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9000463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4.39KB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策划
主备人:
李春花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篇精读课文(即《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一篇略读课文(《槐乡的孩子》)和一个语文园地。
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有描写小学生欢乐幸福的校园生活的;有讲述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地成长的;有记叙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的;也有赞美乡村儿童淳朴、勤俭、热爱劳动等好品质。
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读来定会感到十分亲切。
教学设计包括“单元导读1课时”、“整体识字3课时”、“以文带文5课时”、“专题阅读1课时”、“读写联动2课时”、“分享展示1课时”、“基础训练1课时”等方面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这组课文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到中年级学习的第一组课文,教学中要考虑衔接问题,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玩乐体验,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益养成的阅读习惯,来感悟同龄人在大自然中获取的快乐,并随时记录他们自己的课余生活感受,培养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之情。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22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并能摘录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和语段,积累语言。
3.“口语交际”要求学生结合本组综合性学习说说发生在课余生活中有趣的事,把话说通顺、完整,态度自然大方,口齿清晰,声音响亮。
“习作”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意思。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要求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4.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感受童年快乐,培养热爱大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难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课余生活。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建议用14课时。
其中单元导读1课时;归类识字3课时;以文带文5课时;专题阅读1课时;读写联动2课时;分享展示1课时;基础训练1课时。
六、教学用具
教师与学生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课件等。
第一课时(单元导读课)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单元课文内容。
2.培养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通读课文,感知单元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一个假期不见,能给老师说说你们在暑假里经历的趣事吗?
2.课件出示:
我们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
二、自读导语,明确主题
1.自读单元导读语,思考:
通过单元导读语,你知道了什么?
2.汇报,引导明确:
(1)单元主题:
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2)单元学习要求:
抓住课文要点,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并学习运用。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这一组课文,读通读顺,不懂的字音互相请教。
2.快速默读,了解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用笔划出相关语句。
3.再读课文,标出段落,根据词语表勾画出本课的相关词语。
4、四人小组交流自读成果。
四、紧扣文眼,归纳中心
1.指名说说你从每篇课文中都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每篇课文都分别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概括归纳文章重点:
《我们的民族小学》——团结友爱
《金色的草地》——热爱自然
《爬天都峰》——互相鼓励
《槐乡的孩子》——勤劳淳朴
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1.交流资料,认识作家吴然,了解蒲公英、槐树、槐米及天都峰。
2.熟读课文,根据课前的导读提示、课后的思考练习,扎实掌握课文内容。
归类识字课(3课时)
教学目标:
1.归类认识22个生字,正确书写36个生字,并能给生字注音、组词。
2.培养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和文中词语。
3.能借助工具书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意思,并能口头造句。
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单元生字的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归类识字生字。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归类识字一)
教学流程:
1、归类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本单元22个二类生字,先自己读一读,将不认识的生字,在生字表
(一)里圈出来。
2.和同桌交流,一起借助拼音认读圈出来的生字,并口头组词。
2、交流识字方法
1.能组成词语的生字:
坪坝 蝴蝶 孔雀舞(看图说词语,根据词义认读、理解“坪坝”“蝴蝶”)
2.形近字、音近字比较
昂-仰 耍-要 峰-锋 似-拟 钓-钩
瓣-辫-辨-辩 戴-载-栽-裁
爬-趴 雀-鹊 察-查(结合部首、字义区分)
3.形声字:
铜 招 跤 拢 趣 链 鲫(除“趣”其他均为左形右声)
三、巩固识字
1.给课后生字注音、组词,并用红色彩笔描出每个生字的部首(可边读边写)
.熟字加偏旁:
傣绒掌爬顶苍.
2.出示部分词语,学生拍手齐读.
