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后汇总整理编辑后版本讲解.docx
- 文档编号:9084505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63.28KB
财政学课后汇总整理编辑后版本讲解.docx
《财政学课后汇总整理编辑后版本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课后汇总整理编辑后版本讲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学课后汇总整理编辑后版本讲解
财政学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章节整理)
使用声明:
本材料经课代表整理,主要选自教授PPT以及网络,仅代表部分同学观点,难免有疏漏或理解者不到位。
所以本资料仅供各位同学参考,不承担任何责任,详细内容需要同学们结合课本以及PPT进行分析,丰富总结出自己观点!
最后感谢参与整理与编辑的课代表,预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
一、财政印象
一、概念
市场失灵
1定义:
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令人满意的方面称为市场失灵。
2分类:
第一类市场失灵是指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
如由于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失灵。
第二类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市场运行结果本身的缺陷,即它所产生的资源配置或收入分配状态是不理想的。
如由于消费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的市场失灵。
财政
也叫“国家财政”。
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公共产品
①定义:
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如国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财物和劳务,以及义务教育、公共福利事业等。
)
②特点:
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它的消费,即具有非竞争性;某些人对这一产品的利用,不会排斥另一些人对它的利用,即具有非排他性。
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
公共需要
指社会成员通过非等价交换的方式获得无差别享用的共同需要。
是经济发展的外在条件,一般由政府部门提供体现政府职能。
(如国防、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管理等),获得公共需要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二、问答题
1、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①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种流派。
一方面古典学派认为市场是一双无形的手,政府应该担当守夜人的角色。
可以说是政府的无为而治的状态。
另一方面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本身存在缺陷,需要政府积极干预经济。
在我看来政府与市场不是一种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政府和市场都能调节经济但也都存在缺陷。
3市场失灵表现为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令人满意的方面。
市场失灵分为两类。
第一类市场失灵是指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
如由于外部效应、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失灵。
第二类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市场运行结果本身的缺陷,即它所产生的资源配置或收入分配状态是不理想的。
(如由于消费偏好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的市场失灵。
)
③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活动的结果未必能校正市场失灵,政府活动本身也许就有问题,甚至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主要原因包括政府决策的无效率(选举程序)、政府机构运转(缺乏竞争)的无效率和政府干预的无效率。
因此政府和市场是相互补充的两部分,应该充分提高政府和市场的有效性。
2、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国家政府分配社会产品、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包括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
①资源配置是指社会使用现有资源的方式。
它关注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的社会产品结构。
他的含义包括:
社会总产品分配置和生产要素配置。
手段上表现为总量既定,社会产品的结构以及每项支出的成本与效益。
②收入分配是指社会产品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以及各经济实体之间的归属。
收入分配反映了社会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关注在社会收入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各人的收入份额。
财政政策会影响收入分配状况,因此具有收入分配职能。
政策目标为社会公平、经济公平。
手段表现在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界线;规范工资制度;税收调节;转移支出等
③经济稳定:
社会现有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物价总水平稳定,就业充分。
这是静态的或短期的宏观目标。
④经济增长:
生产能力与经济总量不断增长。
这是动态的或长期的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目标。
指标为: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3、财政资源配置职能
①资源配置是指社会使用现有资源的方式。
它关注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的社会产品结构。
②含义包括:
社会总产品分配置和生产要素配置。
③手段上表现为总量既定,社会产品的结构以及每项支出的成本与效益。
财政政策会影响社会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产品结构,因此具有资源配置职能。
4、财政收入分配职能
①收入分配是指社会产品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以及各经济实体之间的归属。
收入分配反映了社会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关注在社会收入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各人的收入份额。
财政政策会影响收入分配状况,因此具有收入分配职能。
②政策目标为社会公平、经济公平。
手段表现在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界线;规范工资制度;税收调节;转移支出等
③具体的实施手段包括:
一是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范围和界限。
如:
企业职工和全社会的医疗保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
二是规范工资制度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和类似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制度。
取消各种明补和暗补,提高工资的透明度;取消变相的实物工资等等。
三是加强税收调节。
比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等。
四是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和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和福利水平。
5、简述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①经济稳定:
社会现有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物价总水平稳定,就业充分。
