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教案3篇.docx
- 文档编号:9028901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4.05KB
初一数学教案3篇.docx
《初一数学教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数学教案3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数学教案3篇
初一数学教案3篇
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初一上册数学教案精选【三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一数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探索新知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1:
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
例如,
对于数5,可这样问:
5和5.1有相同的类型吗?
5可以表示5个人,而5.1可以表示人数吗?
(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试一试:
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作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
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
(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与
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粗略,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划分数的类型要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有理数的分类表要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练一练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10页练习.
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思考:
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也可以教师说出一些数,让学生进行判断。
集合的概念不必深入展开。
创新探究问题2:
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
为什么?
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
有理数这个分类可视学生的程度确定是否有必要教学。
应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标准不一样时,分类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分类的标准要明确,使分类后每一个参加分类的象属于其中的某一类而只能属于这一类,教学中教师可举出通俗易懂的例子作些说明,可以按年龄,也可以按性别、地域来分等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本课作业1,必做题:
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1题
2,教师自行准备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本课在引人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
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
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
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要过多展开。
2,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可避免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性;同时还体现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提高的特点,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作用。
3,两种分类方法,应以第一种方法为主,第二种方法可视学生的情况进行。
课题:
1.2.2数轴
教学目标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知识重点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
问题1:
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
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多媒体出示3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
问题2:
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点表示数的感性认识。
点表示数的理性认识。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教师:
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
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
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求。
从游戏中学数学做游戏:
教师准备一根绳子,请8个同学走上来,把位置调整为等距离,规定第4个同学为原点,由西向东为正方向,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整数编号,请大家记住,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依次发出口令,口令为数字时,该数对应的同学要回答“到”;口令为该同学的名字时,该同学要报出他对应的“数字”,如果规定第3个同学为原点,游戏还能进行吗?
学生游戏体验,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寻找规律
归纳结论问题3:
1,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
2,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
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
3,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4,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12的归纳。
这些问题是本节课要求学会的技能,教学中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给学生适当指导。
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2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请学生总结:
1,数轴的三个要素;
2,数轴的作以及数与点的转化方法。
本课作业1,必做题:
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2题
2,选做题:
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2,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初一数学教案二
教学目标1,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
2,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
3,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知识重点相反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问题1:
请将下列4个数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4,-2,-5,+2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分法,只要能说出道理,都要难予鼓励,但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逐渐得出5和-5,+2和-2分别归类是具有较特征的分法。
(引导学生观察与原点的距离)
思考结论:
教科书第13页的思考
再换2个类似的数试一试。
归纳结论:
教科书第13页的归纳。
以开放的形式创设情境,以学生进行讨论,并培养分类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归纳能力,渗透数形思想
深化主题提炼定义给出相反数的定义
问题2:
你怎样理解相反数定义中的“只有符号不同”和“互为”一词的含义?
零的相反数是什么?
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规律:
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a
思考: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
练一练:
教科书第14页第一个练习体验对称的图形的特点,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征做准备。
深化相反数的概念;“零的相反数是零”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强化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几何意义
给出规律
解决问题问题3:
-(+5)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你能化简它们吗?
学生交流。
分别表示+5和-5的相反数是-5和+5
练一练:
教科书第14页第二个练习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得出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1,相反数的定义
2,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3,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
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3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相反数的概念使有理数的各个运算法则容易表述,也揭示了两个特殊数的特征.这两个特殊数在数量上具有相同的绝对值,它们的和为零,在数轴上表示时,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等性质均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教学设计围绕数量和几何意义展开,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教学引人以开放式的问题人手,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把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观察它们的特征,在复习数轴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也能加深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问题2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相反数的概念;问题3实际上给出了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3,本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观察归纳,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并给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
课题:
1.2.4绝对值
教学目标1,掌握绝对值的概念,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2,学会绝对值的计算,会比较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的大小.
3.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
教学难点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知识重点绝对值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星期天黄老师从学校出发,开车去游玩,她先向东行20千米,到朱家尖,下午她又向西行30千米,回到家中(学校、朱家尖、家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①用有理数表示黄老师两次所行的路程;②如果汽车每公里耗油0.15升,计算这天汽车共耗油多少升?
学生思考后,教师作如下说明:
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只关注量的具体值,而与相反
意义无关,即正负性无关,如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只关心汽车行驶的距离和汽油的价格,而与行驶的方向无关;
观察并思考:
画一条数轴,原点表示学校,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朱家尖和黄老师家的点,观察图形,说出朱家尖黄老师家与学校的距离.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如下:
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只与这个点离开原点的长度有关,而与它所表示的数的正负性无关;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例如,上面的问题中|20|=20,|-10|=10显然,|0|=0这个例子中,第一问是相反意义的量,用正负
数表示,后一问的解答则与符号没有关系,说明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人们只需知道它们的具体数值,而并不关注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为引入绝对值概念做准备.并使学生体
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初一数学教案三
哲学家培根说过:
“读诗使人灵秀,读历史使人明智,学逻辑使人周密,学哲学使人善辩,学数学使人聪明…”
1、为什么学数学?
