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历史时期水系湖泊的变迁.docx
- 文档编号:9127897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57MB
第四章 历史时期水系湖泊的变迁.docx
《第四章 历史时期水系湖泊的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历史时期水系湖泊的变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历史时期水系湖泊的变迁
第四章历史时期水系湖泊的变迁
第一节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基本概念
大溜:
江河中心速度大的水流。
正溜:
主流。
雍水:
由于受河岸两侧地形的限制或人为影响,所导致的河道中水流断面收缩。
当水通过时所产生水位高于常水位的现象,这种水位上升称为雍水。
民埝:
滨河之堤,谓之民埝,系民所修,官所守,为现时东水最要之堤也。
民埝距水,远近不等,有即在水滨者,有离水至三四里者,当时修造,任意为之,并无定理,甚至其弯曲有令人不可解者。
其高低厚薄,亦各处互异,有高于现时水面九尺者,有高至一丈五尺者,高逾沙滩五尺至八尺不等,高逾堤外之地亦九尺至一丈五尺不等,其堤顶有宽二丈四尺者,有宽三丈六尺者,新筑之埝则较厚。
忽高忽低,忽厚忽薄,其收坡亦斜直不同,良可异也。
一、黄河简介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之脉各姿各雅山东麓的卡日曲,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垦利县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75.24万平方千米。
黄河在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河长3472千米。
根据河道特性的差异,又可将上游段分为河源段、峡谷段与平原段。
青海贵德龙羊峡以上为河源段。
从卡日曲开始流经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龙羊峡。
大部流行于青藏高原面上,河道迂回曲折,两岸多湖泊沼泽,河水清浅而稳定。
龙羊峡至青铜峡,河道切过祁连山向东南延伸的余脉,形成峡谷和川地相间分布的形势。
在坚硬的片麻、花岗岩及变质岩地段,形成峡谷,而在较松软的砂页岩、红色岩系分布区则形成宽谷。
这一段共有峡谷龙羊峡、积石峡、刘家峡、青铜峡等近20个峡谷。
出青铜峡后,河道沿着鄂尔多斯高原西北边界繞流,沿途所经,大部分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几乎河流加入,河床平缓,两岸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从河口镇至孟津围中游,流程1122千米,由北向南穿行在山西、陕西峡谷之中,至龙门,河长仅718千米,水势落差却达611米,著名的壶口瀑布,平水时瀑布跌落17米,龙门河床宽仅100米。
龙门以下至潼关,在长130千米的河段内,主要接纳了汾河、泾河、渭河、洛河等不少重要支流,水量大增。
同时,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道很不稳定。
黄河过潼关折向东流进入黄河最后一峡谷段三门峡。
黄河中游两岸大部分为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年输沙量占黄河年输沙量的89%.这也是黄河洪水主要来源,其径流量占黄河总径流量的40%.所以,黄河中游是治理黄河水患的关键地段。
孟津以下为下游,长870米。
此河段在华北平原上游荡,河床宽坦,水流缓慢,尼山淤积旺盛,使河床平均高出两侧平地4-5米,是为“地上河”。
除在孟津至桃花峪间纳入伊洛河、沁河,在山东纳入大汶河之外,再无其他支流汇入。
据文献记载,20世纪50年代前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改道有二、三十次,特大的有6次,史称黄河“六大徙”.
