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docx
- 文档编号:9127604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208
- 大小:273.68KB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docx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docx(20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
用来构词的语素叫词缀语素,也叫附加语素。
由词根语素加词缀语素构成词的方法叫派生法,用派生法构成的词叫派生词。
24.汉语派生词构词方式可以分为前缀式构词、后缀式构词、前缀和后缀合用的复杂构词方式。
25.位于词根语素前的词缀叫前缀,汉语中常见的前缀有“阿”“老”“第”“初”“小”等。
位于词根语素后面的语素叫后缀,常见的后缀有“子”“头”“儿”“者”“巴”“然”“性”“化”等。
还有一些没有彻底虚化的后缀,叫类后缀,如“家”“员”“主义”等。
26.复合词也可以根据其词根语素之间的关系分为并列复合词(也称联合式复合词)、偏正复合词、动补复合词(结果动补复合词和趋向动补复合词)、动宾复合词、主谓复合词以及复杂的复合词等。
27.复合词多由两个语素组成,也由一些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称为复杂的复合词。
这类复合词的结构关系与双音节复合词的结构关系大致相同,有并列式、偏正式、动宾式、和主谓式等。
28.缩合词是由表示事物的全称短语(词组)缩减成几个语素,再按照原来的次序组合成的词。
缩合词也叫简称,因而也有人把这种构词方法称为简称构词法。
具体方法有:
取全称中心词、并列几个全称名词中的修饰成分再加上中心成分、提取短语中各词的第一语素、用数字概括几个方面。
29.根据结构,可以把句子分为主谓句与非主谓句两大类。
30.主谓句是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的句子,也叫双部句。
主谓句又可按谓语的性质,即按谓语是哪类词,分为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名词谓语句。
31.非主谓句指不是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的句子,又叫单部句。
非主谓句并不是省略了主语和谓语,也补不出确定的主语或谓语,所以非主谓句是完整的句子,不是省略句。
32.非主谓句分为无主句和独语句两种。
无主句指没有主语的句子,也可以叫动词句。
独语句指由一个词或一个名词短语构成的句子,也叫独词句,由名词构成的可以叫名词句,由形容词构成的可以叫形容词句,由叹词构成的可以叫叹词句。
33.根据句子结构还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
单句指只包含一个主谓短语(或谓语)的句子,主谓句和非主谓句都是单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单句组成的。
组成复句的各个单句是这个复句的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有一定的语音停顿。
复句的各个单句彼此分离,互不包容。
34.句子成分按地位、作用划分为六种:
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补语、定语。
35.划分句子成分:
在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中间划‖,主语下划=,宾语下划-,谓语下划~~~~~~,补语[],状语<>,定语()。
36.按照交际功能,我们把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呼应句五类。
37.陈述句是一种叙事、描写、说明、议论性的句子,它给听话人或读者以信息,一般应包括新的信息。
陈述句又可分为几类,我们称作语体。
主要有叙述体、描写体、说明体、论说体。
38.叙述体是叙述动作行为和事件进行发展的句子。
在叙述体中,总有一个表示动作行为、事件进行的时间词语,其所叙述的动作行为、事件有时间性,在时间中进行、发展。
这与描写体说明体议论体不同。
39.描写体描摹人或物体的外贸形状、性质特征等。
