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
- 文档编号:9041747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96.25KB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盐城中学期初检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材料一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中,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率增长显著。
其中,在数字化阅读方面,手机阅读增速最快,已经连续8年增长,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74.4分钟,同比增长19.6%。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手机阅读质量还不高。
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观察:
从阅读的供给侧来说,很多手机文章的质量还不高。
以微信文章为例,读者的微信阅读时间占去了三成半,但不少微信文章存在拼凑、虚假等问题,不仅浪费读者的时间,也是在误导读者。
不久前,《新京报》调查披露,自媒体平台上的一些文章通过抄袭、拼凑事实、巧立标题甚至夸大造谣以获取高阅读量,比如一篇正文不足300字、配有5张网络图片的文章获得了近6000条网友评论。
这样的低质文章虽然提高了阅读率,但是实际阅读质量却不能恭维。
从阅读的需求侧来看,虽然读者花在手机阅读上的时间似乎不少,不过多数是“忙里偷闲式阅读”“走马观花式阅读”“碎片化阅读”,这种“浅阅读”比不阅读显然要好,但是阅读质量却不容乐观。
(摘编自中国江苏网2017-04-24《手机阅读需要重视“阅读质量”》作者:
冯海宁)
材料二
数字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材料三
经典阅读的意义,本不是一个需要反复论证的问题。
但是现在成人读盗墓、穿越,孩子读图文、漫画却越来越多,加以资讯的泛滥和网络的挤占,遂使其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认知。
尤其近几年,以图代书,做在线阅读,甚或以上脸谱(Facebook)、刷微博代替阅读的不在少数。
这种“浅阅读”风气的存在,凸显了整个社会浮躁肤浅的荒败景观。
经典阅读,能使人在人书互动中形成紧张的思维对待,助成理性对感知的超越,人性对历史的体贴。
至于网络,因常提供即刻性与碎片化的资讯,在读网络上时尚化的“轻阅读”特性同时,也会程度不同地损害阅读的品质,造成人智力的降级与思想的衰退。
对此,前年出版的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Carr)的《浅薄:
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指出,因网络对人“神经线路”与“记忆程序”的重新编布,使人的阅读常流于字表滑行,而无法做深入的思考,由此,他会觉得《战争与和平》太长,《追忆似水年华》又太晦涩,并将爱读经典视为前人缺少环境刺激、无处可去养成的老嗜好,而将其毫无顾惜地抛弃。
却在一味的读图和读网的便捷中容忍偷懒。
在这种偷懒中,那种对深邃思想的卓越追索,对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的关切渐渐消退和淡忘,甚至被嘲笑和放逐。
而这些,恰恰经典里最多,甚至就是经典最显著的徽标。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6-02-14《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作者:
汪涌豪)
1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6年,我国成人数字化阅读率增长显著,手机阅读增速最快,我国人均纸质书的阅读量并没有受到影响。
B.2016年,我国成人更多采用数字化阅读,微信阅读占了不少时间,但我国人均电子书的阅读量并没有增加。
C.对深邃思想的卓越追求,对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的关切,这些是经典里最多的,却是电子书里所没有的。
D.经典阅读的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所知,作者认为,再一次论述经典阅读的意义,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18.【答案】C(材料二可知,纸质阅读和电子书阅读只是阅读方式不同,阅读电子书也可能是阅读经典)(3分)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从手机阅读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角度,着重分析了当前中国人手机阅读方式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B.材料三论述了当前在以图代书、在线浏览、上脸谱、刷微博等“浅阅读”风气存在背景下,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
C.由于手机阅读多数是“忙里偷闲式阅读”“走马观花式阅读”“碎片化阅读”,作者认为手机阅读并不值得提倡。
D.在一味读图和读网的便捷中容忍偷懒,一些人抛弃了篇幅很长的《战争与和平》和晦涩的《追忆似水年华》的阅读。
19.【答案】B(A没有着重分析当前中国人手机阅读这一阅读方式具有的优势;C“可见手机阅读并不值得提倡”错误,作者认为手机阅读比不阅读好;D“他会觉得《战争与和平》太长”不等于“篇幅很长”“他觉得晦涩”不等于“晦涩”)
20.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当前中国人阅读的特点。
(6分)
20.【答案】①手机阅读增长很快,手机阅读质量不高。
②人均阅读量不断增长,但增长比
较缓慢。
③经典阅读重视不够,浅阅读大量存在。
(一点2分)
扬州中学开学质量检测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史学家吕思勉先生
陈吉龙
六岁,他就开始读经书、学八股;八岁起开始接触史学,启蒙者是他的母亲。
后来在父亲的指导下,他从头至尾点读完了《纲鉴易知录》,后来又花了半年时间,点读了《通鉴辑览》,对中国历史有了一个概略的了解。
与此同时,他还跟母亲学习了《说文解字》。
