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课件的整理笔记.docx
- 文档编号:8987317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70
- 大小:76.25KB
比较文学课件的整理笔记.docx
《比较文学课件的整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文学课件的整理笔记.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比较文学课件的整理笔记
第一讲《比较文学》导论
一、“比较文学”词源考
法国是比较文学的发源地,“比较文学”一词也最早从法国产生。
1816年,两位法国教师,编辑家诺埃尔和拉普拉斯出版了一系列多国文学作品选集,取名CoursdeLittératureComparée,意即“比较文学教程”。
1848年,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从法语引进这个术语,并造出英语比较文学一词,即ComparativeLiterature.
其中“比较”一词可以说共同来源于拉丁文Comparãtivus一词,意为为“比较的”、“相互对照”、“相互关照”等义。
法英德三种语言“比较文学”一词比较如下:
<法>LittératureComparée<英>ComparativeLiterature
<德>VergleichendeLiteraturwissenschaft
二、什么是比较文学
你怎么理解比较文学?
1、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侧重于文学史)
2、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即具有国际视野、跨学科视野的文学研究)。
3、文学比较与比较文学
文学比较自古有之,不是比较文学(巴柔:
我们什么也不比较)
比较文学发源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诺埃尔和拉普拉斯所编《比较文学教程》,确立名称。
独立学科的创立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
4、比较文学发展“四类型说”
1)、影响研究2)、平行研究3)、历史类型学研究4)、阐发研究
5、比较文学“三阶段说”
法国影响研究(突破传统在于“跨国”,打破第一堵墙,称比较文学第一阶段)
美国平行研究(突破传统在于“平行比较”和“跨学科”,打破第二堵墙,称比较文学第二阶段)
中国跨文明研究(突破传统在于“跨文明”,打破第三堵墙,称比较文学第三阶段)
6、比较文学的发展地域路向:
走出欧洲→走向美洲→来到亚洲→面向世界
三、为什么要学习比较文学
1、比较文学是一门显学
从学科内部看:
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学术上卓有建树,产生大批学术权威。
学术影响,学术业绩卓有成效。
从学科外部看:
比较文学为学界所公认,受到学界和大众重视。
比较文学队伍不断扩大,并对整个学术事业和时代产生积极的作用。
2、21世纪呼唤比较文学
一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全球化开放的世纪,特别需要比较文学开放、交流的精神(可以提高到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的高度来认识);
二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21世纪的教育是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创新素质、合作精神的新型人才的,更需要比较文学的精神。
进一步说,是比较文学是精英化教育的需要(见陈思和《比较文学与精英化教育》,载2010年第一期《中国比较文学》P1-7)。
陈思和认为:
现在大学本科实际教学课程不到三年,只能适应非专业的职业工作,这种教育只能称为社会化、大众化、职业化的教育,它的功能只是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求业者。
而比较文学有条件包容一切人文学科,以培养真正的富有使命的学者为教育目标。
它施行的是一种精英化的教育,其教育理想天然地超越社会化、大众化、职业化的教育。
陈思和还说:
如果一般高等院校不得不朝社会化职业化教育倾斜,那么像复旦大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就应该坚守精英化教育,如果所有的大学都不得不朝社会化职业化教育倾斜,那么这些大学的文科应该坚守理想的精英化教育,(紧接下页)
如果所有学科都不得不朝社会化职业化教育倾斜,那么,至少,比较文学这样少数学科,应该独自坚守精英化的理想。
四、我与比较文学
85年接触比较文学,86年参加中国文化书院“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班”学习,听过乐黛云、季羡林、张岱年、汤一介的课,书籍缺乏,整体把握有困难。
87年写过一篇文章《论<雷雨>对西方话剧的借鉴》,算是一种影响研究。
97年得一教委课题“沈从文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到北京大学乐黛云先生门下作访问学者。
乐黛云75华诞特辑.序
从1995年比较文学学会在深圳成立以来,以乐黛云为学术领袖的中国比较文学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以自己的方式加入到世界比较文学学术前沿,让国外学界听到了中国学者的声音;
二),把国外最前沿的学术理论介绍到国内,活跃和更新了我们本土的学术;
三)、中国比较文学在20年的发展中是和一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她就是北大的乐黛云教授,她用自己的方式介入到最前沿的比较文学的建设中,她就像一面大旗,招呼着中国各界学者介入到比较文学的研究中来如果没有乐黛云教授的积极推动,中国比较文学远远没有现在的功绩。
2002年写成专著《沈从文福克纳哈代比较论》,算是一种平行研究。
乐先生写序:
第二讲比较文学定义
一、比较文学几种经典定义
1、法国学派的定义
法国是比较文学的创生地,对比较文学的追溯,应首先到法国学派去看。
在法国学派中,较早给出相对完整定义的学者是梵·第根,他在《比较文学论》中认为:
“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
总之,‘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了全部美学的涵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涵义的,而那对于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写的两种或许多种书籍,场面、主题或文章等所有的同点和异点的考察,只是那使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影响,一种假借,以及其他等等,并因而使我们可以局部地用一个作品解释另一个作品的必然的出发点”。
梵第根的定义用的是一种描述性的语言,而非定义的性语言。
但是我们可以从梵第根的定义中提出五个层面的重要理论特征:
1、比较文学研究应该基于来源不同的事实的采纳;2、比较文学拒斥没有事实联系的纯粹美学评价;3、比较文学的研究是跨越两种语言以上完成的;4、比较文学研究不同语境下文学现象的共同性与差异性;5、归根结底比较文学是影响研究。
梵第根的定义在伽列·卡雷那里得到进一步丰富,卡雷在为学生基亚《比较文学》第一版所作的《序言》中,给比较文学下过一个定义:
“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英历史学家,作品文学性强。
笔者注)、瓦尔特·司各特与维尼(法早期浪漫主义诗人。
笔者注)之间,在属于一种以上文学背景的不同作品,不同构思以至不同作家的生平之间所曾存在过的跨国度的精神交往与事实联系”。
——卡雷
卡雷更明确地指出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来属于文学史(文学研究可分为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而比较文学是另一种文学史研究)。
卡雷“跨国度的精神交往”(国际间的精神关系)必须是能够被文献与考据所证明的事实联系。
关于这一点基亚在《比较文学》第二章《对象与方法》给予进一步的明确。
“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比较文学工作者站在语言的或民族的边缘,注视着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在题材、思想、书籍或感情方面的彼此渗透。
因此,他的工作方法就要与其研究内容的多样性相适应”。
——基亚
在基亚的定义里,比较文学被明确定义为国际文学关系史。
法国学派的定义拥有自身研究的特点,并表现出研究领域上的局限性:
第一、把比较文学定义为国际文学关系史,以区别于国际文学研究。
但在强调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的表达下,潜藏着一种以法国为中心的文化沙文主义倾向。
因为法国学派定义的比较文学研究,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主张把自己作为文化或文学的放送者,从材料上求证出“经过路线”,以研究其他周边民族文学或国家文学对自身的接受。
法国学派的定义呈现出一种国际学术领域的开放性,在这种开放性中部透露出一种封闭的民族主义心理。
第二、法国学派拒绝把美学评价作为一种方法论带入到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去,表现出一种严谨学术风格,但缩小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表现出偏执倾向。
2、美国学派的定义
1962年,美国学界出版了第一部比较文学论文集《比较文学的方法和观点》收有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亨利·雷马克的《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该文阐述了美国学派的观点,并对比较文学给出了自己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超出一个特定国家(country)界限的文学研究,也是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些知识和信仰领域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
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雷马克
雷马克的定义与法国学派的差异
第一、雷马克定义认定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与法国学派不同的是雷马克文章认为,这种文学研究,不是指向文学史,而是指向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在方法上崇尚美学与文学批评。
第二、雷马克定义最大的差异在于明确地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界限延展到其他相关学科中去,认为比较文学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这就大大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
1970年,韦勒克在《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中对比较文学下的定义更为丰富:
“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
在这种观点中(这是我的观念),比较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
(紧接下一页)
比较文学不能够限定于一种方法,在比较文学的话语中除了比较之外,还可以有描写特征的陈述、转述、叙述、解释、评价等。
比较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历史的事实联系中。
正如最近语言学家的经验向文学研究者表明的那样,比较的价值既存在于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中,也存在于毫无历史关系的语言现象或类似的平行比较中¡±。
