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制度.docx
- 文档编号:9044444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0.03KB
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制度.docx
《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制度
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制度
第一节基本概念
1、媒介物——指人们生活和工作较密切的环境中污染了病原微生物的固体、气体和液体物质,包括污染的人体体表和表浅体腔。
2、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细菌芽孢不能完全杀灭)的处理。
3、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指示物
1、化学指示物——利用某些化学物质对某一杀菌因子的敏感性,使其发生颜色或形态改变,以指示杀菌因
子的强度(或浓度)和或作用时间是否符合消毒或灭菌处理要求的制品。
2、生物指示物——用某种对某一杀菌因子具有抗力代表性的菌株制成的指示或检验消毒或灭菌是否符合要
求的制品。
微生物对一般杀菌因子具有抗力由强到弱的顺序:
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干菌、亲水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
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称灭菌剂。
1、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支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致病
性芽孢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
2、中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分支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低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低效消毒剂有:
季胺盐类的
新洁尔灭、双胍类的氯己啶、金属离子类铜、汞、银等。
消毒法——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1、高效消毒法——可杀灭一切致病菌的消毒方法。
这类消毒剂有紫外线、戊二醛、福尔马林、二氧化氯、
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臭氧等。
2、中效消毒法——可以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
伏、碘酊)、酒精、来苏等。
3、低效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冲洗等机械除菌法。
危险性物品——对人体造成感染危害的物品。
1、高度危险性物品——是穿过皮肤黏膜进入组织和深部器官的物品。
如:
注射针、穿刺针、针灸针、外科
手术器械、液体、输血器材、输液器材、血液和血制品、导尿管、腹腔镜、移植器官、等。
2、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和皮肤、浅部的器官黏膜接触,而不进入组织内和深部器官。
例如:
气
管插管、膀胱镜、胃镜、支气管镜、结肠镜、非一次性的阴道窥器、体温表、压舌板、口镜、喉镜、口罩、火罐、餐饮具等。
3、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微生物负载过多,才造成危害的物品。
这些物品只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皮肤黏膜接触。
例如:
毛巾、面盆、痰盂、地面、墙壁、桌面、床面、被褥、一般诊断物品(听诊器、听筒、血压计、心电图电极、超声探头等)。
有效氯——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标志,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其含量用(有效碘及有效溴的定义和表示法与有效氯对应)。
消毒方式
1、疫源地消毒——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
2、随时消毒——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的病原体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的消毒。
3、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4、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源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5、人员卫生处理——对污染或可能被污染人员进行人体、着装、随身物品等的消毒与清洗等处理。
抗菌——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抑菌——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抑制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感染
1、院内感染——发生在医院中的感染(注意窗口期、潜伏期问题)。
2、医源性感染——因医学诊疗不慎遭致的感染。
3、交叉感染——在医学诊疗过程中,将前一位有病原感染的病人用过的非一次性诊疗的或和生活相关的媒
介未经有效无害化处理,导致后继接受医学诊疗者感染同一种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第二节去污、消毒、灭菌
一、去污的过程(包括六步)
(一)分类:
最好使用完毕即进行分类,尽量不要直接徒手进行待去污的分类。
锐器物品必须放在防刺容
器内进行运输;污物要保持湿润,防止干燥,如不能在1小时----2小时之内及时清洗,须将物品浸于冷水或含酶洗涤液中。
(二)浸泡:
可防止污物变干和软化,或去除污物;对于有大量有机物污染或污染物已干,可先用酶洗涤
剂浸泡至少2分钟以上。
(三)清洗:
有手工清洗、清洗器清洗、超声波清洗。
1、手工清洗:
对于没有机器清洗设备或一些复杂物品如各种内窥镜、导管等必须手工清洗;
清洗人员必须注意自身防护,戴厚的橡胶手套;戴面罩以保护眼、鼻、口黏膜;穿防水衣
服或穿围裙和袖套;头套完全遮盖头发。
需要专门的清洗槽和清洗空间;清洗时应避免水
的泼溅和气溶胶的形成。
2、机器清洗:
有全自动和半自动清洗器和专用设备清洗器;这些清洗一般包括冷水清洗、洗
涤剂清洗、漂洗、最后热水消毒(水温为[font=TimesNewRoman]80-90[/font]℃,
至少可达中等水平消毒)。
最后是干燥。
因此,机器清洗勿须先预消毒。
3、超声波清洗:
超声波主要是用于去除医疗器械内的碎屑,为此超声清洗前必须先初步清洗,
以除去大的污物;在使用前应让机器运转5-10分钟,以排除溶解的空气;机器内加酶可
大大提高超声清洗的效率;清洗水至少每8小时应更换。
(四)清水漂洗:
手工清洗完毕可先用自来水漂洗。
(五)接着用去离子水(纯净的蒸馏水)漂洗。
(六)干燥:
漂洗完毕,应尽快将湿的物品擦干或烘干。
二、干热灭菌
1、适用范围:
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物品的灭菌;用于不耐湿热的器械的灭菌;用于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透物品的灭菌,如玻璃、油脂、粉剂(遇水结块)和金属等制品的消毒。
2、灭菌方法
(1)烧灼:
用于耐高温物质,小金属器械的灭菌。
(2)焚烧:
一次性医学污染物。
(3)干烤:
用干热灭菌箱灭菌,灭菌条件为:
160℃,2小时;或者170℃,1小时,或者180℃,30分钟。
多用于机械对流型烤箱。
(蛋白含水量的不同,凝固变性的温度不同,含水量越低,凝固变性所需要的温度就越高;干热穿透力很低,所以干热灭菌需要时间长。
)
4、注意事项:
待灭菌的物品干热灭菌前应先洗净,防止造成灭菌失败或污物炭化;玻璃器皿
灭菌前应洗净并干燥;灭菌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待温度降到40℃以下
再开箱,以防止炸裂。
物品包装不能过大,不超过10厘米×10厘米×20厘米,物品不能