二、黄河下游水道变迁
1、公元前4世纪以前
黄河进入历史时期,直至战国时代开始在下游两岸修筑堤防的长达数千年的岁月里,其基本流向大致都流经河北平原(包括豫北、冀南、冀中、鲁西北),在渤海西岸入海。
由于没有堤防,每遇汛期,免不了要满溢泛滥,每隔一个时期,免不了要改道。
因而不论是新石器时代或是商周以至春秋时代,平原中部都存在着一片极为宽阔的、空无聚落的地区。
据文献记载,当时流经河北平原的《禹贡》、《山海经·北山经》、《汉书·地理志》中的三道。
前两道大河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东麓北流,至天津市区附近入渤海。
而《汉志》中大河
离开了太行山东麓,经豫东北、冀东南,东北至黄烨县境入渤海。
这三条河道,在战国中期以前,或迭为主次,或同时存在,而以流经《汉志》中大河为常见。
黄河这种迁徙不定的局面,直至战国中期,即前4世纪中叶,下游两岸修筑了堤防,河道才开始固定。
2、前4世纪至公元初年
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修筑堤防之后,固定下来的河道就是《汉志》中的大河。
这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黄河多股分流、改道频繁的局面,是为黄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但是,自战国以来在黄河两岸筑堤之后,来自中游的泥沙堆积加速,至西汉前期即公元前2世纪中叶,开始出现频繁决溢的记载。
决溢的地点在今河南浚县西南古淇水口至浚县东北古黎阳县的70余里河段内,河堤修得很高。
因为河水流经今浚、滑二县移动的一段,是下游河道的窄段,东岸有滑县的天台山、白马山,西安有浚县大伾(音坯)诸山,在两岸山地的夹持夏,上游来水至此形成雍水,加速了以上河道的淤积,形成了地上河。
决堤的原因,还有在堤内修筑民埝有关。
河道出古黎阳之后,地势渐趋平缓,流速减弱,成为宽槽河段。
大溜得以在堤内游荡,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
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滩地紧系垦殖,并修筑民埝以自卫。
因所修民埝距离河床远近不同、高低厚度不同,就迫使河床宽窄不等、河身多弯曲,淤高迅速,险情迭出。
自西汉文帝时,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改道。
至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河水在今濮阳瓠子口决溢,洪水东南泄入巨野泽,由泗水经淮水入海,这时历史记载上黄河夺淮入海的第一次。
洪水泛滥今豫东、鲁西南、淮北、苏北的广大地区。
公元11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决口,当时执政的王莽因河水东决可使他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河水离开古道,东部平原受灾达60年之久。
造成黄河第二次大改道。
3、公元11—1127年
直至公元69-70年,东汉政府才动员了数十万人工,在王景的领导下对下游河道进行治理后,才固定处一条新的河道。
这条河道是为东汉大河。
王景治河根据公元11年黄河决口后几十年来冲成的河道的趋势,制定了随地地势的高低,通过疏浚雍塞,开凿高阜,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和水门等措施。
这条新道自河南濮阳之西的长寿津由西汉大河别出,大体流经今冀鲁交界地区,在山东垦利县入渤海。
自此以后的800多年的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安流),虽间有决溢,但未酿出大灾,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改道。