第三课时(归类识字二)
教学流程
一.交流识字方法
1.熟字加偏旁
亻+泰=傣 纟+戎=绒 艹+仓=苍
爪+巴=爬 丁+页=顶 尚+手=掌(组合后“尚”的横折钩变为横构)
2.熟字换偏旁:
组-粗 颈-劲 徒-陡 擅-颤
3.区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4.多音字:
假 朝 似 劲 相 发
三、巩固识字
1.给课后生字注音、组词,并用红色彩笔描出每个生字的部首(可边读边写)
2.同桌交换,互查
四、作业布置:
1.认读二类生字
2.朗读课文
第四课时(归类识字三)
1、复习导入
检查二类字的识记情况(开火车读、个别字领读、齐读)
2、学习一类字
1.出示一类字,同桌齐读,相互正音
2.教师指导个别易读错的字
3.浏览一类生字,找出难写易错的,教师重点指导
“戴”:
“戈”的撇、点不能丢,横笔要写长,里面的“田”、“共”要紧凑。
“舞”:
中间是四竖,像四个人在跳舞。
“绒”:
右边是“戎”,不要写成“戒”。
“耍”:
上边是“而”不是“西”,不能写成“要”。
“苍”:
下面不是“仑”。
“仰”:
右边不要多撇。
4.老师拼读生字,学生书空。
三、理解词语,连词成句
1.速读课文,遇到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
2.小组交流,解决难题
3.班内交流,重点指导
犹豫:
拿不定主意。
奋力:
文中指努力向上攀登。
居然:
表示出乎意料。
汲取:
吸取。
4.出示部分词语,学生拍手齐读
5.选择二个以上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4、读一读:
节选句段,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及读课文的熟练度
5、作业布置:
1.听写一类生字、词语,写错的练写两遍
2.熟读课文
3.积累文中的好词句
第五课时(以文带文)
精彩校内外——《我们的民族小学》、《孔雀舞》
教学目标:
1.精读《我们的民族小学》,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感受学校的美丽和各民族孩子共同学习时那种欢乐、祥和的气氛。
2.略读《孔雀舞》,通过阅读,体会喊凤与孔雀之间的情谊,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知道傣族小朋友求学的艰难,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3.理解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讨论文中重点词句,了解我国各族儿童团结友爱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增强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乐
一激趣导入
1.观看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小朋友手拉手,边走边唱歌去上学的插图。
2.师:
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服饰不同但漂亮,很快乐,少数民族的小朋友,一起去上学)
3.师:
对,这些小朋友的确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
我们的民族小学。
(相机板书课题)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第1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1段,想一想:
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3.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4.配乐朗读这一段。
第2.3自然段:
1.师引入。
“当,当当!
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
请各自轻声朗读第2.3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
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3.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4.想象描述。
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
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画面?
学生想象描述,并朗读有关句子。
第4自然段:
1.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
2.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
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3.抒情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自由选择段落感情朗读。
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四、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五课堂小结,过渡
1.名族小学的孩子们上课认真,下课尽情玩耍,连小动物都吸引过来了。
那我们一起再来分组读读1、4自然段,看看这又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呢?
(团结、美丽、祥和、充满快乐)
2.校园生活如此美好,不知同学们愿意随老师再一次走进校园,去感受校园生活?
(相机板书课题)
六自主探究,分层指导
1.通过阅读,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文章中描写孔雀的句子,照样子描写你喜欢的小动物。
3.喊凤跳的孔雀舞是什么样子?
从文中找出描写喊凤舞姿的句子。
4.小喊凤跟谁学跳孔雀舞的?
5.喊凤去学校后为什么“怕老师不给她发新书?
6.老师和同学们喜欢喊凤跳的孔雀舞吗?
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
七拓展迁移,自主发展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读出喜爱之情
2.小结引申:
说说学了这两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第六课时(以文带文)
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舒适、享受——《金色的草地》、《肥皂泡》
教学目标:
1.精读《金色的草地》,把握课文内容,讨论重点句的含义。
2.略读《肥皂泡》,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会阅读、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2.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
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
金色的草地
3.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
(生:
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
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二、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
三、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2.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
(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3.“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
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4.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
5.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6.作者有什么新发现?
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7.“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
喜爱金色的草地→
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
8.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
四、思考交流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
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填到语文天地中
五、课堂小结,过渡
1.思考,课文围绕肥皂泡主要写了那些内容?
(围绕肥皂泡讲了做泡泡----吹泡泡----看泡泡—肥皂泡带来梦幻般的感觉和想象.)
2.你最感兴趣的那部分,边读边想象画面.
