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课标解读.docx
- 文档编号:9094297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7.86KB
一年级上册课标解读.docx
《一年级上册课标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课标解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课标解读
《准备课》课标解读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李 昕(初稿)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来雪娣(修改)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李燕燕(统稿)
《准备课》是小学生步入学校大门的第一节数学课,对他们来说神秘的、充满挑战的。
在数学课上要学些什么呢?
是学生最好奇的一个问题。
《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知识技能中提出“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有关“数”的学习要求可以概括为:
对“数数”有初步的感觉。
入学前,学生能从1数到10,大部分学生能一一对应进行点数,但是物体的数量和数的结果没有真正对接起来,因此会出现数不对的现象。
由于学生年龄的缘故,有效注意的时间比较短,教学中要有效地利用学生的注意时间,培养学生听、说、思和做的习惯十分重要。
一年级的小学生有很大的好奇心,与生俱来的天性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关注的事件引进教学,成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学习起来有兴趣,感受数学学习有意思的事。
教师首先要注意把握本课的教学要求,其次要了解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
第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建立课堂常规。
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数数水平以及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
4.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使学生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借助学生熟悉的、有趣的主题图,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1.观察“美丽的校园”图,经历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观察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有序观察的良好习惯。
2.在观察中思考人和物的数量,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关于数量的表达方式,初步感受数学语言和数学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在小学低段,儿童对数的感悟是从数数辨认各组实物对象的多少开始建立的,这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
儿童对多少的感悟离不开具体的情境,这样就需要经历一个察觉实物集合中所包含的物体数量多少的过程,即用自然数表示多少。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初步培养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位置》课标解读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前门分校 张 艳(初稿)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邱京莲(修改)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李燕燕(统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第一学段要求用两种方法定性地刻画物体的位置:
一种是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一种是用“东、南、西、北”等描述物体的绝对位置。
一年级的“位置”内容,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起始课。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起始阶段。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
本单元集中教学最基本的空间方位概念,一方面为学生系统地进行数学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空间方位的体验和对概念的使用,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二是使学生会用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设计教学活动
确定上下位置关系的参照点是约定俗成的:
指向地球的方向是“下”,与此相反是“上”。
学生对此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头向上,脚向下;在日常生活中左、右手也各有各的功能。
对于“上、下”“前、后”“左、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生活经验的积累,教学中应该用好学生的生活经验。
如:
在课桌上摆放书本、铅笔盒学习上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现实活动中认识前后;依据左右手的功能帮助学生认识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进而进一步认识左右。
二、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辨认位置关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适合在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现实的空间活动中辨认位置关系。
在“平面图”中判断“上、下”“前、后”“左、右”,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也容易超出教学要求。
一年级的儿童处在前运算阶段的末期,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思维的支配,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和活动来进行。
要确定一个人站在对面的人的前后,开始儿童需要真正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才能确定,以后才能逐步想象自己处在那人的位置上,以此确定其前后、左右。
因此,可以将辨认“上、下”“前、后”“左、右”的练习变为在现实空间中的活动,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经验,然后再“扮演”练习中的“活动者”,逐步掌握辨别方位的方法和能力。
三、通过内容丰富、方式多样的练习,巩固学生对“上、下”“前、后”“左、右”的理解和表述
(一)通过摆放物品、根据信息找位置、摆一摆等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上、下”“前、后”“左、右”的理解和表述。
(二)通过说一说、圈一圈、填一填、连一连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对“上、下”“前、后”“左、右”的理解和表述。
如:
老鹰在飞机的下面,飞机在老鹰的上面;老鹰在飞机的下面,老鹰在轮船的上面。
让学生通过练习,找好参照点,并在练习中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具有相对性。
学生在表述时,一开始可能会说“老鹰在上面”或“老鹰在下面”,要在对比中进行分析,并规范学生的语言“老鹰在轮船的上面”“老鹰在飞机的下面”,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这也是学生理解位置关系的重要表现。
(三)通过分析生活事例,感受确定的位置关系带来的好处
在整理桌面、排队上车、有序交通环境、整理房间等事例中,通过对比有秩序和缺少秩序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到确定的位置关系带来的好处:
不混乱,整洁而有序等。
《1~5认识和加减法》课标解读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 金 英(初稿)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李燕燕(统稿)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二、课标解读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小学生正式学习数学知识的开始,是第一学段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
1~5的认识、加减法及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材在编排这些内容时,注意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建立起丰富的数概念。
注重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力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从“生活化”抽象为“数学化”的过程
学生在入学前基本上都已经会读、写、数20以内的数,基本上能正确口算5以内加减法。
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还只停留在“生活化”中的数学,他们对数概念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不深刻的。
像“一个人”“一支笔”这些单个数量的物体,学生知道可以用“1”来表示,但像“一筐梨”“一盘苹果”,有的学生就认为不能用“1”表示,认为筐里的梨、盘里的桃都有好几个,怎么能用“1”表示呢?
再如像“第二个学生”,有的学生也认为不能用“2”表示,认为只有1个学生,怎么能用“2”表示呢?