究其原因,是因为东汉时候开始,大量的北方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原来的栽培植物,水土流失相对减弱,下游河道泥沙也相应减少了。
其次是当时的黄河下游河道的两岸存在在不少分支,沿途还有许多湖泊,均起着分洪、排沙和调节流量的作用,减轻了干流的负担。
再次是经王景整治过的河道,流路顺治,有利于河道的冲刷,延缓了泥沙的堆积。
东汉以来的黄河经过近千年的堆积,河口的泥沙越来越多,终于在公元944年,黄河在今河南浚县之南的滑县决口,淹没了曹县、单县、濮阳等地区,洪水又聚集在梁山周围,将原来的巨野泽扩大为梁山泊。
1034年,黄河又在澶州横陇埽(今濮阳东)决口,形成一条横陇河。
从今濮阳东北经聊城、临清一带,在今山东滨县、惠民以北入渤海。
1048年,黄河又在澶州商胡埽决口,北流经进滏阳河和南运河之间,下合御河(今南运河)、界河(今大清河),在今天津市区入海,是为宋代黄河的北派。
是为黄河第三次重大的改道。
1060年,河水又在魏县第六埽决出一条分流,东北经今马颊(音甲)河入渤海,是为宋代黄河的东派。
总之,自1048年以后,至北宋灭亡,黄河时而北流,时而东流,时而两股并流,时而决入梁山泊。
河道在河北平原呈游荡性活动。
4、公元1128—16世纪中叶
1128年冬,宋王朝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在河南滑县西南李固渡人为决河,使黄河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流入淮河。
从此,黄河东流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县、滑县一带的古道,不再进入华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内以东南入淮为常。
这是黄河历史上第四次重大的改道。
浚、滑两县之间由于是黄河的窄段,由于这一段河道的控制,以下河东决口后的摆动的范围,基本上限制在太行山以东、山东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上,离开了这段河道控制之后,下游河道折向东或东南,摆动于豫东北至鲁西南地区。
这个时期,河道变迁呈现以下趋势:
河道干流摆动趋向东南,决口地点渐往上(西)移动;大河除干流之外,还有几股岔流同时存在。
究其原因,河道初入豫东北和鲁西南地区,都是平地漫流而成,河床宽浅,变易不定,虽有堤防,多为沙土所筑,易受洪水冲溃,汛期往往决成数股并流。
二是,金朝开始南侵时,宋朝曾一度以黄河与金人为界,河道不断南摆,金人占领区遇大,对金朝越有利,所以也不致力于河道的固定,只采取那里决口分流,及在那里筑堤的消极防御,遂使多股分流的局面长期保存下来。
到1286年,黄河又在河南原武或阳武境内分成三股,夺颍河入淮河,到达了扇形平原的最西南极限。
这是黄河第五次重大的改道。
这与河道沿岸条件变化有关。
黄河下游河道北岸出山以后,南岸还有今郑州市西北邙山控制。
邙山古称广武山,是嵩山从伊洛河口沿黄河南岸行东延伸的部分,原作西南——东北向。
自北宋中叶以来,黄河主溜渐渐冲刷南岸,逼近山根,渐渐使原来的东北向变成东南向,遂使黄河有可能在郑州一带决向东南,夺颍入淮。
由于黄河不稳定,以致黄河下游多次决溢。
1351年,在贾鲁主持下开展了治河工程。
这条河道大体上经今封丘县南、开封北,又经东明、兰考县,越经今鲁豫交界处,又过商丘北、虞城南,夏邑、砀山之间,东经萧县北,于徐州入泗水,循泗水入淮。
明初,黄河干流又改走颍河入淮。
明永乐年间定都北京,并修复了元末淤塞的会通河。
以后治河的目的是为了保运河,即不使黄河北决冲毁山东境内的会通河(安山镇北至临清)。
所以,明中叶以后形成较固定的汴水、涡水、颍三道,以汴道为主(约当今废黄河)为干流。
15世纪末,又在河南武陟县至江苏沛县修筑了一条绵亘180公里的太行堤后,黄河北决相对减少,多由南岸分疏濉、涡、颍等河入淮。
5、16世纪中叶至1854(清咸丰四年)
