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9132463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910.01KB
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一期初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卷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14年9月12日证实,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为寻找地外文明又迈进了一步。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材料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正确的是
A.AB.BC.CD.D
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答案】1.A2.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天体系统层次。
月球绕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太阳又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银河系和数以亿计的星系合起来叫做总星系,它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级别的天体系统,也是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
由此判断左侧方框为总星系、甲为银河系、乙为太阳系、丙为地月系、丁为地球或月亮。
材料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甲处。
故答案选A。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故B不符合题意;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故C正确;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有:
外部条件:
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
③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⑤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2016年10月9日,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在距地面约370km的轨道成功对接后高速运行,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
读图甲、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3.“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A.金星、木星B.水星、金星
C.火星、木星D.金星、火星
4.此类太阳活动出现在图乙中的
A.①层B.②层C.③层D.④层
5.太阳活动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B.信鸽迷失方向C.指南针失灵D.全球变暖
【答案】3.B4.A
【解析】
试题分析:
【3题详解】
“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轨道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行星,水星、金星,B对。
位于地球轨道之外的行星没有凌日现象,A、C、D错。
【4题详解】
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温度较低,是太阳黑子活动,A对。
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讯的是耀斑活动,B错。
出现在太阳外部大气,C错。
以11年为一个活动周期,D错。
【考点定位】太阳系结构,地内行星,太阳活动及对地球影响。
下图为北半球局部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图中各点坐标表示正确的是
A.①(60°N,20°E)B.③(40°N,30°E)
C.⑤(10°N,20°W)D.②(60°N,20°E)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之间的纬线长度约等于⑤⑥两地之间纬线长度的一半
B.①⑤两地之间的经线长度比②⑥两地之间的经线长度短
C.①②两地之间的纬线长度等于③④两地之间的纬线长度
D.图中阴影a的实际面积等于图中阴影b的实际面积
【答案】6.D7.A
【解析】
图中经纬度间隔相同,纬度向北增大是北纬,经度向东增大是东经,减小是西经。
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
经度间隔相同,①②两地之间的纬线长度约等于⑤⑥两地之间纬线长度的一半。
【6题详解】
根据图示经度纬度,图中经纬度间隔相同,纬度向北增大是北纬,经度向东增大是东经,减小是西经。
图中各点坐标,①点(60°N,20°W),A错。
③点(40°N,40°E),B错。
⑤点(0°N,20°W),C错。
②点(60°N,20°E),D对。
【7题详解】
图中①②位于60°纬线上,⑤⑥位于赤道上,60°纬线长度是赤道的一半。
经度间隔相同,①②两地之间的纬线长度约等于⑤⑥两地之间纬线长度的一半,A正确。
①⑤两地之间的经度间隔与②⑥两地之间的经度间隔相同,经线长度相同,B错误。
①②两地之间的纬线长度小于③④两地之间的纬线长度,C错误。
纬度越高,纬度长度越短,图中阴影a的实际面积小于图中阴影b的实际面积,D错误。
第22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的主体建筑——日出东方酒店坐落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畔。
读“日出东方酒店景观图”。
回答下列各题。
8.景观图中太阳能电池板
A.建在雁栖湖大坝南坡B.冬春季节发电量最大
C.阴天时无法正常工作D.受太阳活动影响较大
9.采用太阳能发电对当地的影响是
A.降低用电价格B.大量占用耕地
C.改善能源结构D.增加电能消耗
【答案】8.A9.C
【解析】
【8题详解】
该地位于北京市南坡为阳坡,故A项正确;夏秋季太阳能资源丰富,发电量大,故B项错误;阴天时用储存电量供电,故C项错误;受太阳活动影响小,故D项错误。
【9题详解】
太阳能发电发电量小,对电价影响小,故A项错误;主要分布在湖边,不会占用大量耕地,故B项错误;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无污染,可以改善当地能源结构,故C项正确;不会增加电能消耗,故D项错误。
10.读从宇宙空间拍摄的地球和月球照片,专家认为,地球也应像月球一样,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而目前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
探究其原因,主要是
A.月球阻挡B.地质作用改造
C.地表布满岩石D.地表水体覆盖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地球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应有许多陨石坑存在。
目前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原因主要是地质作用改造,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
被石块、水体掩埋、遮挡,不是消失的原因。
【详解】专家认为,地球也应像月球一样,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而目前陆地表面却很少发现明显的陨石坑。
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地质作用改造,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B对。
月球阻挡不是地球上形成的许多陨石坑消失的原因,A错。
地表布满岩石,地表水体覆盖能遮挡视线,不是许多陨石坑消失,很少发现的原因,C、D错。
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1.图中所示ABC分别为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12.下列对C圈层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A.岩石圈就是地壳B.软流层属于地壳
C.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D.整个岩石圈都是生物的生存空间
【答案】11.D12.C
【解析】
【11题详解】
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据图中各圈层的特点可知,ABC代表的圈层分别是生物圈、水圈、岩石圈,故D项正确。
【12题详解】
据上题可知,C圈层代表岩石圈,岩石圈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故C项正确;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故A、B、D项错误。
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
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回答下列各题。
13.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能量最强的是紫外线
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一般只出现在夜晚