还有像5以内加减法,学生虽然能正确算出结果,但他们用的算法是掰手指头数或心里数,即比较“原始的”算法,且算得速度也较慢。
从这些现象中不难看出,虽然学生已经会读、写、数20以内的数,但不代表他们已经形成正确的数概念。
他们脑中的数还只是原生态的、生活化的,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抽象化的数。
虽然学生能正确算出5以内加减法的结果,但不代表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
因此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从“生活化”抽象为“数学化”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1.数概念教学包含:
数的产生,基数与序数的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和数的组成。
其中数的产生是这些概念中的核心。
教材中借助横向计算器,直观形象地演示出:
1添1就是2,2添1就是3,3添1就是4,4添1就是5,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每一个数产生的过程。
当学生知道了每个数产生的过程,也就自然而然地了解了数的意义、顺序、大小和组成。
例如:
知道2添1就是3,就能知道有3个数量的物体可以用3表示,第3个物体也可以用3表示;还能知道2的后面是3,3的前面是2;2比3小,3比2大;进而又能知道3可以分成1和2。
教学中抓住知识的核心进行教学,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原有的“生活化”的数逐步抽象为“数学化”的数,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数概念。
另外在教学1~5的认识时,还应注意渗透计数单位。
结合具体事物,引导学生思考:
2里面有几个一?
3条鱼,一条一条地数,需要数几次?
数3次是几?
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些数都是一个一个来计数的,都与“一”有关,初步感受计数单位“一”。
2.加减法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
教材中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通过形象地演示:
“把两只手中的气球合在一起”和“手中的气球飞走了1个”,促使学生将气球的合与分同前面学的“合”与“分”主动地建立起联系,同时配合教材中的点子图表示“合并”和“去掉”的含义,又促使学生的认识从具体的“合”与“分”,上升为抽象的“合并”和“去掉”,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学中还应通过多次地动手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手势比划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真正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含义,进而初步理解加减法运算的意义。
3.教材在教学5以内加减法时,注意让学生运用自己熟悉的数数或数的组成和分解的算法进行口算,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多种数学活动,像开火车、对口令、抢答、打手势等,进行强化训练,促使学生熟练地口算5以内加减法,形成必要的口算技能。
(二)适当渗透数学思想,初步培养学生数感和符号意识
1.创设“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圈一圈”“摆一摆”“比一比”“看一看”等活动,渗透分类、统计、集合、数形结合、一一对应、函数等数学思想。
例如:
在教学认数、第几、分与合、加减法时,让学生进行画一画、圈一圈、用手势比划、摆一摆图形等活动,初步感受集合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教学比多少时,先让学生将图片分一分、数一数,初步感受分类和统计思想,初步培养分类和统计的意识;再一个对一个地摆一摆、比一比,初步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
在讲解书上第29页第7题时,引导学生观察:
加号前面的数有什么规律?
加号后面的数呢?
计算的结果呢?
初步感受函数思想。
2.创设“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等活动,积累活动经验,感受符号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例如:
在教学认数时,先出示5个人、5盘苹果等实物或图片,然后让学生写一写:
可以用几来表示?
接着用这些实物或图片与数字“5”比较,问:
你觉得用数字表示怎么样?
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初步感受到用数字表示很简单即简洁,初步感受到这个“5”能表示很多东西即抽象,知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数来表达意思,初步感受数的交流作用,进而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在教学比多少时,当学生认识了“<”“>”“=”后,让学生说一说用这些符号表示两个数谁大谁小,比用文字表示怎么样?
使学生认识到:
用符号“<”“>”“=”表示,很形象,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数大,哪个数小。
从而使学生更加亲近这些符号,喜欢并且会用这些符号进行表达,初步形成良好的符号意识。
在教学加减法时,让学生结合“2+3=5”说一说:
哪些数学问题可以用这个算式表示?
