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中级综合能力.docx
- 文档编号:9108388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68
- 大小:1.24MB
通信中级综合能力.docx
《通信中级综合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中级综合能力.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信中级综合能力
通信职业道德
考点一:
职业道德的内涵
【考法分析】
了解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基本范畴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要点分析】
所谓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专门业务和对社会所承担的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重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人们从事正当的社会职业,并在其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在思想和行为上应当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需从6方面把握:
职业义务、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信誉、职业尊严和职业纪律。
职业义务表明本职、社会和他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提出的道德要求。
职业荣誉可用以评价各种职业的社会价值。
职业尊严是本行业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的自我意识和评价的综合体。
【备考点拨】
熟记。
考点二:
科技职业道德的特征
【考法分析】
了解科技职业道德的特征。
【要点分析】
具有为科技发展的想象品质;
具有为科技进步的创新气质;
为真理牺牲的坚强意志。
【备考点拨】
能够区分哪个是否定选项。
考点三:
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考法分析】
掌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8个方面。
每年必考。
【要点分析】
探索创新是科技活动中最突出的特点;探索创新是科技人员必备的心理品质。
热爱专业、忠于职责,是科技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劳动的基本道德要求。
热爱专业、忠于职责,是集体主义原则在科技职业道德中的具体体现,是从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中引申出来的,它显示了科技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最根本的是增强个人的集体观念、集体意识。
同心同德、团结协作,是当代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和高度综合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更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在科技职业活动中的又一具体体现。
谦虚谨慎、尊重他人,是科技人员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是科技人员搞好团结协作的思想基础。
造福人民、振兴祖国是科技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科技人员创造成就的巨大动力。
【备考点拨】
熟记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8个方面。
考点四:
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考法分析】
掌握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每个方向的含义。
【要点分析】
如今通信技术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宽带化、个人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备考点拨】
熟记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每个方向的含义。
考点五:
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含义及特点
【考法分析】
了解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两重性及通信职业特点。
【要点分析】
通信科技人员在通信科技的职业活动中,既应遵循一般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又应遵循通信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因此,通信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具有两重性。
通信科技工作的职业特点体现在4个方面:
从通信科技劳动的特点看,通信科技职业具有实践性、应用性;
从通信科技劳动的目的和成果看,通信科技职业具有严谨性、准确性;
从通信科技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劳动过程看,通信科技职业具有高度的集中统一性;
从通信科技劳动的人际关系看,具有“广”和“远”的特点。
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特点主要体现在3方面:
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是一切通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体现了通信的集中统一性;
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体现了“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方针。
【备考点拨】
熟记!
高频考点。
考点六:
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考法分析】
掌握通信科学技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要点分析】
通信科技人员要有全程全网的观念,不能搞本位主义;本位主义是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不顾大局、不顾整体、不顾别的部门的不良思想作风,是放大了的个人主义。
这就要求通信人员树立整体观念。
通信科技人员要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通信是高度统一的,要求通信科技人员要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通信全程全网的特点决定了通信科技人员必须从社会整体利益的高度出发,正确对待通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交流、传播和发明创造。
树立服务保障观念,是通信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通信科技人员职业道德的最高宗旨和根本原则。
树立服务保障观念,不图名利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通信科技人员应树立工作第一、服从需要的观念;通信科技人员要确保设备的完好率,确保质量第一。
【备考点拨】
熟记!
法律法规
(一)
考点一:
《电信条例》修订的目的
【考法分析】
掌握电信条例修订的目的及其修订时间。
【要点分析】
《电信条例》在最初颁布之后,陆续进行了两次修订,尤其是2016年做了最新的修订。
《电信条例》修订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规范电信市场秩序;
②维护电信用户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合法利益;
③保障电信网络和信息的安全;
④促进电信事业的健康发展。
【备考点拨】
透彻理解电信条例修订的背景。
考点二:
《电信条例》的适用范围
【考法分析】
掌握《电信条例》的适用范围。
【要点分析】
对象范围:
从事电信活动,而且也包括从事与电信有关的活动。
电信活动和与电信有关的活动已形成了上下游工作关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备考点拨】
熟记!
