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山煤矿开采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
- 文档编号:913309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295.87KB
王家山煤矿开采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
《王家山煤矿开采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家山煤矿开采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家山煤矿开采毕业设计说明书精品
第一章矿(井)田地质概况
1.1矿(井)田位置及交通
1.1.1交通位置
王家山煤矿位于靖远县城北约60km,宝积山矿区西北约10km,行政区划属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镇和东升乡管辖。
面积约8.3421km2,地理坐标为:
东经104°48′06″~104°53′12″,北纬36°51′35″~36°53′14″。
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取得王家山煤矿的采矿权,国土资源部2001年12月26日颁发了采矿许可证,开采深度标高为1780—850m,有效期自2001年12月至2017年12月。
王家山煤矿西北距国道309线约2.5km。
铁路由白(银)~宝(积山)线的长征车站接轨,经旱平川、水泉,至煤矿工业广场有专用线。
矿区内的公路、简易公路纵横交错,交通甚为方便。
交通位置如图1.1
图1.1交通位置图
1.1.2地形地貌
矿区地处干旱区,地形复杂。
地形陡峻,最高点位于栒条岘,标高2021.7m,最低点位于下红湾,标高1815.0m,相对高差206.7m,水洞沟以西基岩裸露,属剥蚀构造地貌,王家山向斜两翼形成相向的单面山,
由于沿张性构造裂隙易于向下切割侵蚀,故横向沟谷发育。
随着向斜的倾没,岩层逐渐被黄土覆盖;水洞以东主要为黄土丘陵区,相对高差较小,一般20~50m。
1.1.3气象及水文情况
矿区气候属内陆半沙漠干旱气候
㈠气温:
月平均-9~24℃,最低-18~23℃,最高达35~38℃,年平均7.9~9.2℃。
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春、夏、秋季昼夜温差10~16℃
㈡降水量:
年平均量在187~374mm之间,平均250mm左右.多集中于7、8、9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0~60%,常形成暴雨。
㈢蒸发量:
年平均1439~1782mm,平均1655mm,为降水量的6.6倍。
㈣湿度:
年平均55~64%,4、5月份最干燥,为41~60%,7~11月份湿度在58~75%之间。
㈤风向:
除夏、秋季有东南风外,其他时间多西北风,风力2~4级,最大达6~8级,全年平均风速1~1.4m/s。
㈥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冻结期,最大冻结深度93cm。
区内无常年流水,仅有两条砂河在每年7~9月雨季期间山洪暴发才有短暂的暂时性流水。
一条是苦水峡砂河,发源于矿区东南部的小井子沟,由南向北穿过矿区中部,经胶泥崖村、大红沟、北滩,与咸水河汇合,至中卫注入黄河;另一条是孔家沟砂河,由李家坪向西流经矿区南侧,在33、107号孔附近折向西南,经石碑子沟、旱平川,流入黄河。
矿区以南的变质岩裂隙水沿F1断裂带溢出,在苦水峡砂河上游形成水质良好,但水量甚小的上升泉,最小涌水量0.175L/S,最大涌水量为1.112L/S。
由于受F1断裂带中断层泥的阻滞,进入孔家沟砂河后形成地下潜流,潜水面深3~10m,对河床中分布的各个水井进行了不定期观测,水量不大,如李家坪水井的涌水量为20.39m3/d。
1.1.4矿区概况
1.矿区开发情况
王家山矿区开采历史久远,在建井时,井田浅部的小窑已具备相当规模。
为了协调与地方的关系,省委、省政府先后多次从生产矿井不同位置划给地方资源2501.84万t,从1550m水平以下资源内划给地方资源储量1806.0万t。
经煤业公司调查,王家山矿区原有各类地方小煤窑(乡村、个体、其它)43个,通过多次关井压产的整顿,部分小窑已被关闭、封停,现保留24个小煤矿持有合法证件,但仍存在一证多井、超层越界、乱挖滥采、侵占大矿资源的现象。
