用小楷字写了一叠菜谱,托我交给你,还嘱咐我们,如上馆子就到你那里去。
制匾的钱,他也留下了。
”
习均展开一张四尺宣纸,上写六个隶字:
一街香羊肉馆;落款是:
湘人阳欣。
习均的手抖动起来,泪花哗哗地涌出了眼眶。
(有删节)
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阳欣嗅到饭菜芳香时心中一喜,这一细节既符合人物的社会身份,暗合人物的兴趣爱好,又推动了情节发展。
B.对阳欣作为美食家的介绍,生动而富有诗意,体现了他作为“儒厨”的文化修养,这样写主要是为了表现阳欣的厨艺高超。
C.“习均羊肉馆”地处街尾,且门脸和厅堂都很小,导致了生意非常冷清,习均只好身兼数职,老板、厨师、跑堂一肩担。
D.小说细致地描写了阳欣烹饪羊肉的过程,不仅展示了他的高超的厨艺,也可以看出习均积极认真、潜心学艺的态度。
5.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阳欣的形象特征。
(5分)
6.小说以“鉴宝”为题,但大量篇幅似与“鉴宝”无关,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追求小说创作的无限可能
在生前,王小波的小说很少有人敢出版,但是他的杂文却已得到广泛认可。
作为小说家,他的文笔非常出色,杂文比一般作者的更具可读性。
王小波的杂文大多刊登在《三联生活周刊》上,《东方》、《南方周末》等杂志也是他的主要阵地。
有编辑回忆说,在当时的思想界,王小波的名气已经很大了,他随便写点什么,就有杂志抢着发表。
但后来,他的杂文越写越少了,他开始把大部分精力重新放在小说创作上。
一直以来王小波所热爱的都是写小说,他曾多次在文章中直言这一点。
在王小波看来,小说创作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写小说对他来说是艺术事业,而不是表达自己。
王小波特别喜欢意大利著名小说家卡尔维诺,极度推崇他对小说的看法。
卡尔维诺认为,一篇小说应该轻逸、迅速、易见、确切和繁复,并且还要连贯。
这和许多作家对小说的看法截然不同,很多作家只把写小说当作传声筒,试图通过文字表达一些观点和理念,或者只讲一个故事什么的。
王小波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
“写一部小说,或者是作者操作了一些什么,或者是作者自身被操作了一番,我赞成的是后一种。
”事实上,每个作者都只是文学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推动文学事业往前行进。
因此,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用已有的方式写作,而且要创造新的方式,用那些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方式去探索小说世界的无限可能。
卡尔维诺就是这样的作者。
他的一些作品会让人觉得古怪,往往把书看完后,还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我们看一部书,总是希望这部书能够告诉我们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要有开头,有结尾,中间各种各样的过程也是翔实的,但是卡尔维诺却不这样做,他后期的很多作品根本没有故事。
王小波说,他大体明白卡尔维诺的想法,卡尔维诺希望在小说的创作方式上有所创新。
这样做是困难的,写出来的作品也未必吸引读者,但是作为一个作者,总是应该往这条路上走一走、试一试。
王小波认为,一个真正的作者,必须如此!
他自己正是在不遗余力地探索着小说创作的其他可能性。
所以看他后期的长篇小说,会发现和别人的作品明显不同。
有读者见到他时曾说:
“没想到小说原来还可以这么写!
”这句话虽然让王小波汗颜,但至少说明他的努力有了成效,他用一种新颖的方式创作出了自己的作品。
王小波始终认为:
“文学事业可以像科学事业那样,成为无边界的领域,人在其中可以投入澎湃的想象力。
”
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曾一再说,王小波的作品属于纯文学领域。
他的创作态度就是如此,就是纯纯粹粹地写小说,用创新精神推动着小说事业向前行进。
(摘编自乐文城《王小波传》)
【相关链接】
①在中国当代作家队伍中,王小波无疑是一个另类的存在。
以1997年为界,身处阴阳两界的他,经历了寂寞与喧嚣的冰火两重天。
虽然主流文坛一直对这个“文坛外高手”投以不置评的冷眼,但王小波的文名还是不胫而走,成为大众传媒热议和追捧的对象。
(王强《“文坛外高手”缘何不寂寞》)
②在他短暂的自由写作生涯中,他一直在与文坛隔绝的状态下写作,对于那个文坛,既不参与其中的游戏,也不关心其中的规则……他以一种真正的、彻底的自由心态进行写作。
(陈启文《“文坛外高手”﹣﹣王小波逝世十周年祭》)
③整部小说天马行空,怪谈密布,一会儿笑得我岔气,一会儿又抑郁得窒息,真不知那些怪诞的场景是怎么被他想出来的。
看完,我兴奋得在家里拍桌子打板凳:
《红拂夜奔》必须发出来!