考点三:
电信管理体制
【考法分析】
掌握我国电信管理体制。
【要点分析】
电信管理体制是指我国电信管理组织的机构设置、所处地位、职能权限划分和活动方式的总和;
《电信条例》规定,在当前的管理机制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务院的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电信业的监督管理。
地区电信管理行政机关即是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依法对本行政区域的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的行政机构。
工信部是2008年组建。
【备考点拨】
熟记在当前的管理机制下,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务院的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是在2008年成立的。
考点四:
《电信条例》确定的各项原则
【考法分析】
掌握《电信条例》中规定的电信监督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要点分析】
电信监督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具体包含3个方面:
电信监管的基本原则、电信业务经营者经营的基本原则和电信业务经营者为电信用户提供服务的原则。
电信监管的基本原则:
政企分开、破除垄断、鼓励竞争、促进发展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经营的基本原则:
依法经营;遵守商业道德;接受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电信业务经营者为电信用户提供服务的原则:
迅速、准确、安全、方便、价格合理。
【备考点拨】
高频考点。
熟记。
考点五:
《电信条例》有关电信市场的规定
【考法分析】
掌握《电信条例》关于电信市场的有关规定。
【要点分析】
电信业务分为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
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且公司中国有股权或股份不少于51%;
新修订的《电信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电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从国家层面,国家更侧重于对电信资费行为的监管。
从电信业务经营者角度,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根据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的要求,提供准确、完备的业务成本数据及其他有关资料。
国家对电信资源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合理分配,实行有偿使用制度。
分配电信资源,可以采取指配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拍卖的方式。
【备考点拨】
熟记!
高频考点。
考点六:
《电信条例》关于电信服务的规定
【考法分析】
掌握《电信条例》关于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义务、电信用户的相关义务及电信业务经营者不正当行为的规定。
【要点分析】
电信服务质量包括服务性能质量和网络性能质量。
电信服务质量评判的标准是用户满意程度。
由于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原因逾期未能装机开通的,应当每日按照收取的安装费、移装费或其他费用数额1%的比例,向电信用户支付违约金。
巨额电信费用,是指突然出现超过电信用户此前3个月平均电信费用5倍以上的费用。
电信用户逾期不交纳电信费用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有权要求补交电信费用,并可以按照所欠费用每日加收3‰的违约金。
对超过收费约定期限30日仍不交纳电信费用的电信用户,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暂停向其提供电信服务。
电信用户在电信业务经营者暂停服务60日内仍未补交电信费用和违约金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终止提供服务,并可以依法追缴欠费和违约金。
收到申诉的机关必须对申诉及时处理,并自收到申诉之日起30日内向申诉者做出答复。
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不得有以下不正当竞争行为:
(1)以任何方式限制用户选择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依法开办的电信服务;
(2)对其经营的不同业务进行不合理的交叉补贴;
(3)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低于成本提供电信业务或者服务。
【备考点拨】
熟记《电信条例》关于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义务、电信用户的相关义务及电信业务经营者不正当行为的规定。
法律法规
(二)
考点七:
电信设备进网规定
【考法分析】
掌握电信设备需进网许可的实例。
【要点分析】
接入公用电信网的电信终端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涉及网间互联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取得进网许可证。
电信终端设备:
电话机、移动电话机、传真机、调制解调器等。
无线电通信设备是连接在公用电信网上,以无线电为通信手段的电信设备,例如:
移动通信基站等。
涉及网间互联的设备:
交换机、路由器、IP电话网关、光传送设备等。
【备考点拨】
会判断哪类设备需取得进网许可。
考点八:
《电信条例》关于电信安全的规定
【考法分析】
会区分危害电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为和禁止扰乱电信市场秩序的规定。
【要点分析】
危害电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为:
(1)对电信网的功能或者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或者修改;
(2)利用电信网从事窃取或者破坏他人信息、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3)故意制作、复制、传播计算机病毒或者以其他方式攻击他人电信网络等电信设施
(4)危害电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其他行为
禁止扰乱电信市场秩序的规定:
(1)采取租用电信国际专线、私设转接设备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经营国际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台湾地区电信业务的行为。
(2)盗接他人电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网号,使用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施或码号的行为。
(3)伪造电话卡及其他各种电信服务有价凭证的行为。
(4)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的行为。
【备考点拨】
把握原则:
危害电信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行为是对整个网络的危害,而禁止扰乱电信市场秩序是对个人的影响。
考点九:
《网间互联规定》概述
【考法分析】
了解互联、互联点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原则、适用范围等。
【要点分析】
网间互联的目的在于实现业务互通。
互联互通问题的解决对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电信运营商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会大幅度提升小网络的价值。
互联,是指建立电信网间的有效通信连接,以使一个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用户能够与另一个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用户相互通信或者能够使用另一个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各种电信业务。
互联点:
两个电信网间直接相联时的物理接口点。
《网间互联规定》的原则:
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公平公正、相互配合的原则实现互联互通。