超过烤箱的高度的2/3,物品间应留有充分的空间(可放入一只手);油剂、粉剂的厚度不
得超过0.6厘米;凡士林布条厚度不得超过1.3厘米。
温度高于170℃时,有机物会炭
化,故有机物品灭菌时,温度不可过高。
三、消毒
(一)紫外线消毒
1.原理: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波长200-275nm者具有杀灭作用,其中以250-270nm杀菌力最强,这与DNA的吸收光谱范围一致,干扰DNA代谢过程,184.9nm紫外线产生臭氧多,可用于紫外线消毒箱内。
2.紫外线消毒灯和消毒器:
(1)紫外线消毒灯的要求
消毒灯必须复合国家标准,生产厂家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资质证明,还有出厂合格证明。
紫外线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要有用消毒灯的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波长为253.7nm紫外线强度(I,使用中的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普通30W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且在有效期内;使用的紫外线强度监测指标卡,应取得卫生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定期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
应及时更换。
紫外线灯的使用寿命生产厂家应当提供实际使用寿命,一般应不低于1000小时。
(2)紫外线消毒器
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采用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制造,可用于有人工作条件线的室内空气消毒。
紫外线表面消毒器:
采用低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制造,以使其能快速达到满意的消毒效果。
紫外线消毒箱:
采用高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或直管高臭氧紫外线灯制造,一方面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杀菌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臭氧对紫外线照射不到的部位进行消毒。
3.适用范围及条件:
紫外线适宜对室内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水及其他液体的消毒。
(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辐射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内。
(3)、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范围是:
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为宜,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
空气和水中的悬浮颗粒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4.紫外线消毒方法
(1)、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照射方式:
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照射。
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照射剂量(K)和时间(T):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要的照射剂量。
照射剂量是所用紫外线灯在照射物品表面处的辐照强度和照射时间的成积:
K=I×T=μW?
?
S/cm2。
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时,应使照射剂量达到10000μW?
?
S/cm2;杀灭细菌孢子时应达到100000μW?
?
S/cm2;病毒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介于细菌繁殖体和孢子之间;真菌孢子的抵抗力比细菌孢子更强,有时需要照射到600000μW?
?
S/cm2,但是一般致病性真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比细菌芽孢弱;在消毒的目标不详时,照射剂量不应低于100000μW?
?
S/cm2。
根据紫外线光源的辐照强度,可以计算出需要的照射的时间。
例如,用辐照强度为70μW/cm2的紫外线表
面消毒器近距离照射物品表面,选择的辐照剂量是100000μW?
?
S/cm2,则需照射的时间是:
100000÷70=1429秒
1429÷60=24分钟
(2)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间接照射法:
首先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消毒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合格。
直接照射法:
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
采用室内悬吊灯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30W紫外线灯,在1.0米处的强度>70μW/cm2的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或9—平方米地面30W,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灯管距地面2—2.5米。
对水和其他液体的消毒,可采用水内照射或水外照射,采用水内照射法时,紫外光源应装有石英玻璃保护罩,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厘米。
根据紫外线光源的强度确定水流速度。
消毒后水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5.注意事项
(1)、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2)、用紫外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露,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4)、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5)紫外线强度计至少一年标定一次。
(二)2%戊二醛溶液消毒灭菌法
1.概述:
戊二醛属于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
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特点。
经典的戊二醛常用灭菌浓度为2%,增效的复方戊二醛(含硷性)也可使用卫生行政机构批准使用的浓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
3.使用方法
(1)消毒:
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2%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一般20-45分钟,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揩干。
(2)灭菌:
常用浸泡法。
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2%戊二醛的容器中,
加盖,浸泡10小时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后使用。
戊二醛酸性稳定,硷性消毒灭菌效果好。
继续阅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毒 灭菌 隔离 无菌 技术 操作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