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十七年小说.docx
- 文档编号:9112977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7.22KB
第2章十七年小说.docx
《第2章十七年小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十七年小说.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章十七年小说
第2章:
“十七年”小说
第二章“十七年”小说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十七年”时期小说创作的概况,了解十七年时期的重要小说家及代表性小说。
【教学重点、难点】:
“十七年”小说的题材,“百花文学”中的小说创作,十七年的长篇小说。
【课时】:
6学时
【教学内容】:
一.“十七年”小说创作的发展概况
新中国的成立,使我国的社会生活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这为小说创作提供了无限丰实的生活内容。
建国后的小说无论在反映生活的广度、深度上,还是在创作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新的面貌。
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文学本身发展规律的作用,“十七年”的小说创作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开创阶段(1949-1952)
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主要是以表现新的生活为主题,大多是配合当时的政治运动和中心工作的作品。
1.民主革命战争和抗美援朝题材
表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和抗美援朝战争在这一时期战争题材的小说中占有突出地位。
代表性作品有:
刘白羽:
《火光生前》,孔厥、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孙犁:
《风云初记》、柳青:
《铜墙铁壁》;巴金:
《黄文元同志》,谷若:
《枫》,路翎:
《初雪》、《洼地上的“战役”》,陆枉国:
《上甘岭》等。
2.农民题材
反封建和追求民主、自由的新生活是这一时期农民题材小说的主题。
主要是表现翻身群众挣脱封建主义思想残余的束缚,勇敢地追求民主、自由的新生活的主题。
代表性作品有:
赵树理:
《登记》,谷峪:
《新事新办》、《强扭的瓜不甜》,马烽:
《结婚》、《一架弹花机》等。
总的说来,建国初期的小说创作在反映工农兵斗争生活体现他们的新面貌、新品质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许多作家还未能够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入了解和高度提炼。
所以,除了一些老作家的创作之外,这一时期的创作数量不多,整体质量不高。
题材狭窄、创作上的公式化、概念化是这一时期小说创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初步发展繁荣阶段(53—57)
1953年,我国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生产关系的变革,使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做为这个时期生活反映的小说创作也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可喜的面貌。
1.农村题材小说
涌现了一大批描写农业合作化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出这场历史性的伟大变革。
代表性作品有:
李准:
《不能走那条路》,峻青:
《老水牛爷爷》,柳青:
《狠透铁》,秦兆阳:
《农村简记》,刘绍棠:
《青枝绿叶》等。
出现反映现实新矛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开始出现社会主义创业人形象。
2.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这一时期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开始达到一个新的艺术水准,出现了一些思想和艺术上都比较成熟的作品。
代表性作品有:
王愿坚:
《党费》,峻青:
《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老交通》,杜鹏程:
《保卫延安》,高云览:
《小城春秋》,知侠:
《铁道游击队》,孙犁:
《风云初记》等。
3.工业题材小说
这阶段的小说创作反映的生活领域开始逐步扩大,反映工业生活的作品开始出现繁荣景象。
代表性作品有:
艾芜:
《新的家》、《夜归》,费礼文:
《检验工叶英》,魏凯:
《老烟筒》、唐克新:
《种子》,周立波:
《铁水奔流》,草明:
《火车头》,白朗:
《为了幸福的明天》等。
与建国初期的小说相比,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数量猛增。
整体看来,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思想水平较高,艺术性强。
题材多样化,而且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作品出现。
如峻青、王愿坚、杜鹏程等,都逐渐显露了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
马烽、茹志鹃、王汶石等作家也相当活跃,初步展露头角。
