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docx
- 文档编号:9061000
- 上传时间:2023-02-03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41.17KB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docx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1-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凡尔赛和约》;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的变化;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和《九国公约》两则材料,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构成、作用、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讲述,使学生认识:
巴黎和会既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同时又是帝国主义反苏司令部。
《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国的掠夺条约。
2.通过华盛顿会议的讲述,使学生认识:
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远东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3.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的矛盾的分析,使学生认识:
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包含了各种矛盾的冲突的源泉,是极不稳固的。
这些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
【教学建议】
1.教师可首先简要介绍关于第二章历史的起止时间和主要内容。
然后提问学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
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依据变化的实力重新分割世界,建立了新的国际秩序。
由此导入新课。
2.讲述“巴黎和会的召开”一目时,可以着重分析战胜的五大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意图和由此引发的矛盾,以为本节和本章的内容作好铺垫。
其中美国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的打算,应引导学生从分析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的资料中得出。
3.讲述“《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一目时,建议教师:
在指导学生分析《凡尔赛和约》四项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和约的性质。
凡尔赛体系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讲述时应注意教材的内在联系,按照凡尔赛体系的构成、作用、隐含的矛盾、维系的国际机构四个层次阐明。
4.讲述“国际联盟的成立”一目时,建议教师强调其性质,并说明美国未加入的原因。
5.讲述“华盛顿会议”一目时,建议教师:
对会议召开的原因,可引导学生联系一战和巴黎和会的有关内容分析得出;对会议的三个主要条约,应侧重于分析其重要影响。
关于中国问题,首先引导学生横向联系弄清中国山东问题的来龙去脉。
然后在引导学生阅读小字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的原因。
其次,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九国公约》的内容和做思考题认识《九国公约》的实质。
最后小结概括出:
远东霸权之争最重要的是对中国的争夺;中国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害国。
关于华盛顿体系,可参照凡尔赛体系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自己归纳。
【教学参考】
1、主要战胜国对战后世界的考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处于胜利者地位的协约国集团,想要通过对战败国缔结和约的方法,安排战后的世界。
这是凡尔赛会议召开的重要原因。
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所造成的一系列冲击,以及大战所造成的各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变化,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主要战胜国的政治家,使他们在对世界安排有各自打算的同时,也在一些问题上形成某些共同的认识。
第一,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都要求战败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并对它们在战争中对协约国造成的全部损失进行赔偿,从而使战胜国可以堂而皇之地掠夺战败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
这是它们进行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本目的。
第二,苏俄问题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处理战后国际问题时的一个无法摆脱的重要因素。
它们都认为社会主义的苏俄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致命威胁,因而在严惩战败国的同时适当地手下留情,从而使战败国尤其是德国成为日后反苏反共的前哨阵地。
第三,无论是出于抵消苏俄“和平法令”中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影响,还是出于对战败国的惩罚和实现在战争期间对盟国所作的秘密许诺,主要战胜国也不得不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处理战败国领土问题方面有限地承认民族自决权,重建和建立一批民族国家。
第四,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准则和超国家的常设国际组织,以保护战胜国的既得利益和维护根据战胜国的意志而建立的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
这个组织就是后来的国际联盟。
但是,由于各国在大战中所处的战略地位不同,所取得的利益和遭受的损失不同,在列强的实力形成新对比的情况下,美、英、法、意、日这五个主要战胜国又有各自不同的掠夺和争霸计划。
2、各主要战胜国的争霸计划
参加凡尔赛会议的各主要战胜国都有自己的打算,都想为自己捞取尽量多的利益,削弱自己的对手,力争在重建的世界新秩序中,确保自己的优势地位。
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最小、获利最大的国家。
在大战期间,美国是欧洲各交战国、特别是协约国武器、装备、原料、粮食和商品的主要供应者,这就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出。
在四年里,美国的工业总产值由239亿美元增至620亿美元,商品输出额从23亿美元增至62亿美元,国外投资也由20亿美元增加到1919年的70亿美元。
战时和战后,欧洲国家欠下美国一百多亿美元的债款,美国从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最大的债权国。
美国掌握了世界黄金储备的40%以上,逐步取代了英国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
战后欧洲的贫困和重建,也急需美国的援助,加深了对美国的经济依赖。
雄厚的经济实力,加上在战争中增强了的军事力量,大大加强了美国在外交上的力量,提高了它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