描写体中常出现形容词谓语句、带“得”的情态补语、固定短语、存现句、动态助词“着”等,也可以用动词短语、主谓短语。
描写体通常是描写静态的事物,没有时间性。
40.说明体的作用是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
名词谓语句、“是‘字句等系词谓语句、用动态助词“过”的句子等等往往是说明句。
它说明一种情况,一般也无时间性。
41.论说体也叫论证体、议论体,作用是阐述、论证一种观点、看法。
它一般也无时间性。
42.疑问句的作用在于提出问题,以便从对方获得信息,主要出现于对话中。
典型的疑问句既不肯定什么,也不否定什么。
43.祈使句指表示请求、命令、劝阻或禁止的句子,多出现于对话中。
44.感叹句的主要功能是表达、抒发感情,表达说话人强烈的喜悦、赞赏、愤怒、悲痛、厌恶、惊讶等等,而不是为了给人新的信息。
常用于感叹句的副词有:
多、多么、真、太、号、极了。
45.呼应句是用于招呼人和对招呼呼应的句子,分为招呼句和应答句两类。
46.词和短语组成句子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叫语序或词序。
汉语的句子有其内在的语序。
在连续的语流中,汉语的词序又要受已知信息、新信息等信息结构、篇章等因素的制约。
汉语的语序还要收到汉族人的思维方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语序的问题涉及到语言的不同层面。
47.自然语序,指完全没有上下文,语言环境没有提供任何信息的情况下的语序。
48.汉语句子的信息结构、篇章对语序的影响:
Ⅰ.已知信息在前,新信息在后。
Ⅱ.在篇章中起连接作用的语言成分要位于句首。
49.影响汉语句子语序的其他因素:
Ⅰ.修饰语放在被修饰语前,比如定语在名词前,状语在动词、形容词前,偏句在正句前等等。
这可能与汉语的人的思维规律有关。
Ⅱ.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或观察的顺序,先发生的先说,先看见的先说,是汉语语序的一条规则。
由大到小排列也是汉语语序的一条规则。
汉语的数字、地址、日期等等都是由大到小排列额。
Ⅲ.文化因素、社会习惯。
第二编词类
第一章名词
1.表示人或事物(包括空间、方位和时间)名称的词叫做名词。
名词可以分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集体名词和抽象名词四个小类。
表示空间、方位、时间的名词,称为方位词、处所词、时间词,这三类词的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与一般名词不尽相同。
2.汉语名词的形态标志有两种:
一种是前缀,用在词根语素前;一种是后缀,用在词根语素后。
3.前缀:
Ⅰ.阿用前缀“阿”构成的词多为指人的名词。
“阿”也可加在表人的名字前,表示一种非正式的称呼,含有亲近的意味,多用来称呼同辈或晚辈。
用前缀“阿”构成的名词,在南方方言里用的比较多。
Ⅱ.老①老汉、老婆、老板俗称,带有随便的意味;
②老张、老外、老兄、老总用于对长辈或同辈人的称呼,带有亲近的感情色彩;
③老虎、老鹰、老鼠带有厌恶、惧怕的感情色彩;
④老大、老二、老几表示排行。
Ⅲ.小①小朋友、小人书、小吃表示某事物的形状相对偏小或含非正式或低下的意味;
②小店、小女、小弟一种谦称,降低所指称事物的规格;
③小名、小费、小意思有非正式、非正规、附带的意思;
④小姐、小伙子、小鬼“小姐”有尊重的意味,“小伙子”“小鬼”有亲昵的意味
4.后缀:
Ⅰ.子有名素+子,动素+子,形素+子以及多语素+子。
“动素+子”可表示动作所用的工具、动作的施事、动作的对象。
“形素+子”可表人或事物(具体事物或抽象事物)。
后缀“子”总是轻读的。
汉语中常用的带后缀“子”的名词都是约定俗成的,我们不能随意在一个语素或词后加上“子”造出新词。
Ⅱ.儿A1.伴儿、门儿、信儿单音节名素+儿后缀不可去掉,去掉后意思变化
A2.花儿、根儿、盘儿此类后缀可加可不加
A3.板儿、洞儿、词儿儿可加可不加,但加与不加意思上有差别
B1.画儿、包儿、捻儿动素所表示的动作的结果或对象
B2.盖儿、塞儿、扣儿动素所表示的动作的工具
B3.亮儿、单儿、弯儿形素+儿
C1.针鼻儿、墨水儿、胖墩儿一定要用“儿”
C2.杏仁儿、项链儿、水饺儿大多数可以去掉“儿”
①“某些个体量词+儿,变为名词,如:
个儿、串儿、条儿
②数词+儿,构成名词,这些词常用来排行称呼自己的孩子
③名词+儿,在北方话,尤其是北京话里用的较多
④在语音上,后缀“儿”不单独成音节
⑤有些语素构成一个词时后面可加“子”,也可加“儿”,意义上有些区别。