(李静《必须冒犯观众》)。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王小波的小说很少有人敢出版的时候,他已凭借杂文创作在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杂文甚至成为杂志争相发表的抢手货。
B.王小波喜欢卡尔维诺,推崇他对小说的看法,他的小说也因此深受卡尔维诺的影响,让读者往往不易读懂,因此在当时很难出版。
C.王小波被称为“文坛外高手”,不仅仅是因为他本人与文坛隔绝,也因为他的小说没有得到主流文坛的关注和肯定。
D.王小波凭借他非凡的创造力,不懈探求小说创作的新途径,这使他成为中国当代作家队伍中一个另类的存在。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杂文写作给王小波带来了很高声誉,使他在当时思想界名声很大,但他却毅然放弃杂文写作,把大部分精力重新放在小说创作上。
B.不同于一般小说有完整的故事,卡尔维诺后期的作品根本没有故事,甚至让人读不懂,而王小波认为这或许是其小说追求轻逸、迅速等文学特质的缘故。
C.王小波赞同写一部小说是“作者自身被操作了一番”,其观点可理斛为写作不是为了表达观念或讲故事,而是要用创新的方式去探索小说世界的无限可能。
D.王小波独特的小说风格大开读者眼界,令人击掌叫绝,李静的高度评价,足以说明王小波的小说作品已经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
E.王小波就是纯纯粹粹地写小说,不为表达自己,也无功利目的,他不遗余力地探索着小说创作的其他可能性,这种追求使他后期的长篇小说显得与众不同。
9.王小波“追求小说创作的无限可能”的小说创作观意义何在?
请结合材料概括并简要分析。
(5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都中,字元俞,福之福宁州人。
父积翁为国信使,宣谕日本,遇害于海上。
都中生七岁,从其母叶诉阙下,世祖闵焉,给驿券,俾南还,赐平江田八千亩、宅一区。
已而世祖追念其父功,特授都平江路总管府治中,时年甫十七。
僚吏见其年少,颇易之。
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皆愕眙不敢欺。
昆山有诡易官田者,事觉,而八年不决,都中为披故牍,洞见底里,其人乃伏辜。
吴江学舍久坏不治,而郡守阙,都中曰:
“圣人之道,人所共由,何独守得为乎?
”乃首募大家,合钱新其礼殿。
秩满,改郴州路总管。
郴居楚上流,溪洞徭獠往来民间,惮其强猾,莫敢与相贸易。
都中煦之以恩,慑之以威,乃皆悦服。
郴民染于蛮俗,喜斗争,都中乃大治学舍,作笾豆簠簋、笙磬琴瑟之属,使其民识先王礼乐之器,延宿儒教学其中,以义理开晓之,俗为之变。
迁饶州路总管。
年饥,米价翔踊。
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都中于下等价减十之二,使民就籴。
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生为立祠服阕,除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
中书省臣奏国计莫重于盐策。
乃如前除盐亭灶户,三年一比附推排,世祖旧制也。
任事者恐敛怨,久不举行。
都中曰:
“为臣子者,使皆避谪,何以集事?
”乃遍历三十四场,验其物力高下,以损益之,役既平而课亦足,公私便之。
以疾致仕,至正元年卒。
赠昭文馆大学士,谥清献。
都中历仕四十余年,所至政誉辄暴著,虽古循吏无以尚之。
又其清白之操,得于家传,所赐田宅之外,廪禄悉以给族姻之贫者,人尤以是多之。
幼留京师,及拜许衡,即知所趋向。
中年尤致力于根本之学,有诗集三卷。
(选自《元史·列传七十一》,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生为立祠/
B.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生为立祠/
C.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生为立祠/
D.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生为立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徭獠,古代民族,在湖南多有分布。
“徭”,指瑶族,因历经征伐,部分成劳役,故有“徭”之称谓;“獠”是当今壮族先民。
B.笾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器具。
竹制为笾,祭祀和宴会时用来盛果品等;木制为豆,开关像高脚盘,用来盛肉或其他食品。
C.廉访使,宋、元时期职官员。
宋代全称廉访使者,元代全称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
“廉访”,意为考察、察访。
D.循吏,是指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执法严格,不考虑民情,理政、治民一概遵循上级指令的州县级地方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都中才能卓越,善于断案。
初入仕途时,他分析事情就能切中要害;在处理昆山用欺骗手段买卖官田的案件时,他能查得实情。
B.王都中注重学舍建设,改善了教育条件;他聘请著名儒士教授义理,开导百姓,使当地风俗为之一变。
C.王都中淡泊名利,他将朝廷(或皇帝)赐予他的东西全部捐献,用俸禄周济贫穷亲族,人们因此而更加称赞他。
D.王都中所到之处,政绩都极其显著,即使是古代的循吏没有超过他的;他还擅长文学,著有诗集三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从其母叶诉阙下,世祖闵焉,给驿券,俾南还。
②都中为披故牍,洞见底里,其人乃伏辜。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小题。
定风波 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
百花洲上寻芳去。
浦映□花花映浦。
无尽处。
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
功名得丧归时数。
莺解新声蝶解舞。
天赋与。
争教我悲无欢绪。