在此基础上,美国领导人自认为应该“领导世界”,要求在规划战后世界的蓝图中,拥有同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政治支配地位。
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为协约国列强有保留地接受,并被德国用来作为求和的基础,在弱小国家和殖民地人民中也曾引起对和平及自由平等的幻想。
威尔逊本人也因此声望倍增,被冠以“和平使者”的美名,在赴欧洲参加和会时受到狂热的欢迎。
在威尔逊的“十四点”中,“建立国际联盟”、“航海自由”和“贸易自由”被认为是最重要的。
美国企图通过对国际联盟的控制去主宰世界;通过“航海自由”打破英法的海上垄断,控制海洋;以“贸易自由”去打开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凭借自己的经济优势,夺取更多的市场。
在欧洲事务上,美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这是因为在经济上德国的破产会使美国失去巨额的债款和利息;在政治上它需要德国保持一定的实力,作为抗衡英法和对抗苏俄的一种力量。
在东亚,美国主要是对抗日本的扩张和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
它鼓吹“门户开放”政策,竭力拆散英日同盟,以消除在东亚来自日本的威胁。
经过大战,英国的实力大亏。
在战争中,不仅人员死伤惨重,而且国内外的债务相当于战前的10倍,其中欠美国的债就达到44亿美元,这就动摇了英国在世界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
但英国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仍然控制着广大殖民地的经济和资源。
英国参加和会的主要注意力在欧洲。
它继续推行其“大陆均势”政策,不希望在欧洲出现一个可能同它对立的霸主,因而它要防止法国在欧洲大陆称霸,也就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同时它又觊觎德国的殖民地和商船、舰队,要求通过对德国的剥夺,取得最大的利益。
在东亚,英国借助“英日同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日本,以换取日本在欧洲事务上对它的支持。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法国。
法国的损失尤为惨重,战死者138.5万人,受伤者在300万人以上,物质损失超过2000亿法郎。
战争结束时,它的工业产量只有战前的一半。
素有“高利贷帝国主义”之称的法国负债累累,欠美国的债务就达40亿美元。
另一方面,战争也扩大了法国的军事力量,使它成为世界头号陆军强国。
法国参加和会的打算是,尽量削弱和肢解德国,尽可能地消除这个宿敌和对手,确立自己在欧洲的霸权。
它的具体要求是:
第一,收回在普法战争期间失去的阿尔萨斯—洛林,夺取萨尔煤矿;第二,肢解德国,尽最大可能缩小德国的领土,保证法国的安全;第三,索取巨额赔款,削弱德国经济;第四,极大地裁减德国的军备;第五,尽量夺取德国在北非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在西亚的领地,并且力图控制中欧和东欧,插足巴尔干。
意大利于1915年5月同英法签订了伦敦密约,得到了战后满足其领土要求的承诺,参加到协约国一边作战。
但意大利野心大而实力弱。
它参加和会的主要企图,是要求履行伦敦密约,取得原奥匈帝国的部分领土以及南斯拉夫、奥斯曼帝国的一些地方,称霸亚得里亚海。
日本是大战的另一受益者。
大战期间,它以对德宣战为名,出兵中国山东,并夺取了德国在太平洋占有的一些岛屿。
日本乘西方列强陷于欧洲战场之机,妄图独吞中国。
日本参加和会的主要目的,是使它的战时所得得到承认,使接管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以及德属太平洋岛屿合法化。
【网络提纲】
【要点网页】
1、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它没有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
随着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战胜国分赃不均的矛盾以及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注定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的命运。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在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际联盟的创立,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2、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瓦解
(1)根本原因: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本身隐含着许多矛盾:
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殖民地
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它只是肯定了帝国主义之间上一轮争斗的结果,同时也为下一轮的争斗准备了条件。
在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依据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势必被打破,潜伏的种种矛盾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而愈益激化,新的争夺不可避免,最终导致该体系的崩溃。
(2)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
20世纪20年代土耳其凯末尔革命打开缺口。
土耳其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粉碎了构成凡尔赛体系的《色佛尔条约》,签订了《洛桑条约》。
《洛桑条约》承认了土耳其本土的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废除了外国的领事裁判权等。
这样就在凡尔赛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
第二阶段:
20世纪30年代初二战爆发前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
在欧洲,1935年后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重振军备,开进莱茵不设防区,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在亚洲,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随后进一步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第三阶段:
二战爆发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瓦解。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3、山东问题的由来和解决
(1)1897年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
清政府被迫同意将胶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
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
由于袁世凯几乎全部承认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使得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
(3)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决定把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
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引发了“五四运动”。