黄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纪中叶基本结束,后经万历年间潘季训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下游被固定在单股河道,即今地图上的废黄河。
单股河道的固定,对于修防和漕运来说是有利的,但由于水沙不能旁泄,泥沙在河床越积越多,河床很快淤为“悬河”。
因此,一次新的改道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6、1855年黄河大改道
1855年六月,黄河在兰阳(今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先向西北淹及封丘、祥符各县,又向东南流于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分成三股,皆东北流至张秋镇,汇合后穿山东运河经小盐河入大清河,由利津入海。
至此,黄河结束了长达700多年的由淮入海的历史。
这是黄河第六次重大改道。
由于清军忙于应付太平天国和捻军的起义,所以直到1876年才将河堤修成,是为今天黄河下游的河道。
三、黄河下游水道变迁认识
1、从新石器时代以来至12世纪20年代,黄河下游绝大部分时间流经太行山以东、泰山山脉以北的河北平原,由渤海湾入渤海。
12世纪开始,河道离开了河北平原,东南流入黄淮平原入黄海,前后约700年。
先是流经黄淮平原北部,以后逐渐南摆,到13世纪末已经达到豫西山地东缘,至此黄河在华北平原扫了一篇。
16世纪末,大致固定在今废黄河一线。
19世纪末,又折而东北流,至渤海湾西岸入渤海。
2、从历史上黄河数十条改道来看,由利津入海的东汉大河和由徐州会泗夺淮入海的明清大河,流经的时间较长。
前者大致行水800年,后者约500年,两者均为1855年前黄河下游各泛道的主干。
这时因为黄河下游冲击平原由山东丘陵分割为两部分,是黄河具有或东北入渤海,或东南入黄海的两种可能性。
黄河按照水流就下的规律,必然寻求着坡面最陡河距海最近的流路,而这两条泛道正具备这两种条件,因为成为各条泛道的主干。
3、历史上黄河改道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游水土流失和下游防御措施不力。
4、历史时期黄河不断地决口、泛滥和改道,地下游平原的地理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
5、黄河下游水道变迁的原因
自然原因:
水文条件方面,洪水和泥沙是黄河下游变迁的主要原因。
河流地貌方面,托克托以上的上游河段落差3846米,中游落差890米,下游落差95米,由高原到平原,泥沙易沉积在华北大平原上。
下游地貌条件,太行山前冲积扇的发育,华北平原西北与东南地面的高低不同。
广武山的侵蚀与切割,宋、元前后对黄河流向的影响。
人类活动因素:
1、人为不合理的开发,采伐不节制,破坏了黄河中游的森林与植被。
2、战争的破坏。
宋建炎二年(1128)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限金兵。
1938年6月,国民党军队决花园口大堤阻日军进犯,均造成了惨重的灾难。
6、“保护黄河”的新问题:
然而进入近代以来,黄河水患一定程度得到控制之时,我们看到这样一组统计数据:
20世纪70年代黄河出现6次断流,80年代为7次,90年代几乎年年断流;从断流长度而言,70年代黄河断流130公里,80年代黄河断流150公里,到90年代则达300公里,其中1995年达800公里;从断流时间来看,70年代断流21天,80年代断流36天,而1997年断流达226天,特别是创下了黄河口330天无一滴水入海的记录。
四、思考题
1、黄河行水废黄河500年的原因
2、黄河下游的改道与城市变迁研究
3、黄河下游的改道与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转移
