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微生物学及免疫学.docx
- 文档编号:9097275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9.85KB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微生物学及免疫学.docx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微生物学及免疫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微生物学及免疫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微生物学及免疫学
《动物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教学大纲
第一篇细菌学总论(11+1学时)
绪论(1学时)
一、微生物的概念
二、微生物发展历史
三、微生物在动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3学时)
第一节细菌形态
一、细菌的大小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及变化
三、细菌的群体形态:
菌落
第二节细菌基本结构
一、细胞壁
(一)细胞壁的结构
(二)细菌染色原理
(1)革兰染色法
(2)瑞氏染色法
(3)抗酸性染色法
(三)细胞壁的功能
(四)原生质体与原生质球
(五)细菌L型
二、细胞膜
三、细胞质
四、核体
五、细菌细胞内含物
(重点是了解细胞壁与细菌形态、抵抗力、抗原的关系)
第三节细菌特殊结构
一、荚膜
二、鞭毛
三、菌毛
四、芽孢
第二章细菌的生长繁殖和生态(3.5学时)
第一节细菌的生长繁殖
一、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二、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典型生长曲线
第二节细菌人工培养
一、人工培养的条件
(一)培养基的概念及种类
(二)气体
(三)温度
(四)PH值
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三、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
第三节细菌新陈代谢及其产物
一、细菌呼吸
二、细菌新陈代谢及产物
第四节细菌生化反应
第五节细菌的生态
一、水中微生物
(一)水中微生物的分布
(二)水中病原微生物
(三)水的微生物指标
(四)水中微生物检查
1、活菌总数测定
2、大肠菌群最近似数测定
二、土壤中微生物
(一)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
(二)土壤中病原微生物
(三)土壤中微生物检查
1、活菌总数测定
2、大肠菌群最近似数测定
三、空气中微生物
(一)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
(二)空气中病原微生物
(三)空气中微生物检查
1、活菌总数测定
2、绿色链球菌数测定
四、正常动物体微生物
(一)正常菌群的概念
(二)动物体内正常菌群的分布
1、正常动物呼吸道微生物
2、正常动物消化道微生物
3、正常动物泌尿生殖道微生物
(三)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四)无菌动物和SPF动物
(重点了解细菌代谢与细菌生化鉴定、培养的关系;了解细菌代谢产物与致病性间的关系)
第三章消毒、灭菌与兽医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1学时)
消毒、灭菌、防腐、无菌的概念。
第一节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热力灭菌法
二、辐射灭菌法
三、超声波杀菌法
四、滤过除菌法
五、干燥及低温抑菌法
第二节化学消毒灭菌法
一、消毒剂的种类及应用
二、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第三节抗生素和细菌素的杀菌作用
一、抗生素
二、细菌素
第四节兽医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一、生物安全的概念和一般要求
二、兽医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分类
三、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安全分类
(重点掌握外界环境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第四章细菌的感染和致病机制(2.0学时)
第一节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一、细菌致病性的确定
二、细菌毒力的测定
第二节细菌的毒力因子
一、侵袭力
二、毒素
第三节细菌的侵入数量、途径与感染
第四节细菌感染的类型与细菌感染的诊断
一、细菌感染的类型
二、细菌感染的诊断
(一)样本的采集原则
(二)细菌的分离鉴定
1、常规细菌学检测
2、血清学检测
3、基因检测
第五节细菌的耐药性
一、细菌耐药性的概念
二、细菌耐药性的检测方法
第六节细菌毒力增强与减弱
一、细菌毒力减弱的方法
二、细菌毒力增强的方法
(掌握细菌致病的机理和特点,毒力的检测方法,以及保存细菌的方法)
第五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变异(1学时自学)
第一节细菌常见的变异现象
第二节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三节细菌变异的机制
第六章细菌的分类与命名(0.5学时)
第一节细菌分类地位
第二节细菌分类
第三节细菌分类依据
第二篇免疫学部分(14+2学时)
第一章绪论(0.5学时)
第一节免疫及免疫学的概念
第二节免疫的基本特性和基本功能
第三节免疫学在兽医学中的作用
(重点了解免疫及免疫学的概念、免疫的基本特性和基本功能)
第二章免疫系统(1学时)
第一节免疫器官和组织*
第二节免疫细胞
第三节免疫相关分子
(重点了解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及功能,免疫细胞的种类及作用)
第三章抗原(2.5学时)
第一节抗原的概念
第二节构成抗原的条件
第三节抗原决定簇
第四节半抗原与载体现象
第五节抗原的类型
第六节重要的抗原物质
(重点了解抗原的概念、构成抗原的条件,抗原决定簇及半抗原-载体现象)
第四章抗体(1.5学时)
第一节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第二节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其生物学作用
第四节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及其多样性
第五节单克隆抗体
(重点了解抗体的功能、结构及分类、抗体的抗原性和单克隆抗体)
第五章细胞因子(0.5学时)
第一节细胞因子的概念
第二节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第三节细胞因子的种类:
白细胞介素、淋巴因子、干扰素
(重点了解细胞因子的概念、特点及种类)
第六章免疫应答反应(3.0学时)