具体分布情况为:
在王家山煤矿一号井周边实测有8个矿13个井口,二号井周边实测有11个矿14个井口,五号井周边有5个矿7个井口,各小煤矿的开采能力都在3万吨以上,有的能力达10万t,由于小矿开采技术条件差、回采率低,对资源破坏量非常大。
另外,井田内煤层大多为急倾斜煤层,而划出的资源均在井田浅部,使划出资源的下部形成相当数量的呆滞煤量。
也使王家山煤矿生产能力、矿井服务年限等受到较大影响。
2.矿区经济情况
本区以农业为主,农产品主要有小麦、谷物、豆类等,由于干旱多风,产量均较低。
工业方面,有矿区所属各煤矿,以及矿区辅助和附属企业事业单位等,还有靖远县所属厂矿及定西陶瓷厂、煤矿等企业,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靖远电厂二期工程已竣工,靖远矿区供水工程亦完工交付使用。
整个靖远矿区水、电、路、通讯等都已形成系统和综合能力。
3.矿井建设和生产所需主要材料的来源
主要建筑材料,除钢材以外,水泥、砖瓦、砂石、白灰等均为本地生产,可就近购买。
4.水源、电源及劳动力来源
本矿井由靖远矿区净水厂供水。
靖远矿区净水厂设在黄河北岸,取黄河水为水源,经过净化后供整个矿区。
该水厂日处理水量54000m3/d,可向王家山矿井供水9900m3/d,能够满足该矿井集中生产用水。
黄河水通过、过滤、消毒等手段处理后,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该水总硬度约为11.8德国度,Ph值约为7.8,浊度<3度。
本矿井井下水的矿化度非常高,不宜作为生活水源,但该水可以满足灌浆用水的水质要求,因而可以用来制水泥浆。
矿区内现有靖远电厂(140万kW)。
王家山矿有35KV变电所。
运输条件良好,矿区铁路专用线和矿区公路均已通达井口工业广场。
综上所述,本矿井的供水、供电、运输等外部建设条件良好。
5.矿藏市场供需情况
近年来,王家山煤矿利用原有小矿井的产能,大力推广综采放顶煤等采煤新技术,加之煤炭行情利好,目前已是产销两旺,利润大增(表8-7)。
本矿井筛未煤全部供应靖远电厂,由于属于国家计划价,因此售价较低(128元/t),但也比1999年技改项目设计所依据的不含税综合价107.88元/t要高。
至于块煤,由于供民用,目前井口售价为280~290元/t,但本矿井块煤率偏低(±1%)。
1.2矿(井)田地层及地质构造
1.2.1地层
王家山矿区地层主要有下志留统马营沟群(S1m)上三叠统南营儿群(T3nn),中侏罗统窑街组(J2y),中侏罗统新河组(J2x),上侏罗统苦水峡组(J3k),下白垩统河口群(K1nk)、上第三系(N)和第四系(Q)。
下志留统为中生界基底地层,上三叠统常为煤系基底,中侏罗统窑街组为主要含煤地层。
在矿区南部F1断层带中局部有残留的泥盆系及石炭系地层,此外,在矿区南北的外侧布有上第三系红层。
1.2.2构造
1.断裂构造
王家山煤矿区地质构造的主要特点是:
以断裂为主,褶皱为辅。
但中深部区域主要为向斜构造,即王家山向斜。
该向斜由中生界地层构成,向西抬起收拢,向东倾伏撒开,渐被第四系覆盖,长约10㎞,向斜轴走向北60°~70°西,局部近东西向,两翼地层产状不同,北翼地层在Ⅺ勘探线以西走向为北75°西,倾向南西,倾角25°~40°;Ⅺ勘探线以东渐转为北80°东,向南南东倾,倾角40°~60°,XV勘探线以东更陡,达60°以上;南翼地层走向为北60°西,倾向北东,倾角35°~66°,局部直立、倒转,为一南陡北缓、轴面南倾的不对称向斜。
Ⅶ勘探线以西向斜轴被F21断层切断。
井田内以走向断层为主,发育于井田西南部的北倾断层有F21断层,F14断层是沿次级背斜轴错断形成,西起水洞沟,至加Ⅻ勘探线以东消失,长3.5㎞,Ⅻ勘探线以西走向北80°西,以东呈近东西向,倾向南或西南,倾角67°~85°,为一高角度逆冲断层,破碎带宽2~7m,断层距10~60m,中间大,两端小。
F21断层位于王家山向斜轴部,西起Ⅰ勘探线以西,大致沿向斜轴延伸,至Ⅷ勘探线以东偏向向斜轴以南,一直向东伸至矿区以外。
通过矿井的这一段走向呈65°西,倾向南西,倾角80°,浅部有时直立或向北东倾,使断层呈微向北凸的弧形,南西盘向上逆冲,将王家山向斜轴切割破坏。
通过矿井的这一段断距约45~100m,西小东大。
2.褶皱构造
陇西系乌鞘岭—六盘山主褶带逶迤通过靖远北部。
靖远煤田便形成于褶带中古变质岩体的低洼地带。
受陇西系所左右,区域主要构造形迹多呈北50°~60°西方向。
有如下主要构造:
㈠松山—响泉山—黄家洼山隆褶带:
走向长约80km,主体由下古生界及震旦亚界变质岩组成,总体走向北50°西。