这是静态的或短期的宏观目标。
②经济增长:
生产能力与经济总量不断增长。
这是动态的或长期的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目标。
指标为: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③具体实施办法包括:
一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分别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是通过发挥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等制度的“内在稳定器”作用,帮助社会来稳定经济活动。
三是通过财政投资和补贴等,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环境。
四是逐步增加治理污染、生态保护以及文教、卫生等方面的支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一、概念:
私人产品
与公共产品相对立的概念,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
公共产品
是公众共同受益,消费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
混合产品
是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某些性质的产品。
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具有非竞争性和可排斥性的产品。
增加消费者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但要排斥某些消费者消费这一产品是可行的。
如收费的桥梁。
二是具有外部效益的产品。
有些产品兼有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
就内部效益而言,它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但就外部效益而言,它又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如公共图书馆。
二、问答题
1、分析混合产品供给原则;
对于具有非竞争性和可排斥性的产品:
①公共提供的效益:
如果该项产品由政府通过税收取得资金,并拨款来补偿其成本,社会的净得益就等于消费效益(充分使用该桥梁所能得到的利益)扣除生产成本、税收成本以及税收的效率损失之后的余额。
即公共提供的社会净效益=消费效益-生产成本-税收成本-税收的效率损失。
②市场提供的效益:
如果该项产品通过价格或使用费的方式来补偿成本,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的净得益为潜在的消费效益(充分使用该桥梁所能得到的利益)扣除生产成本、收费成本与收费的效率损失以后的余额。
即市场提供的社会净效益=消费效益-生产成本-收费成本-收费的效率损失。
③公共提供还是市场提供取决于哪种方式的社会净效益大,具体地说取决于税收成本、税收的效率损失与收费成本与收费的效率损失的相对关系。
4对于具有外部效益的产品:
市场提供,外部效益很小;公共提供,外部效益很大;
混合提供,将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结合可以使这种效率损失减少。
理想的成本分担方式是在社会边际效益等于产品边际成本的产出水平上,消费者按内部边际效益承担价格中的一部分,政府按外部边际效益通过补贴方式承担价格的其余部分。
2、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的意义:
①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
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政府购买性支出,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即实行等价交换。
对市场运行而言,购买性支出,对消费和生产具有直接影响,可广泛用于调节各项经济活动。
一定时期内政府购买性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对市场物价、有关产业发展有重要调控作用。
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国民经济面临工业化的繁重任务,政府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
转移性支出,是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转移性支出,由于是价值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就不可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为了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社会政策目标。
与购买性支出相比,转移性支出的重点在于体现社会公平,而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则是间接的。
在经济发达国家,市场发育程度高,社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政府一般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财政分配政策重点倾向于体现社会公平,因而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
②意义:
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是,以此可分析政府预算政策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和选择,以及政府对市场运行干预的广度、深度。
3、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反映财政支出活动的指标:
①财政支出/GDP;②财政收入/GDP
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变动趋势的指标:
财政支出/GDP
财政支出增长率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GDP增长率)
财政支出边际增长倾向,(财政支出边际增长倾向=财政支出增加额/GDP增加额)
4、瓦格纳法则;
①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将会提高。
②瓦格纳认为,导致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
由于经济发展,经济纠纷的增加,需要国家通过法律和管理建立经济规则,导致财政支出增加;同时由于人口增加和城市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设施的需求增加,政府需要加强社会秩序的稳定,也导致财政支出的扩大。
5、政支出规模影响因素
①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
②政治因素:
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
③社会因素:
人口因素、文化背景等因素
三财政支出公平与效率
一、概念:
公平
概括地说就是规则公平(又称为经济公平)、起点公平(又称为机会均等)和结果公平(又称为社会公平)。
起点公平:
起点公平或机会均等试图对规则公平进行补充。
不仅竞争过程中规则要公平,而且对于所有社会成员来说,竞争的起点也应是公平的。
起点公平强调在起点一致条件下的规则公平。
起点公平主张消除由天然禀赋所造成的分配结果差别,但承认和肯定因偏好和选择所产生的收入分配差别。
起点公平强调在起点一致条件下的规则公平。
规则公平
即认为经济活动是所有社会成员进行交换,交换的规则必须公平。
从规则公平来看,公平的含义仅在于所有社会成员都按统一的竞争规则行事,每个人所取得的收入与他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完全对应。
结果公平
结果公平,强调分配结果的均等,强调社会成员之间所拥有的收入份额相等。
从结果公平的观念看,贫富差距就是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就促进了公平,而理想的公平则是平等分配。
显然,结果公平是对规则公平的否定,不管一个人的贡献大小,他的收入份额应与他人相等,至少差距不能过大。
贫困指数
是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这就需要确认某一个收入水平为贫困线。
贫困指数越大说明贫穷者越多,收入分配也就越不公平,反之则越是公平。
用贫困指数的缺陷是怎样确定贫困线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容易包含着一些武断的因素。
基尼系数
洛伦茨曲线Lorenzcurve与对角线之间的面积E同对角线所形成的三角形面积0BD之比称为基尼系数。
它用以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