《网间互联规定》的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经营者电信网间的互联的具体范围。
【备考点拨】
熟记互联、互联点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原则、适用范围等。
考点十:
互联时限
【考法分析】
掌握互联时限的相关规定。
【要点分析】
互联双方应当从互联启动之日起两个月内签订互联协议;
涉及全国范围同步实施的网间互联需要新设互联点的,应当自互联启动之日起7个月内实现业务开通;
涉及全国范围内同步实施的网间互联不需新设互联点,只需进行网络扩容改造的,应当自互联启动之日起4个月内实现业务开通;
涉及全国范围内同步实施的网间互联只涉及局部数据修改的,应当自互联启动之日起两个月内实现业务开通。
【备考点拨】
按照项目实施难度记忆相关时间点。
考点十一:
《网络安全法》
【考法分析】
掌握网络安全的定义及《网络安全法》的适用范围。
【要点分析】
《网络安全法》界定: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侵入、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以及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网络安全法》规定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运营、维护和使用网络,以及网络安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网络产品、服务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
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对其网络的安全性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评估,并将检测评估情况和改进措施报送相关负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的部门;
国家对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上,实行重点保护;
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
【备考点拨】
相比较而言,比前两部法律考察的分值偏少。
多读2遍。
计算机应用基础
考点一:
计算机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考法分析】
掌握计算机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要点分析】
现在的计算机系统都属于“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即:
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中存放程序的概念。
第一代计算机,通常被称为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通常被称为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通常被称为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通常被称为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巨型化、微型化和网络化。
【备考点拨】
熟记每代计算机的称谓和发展方向。
考点二:
计算机特点
【考法分析】
掌握计算机特点。
【要点分析】
计算机特点主要有: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存储功能强、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计算机不仅能进行计算,还可以把原始数据、中间结果、指令等信息存储起来,随时调用,并能进行逻辑判断,从而完成许多复杂问题的分析。
【备考点拨】
根据生产生活常识熟记计算机特点。
考点三: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考法分析】
掌握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要点分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功能部件。
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硬件系统的核心部件---中央处理器CPU。
CPU的功能有:
指令控制、操作控制、时间控制和数据加工。
按存储器的功能或工作方式可以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ROM的内容只能读出而不能写入,断电后所保存的信息不丢失;RAM的内容可随机存取,且存取时间和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无关,断电后所保存的信息丢失。
计算机系统的总线由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3部分组成。
硬件是计算机能够运行程序的物质基础,计算机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硬件配置。
然而,再好的硬件还需要“软件”的支撑才能充分发挥效能。
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服务程序。
应用软件分为:
通用应用软件、专用应用软件及定制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具有5个方面的功能:
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用管理。
计算机语言发展经历了: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和4GL语言4种阶段。
机器语言:
能被机器直接理解、执行的指令集合,是机器唯一能够执行的语言。
汇编语言:
用助记符来代替机器语言中的指令和数据。
【备考点拨】
高频考点。
会区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区分。
考点四:
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据
【考法分析】
掌握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数制转换方法。
【要点分析】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的主要原因有:
电路简单、工作可靠、简化运算和逻辑性强。
R进制转十进制
十进制转R进制(短除法)
八进制和二进制之间的转换:
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时,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以左,从右向左每3位分为一组,不足3位的在整数的最高位前加“0”补足;小数点以右,从左向右每3位分为一组,不足3位的在小数的最低位后加“0”补足。
反之,则可以将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是二进制的一位,用bit表示。
字节是衡量计算机存储容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备考点拨】
会计算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间的转换。
考点五:
数据库系统
【考法分析】
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及3级模式结构。
【要点分析】
数据是数据库存储的基本对象,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从数据库管理系统角度来看,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3级模式结构:
概念模式(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
3级模式结构是针对数据的3个抽象级别。
从用户的角度看,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又可分为单用户、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和客户/服务器结构。
【备考点拨】
熟记数据库系统的3级模式结构。
考点六: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考法分析】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及分类。
【要点分析】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计算机软件发展的一个热点。
