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施工方案.docx
- 文档编号:9067040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4.71KB
沥青混合料施工方案.docx
《沥青混合料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混合料施工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沥青混合料施工方案
沥青混合料施工方案
沥青砼面层分两层铺筑。
上面层用AC-10I,下面层用AC-20。
1、材料
A、粗集料
(1)、集料应为按要求尺寸轧碎的坚固、强韧、耐久的石料,质量应满足GB50092-96附录表C0.8的要求,见表—1,试验方法请参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进行。
并应对每批来料进行检验。
(2)、料的粒径规格应满足GB50092—96附表C.0.6的要求。
(3)、当按JJT054—94标准方法进行试验时,集料的裹附率应在95%以上;按JTJ052-93最佳方法试验时,粘结力不得低于IV级。
否则,掺加抗剥剂,其抗剥剂的品种和剂量应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
(4)、2mm筛孔筛上的混合集料应是砾石轧碎的碎石,粗集料中轧碎颗粒含量应在95%以上(按重量计)。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要求表—1
指标
城市快速路,主干道
规范要求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28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30
视密度不小于(t/m3)
2.50
吸水率不大于(%)
2.0
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4级
坚固性不大于(%)
12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
15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1
软石含量不大于(%)
5
石料磨光值不小于(%)
42
石料冲击值勤不大于(%)
28
B、细集料
(1)、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和石屑。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物、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
如果使用天然砂时,其颗粒应坚固、干燥和耐久,并不得含有有机物和其它杂质。
(2)、细集料应满足GB50092-96表C0.11视比重不小于2.50、坚固性(>0.3mm部分)不大于12%,砂当量不小于60%的要求。
(3)、通过2mm筛孔的混合集料部分应是天然砂或用适宜作粗集料的石料轧碎而成的细料,或者是两者的混合料。
当按适当比例与其他必须的集料、填充料混合时,合成的混合料应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
(4)、细集料应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能力。
C、矿粉
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其质量应符合GB50092-96附录表C.012的要求(见表-2)
D、沥青
使用的沥青材料应为改性石油沥青,要求质地均匀、无水份,当加热到17℃时不起泡沫。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要求表-2
指标
城市快速中,主干道
视密度不小于(t/m3)
2.50
含水量不大于(%)
1
粒度范围<0.6mm
<0.15mm
<0.075mm
100
90~100
75~100
外观
无团粒结块
亲水系数
<1
(1)、每批运到现场的改性石油沥青都应附有制造厂的证明和出厂实验报告,说明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规定的试验(按表—3的规定的项目)的结果,不同来源,不同标号的沥青分开存放,不得混杂。
(2)、应按规定将改性石油沥青样品送质检单位检测,如不符合要求,应予退货。
本项目沥青砼面层均采用改性石油沥青SBS(I)I-C,质量要求见表—3
表—3
实验项目
SBS(I)I-C
针入度(25℃,100g,5S)(0.1mm)最小
60
针入度指数PI最小
-0.2
延度5℃,5cm/min,(cm)最小
30
软化点TR&B(℃)最小
55
运动粘度135℃(Pa。
s)最大[2]
3
闪点(℃)最小
230
溶解度(%)最小
99
离析,软化点差(℃)最大[3]
2.5
弹性恢复25℃(%)最小
65
质量损失(%)最大
1.0
针入度比25℃(%)最小[5]
60
延度(25℃)(cm)最小
20
2、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A、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的确定。
(1)、沥青路面的级配要求
上面层采用改性石油沥青SBS(I)I-C、矿料级配根据JTJ032-94要求(见表-4)。
