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落后论成因与错误.docx
- 文档编号:9048627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2.12KB
汉字落后论成因与错误.docx
《汉字落后论成因与错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落后论成因与错误.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字落后论成因与错误
汉字落后论成因与错误
作者:
何银虎(艮人艮言)
本文根据何银虎(艮人艮言)所著《再造汉字》一书中的相关内容摘要而成。
汉字是不是落后的过时的文字?
汉字需不需要改革?
汉字应该如何改革?
一百年前,“五四”先驱们提出了这些问题;一百年后,我们仍在围绕汉字的生存权问题争论不休。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至今都还不能科学系统地揭示汉语、汉字产生发展的规律,甚至连汉字的性质都无法确定!
汉字落后论是百年汉字改革运动的理论基础。
时至今日,它仍然使国人深信:
汉字是一种落后的过时的文字,应当想办法予以废除。
因此,我们只有令人信服地指出汉字落后论的错误,移去这块压在国人心头长达百年之久的巨石,并科学系统地揭示出汉语、汉字产生发展的规律,从根本上解决汉字难识难记问题,才有可能在信息时代来临之际振兴汉字。
一、直接原因:
国人无法有效地解决汉字难识难记问题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一步地陷入苦难的深渊。
20世纪初,开始觉醒的中国知识分子纷纷跨出国门,积极探寻救亡图存之策。
在此过程中,他们深切地感受到:
国民的愚昧无知,是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只有大力地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才能让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但是,在致力于教育兴国的过程中,他们却遇到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难关——汉字难识难记问题。
汉字难识难记问题自汉代以来一直存在。
但是,此问题被国人所广泛关注,却是在“五四”先驱们将汉字与字母文字进行比较分析之后。
字母文字是表音文字,人们能够借助有声语言来快速地识字。
在西方国家,一个已学会说话的孩童,只需花很短时间识别几十个字母,记住数量有限的拼读规则,就能基本完成识字过程,去进行正常的阅读和写作。
正是由于拥有文字上的这种优势,西方国家才易于施行全民教育,民主自由思想和现代科技知识才得以迅速在国民中普及推广,国民整体素质才能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而这正是西方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可以说,在西方文明复兴和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字母文字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相对字母文字而言,汉字字形复杂,难识,难写,难记。
识字过程十分漫长,而且非常枯燥乏累,只能通过一笔一划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完成。
识记几千个常用汉字,通常要花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
漫长的识字过程意味着巨额的教育支出。
广大贫苦家庭无力承担这笔费用,所以,他们的子女根本不会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是旧中国广泛存在文盲的根本原因。
据此,“五四”先驱们普遍以为,汉字不适宜用于推行“贫民化”教育,是中国落后挨打的罪魁祸首。
这方面的论述,最具代表性的是1935年12月由蔡元培、鲁迅、郭沫若、茅盾、陈望道、陶行知等688位知名人士共同签名发表的《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
文中写道:
“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关头,我们必须教育大众组织起来解决困难。
但是这教育大众的工作,一开始就遇到一个绝大的难关。
