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控制的基本要素.docx
- 文档编号:9091439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25KB
企业财务控制的基本要素.docx
《企业财务控制的基本要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财务控制的基本要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财务控制的基本要素
第十一章 财务控制
第一节 财务控制的含义与种类
一、财务控制的含义和特征(熟悉)
1.含义:
财务控制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保企业及其部机构和人员全面落实及实现财务预算的过程。
2.特征:
(1)财务控制以价值控制为手段
(2)财务控制以综合经济业务为控制对象
(3)财务控制以日常现金流量控制为主要容
二、财务控制的基本原则(了解)P441-442
目的性原则、充分性原则、及时性原则、认同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灵活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简明性原则
三、财务控制的种类(掌握)
(1)按照财务控制的容,可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类。
一般控制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赖以进行的部环境所实施的总体控制,亦称基础控制或环境控制。
这类控制并不直接地作用于企业的财务活动,而是通过应用控制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影响。
应用控制,是指直接作用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具体控制,亦称业务控制。
这类控制的特征,在于它们构成了企业业务处理程序的一部分,并都具有防和纠正一种或几种错弊的作用。
(2)按照财务控制的功能,可分为预防性控制、侦查性控制、纠正性控制、指导性控制和补偿性控制。
预防性控制,是指为了防风险、错弊和非法行为的发生、或尽量减少其发生机会所进行的一种控制。
侦查性控制,是指为及时识别已存在的财务危机或已发生的错弊和非法行为或增强识别风险和发现错弊机会的能力所进行的各项控制。
纠正性控制是指对那些由侦查性控制查出来的问题的控制。
指导性控制是为了实现有利结果而采取的控制。
补偿性控制是针对某些环节的不足或缺陷而采取的控制措施。
(3)按照财务控制的时序,可分为事先控制(原因控制)、事中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结果控制)三类。
(4)按照财务控制的主体,可分为出资者财务控制、经营者财务控制和财务部门的财务控制。
出资者财务控制是为了实现其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的目标而对经营者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的控制;
经营者财务控制是为了实现财务预算目标而对企业及各责任中心的财务收支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财务部门的财务控制是财务部门为了有效地组织现金流动,通过编制现金预算,执行现金预算,对企业日常财务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5)按照财务控制的依据,可分为预算控制和制度控制。
预算控制以财务预算为依据;
制度控制以企业部规章制度为依据;
制度控制具有防护性的特征,而预算控制主要具有激励性的特征。
(6)按照财务控制的对象,可分为财务收支控制和现金控制。
(7)按照财务控制的手段,可分为定额控制(绝对控制)和定率控制(相对控制)。
定额控制中,一般而言,对于激励性指标确定最低控制标准,对于约束性指标确定最高控制标准;
比较而言,定额控制没有弹性,定率控制具有弹性。
第二节 财务控制的要素与方式
一、财务控制的要素
控制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二、财务控制的方式
财务控制的方式主要包括授权批准控制、职务分离控制、全面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独立检查控制和业绩评价控制等。
第三节 责任中心
一、责任中心的含义和特征P453
1.责任中心就是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并享有一定权利和利益的企业(部)责任单位。
2.责任中心的特征:
责任中心是一个责权利结合的实体;
责任中心具有承担经济责任的条件;
责任中心所承担的责任和行使的权力都应是可控的;
责任中心具有相对独立的经营业务和财务收支活动;
责任中心便于进行责任会计核算或单独核算。
二、成本中心的定义、类型、特点和考核指标
1.定义:
P455
成本中心是对成本或费用承担责任的责任中心。
2.类型:
成本中心有技术性成本中心和酌量性成本中心两种类型。
技术性成本中心,其特点是这种成本的发生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物质成果,在技术上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技术性成本可以通过弹性预算予以控制。
酌量性成本中心,这种费用发生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专业服务,一般不能产生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成果,在技术上,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酌量性成本的控制应着重于预算总额的审批上。
3.特征:
(1)只考评成本费用不考评收益;
(2)只对可控成本承担责任(P455);
可控成本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
可以预计、可以计量、可以施加影响、可以落实责任。
成本的可控与不可控是以一个特定的责任中心和一个特定的时期作为出发点,这与责任中心所处管理层次的高低、管理权限及控制围的大小和经营期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
首先,成本的可控与否,与责任中心的权力层次有关;其次,成本的可控与否,与责任中心的管辖围有关;最后,某些从短期看属不可控的成本,从较长的期间看,又成为了可控成本。
成本不仅可按照可控性分类,也可按照其他标志分类。
一般来说,成本中心的变动成本大多为可控成本,而固定成本大多是不可控成本;直接成本大多是可控成本,间接成本大多是不可控成本。
(3)只对责任成本进行考核和控制。
责任成本是各成本中心当期确定或发生的各项可控成本之和。
4.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