表-4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100
95~100
55~75
38~58
26~43
17~33
10~24
6~16
4~9
油石比:
5~7%:
100%
下面层采用改性石油沥青SBS(I)I-C、矿料级配见表-5
表-5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100
90~100
65~85
52~70
40~60
26~45
16~33
11~25
7~18
4~13
3~9
2~5
油石比:
3.5%~5.5%:
100%
(2)、目标配合比设计
应采用符合表-2至表-3规量的材料配合和符合表-4至表-5级配要求的各种矿料,其级配应尽量符合范围的中值,并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所确定的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应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B、生产配合比的设计
本工程采用间歇式拌和机,应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中取样,并进行筛分,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操作。
同时,应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并取目标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以及加、减0.3%的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马歇尔技术标准应符合JTJ032-94表7.3.3的要求,见表-6。
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表-6
试验项目
沥青混合料类型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其他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
行人道路
击实次数
(次)
沥青混凝土
沥青碎石、抗滑表层
两面各75
两面各50
两面各50
两面各50
两面各35
两面各35
稳定度①
(KN)
I型沥青混凝土
II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
>7.5
>5.0
>5.0
>4.0
>3.0
—
流值
(0.1mm)
I型沥青混凝土
II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
20~40
20~40
20~45
20~45
20~50
—
空隙率②
(%)
I型沥青混凝土
II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
沥青碎石
3~6
4~10
>10
3~6
4~10
>10
2~5
—
—
沥青饱和度
(%)
I型沥青混凝土
II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
沥青碎石
70~85
60~75
40~60
70~85
60~75
40~60
75~90
—
—
残留稳定度
(%)
I型沥青混凝土
II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
>75
>70
>75
>70
>75
—
注:
①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稳定度可降低1KN;
②I型细粒式及砂粒式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为2%~6%;
③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为(VMA)宜符合下表要求,见表-7:
表-7
最大集料粒径
(mm)
方孔筛
37.5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
圆孔筛
50
35或40
30
25
20
15
10
5
VMA不小于(%)
12
12.5
13
14
14.5
15
16
18
④当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在60℃水中浸泡即发生松散时,可不进行马歇尔试验,但应测定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等指标;
⑤残留稳定度可根据需要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或真空饱水后浸水马歇尔试验进行测定。
C、配合比的工地检验
(1)、在整个拌和作业期间,应对混合料抽样并进行分析,以证实其矿料级配、沥青含量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2)、样应在拌和厂抽样,取样次数为:
每台使用中的拌和机每天不少于一次。
试样选择、试样的尺寸和试样的鉴定方法都应符合JTJ052-93S标准方法的要求。
(3)、次的分析结果,应在取样后6小时内提交给监理工程师,如结果表明需要进行任何调整时,都应由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
在完成调整之前,不得从拌和厂中运出有疑问的混合材料。
(4)、抽样检验应按照监理工程师认为必要时进行马歇尔试验。