㈡宝积山复向斜:
位于松山—响泉山—黄家洼山隆褶带的南侧,为一南翼受到破坏的不完整复向斜,主轴呈北50°西方向,走向长约37km。
㈢王家山复向斜:
位于松山—响泉山—黄家洼山隆褶带北侧,为一南陡北缓的不对称复向斜,主轴走向北60°~70°西。
㈣青石山半环状构造:
位于宝积山矿区与红会矿区之间,由青石山西侧弧形断层及其所包围的下奥陶统变质岩花岗岩组成。
㈤北滩新生代拗陷:
位于王家山复向斜以北,在王家山矿区以F15断层为界与隆褶带分开。
㈥靖远新生代拗陷:
位于宝积山复向斜以南,为靖远—静宁拗陷带的一部分。
3.岩浆岩侵入
岩浆岩主要分布在矿区以南的寿石山、红会将军坟滩及崛吴山北坡,主要岩性为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对矿区煤系没有影响。
1.3矿体赋存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
1.3.1煤层及煤质
1.煤层
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窑街组(J2y),厚116m,含煤五层,平均总厚30.67m,含煤系数26%;其次为中侏罗统新河组(J2x)第一段,平均总厚64m,含煤两层,平均总厚2.99m,含煤系数4.7%。
各煤层由上到下编号为:
1层煤,2上层煤,2层煤,2下层煤,3层煤和4层煤,其中,2层煤和4层煤为主要可采煤层,厚度大,较稳定,且分布面积广;3层煤为局部可采层,分布面积较大,厚度较薄,变化亦较大;其余煤层更不稳定,多呈透镜状。
此外,4层煤向南由于相变,发生分叉,变薄,以至尖灭,在深部形成4下层煤;另在深部钻孔中4下层煤以下尚有1—2层透镜状煤层,偶达可采厚度以上。
煤系含煤性的变化规律比较明显:
南翼不如北翼,西端不及东端。
北翼西部又较东部含煤性差,Ⅶ勘探线以西含煤系数平均为17.9%,低于北翼平均数,以东平均为28.1%,高于北翼平均数。
全区平均为19.7%。
(一)1层煤
位于中侏罗统新河组第一段,即第Ⅲ旋回的顶部,煤层薄而变化大,多不可采,呈透镜状。
全区共有31个孔见到此层煤。
达可采厚度以上的有12个孔,纯煤真厚最大1.60m,主要分布在Ⅺ-Ⅻ勘探线间,多为单一结构或含一层夹矸,最多含三层夹矸,夹矸最多小于1m,1层煤常相变为灰黑色炭质泥岩、泥岩或砂质泥岩,与2层煤的间距西小东大,ⅩⅢ勘探线以东皆在55m以上,最大的为308号孔,达113.84m,ⅩⅢ勘探线以西多在55m以下,一般30~45m,最小的为48号孔,不足30m。
(二)2上层煤
位于中侏罗统新河组第一段的下部,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发育于南翼Ⅵ勘探线以西和北翼东部的ⅩⅢ和加ⅩⅢ勘探线间及西端Ⅱ勘探线以西,在北翼的281、59、46、264和255号孔尚有零星分布。
全区见2上层煤的有32个孔,煤厚0.11m(109号孔)—6.32m(294号孔),纯煤厚度达可采厚度以上的有18个孔,其中最厚4.27m。
2上层煤与2层煤的间距在南翼和北翼西端为6.93m(透3号孔)—28.19m(77号孔),平均15.73m,北翼东部为5.00m(浅6号孔)—13.73m(129号孔),平均9.64m。
多为单一结构,少数含一至二层夹矸,夹矸最厚为1.12m(浅6号孔),最薄的仅0.99m(40号孔),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或粉砂岩。
(三)2层煤
赋存于中侏罗统窑街组顶部,为本井田最主要的可采煤层,分布面广,厚度巨大,煤层比较稳定。
煤厚变化规律性比较明显,南薄北厚,西薄东厚。
这一部分煤层结构的变化情况是:
ⅩⅢ勘探线以东多含二至四层夹矸,少数含一层,个别有五层夹矸,共同的特点是,夹矸多在煤层上部,下部常为单一的巨厚煤分层,ⅩⅢ勘探线以西多为单一结构或含一至二层夹矸,少数含三至五层夹矸,个别的结构较为复杂,如21号孔有七层夹矸,37号孔有八层夹矸,夹矸最厚为8.15m(273号孔),大多0.20~2.00m,少数2~5m。
夹矸岩性多为粉砂岩、泥岩或炭质泥,偶为细砂岩。
另外,古河流冲刷是造成四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家山煤矿开采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品 王家山 煤矿 开采 毕业设计 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