【注】庆历六年,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被贬放河南邓州,在此间,他营建了百花洲和花洲书院,本词即为应制之作。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片一、二句,词人用“罗绮满城”来反衬春天的即将逝去,于是去百花洲上寻找尚未消逝的春天美景。
B.上片“无尽处”不仅写出了百花洲上的美景无限,也为下片词人作出“山翁聊逸豫”的议论做了铺垫。
C.上片重在叙事写景,下片重在议论抒情,围绕“寻芳”展开,认为寻乐是上天赋予的本能,要适时行乐。
D.上片描写“花”“浦”互相映衬,下片描绘莺歌蝶舞,在描写百花洲春色上绘声绘色,尽显其美。
E.本词虽为应制之作,却情感真挚,借记游百花洲之事来抒发词人复杂的情感,有婉约的一面,但偏豪放。
15.同是庆历六年的作品,本词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请试作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韩愈在《师说》中谈到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学习的原因时,除了他们认为彼此年龄相仿、闻道相似之外,尚有“ , ”的顾虑。
(2)《琵琶行》中白居易以“ ?
”自问自答,写出重闻琵琶曲后,自己超出其他听众的悲伤情怀。
(3)《小石潭记》中,柳宗元通过鱼的游动来写潭水清澈的一句是“ 。
”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中,李晨一身披风,两手豪举超大哑铃,略显傲气的眼神侧目而视,一派武林盟主的气势。
②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③这十年间的悲欢离合,白云苍狗,令人在冷静沉默中回想起来不禁感慨万千,前尘往事久久萦绕于心,郁积于怀。
④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疑的?
⑤他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剔透,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
⑥一年的时间如汤沃雪,只有专心治学的人才能明白时光对于学术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短暂时光中能把握方向的人才会有所成就。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农民工逆袭”论调中隐含着农民工阶层和某些职业的歧视和偏见,实属不该。
B.美国安全智库在其年度预测报告中称,2016年美国将加强在南海的活动,并加强与东南亚伙伴国家的军事合作。
C.当城镇化率过半,“乡土中国”开始转向“城市中国”时,我们也迎来了城市大发展建设的阶段,如何建设、规划、管理好城市家园,也摆在了各级管理者的面前。
D.洪荒少女傅园慧在丢了手机之后,众多手机厂商争相送给她新手机,唯恐这位网红不接受。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诗有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精美、隽永的语言, 。
, 。
, , 。
①诗的美应该是内在的美、本质的美 ②或描绘动人的场景,或抒发美好的情感
③但是诗的美却不是靠华丽词藻装饰起来的④而不应该是浮艳的美、矫饰的美
⑤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⑥华丽词藻的组合不一定是诗
A.①⑤④②③⑥
B.②③⑥①⑤④
C.③⑥①⑤②④
D.②⑤③④①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①?
山崩、滚石等地质灾害可能会出现在一些山石不稳固的山区;不良天气情况有可能增加登山者迷路或失足等危险情况出现的几率。
②,人们应当向山崩、滚石运动的垂直方向逃生,寻找稳固的大石等可供藏身的地方躲避。
如果在登山过程中遭遇不良天气,应立即停止登山活动,就近寻找安全区域,等待不良天气消失,或者利用通讯手段,③。
21.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5分)
某大学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统计表
(1)根据图表数据,结合各方面情况,得出一个相关结论。
(不超过30个字)(3分)
(2)根据图表数据,从统计项目中任选一个,提出一条意见或建议。
(不超过30个字)(2分)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钱钟书认为,人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
当今社会,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围城”无处不在,有围城,就会有突围。
而“突围”则是人生必须经历的过程,你的周围有人在“城”中进进出出,或许你也有身陷“围城”的困扰,那么你对“突围”有什么感悟和体会?
要求:
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B(A项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错,工业革命时代是不断创造物质资源,分享经济时代目的是对剩余物质资源的再分配。
C项错在“分享经济”产生原因不是“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而是社会资源的过剩。
D项因果关系错误,“微创业”实现是由于“分享经济”,不是“人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
)
2.B(文中没有“带来产品数量的增加”的表述,是产品过剩带来了分享经济。
)
3.C(文中没有分享经济具有促进“社会更公平”的表述,属无中生有。
)
4.DA“符合人物的社会身份”错,他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襄阳 市届高 三月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