他就是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先生十岁,已开始读报,关心时事。
1898年戊戌变法,风云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成了他心目中的楷模。
他读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文章,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
他十五岁开始阅读正史,或抄录或点读,极其认真,且阅读速度惊人,能日读十四卷,每读书必从头至尾看完。
十六七岁间,其父按苏常一带读书人家教子弟读书的常用方法,要他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通读一遍,以便在做学问之初,可知整个学问的概况及分类,知道天下学问有哪几种,每种源流派别如何,对学术史做一鸟瞰。
他读得很认真,花了两年多时间,将经、史、子三部全部读完,只是集部读了一半。
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又阅读了《日知录》《廿二史札记》等书,着重学习怎样阅读史书及写作札记的方法。
后来在经学名家丁桂征先生的指引下,他又花了三四年工夫,将有关小学的书及《十三经注疏》精读一遍,使经学、文字学成为治史的得力工具。
1904年,他在邑人创设的“读书阅报社”听了元史专家屠寄先生的一次讲座,深受影响,开始研读辽金元史,从此爱好民族问题的研究。
他二十多岁,便读遍了“二十四史”。
先生每读书必用朱笔圈识,或眉批,或将材料抄录,加题识或按语,分类保存,在此基础上写成读书笔记。
待有心得,意见成熟,即写成札记、论文或专著。
如此五十年如一日,形成了先生扎实的治学功力及精切严谨的学风和文风。
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上海圣约翰大学爱国师生为悼念被杀害工人举行罢课,并在校内下半旗志哀,以示对帝国主义的抗议。
美籍校长卜芳济竟蛮横地将当时的国旗拉下,踩在地上。
于是全校师生愤而离校,并谋创光华大学。
张寿镛先生任校长,知名学者如钱基博、胡适等激于爱国热忱,纷纷执教光华。
当时已应沪江大学之聘的先生,看到光华初创,便决定赴光华任教,为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出一把力,争一口气。
从此,几与光华终身相伴。
他进光华后,每周上课十多节,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
他常穿深色长衫或袍子,戴一副深色近视眼镜,谦逊、质朴、睿智而又自信,具有东方学者的风度和气质。
他的课极富魅力,很多受业学生认为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
他上课时带几本古籍上堂,先以刚劲挺拔的书法板书一两段提纲,然后边踱方步边缓缓讲授,言辞清晰,语气平和,引经据典,脱口而出。
先生虽自称是个专门读书的人,但他历来反对死读书。
他认为读书不能脱离实际,学问在空间,不在纸上。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同年11月29日常州沦陷。
当时他对女儿说:
“我已年过半百,决不向日本人低头!
”他虽然生活清苦,但是立身持正,志节凛然。
那时候常州,城门口有日本兵的岗哨,行人经过时要脱帽,他“遂不帽,誓言吾必光复后戴帽”。
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光华大学复校,翌年他特地在上海买了一顶六合帽戴上,扬眉吐气,昂然归故乡。
(有删改)
相关链接:
(1)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他学识渊博,具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同时又极富获取新知的热情。
治学领域广泛,在中国通史与多项专史的研究上都有建树,并撰写了大量教学用书和通俗读物,同时关注国事,心系民生。
(摘编自李波《吕思勉与二十世纪前半期的新史学》)
(2)先生不喜走访知名人士,自述见名人辄自远,不涉无谓的社会交际。
没有学历学位,无党无派,遵从父训,一生唯好教书授业,小学、中学、大专、大学都教过。
1926年进入光华大学,不久即受聘为新办的史学系系主任,遂自托为终身归宿,重要的学术创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前后凡30余年。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吕思勉父亲依照苏常一带读书人家教子弟读书的常用方法,指导吕思勉通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便他在做学问之初对整个学问概况及分类有了解。
B.吕思勉六岁开始读经书,八岁接触史学,十六七岁开始阅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十岁开始研读辽金元史,这些都是在父母的启蒙和指导下进行的。
C.吕思勉治学领域广泛,对中国通史和多项专史以及文字学都颇有研究,他在光华大学曾开设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
D.吕思勉关注国事,爱国忧民,光华大学初创之际,已应沪江大学之聘的他毅然决定赴光华任教,为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出一把力,争一口气。
1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吕思勉十几岁时就结识戊戌变法风云人物康有为、梁启超,阅读他们的文章、著作,受他们的思想影响,把他们奉为心目中的楷模。
B.吕思勉读书认真且速度惊人,每读一书,必从头至尾看完,到二十三岁时已将“二十四史”读了几遍,奠定了他成为史学家的坚实基础。
C.吕思勉学识渊博,国学根底深厚,具有东方学者的风度和气质,在光华大学先后开设十余门课程,他讲课引经据典,深受学生喜爱。
D.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身居沦陷区常州的吕思勉,不齿于行人向城门口的日本岗哨脱帽行礼的行为,发誓光复后才戴帽子。
20.作为一位优秀的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治学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18.B(研读辽金元史是在屠寄先生的影响下进行的。
)
19.C(A项吕思勉并没有结识康梁二人,也不是读了二人的著作,受其思想影响才奉其为楷模的。
B应为“首次读遍了二十四史”,D原文并没有他“不齿于行人”行为的意思。
)
20.