4、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中游水土流失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下游河道仍在不断地淤高,黄河决溢的隐患还不能说已根本消除。
第二节长江中下游河道湖泊的变迁
一、长江简介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以沱沱河为最长,是为正源。
其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十一个省(市、区),在崇明、长沙、横沙三岛附近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上第二大河,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千米。
年径流总量9335亿立方米。
从河源到河口落差6600多米。
从河源至湖北宜昌段为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上游河谷宽浅,水流缓慢,两岸草滩成片,是良好的高原牧场。
自青海玉树直门达以下下至四川宜宾一段为金沙江,长2308米,奔流于横断山脉峡谷地带之间,河谷深切,水流湍急,到云南石鼓,河道进入虎跳峡,最窄处江面仅宽30余米。
出峡之后,金沙江穿过云贵高原北部,接纳了雅砻(音龙)江等支流,进入四川盆地。
自宜宾以下始称长江,其中流经四川盆地一段习惯上称为川江;它穿行在紫色砂叶岩组成的山地丘陵之间,河曲发育,并接纳了沱江、嘉陵江、乌江等支流。
过万县之后,山势渐高,从奉节以东进入世界著名的长江三峡区。
长江出峡后,自宜昌以下进入中游冲积平原,河道迂回曲折,尤其自湖北枝江至湖南城陵矶一段(称为荆江)尤为突出,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荆江自藕池口到城陵矶之间,直线距离仅80千米,河道长达247千米。
由于水流缓,泥沙沉积旺盛,荆江河床高出地面,亦称之为“地上河”。
每当汛期,洪水位高出平地10-14米,极易溃堤成灾,自古就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是长江流域重点防洪区。
长江中游的一大特点就是支流众多。
主要支流有汉江,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水诸河和鄱(音坡)阳湖水系的赣、抚、信、饶、修诸水。
虽然中游有洞庭、鄱阳等湖泊的调蓄作用,但因地势低,汛期洪水来势凶猛,泄水不畅,容易酿成洪涝灾害。
湖口以下的下游,湖泊港汊众多,但汇入的支流较小,主要有青弋江和巢湖、太湖水系的几条短小河流汇入。
历史时期,长江河道水系的变迁也主要集中在自宜昌以下的中下游地区,这里因地势平坦,河床摆幅及沿岸的湖泊水系均曾发生重大的变化。
现将古今变迁较大的江汉平原上的云梦泽、荆江河段、洞庭湖区、鄱阳湖区级太湖水系等部分分述如下。
二、云梦泽的演变过程与周围聚落设置的变化
云梦泽是古代江汉平原上一个著名湖泊,它是在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上逐渐发育而成的,并随着湖陆的变迁而演变。
不过,云梦并不等于云梦泽。
云梦,只是楚王的一个狩猎区,是多种地貌,如丘陵、湖沼、森林等的综合体。
云梦泽是狩猎区的湖沼部分。
云梦的范围十分广阔,东西约八百里,南北也不下五百里。
其东至大别山麓、幕阜山麓,西至宜昌、宜都一线,北至大洪山区,南缘大江。
这个时候,在云梦泽的两侧,分布着两大平原:
西部为江陵以东的荆江三角洲,东部则为城陵矶至武汉的长江西侧的泛滥平原。
这两块平原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有聚落出现。
如今江陵县以东、潜江县西南的汉晋华容县城内的章华台和长江泛滥平原上的今洪湖县境内的州国故城。
秦汉时代,长江在江陵以东继续通过夏水和涌水分流分砂的结果,荆江三角洲不断向东南发展,并和来自今潜江一带向东南发展的汉江三角洲合并,形成汉江陆上三角洲。
与三角洲不断向东发展的同时,地区经济也有所发展。