3.重点感悟吹泡泡,做泡泡的过程,吹肥皂泡泡的动作有什么特点?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4.大声读第4自然段,画出重点词语感受肥皂泡的“美丽”。
5.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吗?
说说肥皂泡给你带来那些乐趣?
第七课时(以文代文)
教学目标
1.精读《爬天都峰》,把握课文内容,讨论重点句的含义。
2.略读《快乐的球赛》,理解诗歌内容,能例举说明这是异常快乐的足球赛。
感受诗歌所描述的这场足球大赛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弄清“我”爬天都峰的过程,读懂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
2.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孩子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从图中见识了天都峰,要想爬上去,可不容易啊!
这节课去了解一下,文中的“我们”是怎样爬上去的。
2.板书课题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去爬天都峰的时间、人物。
(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
2.你发现天都峰有什么特点?
抬头望: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高)
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陡)
3、合作探究,研读爬峰过程
1.分角色朗读3至9自然段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3.读句子,分组讨论、品味:
这两个“也”是什么意思?
你品出了什么?
(天都峰山高路陡,小朋友这么小,老爷爷年纪这么大,想不到都会来爬天都峰;表面上看,都在怀疑对方,其实是对对方的敬佩;品味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一种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一种不服输的劲头。
)
3.“我”怎么爬上天都峰的?
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做上记号。
(奋力爬、攀着、手脚并用)
4.从“奋力”、“终于”中你品味出什么?
(爬峰的艰难,战胜困难后的轻松和快感)
5.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只要有决心,有勇气,有毅力,定能战胜困难。
)
四、齐读第10自然段,理解爸爸说的话(战胜困难,要有勇气和信心;与人相处,要善于互相学习、鼓励,共同进步)
五、课堂小结,过渡
战胜困难让我们无比欣喜,付出辛勤的劳动同样也会收获快乐,接下来我们走近快乐的球赛。
1谁喜欢足球?
你最佩服的球王是谁?
他的那些精彩球技令你佩服?
2快乐的足球赛没有著名的球星,但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3.这场球赛,什么地方是让你感到真正的快乐的?
第八课时(以文带文)
(槐乡的孩子落满霞光的竹林)
教学目标
1.精读槐乡的孩子,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培养自
2.读能力,并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一、解读课题
1、板书课题
读准字音,读好课题。
2、从课题中了解到什么?
(解读“槐乡”;初知课文主人公——槐乡的孩子)
二、预习探究
1、读取信息,认识槐树。
(1)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捕捉信息,了解“槐花”(槐树开花季节、槐花大小、槐花清香、槐花的用处等)
(2)结合图片补充槐树、槐花的相关资料(槐树:
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蕾可以制作黄色染料。
花、果以及根上的皮都可
以入药。
——在介绍时针对本班孩子实际用大多数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进行介绍,如:
孩子们若不太懂“落叶乔木”,可以解说成:
“槐树,是种高大的树,它到
了秋冬季也要落叶,是落叶乔木。
”让多数孩子能真正了解相关知识。
2、导读提示。
(1)自读“提示”,边读边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
(2)指名读提示,交流并归纳出学习要求:
①读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②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③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自读自悟。
(1)自读
对照略读提示,轻声自由读课文。
圈出生字,借助课文注音、字典读准字音;读通每一个句子,长句和一下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
4、集体交流
(1)词语:
结成了伴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削着槐米一簇簇槐米缕缕炊烟满载而归月落柳梢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堂过渡
槐乡孩子的朴实,接下来我们在学习《落满霞光的竹林》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从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第九课时(以文带文)
(做风车的故事多彩的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了解牛顿能够朋会做风车,但讲不出道理这件事中接受教训,从而发奋学习的故事,教育学生向牛顿学习。
2学习仿照第二自然段写不,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牛顿正确对待别人的嘲笑,正视自己的缺点,发奋学习,头
养成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难点:
1理解牛顿的神态变化,“得意”、“发愣”、“羞得满脸通红。
”
2理解重点句:
“小风车摔坏以后,牛顿心里难受极了,但没有流一滴眼泪。
”从此,牛顿发奋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
做风车的故事
齐读课题后,学生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老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文写了谁做风车?
他为什么做风车?
他怎样做风车?