(1)父母启蒙指导,名家引领:
吕先生读书受母亲启蒙,经父亲指导学会许多读书方法;治学中得到经学家丁桂征先生、史学家屠寄先生的指引影响。
(2)治学态度勤奋执着:
吕先生治学中阅读了大量书籍,积累大量史学知识;潜心科研,五十年如一日。
(3)治学方法科学严谨:
吕先生为了治史,还学习了经学、文字学,学习了阅读史书以及写札记的方法。
(4)治学领域广泛:
他在光华大学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
(5)甘于平凡:
不喜欢走访名士,不涉无谓的社会交际。
(答出四点即可给满分;没有分析,酌情扣分。
回答“做学问灵活,不死读书”亦可酌情给分。
)
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期初联考
阅读下文,完成18-20题。
发现语文之美,享受阅读之乐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访谈
记者:
李节
李:
您觉得学好语文的关键是什么?
陈:
“学语文”没什么捷径可走,首先是有兴趣,然后就是多读书、肯思考、勤写作。
欧阳修说:
“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
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做自能见之。
”欧阳修尚且找不到读书作文的“诀窍”,我当然更是“无可奉告”了。
据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称,父亲从不给他们讲授“写作方法”,只要求多读书;书读多了,有感觉,于是落笔为文。
文章写多了,自然冷暖自知,写作能力逐渐提升。
叶老这思路,跟欧阳修的说法很接近。
语文教学的特点是慢热、恒温,不适合爆炒、猛煎,需要时间和耐心。
因此,“语文教学”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很容易。
传统教学与现代标准化教学有很大差异。
过去主要靠自学,学生面对经典的文本,仔细琢磨,百思不得其解,这才去请教;现在则以“文学史”或“文学概论”为教学中心,经典文本反而成了“配合演出”。
学生省了上下求索的工夫,迅速获得有关作家作品的“精彩结论”。
一星期就知道《诗经》是怎么回事;两星期,《楚辞》也打发了。
这样确实推进很快,可学生真的掌握了吗?
晚清西学大潮中,章太炎对标准化教学很不以为然,认为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必定注重“耳学”,养成“道听途说”的学风。
而传统中国的书院教学,依靠山长的个人魅力,以及师生间的对话与交流,自学为主,注重的是“眼学”。
前者整齐划一,适合普及知识;后者因材施教,有可能深入研究。
当然,现代社会学生需要修习的科目很多,不可能只讲“四书五经”。
但如何在“含英咀华”与“博览群书”之间,找到合适的“度”,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李:
新课程以来,很多中小学语文教材都请大学教授担任主编,您对此怎么看?
陈:
视野开阔、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参与到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当然有好处。
但中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毕竟不是一回事,切忌将原本应在大学才教的知识,提前压缩到中学课本中去。
大城市里的重点中学,教师和学生水平都很高,可这不是整个教改及课本编写的主要目标。
另外,过多站在大学教授的立场看问题,可能会忽略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接受能力以及欣赏趣味等。
这样,调子很高,但所编教材可能不切实际。
在我看来,大学教授若想介入中小学教育,必须多与中小学老师接触、交流,了解中小学的教学规律,不能“居高临下”。
李:
您是否愿意参与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工作?
陈:
前些年我也参加过,但不久就发现,解决教材编写中的诸多问题,非我能力所及。
李:
您的意思是说中小学教材编写本身是一个专业,并不是说搞文学的或者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就可以编?
陈:
对。
举个例子吧,我翻看《叶圣陶全集》,偶尔读到《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这是我小学时念过的课文,怎么会出现在《叶圣陶全集》?