第一节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一、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二、非特异性免疫的保护作用
三、参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
四、正常组织和体液中的抗菌物质
五、炎症反应
第二节特异性免疫应答
一、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概念
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及类型
三、免疫应答过程
四、抗原提呈细胞和抗原提呈
五、细胞免疫应答
六、体液免疫应答
(重点了解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器官组织和细胞,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类型,体液免疫产生的一般规律,抗体的功能;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相互关系)
第七章抗感染免疫(1.5学时)
第一节抗病毒免疫
一、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先天性免疫
二、与B细胞和T细胞相关的抗病毒免疫:
三、病毒逃逸机体免疫反应的方式
第二节抗细菌感染免疫
一、抗胞外菌免疫
二、抗胞内菌免疫
(重点了解抗细菌、抗病毒的免疫机制和作用)
第八章免疫防治(1.5学时)
第一节抗感染中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
一、被动免疫
二、主动免疫
第二节疫苗的种类
一、活疫苗
二、死疫苗
三、代谢产物和亚单位疫苗生物技术疫苗
四、多价苗与联苗
第三节疫苗的使用
一、疫苗预防接种的类型
二、使用疫苗应注意的事项
第四节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一、动物机体方面:
遗传因素、营养状况、母源抗体干扰
二、环境因素:
应激反应、卫生状况
三、疾病的影响
四、疫苗方面:
疫苗质量、疫苗使用等
五、免疫程序
(重点了解被动免疫与主动免疫的概念及区别,疫苗的免疫原理、种类、使用及免疫程序的制定)
第九章血清学试验技术(2学时)
第一节血清学反应概论
一、血清学反应的一般规律
二、血清抗体的制备原则
三、影响血清学反应的因素
四、血清学反应的应用
第二节血清学反应类型
一、凝集反应
二、沉淀反应
三、免疫标记技术:
ELISA技术
四、中和试验
(重点了解血清学反应的一般规律、血清抗体的制备、影响血清学反应的因素、凝集反应、沉淀反应、ELISA免疫标记技术)
第十章变态反应(自学1学时)
第十一章粘膜免疫反应(自学1学时)
第三篇病毒学(12+1学时)
第一章病毒的结构(1学时)
概述、病毒定义、病毒(学)发展历史等
第一节病毒的结构特征
一、结构
二、对称类型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
第二节病毒的化学组成
一、核酸病毒基因组、感染性核酸
二、蛋白质
三、脂质与糖
第三节病毒的分类
一、分类的机构及标准
二、分类的现状
第二章病毒的复制(1学时)
第一节吸附、穿入和脱壳
一、吸附
二、穿入和脱壳
在胞浆膜穿入并脱壳
在内吞小体脱壳
在核膜脱壳
第二节生物合成
一、转录转录的调控、转录后加工
二、翻译囊膜蛋白糖基化、蛋白的翻译后裂解
第三节生物合成的各种途径
一、DNA病毒
二、具有反转录过程的病毒
三、RNA病毒
第四节组装和释放
一、无囊膜病毒
二、有囊莫病毒
第三章病毒的变异和进化(0.5学时)
第一节突变
基因组变异、表型变异、突变率
第二节诱变
定点诱变
第三节基因重组(自学)
分子内重组、重配、复活
第四节病毒基因产物间的相互作用(自学)
补偿作用、表型混合、多倍性
第五节遗传变异与病毒进化
病毒的系统进化树、病毒进化的例证
第四章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2学时)
第一节病毒的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的特点、细胞培养的类型(原代细胞、二倍体细胞、传代细胞)、细胞培养的方法(静置培养、旋转培养、悬浮培养、微载体培养)
第二节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类型、病毒引起的杀细胞变化(涉及细胞膜的CPE、涉及细胞骨架的CPE、病毒引致的细胞凋亡和坏死、病毒感染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空斑形成(病毒载量)、包函体(包涵体、包埋体)、病毒引致的非杀细胞变化、细胞抗病毒的RNA干扰、干扰素(干扰素的性质、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
第五章病毒的致病机理(0.5学时)
第一节病毒感染对宿主组织和器官的损伤
对宿主组织和器官的总结损伤(对呼吸道上皮的损伤、对消化道上皮的损伤)、无组织器官损伤时所致的病理变化、易致继发感染的组织和器官损伤
第二节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持续感染的类型(持续感染)、潜伏感染、长程感染、迟发性临床症状的急性感染
第三节病毒对免疫系统的损伤
损伤所致的表现、病毒病的免疫病理学(自学)、分子模拟引起的自身免疫损伤(自学)
第六章病毒的检测(2学时)
第一节病毒的分离鉴定
病料的采集和准备、病毒的分离和培养、病毒的理化学特性测定(病毒核酸型鉴定、脂溶性试验和耐酸性试验)、病毒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第二节病毒感染单位的测定(自学)
空斑试验(荧光-斑点试验、转化试验)、终点稀释法
第三节病毒颗粒的检测
电镜技术、血凝试验、病毒酶活性测定(自学)、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自学)
第四节病毒的血清学检测
病毒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自学)、病毒蛋白检测(免疫沉淀(自学)、免疫转印(自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第五节病毒核酸的检测
聚合酶链式反应、核酸杂交、DNA芯片
第七章RNA病毒(3学时)
口蹄疫病毒、狂犬病病毒、流感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猪瘟病毒、猪生殖和呼吸综合症病毒、兔出血症病毒、犬瘟热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鸭肝炎病毒、草鱼出血病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蓝舌病病毒(病毒特性、培养特性、致病机理、微生物学检查、防制)。
第八章DNA病毒(1.5学时)
痘病毒、伪狂犬病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鸭瘟病毒、犬传染性肝炎、减蛋综合症病毒、对虾杆状病毒、猪细小病毒、犬细小病毒、貂阿留申病病毒、小鹅瘟病毒、猪圆环病毒、鸡贫血病毒(病毒特性、培养特性、致病机理、微生物学检查、防制)。
第九章其他病毒(0.5学时)
牛海绵状脑病、痒病、噬菌体(病毒特性、分类、复制)。
第四篇细菌各论(9+1学时)