在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4)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和英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而施加的压力,日本与中国在会外签订了条约,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综合点拨】
1、学科内综合:
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拿破仑战争后形成的维也纳体系作纵向联系;纵向联系了解中国山东问题的来龙去脉。
2、跨学科综合:
可结合地图了解一战前后政治格局的变化;明确“中东”、“远东”的地理概念。
【范题解析】
【例1】(2002年•上海卷)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一退出和会相威胁,两国的矛盾焦点是(D)
A.远东和太平洋利益之争
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
D.欧洲大陆均势及霸权政策之争
【解题指导】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解题关键是明确英法参加巴黎和会的目的。
英国企图利用德国来牵制法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法国为了重建欧洲大陆霸权,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两国的矛盾焦点是欧洲大陆均势及霸权政策之争。
【例2】(2004年•天津卷)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C)
A.建立国际联盟
B.调整欧洲国家边界
C.签订对德和约
D.分配德国战争赔款
【解题指导】1919年巴黎和会是战胜的协约国集团的分赃会议。
其主要问题如何惩罚德国以防止德国东山再起。
因此整个会议的中心问题是签订对德和约。
B、D两项是和约内容的一部分。
【例3】(2004年•北京卷)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
其最终目的是(D)
A.争当海上霸主B.争夺贸易霸权
C.建立国际联盟D.攫取世界霸权
【解题指导】从威尔逊总统的观点内容来分析,应是D项。
海上航行自由是有利于商品运输;取消经济障碍和贸易限制,有利于当时经济力量强大的美国进行商品贸易,从而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来建立自己的世界霸权;组建国联是其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国联控制世界。
即A、B、C三项的最终目的均是为攫取世界霸权服务。
【演练平台】
1.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
上(B)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2.美国总统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原则”的实际意图是(C)
A.以此为由参加对德作战
B.推行“中立”政策,防止美国卷入战争
C.攫取战后的世界领导权
D.谋求各殖民地的独立自主
3.巴黎和会上要求将它在战争期间攫取的利益合法化的国家是(D)
A.美国B.英国
C.意大利D.日本
4.《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C)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②莱茵河西岸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③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④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③D.②④
5、下列条约中涉及到中国的有(C)
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五国海军条约》④《九国公约》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④D.②③
6、(2002年高考广东卷)下列关于国际联盟及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美国是常任理事国之一
B、德国一度成为成员国
C、国联调查团公开支持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D、没有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进行制裁
7、美国是一战后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赢家,体现在(D)
①《四国条约》的签订,中止了英日同盟②《五国海军条约》的签订,美英并驾齐驱③《九国公约》的签订,结束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④布雷顿森林协议的签订,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解题指导】④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应排除。
8、1921-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
美国的这一做法(A)
A.意图是削弱日本的在华优势
B.维护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C.表达美国人民对中国的友好态度
D.主要是受到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
【解题指导】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都以本国利益为核心,一战后,美日矛盾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日益突出,因此,美国支持中国收回主权,是以美国在远东利益为核心的,故选A。
9、下列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正确的有(A)
①构成凡尔赛体系的一系列条约,标志列强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建立②从处理关系上看,凡尔赛体系主要是处理战败国,华盛顿体系主要是调整战胜国之间的关系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不能长久的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解题指导】凡尔赛体系隐含的主要问题是处置战败的德国,处理问题的中心在欧洲和中东地区,因此不能说凡尔赛体系完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重建,它只是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关系。
而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关系的调整是通过华盛顿会议完成的。
但这两个会议在调整关系的同时又引发了新的矛盾,导致了此体系的不长久性。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而被打破的,从根本上说,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10、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有(A)
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会议,充满矛盾斗争②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③会议暂时调整列强间矛盾,但埋下新矛盾④两个会议均损害中国的利益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D.①③
11、(2004年高考全国文综卷甲)在中国近代史上,山东是列强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
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山东成为其“势力范围”。
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发生了什么变化?
(2)巴黎和会是如何处理山东问题的?
中国代表团和中国人民作出了什么反应?