成本(费用)变动额、成本(费用)变动率
成本(费用)变动额=实际责任成本(或费用)-预算责任成本(或费用)
成本(费用)变动率=成本(费用)变动额/预算责任成本(费用)×100%
注意:
这里的预算责任成本(或费用)是指实际产量的预算责任成本
教材P458[例11-1]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
某企业部一车间为成本中心,生产A产品,预算产量12000件,单位成本100元;实际产量14000件,单位成本95元。
可以计算该成本中心的成本变动额和变动率是:
【答疑编号1110001:
针对该题提问】
成本变动额=95×14000-100×14000=-70000(元)
成本变动率=(-70000)/(100×14000)×100%=-5%
计算结果表明,该成本中心的成本降低额为70000元,降低率为5%。
例1:
某车间其四月份的成本预算资料如下:
可控成本总额为2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10万元;不可控成本为15万元,全部为固定成本,预算产量为10000件。
四月份的实际成本资料如下:
可控成本为20.5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10.5万元;不可控成本为18万元,实际产量为11000件。
要求:
若该车间为成本中心
①计算预算单位变动成本
【答疑编号1110002: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预算单位变动成本=(200000-100000)/10000=10(元/件)
②计算其责任成本变动额和变动率
【答疑编号1110003: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实际产量的预算成本=100000+10×11000=210000(元)
责任成本变动额=20.5-21=-0.5(万元)
责任成本变动率=-0.5/21=-2.38%
③登记下列责任报告,并评价该车间成本控制业绩(以后讲解)。
成本项目
实际
预算
差异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合计
三、利润中心的定义、类型和考核指标
1.定义:
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区域,它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收入和生产经营决策权。
利润中心与成本中心的区别:
(1)利润中心的控制围更广;
(2)利润中心的权利大一些,它往往处于企业部的较高层次,一般具有独立的收入来源或能视同为一个独立收入的部门,一般还具有独立的经营权;
(3)利润中心不仅要绝对地降低成本,而且要寻求收入的增长,并使之超过成本的增长,它强调的是相对成本的节约。
2.类型:
利润中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利润中心,另一种是人为利润中心。
自然利润中心是指可以直接对外销售产品并取得收入的利润中心;
人为利润中心是指只对部责任单位提供产品或劳务而取得“部销售收入”的利润中心。
人为利润中心应具备的条件:
该中心可以向其他责任中心提供产品(含劳务);能为该中心的产品确定合理的部转移价格,以实现公平交易、等价交换。
3.利润中心的成本计算
(1)利润中心只计算可控成本,不分担不可控成本,即不分摊共同成本,人为利润中心适合采取这种计算方式;
(2)利润中心不仅计算可控成本,也计算不可控成本,自然利润中心适合采取这种计算方式。
4.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
(1)当只计算可控成本时:
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销售收入-该利润中心可控成本总额(或变动成本总额)
说明:
如果可控成本中包含可控的固定成本,就不完全等于变动成本总额。
(2)当既计算可控成本又计算不可控成本时(前三个指标):
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销售收入-该利润中心变动成本总额
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的固定成本
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的固定成本
公司利润总额=各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之和-公司不可分摊的各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教材P461[例11-2]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
某企业的甲车间是一个自然利润中心。
本期实现部销售收入1200000元,销售变动成本850000元,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为80000元,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应由该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为90000元。
【答疑编号1110004:
针对该题提问】
则该中心实际考核指标分别为:
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1200000-850000=350000(元)
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350000-80000=270000(元)
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270000-90000=180000(元)
四、投资中心的特点和考核指标
(一)含义:
既要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对投资效果负责的中心。
投资中心与利润中心的区别:
二者的权利不同;
二者的考核办法不同;
二者的组织形式不同。
三个责任中心的对比表
实际应用围
权利
考核围
考核办法
组织形式
考核指标
成本中心
最广
最小(可控成本的控制权)
可控的成本、费用
只以货币形式计量投入,不以货币形式计量产出
一般不是法人
责任成本(费用)变动额
责任成本(费用)变动率
利润中心
较窄(较高层次,具有独立收入,并具有经营决策权的中心)
较高(生产经营决策权)
成本费用、收入、利润
不进行投入产出的比较
可以是法人,也可以不是法人
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
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
利润中心可控利润
投资中心
最小(最高层次,具有投资决策权的中心)
最高(投资决策权)
成本费用、收入、利润、投资效率
进行投入产出比较
一般是法人
投资利润率
剩余收益
(二)考核指标
1.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利润/投资额=利润/净资产