这个难关就是方块汉字。
方块汉字难认难写……”
在认识到解决汉字难识难记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后,“五四”先驱们却无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最后,他们都将矛头指向了汉字本身,认为汉字与古埃及的圣书字、古巴比伦的钉头字等古老的象形文字一样,是一种落后的过时的文字,应该被先进的字母文字取代。
这就是所谓的“汉字落后论”。
汉字落后论形成于国人对汉字的一片责难声中。
在当时,除了几个迂腐的老夫子外,我们这个民族的精英们,都竭尽所能地对汉字进行攻击、嘲弄、辱骂,甚至是恶毒的咀咒。
在此,笔者不愿引用“五四”先驱们所说过的过激言语,因为这样做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我们所要做的是去反思事情的本身,去解决先辈们所没能解决的问题。
回首这场关于汉字的百年论争,最让人痛心疾首的是,国人自始至终都没能界定清楚汉字难识难记问题的性质,并因此得出汉字落后的结论。
汉字难识难记是一个问题,汉字是否落后是另外一个问题。
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其中,汉字是否落后是一个本质性的问题,结论应根据汉字产生发展的规律来作出。
一旦确认的话,除了废除汉字外,没有其他办法可想。
作为一种现代文字体系,汉字的表意功能丝毫不逊于字母文字。
仅此一点,我们就可以肯定,汉字绝对不可能是落后的过时的文字。
“五四”先驱们在对汉字产生发展规律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仅仅因为汉字存在难识难记问题,就将汉字认定为落后的文字,是不负责任的。
难识难记只是汉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技术性问题,如同汉字计算机输入问题一样,是可以想办法解决的。
汉字计算机输入问题也曾被国人普遍地视为比登天还难的事。
吕淑湘等知名语言学家就曾为此断言:
“电子计算机是方块汉字的掘墓人。
”但是,一个学无线电技术出身的工程师——王永民,前后仅仅用五年时间就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发现汉字难识难记问题之初,“五四”先驱们就错误地将汉字定义为落后的过时的文字,等于直接给汉字判了死刑。
由于他们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地位,国人对他们的论断深信不疑。
落后的东西自然是应该被淘汰、被废除的,为此,一百年来国人都将精力放在怎样废除汉字上,并为不能尽早地废除汉字而苦恼着,却没有人去想办法解决汉字难识难记问题。
当初,如果“五四”先驱们不去贸然地攻击汉字,而只是将汉字难识难记问题视为一个技术性问题,并动员全体国人去想办法解决,事情就会简单得多。
这一问题虽然难度大些,但集全体国人的智慧,是能够解决的,它不会困扰我们这个民族长达百年之久。
二、关键原因:
没能找到汉字难识难记的真正原因
汉字难识难记,可以说是“五四”先驱们作出汉字落后论断的唯一依据。
也就是说,他们将汉字难识难记的原因,归结为汉字是一种落后的过时的文字。
在他们看来,只有落后的过时的文字才可能存在难识难记问题,现代的先进的文字是不会存在难识难记问题的。
他们的这一推理过程与结论都存在明显的错误,不符合文字产生发展的实际情况。
人类早期创造的象形文字,如古埃及的圣书字、古巴比伦的钉头字以及中国先秦时期的古汉字,都被现代文字体系所取代,肯定是落后的过时的文字。
这些古老的象形文字主要源自原始图画,它们的字形主要是由原始图画简化而来的。
因此,人们根据实物的形体以及约定俗成的简化规律,就能简便快捷地识记象形文字的字形和字义,甚至不需要借助于有声语言。
这也就是说,人们能够根据它们的造字规律来识记它们,能够通过复制造字过程来完成识字过程。
因此,对当时使用的人群来说,这些古老的象形文字绝对不会存在难识难记问题。
当然,这些古老的象形文字最终都被现代文字体系所取代而被淘汰,它们的造字规律也就渐渐地被人们谈忘了,遗失了。
所以,现代人在不能复制其造字过程的情形下,再来辨识这些古老的象形文字,肯定会有一定的困难。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古人对早期造字活动所遵循的规律是有清晰的认识的。
在人类早期,造字活动与识字活动都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
文字的创造者们,不仅肩负着创造文字的重任,同时还承担着推广使用文字的使命,否则他们创造出的文字不会为世人所知,更不会流传下来。