甚至出现了一些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如玛拉沁夫的《科尔沁草原的人》等。
(三)丰收阶段(57—62)
1.短篇小说创作
这一时期的短篇小说创作敏锐地发现和捕捉了新的题材、新的人物,通过精巧的构思,艺术地表现出了复杂的现实生活。
尤其可喜的是,不少作品敢于突破种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正视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如李准:
《耕云记》、《李双双小传》,茹志鹃:
《静静的产院》,王汶石:
《新结识的伙伴》,马烽:
《我的第一个上级》,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等。
2.长篇小说创作
十七年的长篇小说创作在这一时期达到高潮,在各种题材方面都涌现出来优秀的经典性作品。
如1957年出版的有:
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源》等;1958年出版的有:
赵树理的《灵泉洞》(上)、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杨沫的《青春之歌》、艾芜的《百炼成钢》、冯德英的《苦菜花》、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等;1959年年出版的有:
柳青的《创业史》、李劼人的《大波》、欧阳山的《三家巷》等;1961年出版的有:
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李六如的《六十年变迁》等。
另外,从题材方面来看,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题材更加多样化,出现了农村题材、工业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历史题材和反映部队生活的小说,这些小说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分别从不同方面和不同历史角度成功地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辉煌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同时,塑造力一批无产阶级英雄和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为社会主义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
(四)欠收阶段(62—66)
这个阶段小说创作呈现落潮现象。
这种现象既是前期发展的继续和必然结果,又是特殊的政治气氛,所出现的必然现象。
这个阶段正是十年萧条时期的潜伏期和准备期。
1962年召开了八届十中全会,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同年,又提出了“大写十三年”,之后的几年期间,对创作的限制越来越多,这使得小说创作从之前的高潮跌入低谷。
代表性作品:
长篇小说:
姚雪垠的《李自成》(1962);陈登科的《风雷》(1964);浩然的《艳阳天》(1965);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1965)。
短篇小说:
艾芜的《南行记续篇》、《野牛案》等。
二.“十七年”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
题材在十七年小说创作中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甚至决定了小说的性质。
农村题材的小说在这一时期占据绝对重要的位置,这和当时文艺政策的提倡和重视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农村题材的代表性作家之一:
赵树理
1.赵树理创作实践和文学主张
(1)文艺大众化的创作原则
赵树理(“文摊”文学家):
“文坛的架子太高了,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做文坛文学家。
我只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三两个铜板可以买一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夺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阵地。
做这样一个‘文摊’文学家,就是我的志愿。
”
(2)对文学劝喻功能的再认识
赵树理坚持认为他的小说是在发挥政治作用的前提下实现审美功能的。
“我们写小说和说书唱戏一样,都是劝人的。
写小说便是动摇那些习以为常、但不合理的旧的文化制度习惯,给人们头脑中造成的影响。
”“老百姓喜欢看。
”
(3)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
赵树理始终不渝地践行着毛泽东“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文艺思想,但是,他同时认为小说更应该忠实于生活,所以他坚持“按照生活本来面貌写作”的现实主义态度。
2.赵树理创作主题
启发农民觉悟:
用通俗的大众化的形式夺回被封建迷信占领的农民头脑;
改造农民家庭:
以小家建大家;
推动农村进步:
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3.赵树理小说中的人物系列
(1)“二诸葛”系列
代表人物:
“二诸葛”(《小二黑结婚》)、马多寿(绰号“糊涂涂”)(《三里湾》)、于天佑(《求水》)。
性格特点
①对横暴势力逆来顺受
②封建家长式的专制
③相信命运,迷信思想严重
在这些人物身上,积聚着中国农民性格的全部弱点,赵树理一直关注着国民劣根性的改造这一终极命题。