多媒体技术使得计算机可以同时交互地接收、处理并输出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
媒体一般分为:
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5类。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指以通用或专用计算机为核心,以多媒体信息处理为主要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多媒体个人计算机仍然是基于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一种计算机。
【备考点拨】
熟记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及分类。
考点七: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考法分析】
掌握多媒体关键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特点。
【要点分析】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和实时性。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有:
数据压缩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多媒体存储技术、专用芯片技术、多媒体输入/输出技术、多媒体系统软件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
数据压缩技术分为无损压缩法和有损压缩法。
无损压缩是可逆的,有损压缩是不可逆的。
“投入”是虚拟现实的本质。
【备考点拨】
简单了解多媒体关键技术。
通信系统
(一)
考点一:
通信的基本概念
【考法分析】
掌握信息和消息的关系。
【要点分析】
通信是发送者(人或机器)和接收者之间通过某种媒体进行的信息传递;
1837年莫尔斯发明的有线电报开创了利用电传递信息(即电信)的新时代;
消息是信息的物理形式;
信息是消息的有效内容;
信号是消息的传输载体;
结论:
电信就是利用电信号传输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备考点拨】
透彻理解消息和信息的关系。
考点二: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考法分析】
掌握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及各部分的功能。
【要点分析】
通信系统一般由:
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组成。
信源的作用是把待传输的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信源输出的信号称为基带信号,特点是信号的频谱从零频附近开始具有低通形式。
发送设备的作用是将信源产生的原始电信号(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即将发送信号的特性和信道特性相匹配,使其具有抗信道干扰的能力,并且具有足够的功率以满足远距离传输的需要。
信道是一种物理介质,是信号传输的通道。
信道固有特性及引入的干扰与噪声直接关系到通信的质量。
接收设备的功能是将信号放大和反变换(如译码、解调等),其目的是从受到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信号。
信宿是把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应的消息。
与模拟通信相比,数字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差错可控、易加密等优点。
【备考点拨】
熟记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及各部分的功能。
考点三: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考法分析】
掌握按不同原则得到的分类结果。
【要点分析】
按传输介质,通信系统可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两大类。
按照信道中所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相应的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目前,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范围为:
300MHz~3GHz,频段名称为:
特高频UHF。
根据信道中传输的信号是否经过调制,可将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频带或调制)传输系统。
基带传输是将未经调制的信号直接传送;带通传输是对各种信号调制后再送到信道中传输的总称。
按信号复用方式分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通信方式是指通信双方之间的工作方式或信号传输方式。
(1)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分类,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
(2)按数字信号排序分类:
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备考点拨】
透彻理解按不同原则得到的分类结果。
注意:
半双工通信支持双向通信,但不能同时进行通信的工作方式。
考点四: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考法分析】
掌握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评价指标。
【要点分析】
从研究信息传输的角度来说,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主要的矛盾所在。
有效性是指信息传输的“速度”问题;而可靠性则是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也就是传输的“质量”问题。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传输速率分为:
码元传输速率(单位:
波特)和信息传输速率(单位:
bit/s)。
【备考点拨】
熟记数字通信系统的评价指标及含义。
考点五:
信道的定义和分类
【考法分析】
掌握信道的定义及分类。
【要点分析】
按信道的组成,信道可以分为狭义信道和广义信道;按信道的物理性质,信道可以分为有线信号和无线信道;按信道特性参数随时间变化的速度,可以将信道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
狭义信道通常按具体介质的不同类型可以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有线信道:
利用人造的传导电或光信号的媒体传输信号。
例如:
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光纤等。
无线信道具有方便、灵活、通信者可移动等优点。
【备考点拨】
熟记按不同原则得到的分类结果。
考点六:
信道特性
【考法分析】
了解恒参信号和随参信道特性。
【要点分析】
从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来看,传输介质的影响是主要的。
在传输数字信号中,波形畸变可引起相邻码元波形之间发生部分重叠,造成码间串扰。
各种随参信道具有的共同特性:
信号的传输衰减、传输时延随时间而变化,同时存在多径传播现象。
【备考点拨】
透彻理解随参信道的特性,进而培养无线环境比较复杂的思想意识。
考点七:
信道中的噪声
【考法分析】
掌握噪声的分类及噪声的描述。
【要点分析】
噪声可以分为人为噪声和自然噪声两大类。
在通信系统中的工作频率范围内热噪声是均匀分布的,热噪声的频率范围很广,它均匀分布在大约从零频率开始,直到1012Hz。
噪声可以分为脉冲噪声、窄带噪声和起伏噪声3类。
脉冲噪声不是普遍的持续存在的,对语音通信的影响也较小,但是对数字通信可能有较大影响。
窄带噪声也是只存在于特定频率、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
所以它的影响是有限的。
只有起伏噪声无处不在。
所以在讨论噪声对于通信系统的影响时,主要是考虑起伏噪声,特别是热噪声的影响。
为了描述窄带噪声的带宽,引入了噪声等效带宽的概念。
用来度量频谱泄露的程度,频谱泄露越严重,噪声等效带宽越大。
为了准确表达噪声对传输信号的影响,通常采用信道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
信道的数学模型分为调制信道模型和编码信道模型两类。
调制信道模型用加性噪声和乘性噪声表示信道对于信号传输的影响。
工程实践中,为了解决噪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信 中级 综合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