他们向大众推介自己所造文字的过程,是人类识字教育的源头。
对大众而言,谁造出的字形最符合规律,谁能让他们在第一时间识记住,他们就会采用谁造出的文字,并向更多的人宣传这个字,让大家都来共同使用这个字,这个字由此能够流传开来;如果谁造出的字形不符合规律,大家就无法记住它,这个字就不可能被大众共同使用,就得不到流传。
为了让自己创造的文字能够流传于世,文字的创造者们不得不在造字时遵循一定的规律;为了让大家能够在第一时间记住自己创造的文字,他们不得不向大众详细释解自己创造一个个具体文字的过程及其所遵循的规律。
这种对造字规律的自发总结,是人类进行文字理论研究的源头。
在文字初创时期,文字理论研究工作一直依附于识字教育活动而存在,为识字教育服务是其唯一的宗旨。
因此,我国古代一直将汉字理论研究工作称为“小学”,直到近代西方语言文字理论传入,才改称为文字学,或汉字学。
“小学”的本义是儿童的启蒙教育,主要是指识字教育。
在汉字初创时期,汉字的创造者们为了帮助大众快速识记自己创造的汉字,对具体汉字的创造过程及规律进行了自发的总结。
在此基础上,他们相继归纳出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象声(形声)等六条造字规律,后人将它们相提并论,称为“六书”,即今人所说的六种造字法。
“六书说”是先秦时期汉字理论研究的最大成就,是一个非常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它不仅系统地揭示早期汉字产生发展的规律,而且真实地反映了早期汉字产生发展的动态过程。
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六书”不可能是某个语言文字学家的杰作,更不会汉代古文经学家的学术成果。
其中的道理,就如汉字不可能是苍颉一人创造的一样。
虽然班固、郑众、许慎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六书”具体条目的最早记载,但那只不过是承袭前人之说而已。
“六书说”是先秦时期识字教育的指导理论。
它科学系统地揭示了早期汉字产生发展的过程及规律,人们根据它来识记汉字,实际上是去复制前人的造字过程。
因此,在先秦时期,汉字是不存在难识难记问题的。
那么,汉字为什么会变得难识难记的呢?
其实,这一问题产生于汉字由古代象形文字向现代方块字转变的过程中。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施行了“书同文字”和“焚书抗儒”两项政策,使得后人难以识认除小篆之外的古代文字。
之后不久出现的隶书,则进一步割断了汉字发展的脉络,使后人无法认清汉字早期产生发展的过程及规律。
因此,到了东汉时期,即使是众多知名的文字学家,也只能局限于静态地分析汉字字形的构造,而无法去释解汉字产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及规律。
于是,他们渐渐地曲解了“六书”的本义,遗失了古人曾经揭示出的汉字产生发展的规律。
同时,为了解读古文经学,他们将汉字理论研究工作的重心,由研究时行文字转向研究古代文字,使汉字理论研究从此成为“古文字学”。
自此,“小学”沦为经学研究的工具,完全背离为识字教育服务的宗旨,被极少数大学者垄断,并最终发展为一门高深莫测的“绝学”。
汉字发展成熟于汉代,但是,自汉代开始,汉字理论研究工作却因背离为识字教育服务的宗旨而逐渐地失去活力。
汉代以后,除了在音韵学方面取得一些成就外,人们基本承袭了汉代学者们的错误,汉字理论一直没有取得本质性的突破。
人们不仅未能再次揭示出汉字产生发展的规律,还使汉字理论研究工作逐步地陷于猜谜式的泥潭,而且越陷越深,几乎没有规范可言。
近代以来,国人全盘引进了西方语言文字理论。
但是,产生于研究字母文字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只能是关于字母文字的理论,将其应用于指导汉字研究工作,不仅解决不了汉字的问题,还会导致更多的错误,例如人们对“六书”的否定。
综上所述,汉字难识难记的真正原因是,我们一直不能再次揭示汉字产生发展的过程及规律,汉字的识字教育没有任何理论作为指导,人们只能通过一笔一划地死记硬背来完成识字过程。
最后再强调一下,汉字难识难记的原因,绝对不是因为汉字比字母文字落后过时。
字母文字比汉字易于识记,也不是因为它比汉字先进,而是因为人们能够根据它的造字规律来识字。
如果不能根据它的造字规律来识字,字母文字同样会存在难识难记问题。
以我国的中小学生学习英语为例。
因为母语不是英语,我国的绝大多数中小学生都无法借助有声语言来快速地识记英语单词,而只能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去死记硬英语单词。
这样的识字过程,其难度会比识记汉字小吗?