加“子”时往往指较大的物体,或带有厌恶的感情色彩;加“儿”时,一般所指物体小巧,或带有喜爱的感情色彩。
Ⅲ.头A1.木头、苗头、舌头名素+头
A2.前头、后头、外头有方位意义的语素+头,构成处所名词
B1.说头、奔头、来头动素+头,构成名词,表示抽象的意义,常用在“有”“没有”的后面,有时“头”还可以儿化
B2.甜头、苦头、准头形素+头,构成名词,也表示抽象意义
Ⅳ.者有动素+者、动词或动词短语+者、形素+者、表方位词的名素+者。
“者”是一个还没变化完全的词缀,
有时还保留词根语素的特性,是一个粘着语素。
“者”作为词缀的主要意思是“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
“前者”“后者”可指事物。
5.类前缀和类后缀:
在汉语里,还有一些类似前缀或后缀的语言成分,一般称为“类前缀”“类后缀”。
在语义上它们比上述前缀或后缀虚化程度要差一些,在某些情况下,它们还具有实在的意义。
Ⅰ.类前缀半、次、亚、准、类、非、伪、反、全、多、超、大、单
Ⅱ.类后缀①用于指人的名词:
员、长、士、家、师、生、工、匠、手、星、友。
迷、汉、界、队、族、
②具有贬义的类后缀:
佬、鬼(也用于昵称)、棍
③用于表示学术观点、理论、思想、主张的名词:
主义、学、论
④用于表示事物特征的名词;气、度、率、风、性、型、形、式
⑤用于表示处所、单位的名词:
厅、行、厂、场、站
⑥用于表示器件、用具、物品的名词:
具、器、件、机、仪、品
⑦表示章程、方法的名词:
则、法1(指法律)、法2(指方法)、法3(指见解)
6.名词的语法特征:
①大多数名词可以受数量词的修饰。
汉语要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时,一般不把数词直接用在名词前,而要在数词和名词之间用一个量词。
名词也不能单独受量词的修饰。
但有时在成语或科技著作中,数词和名词可以直接连用,如一箭双雕、三心二意、一圆柱体。
另外还有一些时古汉语延续下来的用法,如一草一木、一针一线、一夫一妻等、
②名词一般不能受副词的修饰,但有一小部分名词在句中做谓语时,可以受副词的修饰。
③名词可以受代词、形容词、动词和各种短语的修饰,一般也可以直接受另一个名词的修饰。
④汉语的名词没有“数“的语法范畴,不论单数、复数,形式上时一样的。
但是在指人的名词后可以加后缀“们”,表示多数。
然而名词后加后缀“们”是有条件的。
如果在表示人的名词的前面有数量词或在句中有其他表示多数的词语时,名词后就不能再用“们”。
⑤少数名词可以重叠,表示与量词重叠相同的意见。
7.名词的语法功能:
①作主语和宾语。
②作定语。
③作谓语,限于用来表示籍贯、时间、天气等,而且前面常常有修饰语。
④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后面要加“地”。
一般名词很少单独作状语,但数量词加名词构成的名词短语可以作状语。
更常见的是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短语)作状语,修饰动词或动词短语。
8.方位词是指表示方向和相对位置关系的名称的词。
方位词按其结构可分为两种:
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
单纯方位词是最基本的方位词,都是单音节的,有东、南、西、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
单纯方位词前边加上“以”或“之”或者后边加上“边”“面”“头”就构成合成方位词,表示方位、处所或时间。
“边”“面”“头”要读轻声。
不同的方位词与“以”“边”等组合的情况不完全相同,还有特殊的合成方位词“中间、当中、底下”等。
由单纯方位词两两组合构成的合成方位词有:
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上下、前后、左右、内外、内中、当间儿、左前方、右前方、左上方、右上方、左下方、右下方等。
9.单纯方位词的用法:
Ⅰ.单纯方位词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才可以单独使用:
①在成语或类似成语的固定短语里,其中大部分是成对的方位词同时使用,前后呼应:
前仆后继南腔北调
②在书面语里
③作某些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如“朝、向、往、在、从、对”等的宾语
④单纯方位词也可以单独修饰动词作状语
⑤单纯方位词作主语时,也常常成对使用
Ⅱ.某些成对使用的单纯方位词,已称为一个词:
①成对的单纯方位词“上下”“前后”“左右”等常用在数量词或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后面,表示概数。
“内外”可以用在处所词后。
②有些成对的单纯方位词连用时表示抽象的方位与范围。
左右为难前后矛盾转战南北举国上下
③有的成对的单纯方位词分为与“一”连用,在句中修饰动词,表示行为动作进行的方式。
一左一右的摇摆
④有的成对的方位词,两两重叠使用,意思时“遍及各处”。
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前前后后
Ⅲ.有的单纯方位词可以直接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前或之后,构成一个表示时间或处所的短语。
表示时间时,单纯方位词或名词短语之间有时可加一个“个”字。
①用于名词或名词短语前表示时间。
上个星期表示方位处所。
前/后院
②用于名词或名词短语后表示时间。
十年后、三个月内表示处所。
地上、书里、报上
位于名词后的方位词“上”“里”要读轻声。
用普通名词表处所时,后面往往要加上方位词,但在国名、地名之后,不能再用方位词“里”。
在单纯方位词里,“里、前、后、上、下”等与名词的结合能力最强。
单纯方位词与名词结合时,无论在前或在后,在它们之间都不用“的”,如前门、门前、里屋、屋里等。
单纯方位词“前、后”用在数量词前,表示顺序上或时间上的相对位置,“前”相当于开头,“后”相当于结尾。
Ⅳ.有些单纯方位词还可以用在非名词性的词语前后:
①“前、后”可以用在动词、动词短语、主谓短语的后面,表示时间。
天亮前、我走后
②“上、下、前、后”用在动量词前,可表示时间、词序。
上次、下一步
③“左、右、东、西”成对的用在数量词前,表示无规则的多次重复,一般用作状语。
东一句西一句
10.合成方位词的用法及语法功能:
Ⅰ.合成方位词的用法要比单纯方位词灵活、自由。
在句中它们可以单独使用,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
但有少数地合成方位词,如“之间、之中、之内、之外”等不能单独自由使用,只能用在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和数量词等词语之后,也不能单独作定语。
①作主语多用于“是”字句、“有”字句、存现句或其他描写性的句子。
②作宾语多作动词或介词“在、向、朝、往、从、自、由”的宾语。
③合成方位词修饰名词是比较自由的,方位词和中心语之间一般要用“的”。
④合成方位词作状语后面不用助词“地”。
Ⅱ.合成方位词也可以用在名词、代词、数量词的后边,有的合成方位词还可加在动词或动词短语的后边,构成表示处所、范围、时间的短语。
①名词用在“~边、~头、~面”等合成方位词前时,中间一般不用“的”,合成方位词要读轻声。
这时与“名词+单纯方位词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
由“上”和“里”构成的合成词也可以重读,名词与合成方位词之间有时还可以加“的”,这时所表示的意义重点在方位词上,有时与“名词+单纯方位词”表示的意义不同。
“名词+之(以)~”多表示地域,名词和方位词之间不能加“的”。
“名词+~边(~头、~面)”与“名词+之(以)~”在意义上有差别。
前者表示的范围比较窄,后者表示的范围比较广。
②有些合成方位词加在数量词后边,表示范围或时间。
如百年之后十里之外。
③有的合成方位词还可用在动词(短语)、主谓短语之后,构成表示时间的短语(不能表示处所),在句中多充当状语或定语。
合成方位词和前面的修饰成分之间不用“的”,如以前以后之前之后当中中间。
“以前”前面的词语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整个短语的意思相同,都是动词或动词短语所指的动作行为没有发生。
“以后”前边的词语一般是肯定的。
④一般来说,名词不受副词的修饰,而合成方位词有的能受副词(多为表示程度的副词)修饰,如最前边、紧里头、顶后边儿、再下边儿、极右、太左、稍后等。
Ⅲ.方位词的引申用法:
方位词的基本用法是表示方位、处所、时间,也可以引申用来表示方面、范围、条件、情况、过程等。
如单纯方位词“上、中、下”常用来组成“……上”“……中”“……下”等短语。
“……上”意思是“在……方面”;“……下”表示“在……条件下”;“……中”表示“在……过程中”。
11.表示处所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处所词语。