原来,叶先生正编写小学语文课本,找不到合适的范文,干脆自己写一首。
那一瞬间,我很震撼。
当初叶圣陶、张志公等人编中小学语文教材,都是大行家,且全力以赴,一辈子把这当事业来认真经营。
(节选自《语文建设》2012年第9期,有删改)
18.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语文”首先要有兴趣,然后就是多读书、肯思考、勤写作的过程中获得能力,而不是依靠别人提供的“方法”“诀窍”“捷径”。
B.语文教学“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很容易”中“难”在需要时间和耐心,“容易”在它没有什么高妙的招数,只要多读多悟多写,语文水平就会逐渐提高。
C.陈平原认为传统教学和现代标准化教学各有优长,学生不能因为需要学习的科目众多,就只知道结论,而不自学、研读、交流经典文本。
D.“道听途说”的学风和中国传统的书院教学各有利弊。
前者整齐划一,适合普及知识;后者因材施教,有可能深入研究。
19.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平原在思考现代“文学史”或“文学概论”为教学中心,而忽视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对如何把握“含英咀华”与“博览群书”之间“度”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B.陈平原举学生快速掌握《诗经》《楚辞》的例子,意在揭示这种现代标准化教学的弊端,强调学生上下求索、自主研读文本,必不可少,甚至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之一。
C.举《小小的船》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小学教材编写本身是一个专业,因为当找不到合适范文的时候,需要编者自己去写,这不是搞文学的或中文系教授可以胜任的。
D.大学教授编写中小学语文教材会有好处,但如果居高临下,不考虑中学实情,所编教材可能不切实际,好的中文系教授,未必能成为合格的教材主编。
20.陈平原认为如何才能编写好中小学教材?
(6分)
18.答案:
D
19.答案:
B/D(说明:
阅卷时认为两个答案均可)
20.①编写者视野宏阔,学识渊博;
②关注不同地区师生水平的差异;
③了解中小学生的特点;
④多与中小学老师交流沟通;
⑤了解中小学教学规律;
⑥全力以赴,当成事业来做。
(每点1分)
江都中学、扬中高级中学、溧水高级中学期初联考
七、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罗曼·罗兰
徐志摩
①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
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
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
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
他的自传里写着:
“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
德国?
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
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
我翻着那一堆旧书,趴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
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
我是它们,它们是我。
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
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
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
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
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
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
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
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
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
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
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
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
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
他那年22岁。
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
那六旬老人说:
“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
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
”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
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
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
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
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
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
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
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
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
⑤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
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
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
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
“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
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
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
1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
B.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
C.第④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
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
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9.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
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
20.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
(4分)
18.(4分)AE(选对一项给2分)
19.(4分)①罗兰痴迷于音乐,音乐是他的生命。
德国的音乐充满艺术魅力,滋润了罗兰的心灵。
②他开始接触德国音乐的时候,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德国人,也不了解“德国”一词意味着什么。
(一点2分)
20.(4分)①音乐的天才;②杰出的文学家;③真理的寻求者;④时代的圣人,理想人格的化身。
(一点1分)
高邮中学开学考试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史学家吕思勉先生
陈吉龙
六岁,他就开始读经书、学八股;八岁起开始接触史学,启蒙者是他的母亲。
后来在父亲的指导下,他从头至尾点读完了《纲鉴易知录》,后来又花了半年时间,点读了《通鉴辑览》,对中国历史有了一个概略的了解。
与此同时,他还跟母亲学习了《说文解字》。
他就是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先生十岁,已开始读报,关心时事。
1898年戊戌变法,风云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成了他心目中的楷模。
他读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文章,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
他十五岁开始阅读正史,或抄录或点读,极其认真,且阅读速度惊人,能日读十四卷,每读书必从头至尾看完。
十六七岁间,其父按苏常一带读书人家教子弟读书的常用方法,要他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通读一遍,以便在做学问之初,可知整个学问的概况及分类,知道天下学问有哪几种,每种源流派别如何,对学术史做一鸟瞰。
他读得很认真,花了两年多时间,将经、史、子三部全部读完,只是集部读了一半。
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又阅读了《日知录》《廿二史札记》等书,着重学习怎样阅读史书及写作札记的方法。
后来在经学名家丁桂征先生的指引下,他又花了三四年工夫,将有关小学的书及《十三经注疏》精读一遍,使经学、文字学成为治史的得力工具。
1904年,他在邑人创设的“读书阅报社”听了元史专家屠寄先生的一次讲座,深受影响,开始研读辽金元史,从此爱好民族问题的研究。
他二十多岁,便读遍了“二十四史”。
先生每读书必用朱笔圈识,或眉批,或将材料抄录,加题识或按语,分类保存,在此基础上写成读书笔记。
待有心得,意见成熟,即写成札记、论文或专著。
如此五十年如一日,形成了先生扎实的治学功力及精切严谨的学风和文风。
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上海圣约翰大学爱国师生为悼念被杀害工人举行罢课,并在校内下半旗志哀,以示对帝国主义的抗议。
美籍校长卜芳济竟蛮横地将当时的国旗拉下,踩在地上。
于是全校师生愤而离校,并谋创光华大学。
张寿镛先生任校长,知名学者如钱基博、胡适等激于爱国热忱,纷纷执教光华。
当时已应沪江大学之聘的先生,看到光华初创,便决定赴光华任教,为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出一把力,争一口气。
从此,几与光华终身相伴。
他进光华后,每周上课十多节,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
他常穿深色长衫或袍子,戴一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用 文本 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