※数学是工具学科
数学是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曾有人说:
一个物理学家必须是数学家,而一个数学家未必是物理学家。
可见数学的价值。
※生活离不开数学
小到集市买东西,大到火箭发射卫星都离不开数学。
又如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
马克思:
”一种科学只有成功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数学使人聪明
有人形象地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具体的例子来体验一下某些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
故事一:
据说国际象棋是古印度的一位宰相发明的。
国王很欣赏他的这项发明,问他的宰相要什么赏赐。
聪明的宰相说,“我所要的从一粒谷子(没错,是1粒,不是1两或1斤)开始。
在这个有64格的棋盘上,第一格里放1粒谷子,第二格里放2粒,第三格里放4粒,即每下一格粒数加倍,……如此下去,一直放满到棋盘上的64格。
这就是我所要的赏赐。
”国王觉得宰相要的实在不多,就叫人按宰相的要求赏赐。
但后来发现即使把全国所有的谷子抬来也远远不够。
故事二:
古希腊有个国王,一次想处死一批囚徒,那时候处死囚徒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砍头,一种是用绳子绞死。
他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制定了一条规定:
你们可以任意说一句话,如果是真话,就绞死;如果是假话,就杀头。
在这批囚徒中,有一个很聪明的人。
当轮到他说话的时候,他巧妙地对国王说:
“我是将要被砍头的!
”国王一听感到为难:
如果真砍他的头,那么他说的就是真话,而说真话是要被绞死的;但是如果要绞死他,那么他说的“要砍我的头”便成了假话,而假话又是要被砍头的。
他说的既不是真话,又不是假话,也就既不能被绞死,也不能被砍头。
国王只得挥挥手说:
“那只好放他一条生路了。
”这个囚徒凭自己的聪明才智救了自己。
2、如何学好数学?
※学习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思考。
学习蜜蜂那样的工作方法,既会采蜜,又会酿蜜。
※学习数学要细心、有耐心、有信心。
※学习数学要有良好的习惯,贵在坚持。
习惯一:
课前预习坚持好
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而且还使自己的学习进度走在老师的前面,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重点关注自己不太清楚的问题,这里要注意的是:
在预习教材之后,需要动手做一做相关的练习,这样既能检测自己预习的效果,还么有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PS:
课前预习最大的障碍时不能长期的坚持下去。
习惯二:
课前准备应充分
现在的课堂只有40分钟,稍不注意,时间就跑得无影无踪,因此要珍惜课堂的40分钟,为了让自己能在课堂40分钟有较高的效益,务必做好课前准备数学的课前准备有:
1、准备好书和文具。
2、准备好老师要求的相关资料。
3、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排除外界干扰,用愉悦的心情迎接数学课堂的学习。
习惯三:
课堂学习要高效
课堂学习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学习的主阵地丢了,那么就无法谈学习的效率,怎样提高我们课堂效率:
首先要听课专注;其次是要动手,只有动手去写、算,才能促使自己动脑,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再次是在课堂讨论的学习中,要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断地与同学交流,对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很有好处。
PS:
千万别与邻桌同学讲闲话或不会排除干扰。
习惯四:
巧记笔记要勤动手
上课先把老师讲的听懂,然后将复杂的或自己认为较难的问题的解答过程的几个关键步骤记下来,并留好空白,待下课后获仔细时间将笔记补全,如这是补全笔记有困难,说明上课未听懂,一定要借此机会搞懂为止。
有些简单的笔记可直接记在书上。
切记千万不可上课时只埋头记笔记,而忽略了老师的讲解分析。
PS:
光记笔记而不去温习笔记等于没记笔记!
习惯五:
完成作业高质量
作业与当天的学习内容联系紧密,应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力争正确率达到100%。
同时力求书写工整、规范,对作业的错误切不可轻视,要及时修正。
独立完成作业,不要轻易问同学、家长、老师,应多动脑,培养自己爱动脑的好习惯!
写作业时要达到巩固当天学习内容的效果。
习惯六:
复习巩固常记忆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就是提醒我们要时时主动复习巩固。
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要把有联系的知识连成线,形成体系。
总结常见的解题规律和方法,举一反三,记住一些常见的结论。
习惯七:
自主拓展平台高
“学无止境”,在学习上要不断地扩展,自学进度始终走在学校学习进
度的前面,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学习知识后,进行加深学习。
坚持一:
坚持适当练习。
数学的学习是离不开练习的,而练习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易出错的或不懂的地方进行练习。
练习后要总结、要归纳、要反思、不能搞题海战术。
坚持二:
坚持作业纠错。
每天作业发下来以后,首先要看自己作业有哪些错误,在完成作业之前一定先将上次作业错误的题改正过来,将此类型的题弄懂,争取不再犯。
坚持三:
坚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习惯,学数学其实就是学思维,数学的学习方法在于勤思考、勤动手。
遇到问题要有一种不解决誓不罢休的精神,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总结,对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和提高。
※学习数学需要探索精神。
只见汪洋就以为没有大陆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
——培根
※练习是取得好成绩的法宝。
用好三“本”:
随堂练习本、作业笔记本/纠错本、使用好双色笔,学会“问”。
亲爱的同学们,学习数学是艰辛的,但也是快乐的!
只要在学习中树立信心、善于思考、不断努力,相信你的数学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强,你收获到的自信心和成功的喜悦也会越来越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