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数值越小,收入分配就越公平,反之则越不公平。
成本效益分析法
原理是,根据国家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各种方案,计算出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效益的比率,确定优先采用的次序
最低费用选择法:
是指对每个备选方案进行分析时,只计算有形成本,而不计量社会效益,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标准。
换言之,就选择那些使用最少的费用就可以达到相同目标的方案。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军事、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等支出项目。
公共定价法
由于政府也提供大量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市场性物品”,那么这些物品也涉及到价格的确定,即公共定价。
(成本易于计量,效益难以计算,但可以部分或全部进入市场交易的项目)公共定价法包括纯公共定价和管制定价两个方面。
二、问答题
1.中国贫富差距的原因及建议措施;
①原因包括首先国有企业贱卖使许多有权者获得了暴利,而大多数工人失业或收入下降。
②其次4万亿(30万亿)刺激计划,由于投资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基础设施行业,主要是资本密集型,创造的就业机会较少。
③由于更多资源流入强势企业和部门,对中小企业形成进一步的挤压。
④再次农民社会保障的严重缺失。
⑤此外行政腐败严重等。
建议措施包括:
完善分配领域的税收体系;大幅提高职工收入和投资者收入;变资源向大企业倾斜为向中小企业倾斜;加快社会保障和医保改革进程;加大建立现代慈善组织机构;控制垄断行业高收入和高管薪酬;大幅降低政府开支;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指标;有效约束官员权力,遏制政府与民争利;政治体制改革应有实质性进展等。
六基础设施支出
一、概念题: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经济基础设施是永久性工程构筑、设备、设施和它们所提供的为所有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公共需要的服务。
经济基础设施包括公共设施、公共工程以及其他交通部门。
社会基础设施通常包括文教、医疗保健、科技、体育等。
BOT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方式,是政府吸引私人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融资方式。
BOT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
政府对该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资本具有获取利润的机会。
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
TOT
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方式,即移交—经营—移交,是指委托方(政府)与被委托方(外商或私人企业)签订协议,规定委托方将已经建成投产运营的基础设施项目移交给被委托方在一定期限内进行经营,委托方凭借所移交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未来若干年的收益,一次性地从被委托方那里融到一笔资金,再将这笔资金用于新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二、简答题
1、基础设施的筹资模式;
①政府财政投资:
以财政资金,主要是税收收入投资基础设施.
②国内资本市场筹资:
在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筹资。
③引进外资:
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外资的主要目标有三个:
①弥补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不足;②引入新的技术;③引入竞争,促进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④BOT(build—operate—transfer)方式,是政府吸引私人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融资方式。
BOT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
政府对该机构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可以有所限制,但保证私人资本具有获取利润的机会。
当特许期限结束时,私人机构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给政府部门,转由政府指定部门经营和管理。
⑤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方式,即移交—经营—移交,是指委托方(政府)与被委托方(外商或私人企业)签订协议,规定委托方将已经建成投产运营的基础设施项目移交给被委托方在一定期限内进行经营,委托方凭借所移交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未来若干年的收益,一次性地从被委托方那里融到一笔资金,再将这笔资金用于新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2、政府采购概念与原则;
①概念:
政府采购就是指国家各级政府为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
②原则:
公开采购、有效竞争、公正采购、推动国内竞争和促进产业发展原则。
3、基础设施政府垄断分析;
①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的干预应该是两方面的。
一方面,政府通过控制市场准入来减少自然垄断行业中的企业数目,限制自由竞争;另一方面,在对自然垄断行业实施行业准入的同时,政府还必须管制垄断企业的价格和服务质量,否则垄断企业有可能滥用其垄断权利,通过提高价格降低质量、限制潜在竞争对手等方式损害消费者利益。
②要解决基础设施领域的问题,仅仅依靠市场制度或者政府都是行不通的。
合理的解决办法是:
在政府的适当干预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这是弥补市场缺陷的最佳选择。
七社会保障支出
一、概念题: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社会保障
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
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失业保险
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在职工由于各种原因中断工作等待再就业期间,从社会获得基本生活及医疗等方面的物质帮助,并通过转业训练和生产自救,使其重新就业的社会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
是一种以职工和单位缴纳的税(费)及政府补助为一定的经费来源的社会保险制度,这种保险负责支付患病职工以及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职工的直系亲属也可享受一定的医疗补助。
社会救济
是政府将税收收入无偿转移给贫困者的一种收入分配方式。
社会优抚
是政府或社会对现役退伍复员残废军人及烈士军属给予抚恤和优待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具体包括抚恤、优待、优抚社会化服务。
二、问答题:
1、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①社会保险:
包括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工伤、生育保险)
②社会救济:
是政府对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和因自然灾害遭受损失或发生其他不幸事故而生活困难者提供资金与食物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③社会福利:
是国家和社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在享受基本生存权利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提高生活水平、增加居民劳动报酬和基本生活保障之外的给付和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④社会优抚:
是政府或社会对现役退伍复员残废军人及烈士军属给予抚恤和优待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具体包括抚恤、优待、优抚社会化服务。
2、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内容.