使学生感受到很多的数学问题都可以用这个算式来表示,初步感受到数学符号的简洁、抽象、交流的作用。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教学中要结合数学知识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数是学生最基本的能力。
在数数时可以引导学生用点数的方法,指一个(或标一个)数一个,同时还要做到有序,既不能多数,也不能漏数。
在写数时,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
在学生发表意见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解决问题时,注意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切实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认识图形
(一)》课标解读
北京市西城区宣师一附小 路 华(初稿)
北京第一实验小学 邱京莲(修改)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李燕燕(统稿)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一学段”中提出“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二、课标解读
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内容的开始,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建立几何直观的重要基础。
课标要求“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这一要求就是通过观察与操作认识图形,直观地、整体地认识立体图形。
从对实物的观察与操作过程中来认识图形的特征,既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也符合数学课程的目标要求。
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发展能力,初步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发展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1.创设充满童趣的学习氛围
人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中,常见的楼房、积木、各种包装盒、皮球等,都给我们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直观形象。
基于这样的生活经验,学生可以从认识立体图形开始,“通过实物和模型等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辨认”是认识的低级阶段,但与以往的经验有所不同,它要经历从事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学生没有任何知识基础,但是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教学时,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童趣的语言,如:
从玩积木开始引入,让学生带着问题玩积木。
“看看这些图形中你认为哪种图形最淘气”“哪种图形比较淘气”“哪种图形最乖”“说说你的理由”。
使学生在充满童趣的语言中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总结、归纳出每种图形的特征。
了解每种图形的特征是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依据。
2.把课堂变成学生交流的平台
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理由,使学生在不断的观察、说理、思辨、修正自己的过程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为学生能够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做准备。
(二)设计多种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认识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丰富多采的学习活动,加深学生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能力。
使学生在图形的认识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
(三)设计易混的图形,提高学生的辨认能力
如:
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尤其是当一个正方形的面朝向学生时,学生极意认为这是正方体,也会有学生会认为是长方体,到底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依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去判断到底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
学生在不断思辨的过程中提高了观察能力及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能力,进一步的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四)在操作中感受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认识事物不仅要认识事物本身,还要通过认识它与周围的关系反过来再次认识这个事物,才是对事物的全面认识。
认识图形也是如此,教学中创设拼一拼的活动,如:
8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既可以拼成大正方体,又可以拼成长方体,还可以拼成不规则的几何体。
(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把所有的积木都用上,看谁搭得又高又稳”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用所学的立体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2014-09-26 人教网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课标解读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李 昕(初稿)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李燕燕(审稿)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二、课标解读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是学生系统学习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
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同时,本单元中学生所学习的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对今后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看,“现实情境”“生活情境”“具体情境”“简单情境”等词语出现频率都非常高,特别是第一学段。
这部分内容教学设计和实施时,要充分依托学生的现实背景,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比如学生的学号、班级、人数、身高等都和数、数序、数的大小有关……可以说,现实背景对“数与代数”内容的支撑越强,学生对“数与代数”各个内容的理解就越清晰,越明白,越鲜活。
要到达这样的效果,基于现实背景的“意义”解释也很重要,也就是说要能紧扣“现实情境”“生活情境”“具体情境”,对数、量、式及其关系等进行生动的具体的“意义”解释,让学生更加充分地理解枯燥的数、量、式及其关系的具体含义和背后所隐藏的丰富的内涵。
(一)让学生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
6~10的认识,教材都给学生提供了经历数概念产生过程的现实背景,引导学生结合生动的画面按照数数(通过具体实物与自然数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而理解自然数所表示的基数意义)──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数的组成的顺序认识数。
这个过程不仅从不同侧面展示了6~10各个数概念的丰富内涵,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的情境和机会,让学生有条件在现实背景中抽象出6~10的数概念,形成相应的数感。
(二)认数与计算紧密结合。
教材将6~10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穿插安排,学习一组数后紧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或数的组成学习相应的加法和减法。
如6、7的认识和有关6、7的加减法,教材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体会6、7的组成,然后通过具体拼摆引出有关6和7的加法、减法计算。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利用数的组成更好地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在计算中加深对数概念的理解。
(三)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同时加强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本单元“解决问题”的安排中,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
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材用“图里有什么”或“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提示)──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问题(教材用“怎样解答”提示)──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回顾与反思(教材用“解答正确吗”提示),引导学生体会到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教材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情境,帮助一年级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认识11~20各数》教材分析
北京市朝阳区针织路小学 常娅新(初稿)
北京市呼家楼学区 马 军(修改)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李燕燕(统稿)
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的起始课,是学生在学习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它既是对读数、数数等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也是为后续认识数位、理解位值制的意义等知识奠定基础的一课,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主题图提供了多种数量不等的学具,旨在让学生通过数出数量超过10个的学具,得到11~20的某个数据,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话题,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数数之后进行练习,培养数感提供了素材。
在使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图中有什么,再数一数,进而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本节课的导入,也可以将主题图作为练习的一部分,在学习新知之后,让学生看一看,数一数,引导学生学会不重复、不遗漏地数数,从而积累数数的经验。
例1是从学生熟悉的小棒入手,通过摆、数、捆等活动直观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材在编排上分为两个层次。
首先,引导学生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从而明确10个一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突出把“十”作为计数单位。
其次,在一捆小棒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单根小棒,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数数,同时直观理解 11~20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例2是通过直尺对20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关系进行教学,通过读数等学习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
教材在编排中,出现了标有0~20各数的直尺,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读0~10各数初步感受数序,并以此延伸到11~20各数的顺序。
然后结合直尺上的数据对学生进行提问,如“16比17大还是小”“13前面一个数是几,后面一个数是几”“17离10近还是离20近”等,使学生对0~20各数的顺序、大小有进一步地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数感。
“做一做”第1题是对主题图的再利用,是通过数散乱的学具,培养学生不重复、不遗漏地有序数数的方法,在复习数数方法、积累数数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
第2题是训练学生脱离实物并练习分段数数,是对学生进行数序、数的大小等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
第3题是单纯的认数、读数练习,教师可以在完成此练习后,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还在哪里见到过11~20各数,从而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0以内的进位加法》课标解读
北京小学 李惠玲(初稿)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李燕燕(统稿)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二、课标解读
20以内进位加法是第一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基于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后续学习20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上册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