第一章球菌(2学时)
第一节葡萄球菌属
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抗原构造及抵抗力、致病性及毒力因子、微生物学诊断。
(重点掌握对人或畜禽具有重要致病性的细菌病原形态、染色特性、培养特性,致病性及免疫防治)
第二节链球菌属
猪链球菌、乳房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兽疫链球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抗原构造及抵抗力、致病性及毒力因子、微生物学诊断和免疫防治。
(重点掌握对人或畜禽具有重要致病性的细菌病原形态、染色特性、培养特性,致病性及免疫防治,掌握α-,β-,γ-溶血等概念)
第二章革兰氏阴性杆菌(5学时,其中自学0.5学时)
第一节埃希氏菌属
大肠杆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致病性及毒力因子、抗原构造及抵抗力、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
第二节沙门氏菌属
沙门氏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致病性及毒力因子、抗原构造及抵抗力、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
第三节巴氏杆菌科
一、巴士杆菌属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致病性及毒力因子、抗原构造及抵抗力、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
溶血性巴氏杆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抗原构造及抵抗力、致病性、微生物学(自学)
二、里默氏杆菌属
鸭疫里默杆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致病性及毒力因子、抗原构造及抵抗力、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
三、嗜血杆菌属
副猪嗜血杆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致病性及毒力因子、抗原构造及抵抗力、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
第四节布氏杆菌属
布氏杆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致病性及毒力因子、抗原构造及抵抗力、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
第五节伯氏菌属(自学)
鼻疽伯氏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致病性及毒力因子、抗原构造及抵抗力、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
第六节波氏菌属(自学)
波氏菌属——支气管败血波氏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抗原构造及抵抗力、致病性、微生物学诊断。
(重点掌握对人或畜禽、饮水和食品安全等具有重要致病性的细菌的病原形态、染色特性、培养特性,致病性及诊断、免疫防治;掌握选择培养和鉴别培养的方法及特殊的染色方法;了解细菌的毒力因子,掌握埃希氏菌、沙门氏菌的生化鉴定)
第三章革兰氏阳性杆菌(3学时,其中自学0.5学时)
第一节芽孢杆菌属
炭疽芽孢杆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致病性及毒力因子、抗原构造及抵抗力、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
第二节丹毒杆菌属
猪丹毒杆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致病性及毒力因子、抗原构造及抵抗力、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
第三节分枝杆菌属
牛分支杆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致病性及毒力因子、抗原构造及抵抗力、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
第四节李氏杆菌属(自学)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致病性及毒力因子、抗原构造及抵抗力、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
第五节梭菌属
产气荚膜梭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致病性及毒力因子、抗原构造及抵抗力、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
(掌握对人或畜禽、食品安全等具有重要致病性的细菌的病原形态、染色特性、培养特性,致病性及特殊的诊断方法,免疫防治及防控原则,掌握选择培养和鉴别培养的方法及特殊的染色方法)
第五篇真菌及其他类型原核微生物(2学时)
第一章真菌(1学时)
一、真菌的概念、真菌的分类
二、酵母菌
酵母菌的形态及大小、酵母菌的细胞构造、酵母菌的菌落特征、酵母菌的繁殖及生产应用。
三、霉菌
霉菌的菌落特征、菌丝的形态构造、霉菌的繁殖方式
四、真菌的培养
真菌的生长繁殖的条件、真菌的分离、真菌的培养方法
五、霉菌毒素及其危害
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赭曲霉毒素等在养殖业中的危害
第二章其他类型微生物及其致病(1学时)
一、放线杆菌
概述,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致病性及毒力因子、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
二、螺旋体
概述,猪痢疾螺旋体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诊断。
三、支原体
概述,鸡毒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和牛支原体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诊断。
四、立克次氏体
概述,立克次氏体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诊断。
(掌握病原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性与微生物学诊断)
五、衣原体
概述,衣原体的形态与染色、培养与生化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诊断。
(掌握病原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性与微生物学诊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 农业大学 动物 微生物学 免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