=资本周转率×销售成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
或:
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注意:
由于利润或息税前利润属于期间指标,所以指标中的投资额和总资产额应按平均投资额或平均资产占用额来计算。
投资利润率指标的优点:
(1)投资利润率能反映投资中心的综合盈利能力。
(2)投资利润率具有横向可比性。
(3)投资利润率可以作为选择投资机会的依据,有利于调整资产的存量,优化资源配置;
(4)以投资利润率作为评价投资中心经营业绩的尺度,可以正确引导投资中心的经营管理行为,使其行为长期化。
投资利润率指标的缺点:
(1)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会使企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失实,导致相应的折旧少计,利润多计,使计算的投资利润率无法揭示投资中心的实际经营能力。
(2)使用投资利润率往往会使投资中心只顾本身利益而放弃对整个企业有利的投资项目,造成投资中心的近期目标与整个企业的长远目标的背离。
(3)投资利润率的计算与资本支出预算所用的现金流量分析方法不一致,不便于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与原定目标的比较。
(4)由于一些共同费用无法为投资中心所控制,投资利润率的计量不全是投资中心所能控制的。
2.剩余收益
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或净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收益率
或:
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剩余收益指标与投资利润率指标的关系:
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收益率
=投资额×投资利润率-投资额×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收益率
=投资额×(投资利润率-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收益率)
可以看出,如果投资利润率大于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收益率,则剩余收益大于0。
以剩余收益作为投资中心经营业绩的评价指标,各投资中心只要投资利润率大于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收益率(或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该项投资(或资产占用)就是可行的。
剩余收益指标的优点:
体现投入产出关系;避免本位主义。
教材P466[例11-3]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
某公司下设投资中心A和投资中心B,该公司加权平均最低投资利润率为10%,现两中心追加投资。
有关资料如表11-1所示。
表11-1 投资中心指标计算表 单位:
万元
项目
投资额
利润
投资利润率
剩余收益
追加投资前
A
40
2
5%
2-40×10%=-2
B
60
9
15%
9-60×10%=+3
Σ
100
11
11%
11-100×10%=+1
投资中心A追加投资20
A
60
3.6
6%
3.6-60×10%=-2.4
B
60
9
15%
9-60×10%=+3
Σ
120
12.6
10.5%
12.6-120×10%=+0.6
投资中心B追加投资40
A
40
2
5%
2-40×10%=-2
B
100
14.8
14.8%
14.8-100×10%=+4.8
Σ
140
16.8
12%
16.8-140×10%=+2.8
【答疑编号1120001:
针对该题提问】
根据表11-1中资料评价A、B两个投资中心的经营业绩,可知,如以投资利润率作为考核指标,追加投资后投资中心A的利润率由5%提高到了6%,投资中心B的利润率由15%下降到了14.8%,是向A投资比向B投资好;但以剩余收益作为考核指标,A的剩余收益由原来的-2万元变成了-2.4万元,B的剩余收益由原来的3万元增加到4.8万元,应当向B投资。
如果从整个公司进行评价,就会发现A追加投资时全公司总体投资利润率由11%下降到10.5%,剩余收益由1万元下降到0.6万元;B追加投资时全公司总体投资利润率由11%上升到12%,剩余收益由1万元上升到2.8万元,这和以剩余收益指标评价各投资中心的业绩的结果一致。
所以,以剩余收益作为评价指标可以保持各投资中心获利目标与公司总的获利目标达成一致。
在以剩余收益作为考核指标时,所采用的规定或预期最低投资收益率的高低对剩余收益的影响很大,通常可用公司的平均利润率(或加权平均利润率)作为基准收益率。
例题1:
某集团公司下设一分公司,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70%,固定成本为800万元,其中,折旧费为200万元。
(1)若该分公司为利润中心,固定成本中只有折旧费是部门经理不可控而应该由分公司负担的,折旧费以外的固定成本为部门经理的可控成本。
要求计算:
①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
②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
③该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
【答疑编号1120002: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①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5000-5000×70%=1500(万元)
②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1500-(800-200)=900(万元)
③利润中心可控利润=900-200=700(万元)
(2)若该分公司为投资中心,其所占用的总资产平均总额为4000万元,其中负债资金1000万元,平均利息率为10%。
若该公司股东要求的最低净资产利润率为11%,所得税率33%。
要求计算:
①该投资中心的投资利润率。
②该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
【答疑编号1120003: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①净利润=(5000-5000×70%-800-1000×10%)×(1-33%)=402(万元)
投资利润率=402/(4000-1000)=402/3000=13.4%
②剩余收益=402-3000×11%=72(万元)
例题2:
英达公司下设A、B两个投资中心。
A投资中心的投资额为200万元,投资利润率为15%;B投资中心的投资利润率为17%,剩余收益为20万元;英达公司要求的平均最低投资利润率为12%。