¡ª¡ª韦勒克
韦勒克的不同在于:
①提出比较文学应从国际学术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
②在除法国学派的文献与考据方法和一般比较方法之外,具体给出了平行研究的方法:
描写、重点陈述、转述、叙述、解释与评价等。
3、两派的靠拢与融合
随着比较研究文学研究者在国际学术空间中的进一步对话与沟通,法美两派就比较文学概念的定义在研究领域上也逐渐呈现出一种相互接受的整合迹象。
法国学者布吕奈尔在《什么是比较文学》一书中给出的定义是:
“比较文学是有条理的艺术,是对类似、亲族和影响关系的研究……比较文学是从历史,批评和哲学的角度,对不同语言间或不同文化间的文学现象进行的分析性描述、条理性和区别性对比和综合性说明,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作为人类精神的特殊功能的文学”。
——布吕奈尔
美国学者唐纳德·A·吉布斯的定义也是把法美学派打通,整合出一个新的表述:
“比较文学就是超越了单一的民族文学范围的文学研究,而它主要关心的是不同文学之间的实际联系:
它们的起源、影响。
传播媒介等,始终围着关系这个题目。
然而,比较文学也包含这样一种内容:
对相互之间毫无联系的文学进行比较”。
——唐纳德
二、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
1、比较文学的研究主体是使学科得以确立的决定性因素。
文学研究包含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两个方面。
研究主体指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研究客体指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所研究的对象(如:
中国文学、美国文学、汉族文学、藏族文学等)。
一般的文学研究(民族文学、国别文学)由研究客体定位的。
它们不会以研究主体的定位而改变其学科身份,因为这些学科基本是依据该学科自身历史客观存在的时空条件而成立。
而比较文学在学科身份上的成立却在于研究主体而定位的。
因为比较文学研究者作为研究主体,他们所面对的研究客体不是“一元”的,不是纯粹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而是介于两种民族文学(国别文学)之间或介于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二元”关系。
这种二元关系是依据主体——研究者对两种语言文学之间或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汇通性比较研究而成立的。
这种“二元”关系不可能在客观上完全隶属于单一民族文学,或文学与其他学科两者之间的任何一方,因此主体的介入和对双方学理关系的追寻,有着决定性意义。
如王元化的《刘勰的譬喻说与歌德的意蕴说》一文。
这篇文章以汇通的比较视域透视了刘勰的譬喻说与歌德的意蕴说双方之间的学理关系。
这是一种二元的学理关系,这种二元的学理关系的成立是由主体定位的。
明确这种主体性,对把握比较文学的学科意识与学科身份来说非常重要。
2、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
学理关系及其三种类型。
比较文学研究客体是介于两种以上民族文学或两种以上国家文学之间的学理关系,或是介于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学理关系。
这是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之二。
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是一种¡°关系¡±,这一点已是比较文学界的共识。
而这种关系依凭比较文学学派理论的不同可归纳为三种类型的关系:
材料事实关系(亲缘关系),美学价值关系(美学关系),学科交叉关系(交叉关系)。
比较文学研究客体图示
具体的比较文学研究行为中,这三种学理关系作为文学研究的客体可以转换为三种不同的研究方法。
以材料事实关系为研究客体在方法论上与其配套的是文献学和考据学;以美学价值关系为研究客体,在方法论上与其配套的是理论与批评;以学科交叉关系为研究客体在方法论上与其配套的是科际整合。
比较文学研究客体图示
具体的比较文学研究可以从单一的方法论来展开,也可以同时从两种或三种方法论综合运用来展开。
3、比较文学与“四个跨越”
四个跨越。
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指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
也有人把跨国界列入其中,称之为五个跨越,但考虑到跨国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跨民族所代替,所以只提“四个跨越”。
两元与多元。
一般来说,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关系,应定位在两种民族文学或两种国别文学之间;因为一旦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扩展到多种文学关系之间,就势必加大了研究主体语言和知识的要求。
但多元并不是做不到的,比较学界已有不少很成功的学者,所以多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成立的。
4、比较文学开放与多元,体系化与汇通性
开放性。
自比较文学诞生以来,总表现出一种开放的意识,不断要求突破成规,从广度和深度上开拓新领域,如各种学派各种方法的不断扩展,领域的扩展(跨学科研究)
汇通与体系化。
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和三个关系不是表面的、拼凑的存在,而是有机汇融于主体知识结构中,形成内在的汇通性与体系化。
汇通,是比较视域——主体知识结构内部的“打通”,而不是表面上寻找相似的文学比较。
汇通是比较视域的重要品质。
汇通性背后就是体系化(或系统性)。
汇通性内在的要求就是体系化,杨周翰说“我们应提倡有意识的、系统的、科学的比较”。
这里所说“有意识的、系统的、科学的”要求就是体系化的要求。
附录:
比附与比较(汇通、体系化)
比附
如《安娜·卡列妮娜》与《雷雨》
卡列宁周朴园