处所词包括方位词、表示地点的专有名词、表示处所的一般名词和代词、表示处所的名词短语(多由名词+某些方位词组成)。
12.处所词的语法功能:
Ⅰ.作主语:
要描述某个处所时,就把处所词放在句首作主语。
处所词作主语的句子主要有形容词谓语句及主谓谓语句、由“是”“有”构成的存现句、其他存现句、表示某处持续进行某动作的句子、表示某处所的用途的句子。
Ⅱ.作宾语(包括介词的宾语):
处所词常常作“在、到、朝、向、往、从”等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Ⅲ.作定语:
处所词修饰名词时,后面通常要加结构助词“的”。
Ⅳ.作状语:
处所词很少单独作状语,其单独作状语主要出现在下面三种句子中:
A.表示某处正在进行某个动作,处所词与位于句首,施事主语不能省略;B.谓语很简短的动词谓语句,多用于口语;C.处所词成对使用的句子。
13.表示时间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时间词语。
时间词语有两种,一种表示在什么时间,说的是时间的位置,这是时点,如下午,2002年;一种表示多长时间,说的是时间的长度,是时段,如十年、两分钟。
14.时间词语的语法功能:
Ⅰ.作状语:
表示时点的时间词语常常单独作状语,这是其主要功能。
表示时段的词语有时也可以作状语,表示在某段时间内动作的速度、频率等。
在表示一段时间里没有做什么的否定句里,表示时段的时间词语也可以作状语。
Ⅱ.作补语:
作补语的一般是表示时段的“数量词+时间名词”。
Ⅲ.作谓语:
有的时间词语可以单独作谓语,表时间、日期。
Ⅳ.作定语:
时间词语和名词之间常用“的”。
Ⅴ.作主语:
时间词语作主语时,谓语都是对时间词所表示的时间加以说明。
Ⅵ.作宾语
第二章代词
1.代词是具有指别、称代作用的词。
代词的指别、称代的具体内容,离开具体的句子是不确定的,因此,代词的所指具有高度的概括
性。
代词的语法功能与它所代替的词语一致。
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时,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包括介词的宾语)、定语。
代替动词、
动词短语或某些形容词时,可以充当谓语。
代替形容词、数词时,可以充当定语和补语。
代词不能受其他词修饰。
在书面语中,有的代词可以有定语,如“被人尊敬的他”,但这是极少见的。
2.按意义和功能,代词可以分为三类: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人称代词是起称代作用的词,常用的有我、我们、你、您、
你们、您们、他,她、它、它们、他们、她们、咱、咱们、人家、别人、旁人、自己、自家、自个儿、大家、大伙儿。
人称代词的
语法功能是在句中可用作主语、宾语、定语等。
指示代词的主要作用在于指称人、事物,在句中可以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和表
示程度的副词、指示代词既有指别作用,也有称代作用,在句子中可以充任主语、定语和状语,有时可充当宾语。
疑问代词是用来
表示疑问的词,它是构成疑问句的一种手段。
问人用“谁”,问事物用“什么”“哪”,问方式和性状用“怎么”“怎么样”或“怎样”,
问处所用“哪儿”“哪里”,问时间用“什么时候”“多会儿”,问数目用“几”“多少”。
3.我、你、他(她、它)的特殊用法(除却第一二三人称、人称单数及复数):
ⅰ.单数人称代词“我”或“你”作定语时常用来代替“我们”“你们”。
这种单数人称代词代替复数人称代词的用法多见于书面语,尤以信函、公文或新闻报导中用的较多。
口语中有把“你们俩”说成“你俩”,但不如书面语普遍。
ⅱ.有时说话人为了表示谦恭或有意不突出自己,可以用“我们”代替“我”。
ⅲ.有时为了表示亲切,说话人可以把自己置于听话之中,用“我们”代替“你们”。
ⅳ.“你”“他”也可以用来不确指说话的对方或第三者,而是指任何人。
ⅴ.有两个不同的人称代词前后呼应,不确指某人,这种说法可以使语言简练生动。
4.咱们,咱:
ⅰ.“咱们”和“咱”多用于北方口语,都是包括说话人与听话在内的人称代词。
ⅱ.“咱们”VS“我们”:
在北方口语里,“我们”一般来说只指说话人一方,不包括听话的一方,但有时包括双方。
而“咱们”一般包括双方。
不过“咱们”和“我们”的区别也不是很严格的。
凡是用“咱们”的地方也可以用“我们”,但说话人用“我们”时,如果他所指的人不包括听话人的一方,“我们”不能改用“咱们”。
“咱们”也可以表示说话人和听话人(单数或复数)以及除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第三者(他或他们)。