因此,汉代在荆江三角洲夏水自然堤北岸的章华台附近,首先设置了华容县。
不久又在三角洲顶部,今潜江县附近建立云杜县。
县治的设立,是三角洲扩展、经济上升的必然结果。
这时云梦泽的主体被排挤在当时的华容县的南境。
其东其北,虽属云梦泽,但均以沼泽形态为主体。
东汉末,曹操赤壁战败,引军从华容道步归,行至云梦大泽中,遇大雾、泥泞,迷失道路。
可见从乌林至华容的云梦泽,甚至还存在着可供“步归”的华容道。
魏晋南朝时,江汉陆上三角洲和云梦泽变化较大。
由于江汉地区新构造运动有自北向南掀斜下降的性质,加上荆江三角洲上的夏、涌二水分水分沙激增,所以荆江三角洲向东延伸的同时,迅速向南扩张,从而迫使原来华容县南的云梦泽主体,则为新扩展的三角洲平原所代替。
随着荆江三角洲扩展、开发的结果,西晋时分华容县东南境,于涌水自然堤上设置监利县。
东晋时期又在今沔阳城关附近增设惠怀县。
随着荆江三角洲夏、涌二水分流顶点高程的增加,平水期水流归槽的结果,夏、涌二水逐渐变成冬竭夏流的季节性河流,并自魏晋之后,此二水分流口之间的长江中,开始出现,迫使大江主鸿向西岸发展。
河道逐渐西移的结果,使二水源头离江越来越远,以致最后枯竭。
据6世纪《水经注》记载,这时的云梦泽在云杜、恵怀、监利一线以东已经被沙洲分为许多小湖。
诸如大浐湖、马骨湖、太白湖等。
随着江汉陆上三角洲的向东扩展,云梦泽主体不断被迫东移城陵矶至武汉的长江西侧的泛滥平原上,陆地沦为湖泽。
西汉时设置的长江西侧泛滥平原上的州陵县也随之撤销。
必须指出,随着夏、涌二水的断流,云梦泽的面积已大非昔比,深度也较为平浅。
南朝以后,随着江汉三角洲的进一步扩展,原已平浅的云梦泽主体,在唐宋时代基本上已经淤平成陆。
北宋初期,为了开展和管理新成陆区的农业生产,在今监利县东北60里设置玉沙县。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还在洪湖在发现不少宋代的遗址和墓葬。
至此,江汉平原历史上著名的云梦泽,基本上已经消失,大面积的湖泊水体,已为星罗棋布的湖沼所取代。
宋代以前荆江河段排水沙口均在北岸,所以云梦泽变迁趋势是水体缩减,陆地扩展。
元明以后北岸诸口逐渐淤塞,南岸出现太平、调弦、藕池、松滋四口,荆江水沙主要排向南岸,加上江汉平原上来沙不多,下沉速度超过堆积速度,江汉平原上排水不畅。
这样,洪湖地区逐渐为积水所汇,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洪湖地区迅速发展成为今江汉平原上最大的湖泊。
总之,江汉平原上著名的云梦泽,由于长江和汉江带来的泥沙沉积量大于新构造下沉量,江汉陆上三角洲不断扩展的结果而逐渐消亡。
三、荆江河床的演变
荆江专指长江中游的一段河道,上起枝江,下迄岳阳城陵矶,全长400公里,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其中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藕池口以下为下荆江。
两段因地貌形态不同,河床演变模式各有差异。
下荆江自藕池口到城陵矶之间,直线距离仅80千米,河道长247千米。
由于水流缓,泥沙沉积旺盛,荆江河段河床高出地面,亦成为“地上河”,每当汛期,洪水位高出平地10-14米,极易溃堤成灾,自古就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是长江流域重点防洪区。
江陵以上的荆江河段,发育在长江出峡以后的冲积扇上,河道呈分汊河床形式,随着江心洲的南北摆动,主汊河床交替演变。
近千年来,随地势的变化,分汊河床逐渐演变成分流水系。
(一)上荆江河床的演变
先秦两汉时期,长江出三峡后,至枝江县、松滋二县进入冲积扇平原地区,由于摆脱两岸山约束,河流比降(河源与河口的高度差称为河流的总落差,而特定河段两端的高度差则是该河段的落差,单位河长内的落差叫做河流的比降,以小数或千分数表示。
流域面积是流域的重要特征之一。
)陡减,河床中沉积一系列沙洲,长江开始形成分汊河道,南支为主泓道称江,北支为叉道称沱(《说文》沱,江别流也)。
江沱之间有很多沙洲,其中以百里洲为最大。