省长、官僚资本家、封建家长
政治动物,冷漠封建卫道者,冷漠
安娜繁漪
冲出贵族家庭冲出封建家庭
追求个性解放追求个性解放
美丽、冷静、热烈年青、病态、疯狂
渥伦斯基周萍
花花公子,痴迷花花公子,懦弱畸形
始乱终弃始乱终弃
汇通、体系化
把世界文学各种形式的“安娜”与“繁漪”整合起来,对世界各民族文学中“始乱终弃”的悲剧女性给予汇通性的体系化的研究,寻找“始乱终弃”的悲剧主题的表现规律。
三、比较文学的新定义
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的文学研究。
它以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为学科建立的本体;它的研究客体是比较视域中存在的亲缘关系,类同关系,交叉关系。
它在开放与多元的文学研究中追求体系化的汇通。
比较文学的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特性,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比较文学简明定义
比较文学是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学科视野的文学研究。
目的在于以新的眼光揭示文学特性和总结文学规律,从而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第三讲比较文学的目标
一、走向世界文学的背景——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1、世界市场
比较文学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跨越性的文学研究,这种研究的出现是社会历史发展和文学自身研究的必然结果。
早期的文学研究,都局限在民族文学和国别文学范围之内。
因为那时候世界市场尚未形成,视野狭窄。
不可能形成世界眼光和全球眼光。
产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促使国际分工的发展,使世界市场得以最终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曾说: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
”——《共产党宣言》
2、全球化时代
全球化时代涉及一系列概念。
全球化(过程),全球性(结果),全球主义(主张)等是21世纪最流行的概念。
全球化是个无主语概念,加主语可有:
政治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等。
全球化出现于上一世纪60年代,盛行于21世纪初。
全球化概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使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
二十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交通、通信逐渐实现现代化,特别是二十世纪后期(80年代以后),新的通讯媒介——主要是大众的传播媒介和互联网——令人瞩目的成为推动全球化过程的动力。
作为一个历史或历时的过程,全球化的特征却在于其共时性,即一种天涯若比邻和“地球村”的感觉
全球化时代,人类唇齿相依,休戚与共。
环境问题、经济问题、武器装备的发展、恐怖袭击、疫病流行与控制、自然灾害等等问题,牵一而动全身。
在全球化格局下,全球意识和综合性思考成为人们思维方式的重要特征。
文学的发展也出现了全新的情况:
各民族文学、各种文学流派之间互相碰撞又互相影响,形成多元共存的格局。
历史向我们预示:
从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已是大势所趋。
二、文化全球化问题
全球化起源于经济一体化,此后衍生出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军事全球化、环境全球化等问题。
与比较文学相关的主要关注的是文化全球化的讨论,涉及一些对全球化截然相反的态度:
文化全球化----------本土文化文化帝国主义)-(民族主义)
文化认同----------文化身份大众文化-----------精英文化文化同质-----------文化多元
1、文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
文化全球化过程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推动文化全球化与保护本土化(本国传统文化)问题。
有人认为全球化几近帝国主义的代名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民主制度的扩张与征服,是从外部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
发展中国家应该以本土化相抗衡。
2、文化认同与文化身份
文化民族主义者呼吁保护本土传统文化,抵制全球化。
任何国家不变的静止的绝对的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它无法以新的参照系反观自己。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更需要突破国别和本土文化疆界的束缚,以更加灵活开放的态度对待文化认同和文化身份问题。
切忌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文化认识模式。
如:
我——他,主——仆、中心——边缘。
比较文学以跨文化,跨学科的特质使它更适于在流动开放的全球化语境中沟通不同的文化,使各种文化进行建设性对话。
3、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在传统价值观中,大众文化是比精英文化低一级的文化。
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具有支配和统摄功能。
但随着现代主义的出现和全球化程度的深入,传统文化观中的权威和中心的模式逐渐被消解。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不再有等级关系。
出现了“雅俗文化合流”的局面。