(5)、如果是由于供应的材料不均匀,或者由于拌和厂的操作不正确,致使拌好的混合料与原先的不一致时,为了调整混合料的需要,承包人应反复进行拌和中的某工序或全部工序,或暂停拌和作业。
3、沥青混凝土层施工工艺: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可划分为施工准备和施工两个阶段。
施工场地的准备
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及组织
施
材料准备及其性能检验
工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准
备
机械设备的检查调试
阶
取样检查混合料质量和混合料出厂温度:
石油130-160℃,煤90-120℃。
铺筑试验段
段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施
检查卸料温度:
石油>130℃,煤>90℃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检查摊铺温度:
石油110-140℃,煤80-120℃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工
碾压初始温度:
石油≥110℃,煤≥80℃;碾压终了温度:
石油≥70℃,煤≥50℃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阶
沥青混凝土面层早期养护
段
开放交通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
(1)、施工场地的准备
施工场地的准备包括混合料运输道路的准备及路面基层的准备。
生产期内,应保持运输道路畅通,以保证混合料在最短时间内送达摊铺地点。
在选择运输路途时,考虑选择适当的备用运输路线,以免碰上交通堵塞时中断正常生产。
进行举足轻重混面层施工前,应基层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相应的签证手续,方准开始施工面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应控制以下几点:
1强度、密实度、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变形、高程应符合要求;
2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包括水稳定性\温度稳定性等)。
3表面应平整、密实,具其拱度与面层的拱度一致。
4基层表面松散的集料、杂物必须清扫干净。
(2)、施工机械设备选型及组织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运输、摊铺、碾压等工序均需动用大量的大型机械设备,故此在开工前必须认真进行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组织的工作,为沥青混凝土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根据所承担沥青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的进度和质量要求,结合本企业的设备能力,如无法满足时,则应考虑租借。
认真做好各种机械设备的施工组织工作,保证原材料输送及混合料运输车辆进出通道的畅通,互相之间不产生干扰;运输车辆的组织,根据运输路程的长短,摊铺设备的正常摊铺生产能力要求,组织好车辆的间隙尽量均匀,避免摊铺工作出现不必要的停顿。
摊铺地点施工机械的组织,保证车辆调头、卸料不互相干扰,不影响摊铺机正常连续作业。
碾压机具的组织。
根据摊铺的进度要求,碾压应按“先轻后重,先慢后快,从边到中”顺序进行,特别是接茬位、与构筑物相邻处、排水井位、路缘石边等位置,应组织轮胎压路机或专用的小型压路机及时碾压,保证沥青混合料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充分碾压密实。
(3)、沥青混合料摊铺
摊铺作业是沥青面层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
包括下承层准备、施工放样、摊铺机各种参数的调整与选择、摊铺机作业等内容。
摊铺前应先检查摊铺机的熨平板宽度和高度是否恰当,并调整好自动找平装置。
有条件时,尽量采用全路幅摊铺,如采用分路幅摊铺,接茬应紧密、顺直,并宜设置样桩控制厚度。
双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上下层宜当天铺筑完成。
如不能、则应对下层清扫,并浇洒粘层沥青。
摊铺时,应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
选择适当的摊铺厚度。
摊铺厚度应考虑松铺系数,它一般在试铺时确定,其值为1.15~1.35,沥青碎石一般为1.15~1.30。
检查摊铺质量。
摊铺后应检查平整度及路拱,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雨季施工时,应注意天气预报,做足防淋措施,并加强摊铺现场与拌和厂的联系。
现场应缩短作业长度,各工序要紧密衔接。
下承层潮湿时,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要全部清除,更换合格的混合料。
下承层在完成后已通过了检查验收,但可能因某些原因,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需进行整修。