(2)“三仙姑”系列
代表人物:
“三仙姑”(《小二黑结婚》),“常有理”、“惹不起”、“能不够”(《三里湾》),“吃不饱”、“小腿疼”(《“锻炼锻炼”》)
性格特征:
①好吃懒做,损公肥私
②吃软怕硬,传统思想意识严重
③“无理占三分”的“搅家婆”形象,惹事生非、无理取闹。
(3)小字辈系列
代表人物:
小二黑(《小二黑结婚》),小芹、艾艾(《登记》),王满喜(《三里湾》)
性格特征:
①敢于和封建势力做斗争
②大胆争取自己的权利,婚姻、自由、爱情。
③机智聪明,富于斗争智慧。
与以一种厌恶的感情来写落后妇女形象不同,赵树理以一种喜爱的感情来写这些人物的,并认为他们是新一代农民的希望。
4.长篇小说《三里湾》
《三里湾》是最早反映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
小说围绕着三里湾农业社的秋收、扩社、整社、开渠等工作,精心描写了王宝全、马多寿、范登高、袁天成四户人家在合作化运动中的心理波动和关系变化,从而深刻地揭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这场伟大变革的意义、作用、发展趋势。
《三里湾》通过合作化时期两条道路(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两种思想(共同致富的集体化思想和个人发家致富的私有思想)之间的斗争,写出了农村农业合作社进展并不顺利这一事实。
作家并没有掩盖这场巨大变革进行中的矛盾和斗争,通过一个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的冲突,表现出集体化过程的复杂性。
但是过于简单化的“大团圆”的结尾和矛盾解决方式的简单化引起了人们的批评。
这实际上是政治上的要求代替了生活本身的发展逻辑,从而把两条道路的斗争简单化了。
5.赵树理小说的艺术风格
赵树理继承了民间文学的优长,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世界文学的影响,形成了具有独创精神的民族形式,曾被周扬赞誉为书写农村题材的“铁笔”和“圣手”。
(1)语言——群众的语言
语言朴素,明朗,自然,没有生造词,达到了民间口语高度同一的小说叙事。
文体——具有民族传统形式的小说结构,借鉴章回体小说的艺术手法,情节性、故事性强,评书体的写法。
(3)人物塑造的多种手法
利用绰号,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形象生动幽默;
利用人物独特的语言和行动刻化人物性格;
利用道具。
(二)农村题材的代表性作家之二:
柳青
1.柳青及其《创业史》概述
柳青,1916生,陕西省吴堡县张家山寺沟村人,原名刘蕴华。
30年代参加革命,1941年到延安,在《讲话》的影响下改造自己。
1952年5月到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安家落户,任县委副书记,《皇甫村三年》、《狠透铁》、《创业史》第一部。
十年动乱其间,柳青饱受摧残,抱病改定出版了《创业史》第二部,1978年6月13日逝世。
《创业史》通过梁家两代人不同创业道路及其结局,概况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历程,反映了他们要求改变苦难命运的强烈愿望,指出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的集体化道路,农民才能够彻底翻身,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
2.人物形象分析
(1)梁生宝:
社会主义的创业者
性格分析:
梁生宝是一个理想的农村新人形象,是农村大变革中涌现出来的既踏实肯干又公道热情的基层干部的典型。
他性格顽强坚毅,忠厚善良,坚持走集体致富的道路。
在他身上处处体现着农民式的质朴与革命者为理想而献身的热忱。
在他身上体现出作家的政治理想,和美学观念。
这个形象带有明显的英雄化、理想化色彩。
关于梁生宝这一人物的论争:
严家炎的“三多三不足”论:
写理念活动多,性格刻画不足;外围烘托多,冲突表现不足;抒情议论多,客观描绘不足。
而柳青辩解说:
“我就是要把梁生宝描写成党的忠实儿子,我认为这使得当代英雄最基本、最普遍的性格特征。
”这一争论实际上牵涉到新英雄形象的塑造问题。
在梁生宝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显然存在着定位拔高和过渡理想化的问题。
(2)梁三老汉:
老一代农民的典型
性格分析:
既有着劳动者的勤劳、善良,对新社会的深厚阶级感情;同时又有着小私有者的狭隘、保守,不可能自觉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意义:
梁三老汉的心理是所有制变革时期农民心理的真实写照,揭示出社会主义变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深刻性。
梁三老汉是处于中间状态的农民,但他的思想在本质上代表的却是大多数农民的真实想法。
所以他无论走向哪一方,都会影响斗争的胜负。
柳青就写出了他作为个体农民在互助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怎样的苦恼、怀疑、摇摆、反对;同时又指出了,由于生活地位和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他最终要走新道路的必然性。
梁三老汉虽不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但在实际上,由于这一形象凝聚了作家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熔铸了作家的幽默和谐趣,表现了作家对农民的深切理解和诚挚的感情,所以显得深刻、丰满、实在,成为一个具有相当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的人物。
(3)问题:
谁是《创业史》中的核心人物?