英达公司决定追加投资100万元,若投向A投资中心,每年可增加利润20万元;若投向B投资中心,每年可增加利润15万元。
要求:
(l)计算追加投资前A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
【答疑编号1120004: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追加投资前A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200×15%-200×12%=6(万元)
(2)计算追加投资前B投资中心的投资额。
【答疑编号1120005: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B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投资额×(17%-12%)=20
追加投资前B投资中心的投资额=20/(17%-12%)=400(万元)
(3)计算追加投资前英达公司的投资利润率。
【答疑编号1120006: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追加投资前英达公司的投资利润率=(200×15%+400×17%)÷(200+400)=16.33%
(4)若A投资中心接受追加投资,计算其剩余收益。
【答疑编号1120007: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剩余收益=(200×15%+20)-(200+100)×12%=14(万元)
(5)若B投资中心接受追加投资,计算其投资利润率。
(2002年)
【答疑编号1120008: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投资利润率=(400×17%+15)/(400+100)=16.60%
第四节 责任预算、责任报告与业绩考核
一、责任预算
1.含义:
P468
责任预算是以责任中心为主体,以其可控成本、收入、利润和投资等为对象编制的预算。
2.编制程序P468
(1)自上而下、层层分解,集权组织结构形式下一般采用这种编制程序;
(2)由下而上、层层汇总,分权组织结构形式下一般采用这种编制程序。
二、责任报告
1.编制依据P473
它是根据责任会计记录编制的反映责任预算实际执行情况,揭示责任预算与实际执行差异的部会计报告。
2.各层次的侧重点P473
在企业的不同管理层次上,责任报告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最低层次的责任中心的责任报告应当最详细,随着层次的升高,责任报告的容应以更为概括的形式来表现。
3.编制程序P474
责任报告是自下而上逐级编报的。
例题:
某车间其四月份的成本预算资料如下:
可控成本总额为2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10万元;不可控成本为15万元,全部为固定成本,预算产量为10000件。
四月份的实际成本资料如下:
可控成本为20.5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10.5万元;不可控成本为18万元,实际产量为11000件。
要求:
若该车间为成本中心
①计算预算单位变动成本;(前面已经讲解)
②计算其责任成本变动额和变动率;(前面已经讲解)
③登记下列责任报告,并评价该车间成本控制业绩。
成本项目
实际
预算
差异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合计
【答疑编号1130001:
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
成本项目
实际
预算
差异
变动成本
10万元
11万元
-1万元
固定成本
10.5万元
10万元
0.5万元
合计
20.5万元
21万元
-0.5万元
该车间固定成本比预算超支了,但变动成本节约较多,总体成本控制业绩较好.
三、业绩考核
1.依据P477
业绩考核以责任报告为依据。
2.广义与狭义P477
狭义的业绩考核仅指对各责任中心的价值指标,如成本、收入、利润以及资产占用等责任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广义的业绩考评除这些价值指标外,还包括对各责任中心的非价值责任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3.不同责任中心业绩考核的重点P478
成本中心:
只考核其责任成本;
利润中心:
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在进行考核时,应以收入、边际贡献和息税前利润为重点进行分析、评价;
投资中心:
考核的重点应当放在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两个指标上。
第五节 责任结算与核算
一、部转移价格的含义、各种类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一)含义P479
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部各责任中心之间进行部结算和部责任结转时所使用的计价标准。
(二)各种类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1)市场价格
注意:
①在中间产品有外部市场,可向外部出售或从外部购进时,可以市场价格作为部转移价格,但并不等于直接将市场价格用于部结算,而应在此基础上将销售费、广告费以及运输费等扣除;
②以市场价格为依据制订部转移价格,一般假设中间产品有完全竞争的市场,或中间产品提供部门无闲置生产能力。
(2)协商价格
前提:
责任中心转移的产品应有在非竞争性市场买卖的可能性,在这种市场买卖双方有权自主决定是否买卖这种中间产品,当双方争执不下时,企业高一级的管理层要进行必要的干预。
价格围:
协商价格的上限是市价,下限是单位变动成本,具体价格由各相关责任中心在这一围协商决定。
(3)双重价格
特点:
分别选用对责任中心最有利的价格为计价依据。
形式:
双重市场价格:
供应方采用最高市价,使用方采用最低市价;
双重转移价格:
供应方按市场价格或协议价作为基础,而使用方按供应方的单位变动成本作为计价的基础。
双重价格的优点是既可较好的满足供应方和使用方的不同需要,也能激励双方在经营上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前提条件:
P483
部转移的产品或劳务有外部市场,供应方有剩余生产能力,而且其单位变动成本要低于市价。
(4)成本价格
特点:
以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为基础而制定。
形式:
标准成本,即以产品(半成品)或者劳务的标准成本作为部转移价格;
标准成本加成,即按产品(半成品)或者劳务的标准成本加计一定的合理利润作为计价的基础;
标准变动成本,是以产品(半成品)或者劳务的标准变动成本作为部转移价格,它不能反映劳动生产率变化对固定成本的影响,不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财务 控制 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