下承层出现的任何质量缺陷,都会影响到路面结构的层间结合强度和路面整体强度。
对下承层缺陷处理后,即可洒布透层油或粘层油。
施工放样包括标高测量与平面控制。
根据设计图纸,测出各桩位的实际高程,并在不影响摊铺机行走的位置上打上控制桩。
对有自控装置的摊铺机,应根据所测各桩位设计标高值挂线定位,再根据本层应铺厚度和松铺系数综合考虑确定实铺厚度;无自控装置的摊铺机,则要根据实测标高,加上松铺系数后的实际控制高度挂线,并以此控制设计标高值和保证施工层厚度。
通常标高控制导向线同时起到平面导向线的作用。
摊铺机在施工前,必须对工作装置及其调节机构进行专门检查。
即检查刮板输送器、闸门和螺旋摊铺器的运行状态是否良好,有无沥青混合料粘附;振动梁的底面及其前下部是否磨损过大,行程及运动速度是否恰当,它与熨平板的间隙以及离熨平板底面的高度是否合适;熨平板底面的磨损程度、变形以及是否粘附混合料,其加热装置是否良好;厚度调节和拱度调节是否良好;各部位有无异常振动;采用自控装置时要检查该装置是否良好。
上述各项都必须进行试运转检查,如有故障应及进排除,确认工作装置及其调节机构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之后,方允许正式投入施工。
摊铺方式先从横坡较低处开始。
理好接茬。
在铺筑面层进,中间纵向接茬要切割涂油,使两次摊铺混合料紧密、平整相接。
纵向接茬处理。
纵向搭接施工采用冷接茬。
冷接茬施工搭接宽度一般为3~5cm,过宽会使接茬处压实不足,产生热裂;过窄会在接茬处形成斜坡。
在摊铺新铺层时,对已铺的摊铺带接茬处边缘应铲修垂直。
碾压新铺带时,也要先将其接茬边缘铲齐。
横向接茬处理。
前后两条摊铺带横向接茬质量的好坏对路面的平整度影响很大,比纵向接茬更易影响面层的平整度,处理横向接茬的原则是:
将先期限铺筑带的端头边缘锯成垂直面,并与道路中线成直角。
为了减少在摊铺后铺沥青混合料前,对先铺横向接茬边缘的锯切工作量,可以在先铺沥青混合料的收尾处预埋厚度等于面层压实厚度的硬木枋或型钢,待碾压结束后,取出硬木枋可型钢,并将松散的混合料清除,从而保证横接茬端部形成垂直面。
(4)、摊铺质量检验
摊铺时的质量检验一般包括沥青含量的直观检查、混合料湿度检查、厚度检查、表观检查等。
沥青含量的直观检查。
如果混合料又黑又亮,料车上的混合料是园锥状或混合料在摊铺机受料中“蠕动”,则沥青含量正常;如果混合料特别黑亮,料车上的混合料呈平坦状或沥青胶结材从骨料中分离出来,则表明沥青含量过大(或骨料未充分烘干);如果混合料是呈褐色、暗而脆、粗骨料没有被沥青完全裹覆、受料斗中的混合料不“蠕动”,则表明沥青含量太少。
混合料温度检查。
沥青混合料在正常摊铺和碾压温度范围内,往往冒出淡兰色蒸汽。
若产生黄色蒸汽则温度过高,缺少蒸汽则温度过低。
一般在工地摊铺前量测天气和沥青混合料在受料斗的温度。
摊铺过程也应定期测量混合料的温度,特别是生产异常或气候突变时,应增加温度测量次数。
每次测定气温及沥青混合料温度均应认真记录,作为竣工验收的原始资料之一。
厚度检查。
在摊铺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松铺厚度,抽查压实厚度及标高。
表观检查。
未压实混合料的表面结构无论是纵向或横向都应均匀、密实、平整,没有撕裂、小波浪、局部粗糙、拉沟等现象。
否则,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5)、沥青混合料碾压的质量控制
良好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需要良好的碾压来保证,如果碾压过程中出现任何缺陷,必将影响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最终质量。
因此,必须合理、科学地进行碾压。
压实作业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道工序。
初压的目的整平和稳定混合料,同时为复压创造有利条件,是压实的基础,因此,要注意压实的平整性。
复压的目的是使混保密实、稳定和成型,混合料的密实程度取决于这一道工序,因此,必须与初压紧密衔接,且一般采用较重的压路机。
终压的目的是消除复压留下轮迹,最后形成平整的压实面。
这道工序一般在较低温时,用轻型压路机进行。
百对下未压实的边角一般用小型机具或轮胎压路机作局部压实。
压实程序初压进,用6-8t双轮压路机或(8~10t)振动压路机静力(不开振)慢速压两遍。
石油沥青混合料,初压温度一般为110~130℃。
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修整。
如碾压时发生推移,可待温度稍低后再压或换较轻的机具碾压;如出现横向裂纹,应检查原因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复压时,用10~12t静作用压路机或10~12t振动压路机或相应的压实效能轮胎压路机进行,宜碾压4~6遍至稳定和无明显轮迹。
复压温度宜控制在90~110℃(沥青混合料)。
终压时,用6~8t振动压路机静压2~4遍,终于温度宜控制在70~90℃(石油沥青混合料)压实方式。
碾压应按“由边到中,从低向高”的顺序进行,并要求两次碾压的轮迹有部分叠。
重叠量如选用三轮压路机则为1/2后轮宽,双轮压路机则为30cm。
碾压速度见下表:
碾压速度(Km/h)建议值
最大碾压速度
压路机类型 初压 复 压 终 压
光轮压路机1.5~2.0 2.5~3.52.5~3.5
轮胎压路机/3.5~4.5/
振动压路机静压1.5~2.0振动5~6 静压2~3
碾压时应注意:
1在碾压过程中,为了保持混合料在正常的碾压温度范围进行,每完成一遍碾压,压路机就要向摊铺机靠近一些,可避免在整个摊铺层宽度上,在相同横断面换向所造成的压痕。
变更碾压轮迹时,在较冷一侧变更,且不得振动。