D.④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14.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
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
B.被大气吸收的②减弱
C.到达地面的③减弱
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增强
【答案】13.D14.A
【解析】
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13题详解】
读图,①是太阳辐射,其中能量最强的是可见光部分,A错。
②是地面辐射,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B错。
③是大气逆辐射,白天晚上都存在,C错。
④是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D对。
故选D。
【14题详解】
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使到达地面的①减弱,削弱太阳辐射,A对。
被大气吸收的②增强,B错。
大气吸收热量多,到达地面的③也会增强,C错。
大气截留、热量多,逆辐射回地面的热量多,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减弱,D错。
故选A。
下图为“到达地球太阳辐射量的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图中曲线中
A.①表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B.②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
C.③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
D.④表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
16.影响①②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为
A.云量厚度B.地势高低
C.正午太阳高度D.植被状况
17.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云量增加B.气候变暖
C.环境污染D.人口增加
【答案】15.D16.C17.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读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需要抓住图中关键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5题详解】
由图数值最大的是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其次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绝大部分可穿透大气层到达地面,图中低纬度数值小高度数值大的为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因为高纬度冰雪覆盖,反射率高,因此①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②表示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③表示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④表示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
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16题详解】
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
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辐射越强;纬度越高,正午太阳辐射越小。
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17题详解】
近50年来,④曲线在高纬度的数值有减少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冰川面积缩小,反射太阳辐射减少,B对。
云量增加、环境污染、人口增加不是高纬地面反射减少的主要原因,A、C、D错。
【点睛】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没有受到大气削弱,能量最强。
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冰川面积缩小,反射太阳辐射减少。
大气直接削弱的太阳辐射很少。
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下图所示。
完成下列各题。
18.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19.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
A.春季晚上B.夏季午后C.秋季早晨D.冬季傍晚
【答案】18.A19.B
【解析】
塑料薄膜对太阳辐射消弱很少,对地面辐射是隔热层,直接影响的是地面辐射。
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是太阳辐射。
夏季午后,此时段太阳辐射最强。
【18题详解】
图中塑料薄膜对太阳辐射是透明的,消弱很少。
对地面辐射是隔热层,减少地面辐射热量损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直接影响的是地面辐射。
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是太阳辐射,削弱太阳辐射作用明显,对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影响很小。
A对,B、C、D错。
【19题详解】
黑色尼龙网的主要作用是削弱太阳辐射。
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夏季午后,此时段太阳辐射最强,容易将作物晒伤,B对。
春季晚上没有太阳辐射,A错。
秋季早晨、冬季傍晚太阳辐射弱,C、D错。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0.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夜晚②图中现象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②③
21.关于图中气温、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B.甲地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C.等温线的数值自上往下递减D.甲地气温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22.“晚见江山雾,宵闻夜雨来”是对甲地的形象写照。
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上升
B.夜晚气温低,空气中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上升
D.夜晚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答案】20.C21.B22.D
【解析】
【20题详解】
温度由地面向高空递减的,由等温线和等压线分布可知,坡上温度高于谷底,谷底的气压大于坡面,气流沿山坡上升,吹谷风,是白天。
选C正确。
【21题详解】
位于同一高度的两地相比,甲地的气温比乙地低,甲地空气下沉,密度增大,甲地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选B正确。
【22题详解】
甲处在谷地,夜晚山坡降温快,山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迫使谷底中原有的暖空气抬升,在抬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甲多夜雨。
选D正确。
【点睛】山谷风是由于山坡上和坡前谷中同高度上自由大气间有温差而形成的地方性风。
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空气增温较多;与山顶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因离地较远,空气增温较少。
于是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膨胀上升,在山顶近地面形成低压,并在上空从山坡流向谷地上空,谷地上空空气收缩下沉,在谷底近地面形成高压,谷底的空气则沿山坡向山顶补充,这样便在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
下层风由谷底吹向山坡,称为谷风。
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加热炉”变成了“冷却器”,空气降温较多;而同高度的谷地上空,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
于是山顶空气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冷空气下沉使空气密度加大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的空气被迫抬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
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称为山风。
下图为南半球某平原3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温状况是M处>N处
B.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压状况是M处<N处