(清·曹以履《枝江—竹枝词》:
“缘堤深柳绕周遭,百里洲边景最绕。
山色湖光看四面,楚王台并庚台高。
)江、沱约在今松滋涴市会和后,又东流至江陵南,接纳了自北而南、折而东流的沮水(今沮漳水)。
沮水继续东流,接纳了阳水。
可见江陵县南的北江这时尚未形成。
魏晋时代,江沱分流量渐趣平衡。
故东晋南朝之际,江又称外江,沱又称内江。
内江流量逐渐增大的结果,使沮水东折的流路被江水袭夺,于是江水进逼江陵城下,威胁江陵的安全。
东晋开始沿江北岸创筑金堤,以策安全;同时逼沮水南下,原来江、沮之间滩地被流水冲断,形成了许多沙洲。
于是,出现了江陵城南的北江分汊河道。
沮水遂改在今江陵西南李家埠附近入江,后又逐渐西摆,至明万历以前西移至今枝江县江口一带入江。
明嘉靖年间,由于内江流量不断增大并超过外江流量的结果,终于在今江口附近,冲断百里洲,东南与外江汇合,使江沱会合点上移至今松滋县新闸附近,百里洲被分割为上下两个百里洲,原来的主泓道在外江,由于沙洲密布,水流雍塞,逐渐演变成为大江的汊流。
江沱易位是上荆江河道的一大变迁。
新的江、沱分汊点也由于江中沙洲不断往上游发展而向西移动。
今日之分汊点,比《水经注》时代上移六、七公里。
但是内江横断百里洲之后,下百里洲以北以东的内江古道逐渐淹废;与之相关的江陵北江也随之浅狭。
相反,江陵南江则因径流量增大,河床不断拓展刷深。
到了明万历年间,沮水下游泛滥,江口一带水流雍塞不畅,改行下百里洲东北内径古道,东南流沿萎缩中的北江古道北折,至江陵东南注入长江。
至此,江陵以西荆江河势大体形成。
(二)荆江统一河床的塑造过程
江陵以下荆江河段进入云梦泽地区,其演变过程与云梦泽的演变过程密切相关。
从上述云梦泽的演变过程分析,荆江河床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荆江漫流阶段,荆江三角洲分流阶段和荆江统一河床的塑造阶段。
1、荆江漫流阶段:
史前时期,长江出江陵进入云梦泽地区,荆江河槽淹没于湖沼之中,河床形态不甚显著,大量水体以漫流形式向东南汇注。
同时,因该地区现代构造运动具有向南掀斜的特性,江陵以东的漫流,逐渐向南推移、汇集之势。
2、荆江三角洲的分流阶段:
至周秦汉时期,由于长江泥沙长期在云梦泽地区堆积,以江陵为顶点的荆江三角洲早在云梦泽西部地区形成。
这时,荆江在云梦泽陆上三角洲上形成扇状分流水系向东扩散。
在陆上三角洲中部汇注云梦泽的荆江分流有夏水和涌水。
3、荆江同一河床的塑造阶段:
魏晋至唐宋时期,是下荆江统一河床塑造完成的阶段。
魏晋时期,荆江三角洲向东向南推移,云梦泽被向东排挤。
于是自江陵以南石首境内的荆江开始摆脱湖沼地区的漫流阶段,塑造自己的河床。
但往下监利境内河床仍处于湖沼之中,尚未形成固定的河床。
唐宋以来,江汉平原上云梦泽完全消失,其主体部分已被零星的小湖沼所替代,监利境内同一河床最后塑造完成。
(三)下荆江河床形态的演变
魏晋时期荆江三角洲在向东发展的同时,也向南迅速发展。
石首境内先形成自己的河床,石首在西晋时置县。
唐宋时监利县境内云梦泽消失,荆江河床形成,监利县才于南宋端平年间自夏涌水自然堤上迁徙至今所,可见统一河床已完全形成。
下荆江河床的演变经历了分汊型河床和单一型河床两个时期。
1、分汊型河床时期魏晋时代,石首境内下荆江河床形成之后,至北魏《水经注》时代,河床两岸形成许多穴口和汊流,分泄荆江水流。
同时,河床中沙洲非常发育,特别是在分汊穴口,沙洲之多超过了现今数倍,故当时的下荆江河床属于分汊型河床。
它的水文特征:
河床水位变幅小,流量比较均匀,洪水过程极不显著。
2、单一型河床时期唐宋时代,当下荆江河床塑造形成完成之后,河床不断淤积抬高,洪水过程显著。
宋元明时期,筑堤围垸之风大盛,两岸穴口汊流,尽归于淤塞。
下荆江河床被束缚在大堤之内,代之而起的人口穴口,不久亦废。
由分汊型河床演变成单一河床,是下荆江河床形态的一大变化。
因此,河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章 历史时期水系湖泊的变迁 第四 历史时期 水系 湖泊 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