2碾压中,要确保压路机滚轮湿润,以免粘附沥青混合料。
但也要防止洒水过量,以免混合料表面迅速冷却。
3压路机严禁在新铺混合料上紧急转向或调头、左右移动位置或突然刹车等。
4新铺面层在冷却至常温前,任何机械、车辆不得在其上停放。
5必须防止矿料、杂物等洒落在新铺沥青面层上。
6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碾压终了,且冷却到常温情况下,方准车辆通行。
横向接茬的碾压。
横向接茬应采用横向碾压,先使压路机轮宽的10~20cm置于新铺的沥青混合料上,然后逐步横移直到整个滚轮进入新的铺层上,先静压,后振动。
有条件时,宜采用小型压路机横向碾压。
纵向接茬的碾压。
热料层与冷料层相接时有两种碾压方式。
第一种,先压热铺层,然后进行振动碾压,这样,将混合料从热边压入相对的冷结合边,从而产生较高的结合密实度。
第二种方法,与横向接茬相似,先压冷料后压热料,这样产生的结合密度较低。
两种碾压过程,都要求采用低速作业。
热料层相接(梯队作业)时,先压实离中心接茬两边约20cm以外的地方,最后压实中间剩下来的一条窄条混合料。
这样,材料就不可能从旁边挤出,并形成良好的结合。
路边碾压。
先离边缘30~40cm处开始,每次向边缘方向推进10cm,以减少沥青混合料碾压时铺层塌边。
井口位置的碾压。
城市道路市政井位附近,应使用小型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且在碾压过程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混合料,用筛子对市政井位周边不断进行筛补,以保证其压实度与其它位置一致。
(6)、碾压质量控制
碾压温度。
碾压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质量。
温度高,用较小的碾压遍数,获得较高的密实度和较好的压实效果;而温度较低时,碾压工作就变得较为困难,且容易产生难消除的轮迹,造成面层不平整。
因此,要求在摊铺完毕后及时进行碾压。
石油沥青混合料初压的最佳温度为110~120℃之间,最高不宜超过130℃,碾压终了温度为70~90℃。
混合料的种类和压实温度决定着碾压作业长度。
压路机应尽量靠近摊铺机碾压,而进行表面修整时,则可离摊铺机远些。
碾压温度过高,会引起压路机两旁混合料隆起、摊铺层裂纹、碾轮上粘料及前轮堆料等。
而碾压温度过低(石油沥青混合料:
50~70℃)时,由于混合料的粘性增大,导致压实失效。
有研究表明:
摊铺初始温度提高10℃,则碾压时间可缩短16﹪;而每降低10℃,则碾压时间延长30﹪。
碾压时间。
碾压时间与混合料碾压温度有密切的联系。
摊铺后混合料的温度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摊铺后4~15min内,温度损失最大1~5℃/min,所以,摊铺后应抓紧时间进行碾压。
碾压时间还与混合料下承层的温度等。
沥青层厚增大25﹪时,其有效压实时间可增大近50﹪。
碾压速度。
合理的压实速度,对减少碾压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控制在2~4Km/h的恒定碾压速度。
速度过低,会使摊铺与压实工序脱节,从而增长碾压时间和增加碾压遍数;速度过高,会产生推移,横向裂缝等。
碾压遍数。
在最佳温度范围内碾压终了后,应经常检查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密实度,以验证碾压质量。
若压实度偏低,且矿料没有被压碎的过压现象,则适当增加碾压的遍数,若压实度偏高或混合料的矿料有被压碎的过压现象,则可酌情减少碾压的遍数。
一般静压1~2遍,振动碾压2~4遍即可满足压实要求。
振频和振幅。
振频主要影响沥青面层的表面压实质量。
其振频一般为42~50Hz。
振幅主要影响沥青面层的压实浓深度。
当碾压层厚时,选择振幅大;而碾压层薄时,则选择小振幅。
振幅范围为0.4~0.8mm。
碾压质量的检查。
主要检查项目有:
压实度、厚度、平整度。
此项目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检查.
外观则要求表观密度均匀,对一些较大缺陷,如厚度不足、平整度太差、松散、泛油等及时返工。
在现场压实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与问题纠正十重要,尽早发现质量缺陷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是防止返工现象的有效方法。
每台班施工作业段碾压终了后,应及时按标准试验方法检查其压实度,并作详细的记录。
如发现压实度不足,应及时调整碾压温度和遍数,以保证压实度符合要求。
(7)、沥青混凝土面层早期养护
从沥青混合料碾压终了到其温度下降至常温这段时间的养护,称沥青混凝土面层早期养护。
早期养护应注意以下事项:
不准机械、车辆在养护期内停放在新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上。
严禁机械、车辆在新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上行驶、刹车和调头。
不准矿料、杂物散落在新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上。
(8)、开放交通
沥青混凝土面层经碾压成型,通过早期养护,混合料温度降至常温后,即可有限制地开放交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沥青 混合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