柳青曾说过:
“《创业史》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
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
回答要通过一个村庄的各阶级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行动、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来。
”而只有梁生宝这个形象才能表现这一主题。
所以我们说,《创业史》中的核心人物是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而不是梁三老汉。
因为梁三老汉与郭振山、高增福一样,在思想意识上其实并没有脱离封建农民的范围,没有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民的真正自觉,都属于中国旧农民的范畴。
只有梁生宝才具有“新的农民”的本质,是具有社会主义本质的新人形象。
3.创业史的艺术特点:
(1)结构复杂,气势恢宏;
(2)善于将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与哲理性议论结合起来塑造人物群像;
(3)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在矛盾冲突中突出和展示人物性格。
二.“十七年”的革命历史小说创作
概念:
革命历史小说是指20世纪50-60年代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的革命斗争历史为表现对象和描写内容的小说,这些小说以对历史“进程”和“本质”的规范化叙述描写,为新的社会、新的政权的“合法性”、“真理性”作出证明,以文学的方式推动对历史既定叙述的合法化,并为读者提供生活、思想的意识形态规范。
代表性作品:
《风云初记》、《保卫延安》、《铁道游击队》、《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苦菜花》、《三家巷》、《红岩》、《百合花》、《党费》等。
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了民主革命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风云变幻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批各式各样的英雄人物形象。
艺术风格:
(1)“史诗性”追求(主流)
揭示历史本质,结构宏大,艺术虚构中加入重大历史史实,塑造英雄人物,歌颂英雄主义。
如《保卫延安》、《红日》、《红旗谱》、《红岩》等。
(2)加入“传奇”因素的“通俗小说”模式
“革命英雄传奇”。
如《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林海雪原》等,肯定与批评并存。
(3)带有个人的抒情性特征
清新优美,风格独特。
孙犁、茹志鹃、刘真等的说创作。
(一)革命历史小说经典之一:
《青春之歌》
1.《青春之歌》概述
《青春之歌》是一部知识分子成长的长篇小说。
重点截取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事件这段时间,着力表现一批知识青年在革命中成长、成熟的历程。
通过林道静的成长道路,揭示了青年知识分子从个性解放道路到走向献身于社会解放事业,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艰难历程。
2.林道静的形象分析
小说对林道静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通过她人生中的几次决裂完成的。
第一次决裂:
同封建地主家庭决裂,追求个人解的道路。
(逃婚:
她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主母要把她嫁给国民党官僚、特务头子胡梦安。
)
第二次决裂:
同个人小家庭决裂,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
(离开地主之子、北大学生、信奉读书救国论的余永泽。
)
第三次决裂:
同旧我决裂,为了整个无产阶级的解放。
(在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的影响下,逐渐成熟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
通过主人公林道静人生道路的三次决裂,写出了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代表了三四十年代许多知识分子的共同道路。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变成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必须经过长期的改造和艰苦的磨练。
3.作为“成长小说”的《青春之歌》
茅盾:
“《青春之歌》指出了当时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把个人命运和人民大众的命运联结为一,这才有真正的出路。
”从“软弱、天真,充满幻想”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到成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在林道静的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共产党员的引导。
(二)革命历史小说经典之二:
《红旗谱》
《红旗谱》的作者为梁斌,1957年《红旗谱》出版之后,作者又写了第二部《播火记》(1963)、第三部《烽烟图》(1983)。
《红旗谱》以冀中平原锁井镇两户农民三代人与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冲突,展现中国农民由自发反抗到自觉革命的斗争历程。
通过对农民革命过程的描述,概括了民主革命斗争的历史,因而被称为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
1.《红旗谱》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几次重要的事件表现出来的。
(1)朱老巩大闹柳树林﹙中心人物朱老巩):
朱老巩自发抗争失败说明农民单靠自身是无法取得斗争的胜利的。
(2)脯红鸟事件﹙主要人物运涛和江涛﹚:
农民和地主“阶级矛盾”的继续与深化,为后来的阶级反抗与斗争“蓄势”。
(3)反割头税斗争﹙主要人物江涛):
斗争胜利,中共革命斗争为农民指明道路。
(4)保定二师学潮﹙中心人物江涛和张嘉庆﹚:
斗争失败,但是体现了农民对革命的“支援”与“参与”,在“革命”中成长。
2.朱老忠形象分析
第一,反抗性。
少年时代家破人亡的悲剧,铸成他对地主的深仇大恨和强烈的反抗性。