包括有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为城镇所有企业及其职工。
自由职业者、城镇个体工商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资金来源:
个人、企业和国家。
目前我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
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①采用个人账户积累模式。
②一般情况下,只有企业缴费,职工个人不缴费。
③缴费来源主要是企业的自有基金、奖励与福利基金。
④积累基金只能存银行、买国债,不能进行市场化投资。
⑤企业自愿建立,国家不强制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三个层次,是由职工自愿参加的补充保险形式。
3、社会保障支出的发展趋势;
①实行“医药分离”制度。
实现医疗机构所属药房与社会药店之间、公立医疗机构与民营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竞争.
②在医疗服务供给上引入竞争机制,给消费者提供选择机会。
③家庭医生。
目前中国农村有40%一60%的人看不起病。
在中西部地区,由于看不起病,住不起院,死在家中的人占60%到80%。
八财政收入
一、概念题:
财政收入
作为一个过程--一部分国民收入从财政资金缴纳者手中向政府手中转移的过程(政府与各种缴纳者的关系、转嫁与归宿、公平与效率等);作为一部分资金--国家以各种方式方式集中支配的资金总量(预算资金与非预算资金、财政收入形式的选择、收入总量确定等)
通货膨胀税
是指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一种隐蔽性的税收。
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由于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人们的名义货币收入增加,导致纳税人应纳税所得自动地划入较高的所得级距,形成档次爬升,从而按较高适用税率纳税。
这种由通货膨胀引起的隐蔽性的增税,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
铸币税
是指政府由于其印制货币的垄断权而获得的收人。
印制货币所需花费的成本极低,而所印出的钞票本身具有购买力,政府可以用它来换取商品与服务。
铸币税的征收可以通过一国货币需求的增加来实现。
当一国实际货币需求增加时,通过增发货币进入流通,给政府提供某些免费的资源,这种购买力的收益,就是铸币税的含义。
预算外资金
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制度外收入;
首先它没有经过正当法律程序,但又是打着政府机构的名义收取的。
第二,它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人们概括为“三乱”,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除此之外,一些部门还接受企业和个人“捐赠”、将政府部门的资产收人纳人小金库、无偿占有企业财产等。
第三,它大都脱离监管,自收自支,可以说是财政“黑洞”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问答题:
财政收入规模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基础性制约,一国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具体包括有:
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生产效率提高,GDP增长较快;经济效果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
(2)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当通胀由财政赤字引起的时候,“国家财政就会通过财政赤字从GDP再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对比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增长率;如果通胀主要是由信用膨胀造成的,则"财政在再分配中有得有失,而且可能是所失大于所得,即财政收入实际下降"。
(3)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
统收统支到利改税;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现行财政收入制度:
以累进所得税为主的税制;以比例税率为主的税制;以定额税为主的税制
九税收制度
一、概念:
税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国家依靠社会公共权力,根据法律法规,对纳税人包括法人企业、非法人企业和单位以及自然人强制无偿征收,纳税人依法纳税,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和公共商品的需要。
税收制度
是关于税收的法律、法令、条例以及征收办法的总称,包括课税权主体、课税对象、税率、计税单位、课税环节、税制结构。
课税对象;
国家行使课税权所指向的单位和个人,又称纳税人。
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均称为纳税人。
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在内。
税率
税率是按照计税依据征税的比例或者额度。
税收的固定性特征是通过税率体现的。
税率是税收制度的核心要素,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
国家征税的数量和纳税人的负担水平取决于税率,国家一定时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学 课后 汇总 整理 编辑 版本 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