C.对应近地面天气状况:
M处为阴雨,N处为晴朗
D.近地面M、N两处对应可能有城市分布的是N处
24.近地面P地的风向可能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答案】23.D24.C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涉及到等压面的判读以及近地面风向的判断,需要结合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23题详解】
由图可知,M为低压中心,N为高压中心,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相反,所以M对于近地面为高压,气温较低,N对于近地面为低压,气温较高,M、N两处对应近地面气温状况是N处>M处,AB错误;M处为高压晴朗,N处为低压阴雨,C错误;近地面M、N两处对应可能有城市分布的是N处,城市气温高于郊区,D对。
【24题详解】
近地面与高空的高低气压中心相反,所以M对应的近地面是高压中心,N对应的近地面是低压中心。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M指向N,在此基础上,南半球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下图是“对流层大气某种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5.如果a、b、c、d、e表示的是气压,那么甲、乙、丙、丁四处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甲→乙→丙→丁→甲
B.乙→甲→丙→丁→乙
C.丙→甲,乙→丁
D.甲→乙→丁→丙→甲
26.如果a、b、c、d、e表示的是气温,那么甲、乙、丙、丁四处气压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丁>丙
C.乙>丙>丁>甲D.甲>乙>丁>丙
【答案】25.B26.D
【解析】
试题分析:
【25题详解】
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同一垂直高度上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中,故甲乙两地气压高于丙丁两地,根据图中等压线可知,乙处气压高于甲处,故气流从乙处流向甲处,故B对。
【26题详解】
气温越高,气压越低,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可知,乙地气温高于甲地,故乙地气压高于甲地。
乙地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故对应丁地为高压,甲地盛行下沉气流,故丙地形成高压,故气压从大到小为甲﹥乙﹥丁﹥丙。
考点:
该题考查热力环流。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7.该示意图中③①④⑤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是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循环
28.“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示意图中表示为
A.③B.④
C.⑤D.⑥
【答案】27.C28.C
【解析】
海陆间循环实现了海陆间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转换。
【27题详解】
该示意图中③①④⑤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实现了海陆间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转换,C对,D错。
海上内循环只发生在海洋内部,A错。
陆地内循环只发生在陆地内部,B错。
【28题详解】
“一江春水向东流”说的是地表径流,河流水流向大海,在示意图中表示为⑤,C对。
图③是蒸发,A错。
④是大气降水,B错。
⑥表示地下径流,D错。
郴州“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岭之冲”,是一座典型的山城,随着城市的发展,水资源方面开始紧缺,为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郴州正积极打造海绵城市,力争建设成焕然一新的山水郴城。
读“海绵城市模型示意图”(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29.图中向下的白色箭头表示水循环环节中的
A.水汽输送B.地下径流
C.地表径流D.下渗
30.与传统城市相比,建成后的“海绵城市”
A.地表径流增多B.降水总量减少
C.蒸发量增加D.下渗量减少
【答案】29.D30.C
【解析】
【29题详解】
图中向下的白色箭头从地表指向地下,因此表示水循环环节中的下渗,故D正确。
水汽输送发生在空中且为水平方向;地下径流发生在地下,地表径流发生在地表且二者以水平方向为主。
故A、B、C错误
【30题详解】
“海绵城市”主要体现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因此“海绵城市”影响下,地表径流减少;降水总量变化不大;蒸发量增加;下渗量增加。
故C正确。
丹霞地貌是一种红色陆相碎屑岩(砂岩、砾岩等)地貌,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多丹崖、尖峰、深切曲流、峡谷等自然景观。
读郴州飞天山丹霞地貌景观图。
完成下列各题。
31.按成因划分.构成飞天山丹霞地貌的岩石属于
A.沉积岩B.变质岩
C.侵入岩D.喷出岩
32.塑造飞天山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风力沉积D.流水沉积
【答案】31.A32.A
【解析】
【31题详解】
由图可知,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这属于沉积岩的典型特征,故A正确。
【32题详解】
丹霞地貌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故A正确。
风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侵蚀多形成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风力沉积形成黄土和沙丘地貌;流水沉积多形成山麓冲积扇、冲积平原以及河口三角洲等地貌。
故B、C、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
33.热喀斯特地貌是指在多年冻土和冰川区,由于气温和地温升高,部分冰块融化,产生类似石灰岩区的岩溶现象,如冰洞、冰塔、热融滑塌、热融洼地等。
如图所示,因温度周期性变化而引起的冻结与融化过程交替出现,造成地面岩层破碎松解的作用属于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读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外力作用,需要抓住图中关键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因温度周期性变化而引起的冻结与融化过程交替出现,造成地面岩层破碎松解的作用属于风化作用,所以A正确。
【点睛】本题需要重视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温州市江心屿位于瓯江江心,下图为江心屿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34.依据材料推测与江心屿形成的地质作用类似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B.黄河三角洲
C.桂林山水D.长白山天池
35.驱动瓯江水流动的能量主要来自
A.地球内能B.月球引力
C.大气运动D.太阳辐射
【答案】34.B35.D
【解析】
【34题详解】
图中的江心屿是处于河流中心的小岛,属于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选项中,青藏高原、黄河三角洲、桂林山水、长白山天池地貌的成因分别是内力抬升、流水沉积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岩浆活动形成的,据此选B。
【35题详解】
驱动瓯江水流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选D。
【点睛】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
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
西北地区雅丹地貌)
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
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
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例:
挪威峡湾)
沉积作用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
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
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读下面两幅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6.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
37.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
B.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
C.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辽宁省 协作 体高一 下学 期期 考试 地理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