这种反抗性贯串其一生,铸成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主导性格。
第二,侠义性。
20余年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造就了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性。
他救危扶困,资助江涛上学,以及替严家操办丧事,冒险探监等情节,都表现出朱老忠的粗犷豪爽、慷慨仗义。
第三,韧性精神。
人生的磨难和斗争使他养成了“出水才看两腿泥”坚韧性。
朱老忠是一位处于20世纪新旧时代交替期的农民英雄典型形象。
他的身上既保留时代豪侠的特征,又融入了新时代英雄的精神。
他所走过的道路,既是旧时代农民自发反抗斗争的终结,又是新时代农民自觉革命的开始。
3.浓郁的民族特色
(1)民族风格在这部小说中首先表现为他所描写的生活内容和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对我国北方农村真实生活情景的反映,朱老忠等人思想感情、行为方式,无不带有明显的民族传统精神的特点。
(2)民族特色还体现在作品对特定地域民族风俗的描写和表现。
在《红旗谱》中,冀中平原的自然风光和农村的景色风貌,人民特有的风俗习惯以及劳动人民的人性美,人情美都得到了动人的体现。
(3)在小说结构布局上,小说有意借鉴章回体小说的布局技巧,各部分之间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在人物刻画上,通过人物对话和行动来描写人物性格,在人物性格的总体构思上,重视人物的性格对比。
(4)在小说语言上,注意语言的个性化、生活化并有意采用地域性的群众语言。
三.“主流”之外的小说
在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比较统一的“50—70”年代,也时时有那些偏离、或悖逆主流文学规范的主张或创作,这被称为“主流”之外的文学。
十七年的小说创作中,这样的“非主流”小说在各个阶段也自己独特的存在。
(一)最初的“异端”
1950年,《人民文学》发表了萧也牧的短篇小说《我们夫妇之间》。
这篇小说是这个阶段较少的在题材上有所突破(写了知识分子,工农干部的改造)的作品。
但是,这篇小说被作为一种有小资产阶级错误倾向受到批评。
对这一小说的批评被赋予“保卫人民的文艺,现实主义的文艺”的严肃意义,这反映出“当代文学”对待“城市生活”、“市民趣味”表现的高度警惕性,也反映出“解放区文学”进入城市后面临的“考验”及其“保卫者”紧张、脆弱的心态。
《人民文学》1954年第3期发表路翎的短篇《洼地上的“战役”》。
在众多的表达抗美援朝题材的小说中,这篇小说显得比较独特。
小说题目具有一语双关的涵义:
既是指一次独特的对敌侦察作战,更是指主人公王应洪内心深处的战争与人性、纪律与感情的“心灵之战”。
小说比较谨慎地表达出对战争与个人生活、感情、命运的复杂关系的追问与反思。
小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心理写实”特征。
但在当时,小说仍然受到批判,认为存在“严重的缺点和错误”。
(二)“百花时代”的小说
1956年,在“双百方针”的影响下出现了两类小说创作:
1.“干预生活”小说
直面现实,针对性强,对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进行揭露、鞭挞、针砭、讽刺,体现出久违的批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李国文的《改选》、刘绍棠的《田野落霞》、白危的《被围困的农庄主席》、耿简的《爬在旗杆上的人》。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写青年人林震来到中共北京市某区区委组织部工作后,在理想和现实的反差、冲突中所遭遇到的种种矛盾和困惑。
林震年轻、天真、单纯、富有理想激情,把现实想得过于美好,一相情愿地把组织部工作想像得无比庄严神圣;然而所看到的、所经历的实际工作却让他无比失望。
小说也接触到诸如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环境、浪漫与理智、锻炼与成长等困扰人的永恒命题。
2.表现“人性人情”小说
将笔触伸向以往被忽略的个人生活和感情世界,通过对爱情的细腻描写探索人性的丰富复杂,歌颂美好的人性人情。
邓友梅的《在悬崖上》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宗璞的《红豆》。
宗璞的《红豆》援引古典诗词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爱情寓意,以优美的文笔普写出一曲哀婉动人的恋歌。
江玫在个人生活与政治信仰、个人感情与家国情怀两难选择之间的取舍、徘徊、痛苦,小说对这些的展现尤为细腻、真实、动人。
至真性情的抒写、诗意化的意境、散文化的手法、典雅蕴藉的语言,形成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而温馨浪漫的情调和浓郁含蓄的人情味则形成小说独特的文人韵味。
“百花时代”的小说创作在1957年文艺界“反右”及其后受到批判,被成为“一股创作上的逆流”。
20多年后,时势逆转,这些过去的“毒草”转而成了“重放的鲜花”,它们的作者在经历许多苦难之后也成为复出的“当代文化英雄”。
(三)历史叙写中的“隐喻”与“象征”
反右斗争和大跃进运动之后,国家的经济危机和文化问题进一步凸现,60年代初,文艺界进行了政策上的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文艺界有出现短暂繁荣,一些老作家开始了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
主要作品有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徐懋庸的《鸡肋》等。
这些历史小说取材于非革命的古代历史,不以歌颂英雄为主题,表达的是复杂的主观情感和现实内涵。
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和《广陵散》是两篇著名的历史小说。
这两个短篇隐约传达出作者陈翔鹤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对所经历的频繁的政治斗争风雨的感慨。
冯至的《白发生黑丝》和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都以唐代诗人杜甫为描写对象,前者写身经忧患、体衰多病的杜甫悲凉的晚年;后者写任左拾遗的杜甫被遣归家时目睹的乡村破败、妻儿忍饥挨饿的情景。
在创作方法上,这些作品普遍采用了象征性叙述,作者在人物身上大多投注了强烈的主观意图,以此表达对现实政治的感慨。
“文革”中,这些作者就因为“微言暗讽、影射现实”的罪名受到严厉的批判和迫害。
【思考题】:
一.十七年小说的民族化特征体现在什么地方?
二.思考“十七年”小说创作的成就与局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