“咱们”在句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ⅲ.“咱”有时候相当于“我”,有时相当于“我们”,有时又相当于“咱们”。
这需要由语言环境来帮助鉴别,这样用的“咱”往往带有粗俗、随便的意味。
5.人家、别人、旁人:
ⅰ.“人家、别人、旁人”都指称听话人和说话人以外的人。
“别人”和“旁人”只能用于泛指,“人家”既可以泛指,也可以确指。
ⅱ.人家:
①泛指第三人称
②“人家”用来确指第三人称,所确指的人都在上文提到过。
有时可与指人的名词(短语)连用,构成复指成分。
③“人家”还可以用来确指第一人称,指说话人自己。
这种用法多为年轻的妇女们所常用,有娇嗔、亲昵的意味,只用于口语。
ⅲ.别人、旁人用来泛指第三人称,多用于口语,还有“另外的人”的意思。
“旁人”比“别人”的口语色彩更浓。
6.大家、大伙儿:
这是总括众人之称,用法为:
①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在内;②不包括说话人或听话人在内,有时还可以不包括谈话人双方在内;③
放在“我们、你们、他们”等复数人称代词后边作复指成分。
“大伙儿”与“大家”的意思用法都相同,区别只在“大伙儿”只用于
口语。
7.自己、自家、自个儿:
三个用法相同。
“自个儿”是北方口语,“自家”是南方方言。
ⅰ.“自己”不是确指某一人称的代词,而是表示某人或某物的“自身”,对人而言也可理解为“本人”的意思。
在
句中可单用,也可复指人称代词或指人、物的名词。
ⅱ.“自己”可与其他人称代词或名词连用,人称代词或名词放在前边,“自己”放在后边,构成复指成分,强调某人本人或事物本身。
ⅲ.“自己”也常常与其他人称代词或名词用在同一个句子里,称代处在主语位置上的人称代词,“自己”在句中充任宾语、定语等成分。
当句子的主语表示施事者,句中的宾语或宾语的修饰语又与该主语同指一个人时,一般说来,不重复原来作主语的名词或代词,而用“自己”。
ⅳ.“自己”可以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充当状语,前面还可用“还、又、可、就、常常”等状语。
“自己”作复指成分时,它的前面不能插入此类状语。
ⅴ.“自己”有时可以代替第一人称“我”,一般用于较正式的口语。
ⅵ.“自己”也可以泛指任何人。
ⅶ.“自己”还可用来表示亲近的意思。
8.这、那:
“这、那”可以单用,也可以和其他词类(如量词、数词、名词)连用。
(指别或称代人、事物)
ⅰ.“这、那”单用时称代所要说的人、事物。
必须注意:
①“这、那”在句中多作主语,而且多指事物。
指人时,多用于“是”字句中,介绍人或物的场合。
②“这、那”很少单独作动词的宾语,但有时可作介词的宾语。
“这、那”后面加上量词后可以作动词的宾语。
③“这、那”还可以代替短语或句子,特别是“这”,承前称代的范围很广,用处很大。
ⅱ.“这、那”与名词或“数量词+名词”连用时,可以起对人、对事物确指的作用。
其词序是:
“这(那)+数量词+名词”。
“这、那”与不定量词“些、点儿”连用,构成“这些、那些、这点儿、那点儿”。
“这/那些”指代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这/那点儿”表示少量。
“这、那”也可以与动量词连用。
ⅲ.“这、那”在一个句子中,前后呼应,表示不确指,这种用法作主语或宾语都可以。
ⅳ.“这、那”有时用在句首,起承上的连接作用。
ⅴ.口语中,“这、那”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很高的程度。
9.这里(这儿)、那里(那儿):
分别指称较近和较远的处所,“这儿、那儿”更加口语化。
(称代处所)
ⅰ.单用时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用法与处所词语基本相同。
比如可用在“是”字句、“有”字句、存现句中作主语,也常用在动词“来、看、挂、到”等或介词“朝、向、往、到、在”后作宾语。
ⅱ.直接加在某些名词(多为表示人或具体事物的名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谁”的后面,表示处所。
汉语里有些动词如“来、去、到、在、上、回”等,介词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用 现代汉语 语法 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