三、根本原因——无法揭示汉字产生发展的过程及规律
不能揭示汉字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将现代汉字与古埃及的圣书字、古巴比伦的钉头字等古老的象形文字等同看待,是“五四”先驱们得出汉字落后论断的根本原因。
古埃及的圣书字、古巴比伦的钉头字等古老象形文字的相继发现,可以说是近代文化考古史上的里程碑。
但是,即使是顶级的文字学家,也很难释读它们。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些古老的象形文字之所以相继消亡,是因为它们字形繁杂、难于识记,从而被字形简单、易于识记的字母文字所取代。
正是基于这一点,“五四”先驱们将汉字难识难记的原因,归结为汉字是古老象形文字的余孽,是一种落后的过时的文字。
这一推理过程与结论也是错误的,不符合文字产生发展的实际情况。
上文已经论述指出,对当时使用的人群来说,古老的象形文字都不会存在难识难记问题。
那么,它们为什么会相继消亡呢?
原因在于它们存在自身所无法克服的缺陷!
象形文字产生的前提是有形可象。
无形可象,就不能造出字形来。
因此,象形文字的最大缺陷是,它会受到人类形象思维的束缚,无法用于表示众多不具实形的抽象概念。
也就是说,挣脱人类形象思维的羁绊,是所有现代文字体系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为此,表音成为所有文字发展的最终归宿。
字母文字是这样,汉字也不例外。
“五四”先驱们孜孜以求地要将汉字改革为表音文字,但是,他们连做梦都想不到的是,构成汉字主体的象声(形声)字就是一种表音文字,而且是与汉语最匹配的表音文字。
汉字中的假借字和象声(形声)字,都是借助于有声语言中的同音现象而创造出来的,从产生发展过程来看,它们都应属于表音文字的范畴。
它们与字母文字的区别仅仅在于:
字母文字以字母和字母组合为表音符号,而假借字和象声(形声)字则是以1000多个象形文字作为表音符号。
之所以会采用不同的表音符号,是由特定的地理和历史条件决定的。
汉字是一种现代文字,绝对不可能是落后的过时的文字。
汉字能够一脉相承地发展下来,说明它早已彻底地挣脱了人类形象思维的羁绊。
汉字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也向人们展示了它的强大生命力。
它自身具有的这种强大的生命力,足以保证它能够与字母文字并存于世,各领风骚。
一百年来,国人都在苦心积虑地要废除汉字,它却能够顽强地存活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四、深层次的原因——极端的民族自卑感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中华文明血脉相承的基石,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的象征。
否定汉字,是对中华文明的自我矮化;废止汉字,则无异于对中华民族进行自我阉割。
这些道理,“五四”先驱们肯定都懂。
但是,当初他们为什么会以一种先除之而后快的态度对待汉字呢?
他们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地要去废除汉字呢?
每每想到这些,笔者的心都会颤抖,都被深深地刺痛着。
不错,汉字确实存在难识难记问题。
但是,汉字为什么难识难记?
不能去想办法解决它吗?
除了废除汉字外,真的没有其他办法可想了吗?
对“五四”先驱们来说,如果能够稍微冷静地思考一下,就不会贸然地去攻击汉字;如果他们内心里少些民族自卑感的话,也不会去恶毒地咀咒祖宗;如果他们对自己的民族多一丝感情的话,更不会在没弄清汉字产生发展规律的情况下主张废除汉字。
当然,如果他们能对后代多一份责任感的话,他们肯定会千方百计地去振兴汉字。
那么,这场耗尽民族元气的百年论争根本不会发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但是,它发生了,且长达百年之久。
其中的原因,或许可归结为我们这个民族多灾多难的缘故。
在这样一个决定民族发展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我们这个民族的精英们竟然集体表现得如此的自卑,而且超乎异常的决裂。
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争先恐后地去咒骂祖宗,并且一直为要不要挖掘自己祖先的坟墓争论不休。
说这场论争不应该发生,是因为它摧毁了我们这个民族最后残存的一丝自信,彻底动摇了我们这个民族存在于世的根本。
如果说欧美列强的枪炮只是伤及了国人的肉体的话;那么,这场由我们这个民族的精英们自己所发起的全面否定汉字及传统文化的运动,则重创了国人的心灵。
面对遍体鳞伤的汉字,面对传统文化缺失和民族底蕴荡然无存的现状,我们欲哭无泪,我们的心在流血!
我们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收拾这残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字 落后 成因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