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当代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是与具有深度思考的具有终极关怀诉求的精英文化不同的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新兴文化。
文化全球化是大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契机。
其结果是,传统文化和文学日渐式微,经典文化受到挤压,代之而起的是好莱坞大片、MTV、通俗小说,时尚报刊,网络文学等“快餐文化”。
受到挤压精英文化开始向大众文化转移。
传统比较文学的研究,仍然聚焦于文学(主要是高雅文学)文本的分析和细读。
大众文化和大众文学研究的崛起对传统比较文学的研究模式提出了严竣的挑战。
比较文学也应该调整和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学科结构,扩展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才能化解危机,如严家炎对金庸的研究可以说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4、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
文化同质即文化趋同和一体,跨洲跨国文化共享。
文化多元强调差异,是文化的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容易走向文化孤立主义。
应该说,全球化即造成文化同质和一体,也有促成文化多元并存之功。
若无全球化的普及,各种文化仍然只是自为的存在,很难产生相互了解和沟通。
正因为全球化才出现了西方主体之外的“他者”,东方文化才作为一种可与西方相对照的力量出现。
文化多元才成为可能。
过于狭隘的文化多元主义逐步成为滋生文化孤立主义和文化分离主义的温床。
中外文化交流史证明,异质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吸收可使双方受益,尽管这种交流并非完全对等,很多时候是一边倒的。
比较文学利用跨学科,跨文化的特点,积极参与多边的文化交流和对话,加强了世界各地的思想互动。
三、“和而不同”的主张
在文化交流对话中,中国比较文学界认为:
未来的世界不是文化霸权主义者自以为是的一体化世界,也非文化孤立主义力图实现的诸文化互不相干的世界,而是比较文学所致力建构的独特性与互补性共存,差异性与沟通性共存的多元化的世界——和而不同的世界。
“和而不同”典出《左传·昭公二十年》。
晏婴与齐侯对话谈到梁丘据“同而不和”。
公曰:
“唯据与我和夫!
”晏子对曰:
“据亦同也,焉得为和?
”——《左传·昭公二十年》
后来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现被用来比喻世界文化、文学建设。
我们认为:
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不会演化为一种同质化的世界文化。
世界文化将是充满差异和复杂性的多元“世界体系”。
全球化给这个多元化世界所提供的无非是一个全球性的文化场景。
一个使各种文化互相看视的平台。
中国比较文学界的领军人物乐黛云在多次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发表的论文都紧密结合中国比较文学实际,具体阐发“和而不同”,完善、确立了中国比较文学的文化策略,这是非常及时的,它的意义将随时间的推移而愈显重要。
——孟庆枢《和而不同与中国比较文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第一期)
“和而不同”作为中华文化的原典话语在当今还有活力,而且赋于现代精神之后,仍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策略。
自然,“和而不同”也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文化策略。
——孟庆枢《和而不同与中国比较文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第一期)
四、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和文化交流
1、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
由于民族差异的存在,不可避免会发生碰撞和冲突,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有的学者把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为文化冲突,预言这种冲突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世界的冲突主要是文化的冲突。
一战期间,德国斯宾格勒(1880——1936)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发表过这类悲观主义论调(每种文化都具有相同的生命周期,历经青春、生长、成熟和衰败四个阶段)。
斯宾格勒认为,当西方以物质文明为主的时代兴起,以精神文化为主的时代也就逐渐衰落了。
以此为出发点,斯宾格勒称,中国是从秦汉时代开始没落的,印度是从阿育王时代开始没落的,希腊是从亚历山大大帝时代开始没落的,中东是从穆罕默德时代开始没落的,西方是从拿破仑时代开始没落的。
后来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文明经受着考验》等著作中,专门研究“文明间的冲突”问题(汤因比指出,历史研究的最小单位应是文明而不是国家,国家大多很短命,而文明则相对稳定)。
1993年,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Huntington·Samuel·P,1927-4-18~2008-12-28)发表长文《文明的冲突》,用这种观点解释冷战后的世界局势。
他认为,在后冷战时代,暴力冲突不再因为不同国家之间意识形态的摩擦,而是世界主要文明之间的文化和宗教差异。
他认为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较文学 课件 整理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