(3)华盛顿会议期间山东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能够和到解决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日本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2)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
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中国人民掀起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3)中国与日本签订条约,收回在山东的主权。
中国人民和政府坚持斗争,美英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中国,向日本施加了压力。
第三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以及对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通过罗斯福新政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尽管新政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但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教学建议】
1.要注意本节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联系与衔接。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初中教材涉及过的史实部分,不要简单重复,应使学生从新的视角或新的高度对历史事件重新认识,以做到温故知新;对理性的内容,应加强引导,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讲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应注意引导学生理清引发危机的三个具体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一项强调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相对贫困,使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低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扩大了。
第二项强调的是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
第三项强调了股票的投机活动掩盖了这种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到总爆发,经济危机发生了。
股票是工业生产的晴雨表,股票价格的涨与落,在正常情况下,反映了工业生产状况的好与坏。
但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使股价被大幅度哄抬,其晴雨表的作用也就丧失了。
当工业生产状况恶化暴露之时,股价便会暴跌,银行巨头进行干预也无济于
事,阻止不了股市的崩溃。
应使学生认识到,这三个因素层层递进,紧密相联,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关于经济危机影响,可提示学生,教材从各国的局部和世界的整体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的。
这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又可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现象的能力。
4.讲授“罗斯福新政”一目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项措施的目的、作用,以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
5.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时,应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缓解了经济危机。
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具体体现。
罗斯福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全面干预,既是罗斯福新政区别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的显著特征,又是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中最为深远的一项,教师在讲述或引导学生分析过程中,应注意加强这部分的内容。
【教学参考】
1.股票
股票是一种面向公众的有价证券,它是股份公司或企业为吸收投资,发给投资人(即股东)的投资凭证。
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股东可以凭股票取得股息或红利。
股东不得向股份公司退股,但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
股票交易所是专门从事股票业务的证券交易场所,是买卖股票的市场,习惯上称为股市。
股市的业务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现款买卖,另一类是买卖证券所有权,待一定时期结算时,支付行市涨落的差额。
进行股票投机的人就利用股市行情涨落的差额牟取暴利,但是,一旦预测失误,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破产。
理论上讲,所有股东都有权参与股份公司的管理,参与股份公司的盈余分配。
但是,实际上,真正控制公司的是那些握有大量股票的大股东才能成为公司董事会成员,参与公司的决策。
一般股东只是为了分得股息。
一般说来,股息要比存款利息和其他债券的利息高一些,但风险也相应大一些。
股票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预期收益和当时的市场利率。
计算公式是股票价格=预期收益/当时利率。
从当前的市场行情来看,股票价格是受市场供求情况决定的,当某种股票供过于求时,股价下降;反之则上升。
而股票的市场供求是变幻莫测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有,发展趋势无法预料。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股票价格的高低最终要受到这家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的制约;而整个股市的行情则必然要受国家经济状况的制约。
如果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国家经济形势糟糕,虽然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股市暂时也可能出现一些活跃气氛,但好景决不会长久,而且升得越高,将会跌得越惨。
2.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出生于纽约一个叫海德公园的小镇上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
西奥多•罗斯福是其堂兄,其妻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
在著名的格罗顿公学毕业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四年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参加律师考试合格后辍学。
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
1913年,任海军部助理部长,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著称。
战后,主张加入国际联盟。
39岁时,在休假期间的一次游泳后,患脊髓灰白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痊愈后,他拄着双拐继续参加政治活动。
1928年,当选纽约市市长。
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联播节目中,人们听到他热情、洪亮、充满信心的声音,他说: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他又说:
“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新政”。
1933年3月4日,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
那时,他50岁,宽肩膀、大个子、两腿瘫痪,华发稀疏,嘴边拖着两条长长的皱纹,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热心改革,上任第二天,就开始推行“新政”,在一百天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立法活动,同时利用著名的“炉边谈话”,每次都以“我的朋友们”开头,亲切、轻松、及时地把大政方针告诉人民。
1936年,因得到农民、工人和非特权阶级的坚定支持而连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请国会修改“中立法案”,援助英、法。
1940年,他破例第三次当选总统,任期内使国会通过“租借法案”,与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决定给苏联以战时援助。
在珍珠港事件后,对日本宣战。
使有孤立传统的美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柱之一。
参加德黑兰、雅尔塔会晤并使美国成为联合国发起国。
1944年,再次连任总统。
1945年,因脑溢血去世。
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
3.史学界对“新政”作用的三种评价
史学界对“新政”作用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基本上有三种观点,即“功大于过论”、“过大于功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次世界大战 资本主义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