做风车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做风车展开的,让我们带着以上的问题学习课文。
同时学习第二自然段写法,围绕着“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段话的方法。
最后练习朗读。
二、范读课文,听读思考: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牛顿说不出风车会
转的道理,受到同学们嘲笑的?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思考:
(1)第一段讲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顿特别喜欢做手工?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小声朗读,思考:
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根据下列问题批画:
(1)从哪些句子或词语可以看出牛顿喜欢风车、爱做风车?
(2)牛顿的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
3投影:
读下面的句子,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再想想这些话说明什么?
他每天仔仔细细地看,几乎忘了回家,以后每天放学,他都要跑去看一阵子?
4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围绕“喜欢干什么,怎样喜欢的”写一件事的方法。
五、学习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读思考:
同学牛顿的风车有哪些看法?
卡特的意见对不对?
讨论回答。
2、找出牛顿神态变化的词语,并说说这些态变化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3、看书中插图,图上有几个人物?
哪个是牛顿?
哪个是卡特?
说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读课文。
5、小风车被摔坏以后,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有注滴眼泪?
6、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思考:
牛顿是怎样发奋学习的?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分组讨论:
你喜欢牛顿吗?
为什么?
八,课堂过渡
下面我们来学习<生活中的小镜头>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生活中的小镜头》一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描写了作者清晨在图书馆看到人们争先恐后地到图书馆看书的情景。
2、作者围绕这个内容,在文中写了哪几个小镜头?
板书(进馆选书看书)
3我们知道这三个小镜头实际上是三个什么描写?
(“场面”描写。
)
4、作者描写这三个场面想要表达什么呢?
(赞扬了人们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
)
第十课时专题阅读课(1课时)
一、主题阅读
(一)个性阅读
推荐阅读《主题丛书“五彩的童年”》中“童年故事”、“记忆中的童年”一组中的10篇文章,自己选择其中的5篇文章重点阅读,完成阅读卡,能有自己的阅读收获。
其余篇章可以略读。
(二)阅读汇报
要求:
能讲一个书中的故事或能结合所读内容谈自己的读书收获。
1、找一找书中的精彩篇章。
2、读一读,交流一番。
3、说一说阅读中的心得体会。
4、总结阅读方法。
二、主题活动
围绕本单元,做一张手抄报。
三、探索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研究主题,进行课外研究。
第十一课时读写联动
(1)
教学目标:
说说自己的课余生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明确交际内容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生活,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米挣学费的情景。
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生活,认真执行计划,这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二、分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的课余生活:
自己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三、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交流
1.学生交流,师略记条理。
如:
我学会了整理房间,我现在是三年级的学生了,生活上要独立自强,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课间我和小朋友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学会了一种新游戏,心里特别高兴。
课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编小花篮”,学会了一种新本领,心里特别欣喜。
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学到了许多新知识。
…
…
2.师予以讲解、梳理,共同评议。
从刚才几位同学的交流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
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的好,是不是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的多?
(计划安排要切实可行,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评选活动新颖、有趣,开展的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予以奖励
3.谈谈了解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四、作业:
1.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2.完成展示台。
第十二课时读写联动
教学目标:
1.写一写自己课余生活的有趣或高兴的事,也可以写你愿意写的其他事。
2.写好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自己一起分享写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突出有趣或高兴。
教学难点:
有精彩的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大家饶有兴致地交流了自己的课余生活。
看来大家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很好,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很有意义。
这节课,我们就来动手写作。
2、明确目标
1.学生读“习作”内容。
2.讨论、归纳“习作”要求。
三、资料链接
1.学生谈本单元课文中,描写有趣的课余生活的课例,说说那些情节有趣或令人愉悦。
2.讨论、交流后,师小结:
《金色的草地》一文中,抓住了兄弟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描写,把他俩在草地上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景写的有童趣。
《槐乡的孩子》一文,抓住槐乡的孩子劳动的愉快场景,写出了孩子们劳动时的快乐。
《爬天都峰》一文也体现了“我”去野外登山,战胜困难后的那种快感。
今天,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出参加课余生活后的感受。
4、习作构思
1.选好写作材料。
选好要写的一件事。
这件事一定是自己课余生活里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是自己愿意写的其他事。
2.写作技巧。
故事中的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第一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