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切片基本要求.docx
- 文档编号:8981737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5.58KB
徒手切片基本要求.docx
《徒手切片基本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徒手切片基本要求.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徒手切片基本要求
、目的和要求
1、学习并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学习徒手切片技术。
3、了解细胞基本结构和厚角组织的特点。
二、材料和用品
1、自备材料:
解剖器(镊子、解剖针、单面刀片或双面刀片);洋葱鳞茎、青红椒、芹菜叶柄、女贞叶片或其它植物的叶片、胡萝卜块等。
2、其它材料和用品:
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纱布、蒸馏水、吸水纸、10%甘油水溶液、50%甘油水溶液、纯甘油、碘—碘化钾稀溶液、培养皿、吸管。
三、实验内容
1、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2、徒手切片方法
四、实验方法
要观察、研究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微细结构,以及一些很微小的藻、菌植物等,这些用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来观察,要用显微镜观察,首先必须制成各种制片,放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
制片的方法很多,这里着重介绍临时装片法和徒手切片的方法技术。
1、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临时装片法是用少量的新鲜植物材料,如单个细胞、薄的表皮或切成的薄片以及其它小的或扁平的材料(如丝状或叶状的藻类、菌类、蕨类的原叶体和孢子囊、纤细的苔藓植物等等),把这些材料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再盖上盖玻片做成玻片标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制成的标本,可以保持材料的生活状态和天然的色彩。
此法一般多做为临时观察使用,也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染料染色,制成永久制片或用某些化学试剂作组织化学反应。
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下:
(1)清洁玻片:
将盖玻片和载玻片用清水洗净,再用纱布擦干,擦玻片时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夹住玻片的两边,右手食指和拇指包住纱布,同时擦到的玻片的两面,用力要均匀。
注意:
由于盖玻片很薄,所以擦盖玻片时要特别小心,用力要轻,右手食指和拇指要轻轻捻动,以免把盖玻片捏破。
(2)放置材料:
先将载玻片平放在桌面上,于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馏水或稀甘油,然后用镊子镊取或吸管吸取少量要观察的材料(如洋葱鳞叶表皮或水绵……),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或甘油中,再用镊子和解剖针将材料展平或分散开,勿使材料折叠或干燥。
(3)加盖玻片及其它处理:
为了避免产生气泡,盖盖玻片时,应该以大拇指和食指拿着盖玻片的两个角或用镊子夹住其一端,使盖玻片的一边先和载玻片上的水滴边缘接触,而后徐徐放下另一边,当盖玻片被夹持的一边将贴近载玻片时,则可放手或抽出镊子,使其自然轻轻复盖,这样可以使盖玻片下的空气挤出,免生气泡。
注意载玻片中央的液滴要适中,既要使其充满盖玻片,又要不会使盖玻片浮动或使液滴从盖片下外溢,假如水不够,可用吸管小心地从盖玻片的边上再滴入一小滴水,使它和盖玻片下面的水相接触;如果水太多,溢出盖玻片,则可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的上面,一定不能被水浸湿,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应该小心地取下盖玻片,擦干以后,再按上述方法重新盖上。
这样做好的装片,便可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根据需要,临时水装片做好后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染色(例如用碘—碘化钾或番红等来染色),其方法是直接在盖玻片的一侧加一滴染液,用吸水纸条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水,引入染液,以使盖片下的材料染上色。
注意:
临时装片根据需要可以水封片或以甘油封片,凡用以临时观察,不欲久留的装片均可用水封片,制成水装片;需要提前半天或一天就备出的装片或者观察后须保留一定时间的装片,为防止水分蒸发,出现材料收缩现象,则适宜用甘油封片,制成甘油封片,用甘油封片时,保留时间短者,可用10%甘油水溶液,保留时间长者则须从10%甘油中再转入50%甘油水溶液中或在此液中浸一小时后再转入纯甘油中封片。
用甘油做临时装片的优点是不仅封片保留时间长,且有加强材料透明的作用。
本实验以洋葱(或大葱)鳞茎内表皮为材料,通过撕皮法做临时装片,用碘—碘化钾做染色剂,在观察做片效果时同时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质、液泡、细胞核等。
2、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法简称手切片法,即手拿刀片将材料切成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内部结构的薄片的方法。
是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及研究中最简单和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
徒手切片的材料一般是新鲜的,有时也可用预先固定好的。
这种切片方法虽然有其缺点,如:
不易做到将整个切面切得薄而完整,往往切出的片子厚薄不一;过软过硬的材料比较难切。
但其优点很多,如:
工具简单,只要有一把锋利的剃刀或双面刀片就够了;方法简便,容易学会;节省时间,只要有现成材料,可以立刻用刀片切成薄片,当即观察,即便要染色,时间也不长;还有一个独特的优点就是可以看到组织细胞内的自然结构和天然颜色。
徒手切片的方法见图2—2。
一般材料的徒手切片方法
(1)将材料切成长约2~3厘米的小段,削平切面。
(2)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指弯夹住材料,使之固定不动摇。
为防止刀伤,拇指应略低于食指,并使材料上端超出手指2~3毫米,不可高出过多,否则切片时材料容易动摇,也不容易切薄。
(3)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刀片的右下角(刀片要非常锋利,双面刀片必须是新用的),刀口向内,并和材料切面平行,切片前先将材料和刀口上蘸些水,使之切时滑润。
(4)切的方法,以刀口自外侧左前方向内侧右后方拉切,这样可以边切边看清切片的进展情况,同时切起来也比较顺手。
切片时只用臂力而不要用腕力及握刀指关节的力量,左手保持不动,不要两手同时拉动,两手不要紧靠身体或压在桌子上,并且动作要敏捷,材料要一次切下,切忌中途停顿或推前拖后作“拉锯”式切割。
关键是要切得薄而平。
如此连续切片,切下数片后,用湿毛笔将切片轻轻移入培养皿的清水中备用。
(5)在切片过程中刀口和材料要不断蘸水,以保持刀口锋利和避免材料失水变形。
所切的材料和刀片一定要保持水平方向,不要切斜,如果切斜,即使很薄,但由于细胞切面偏斜,同样影响观察。
(6)切下足够多的切片后,挑选薄而平的切片做成临时装片供镜检,必要时也可以制成永久装片。
挑选切片时,不一定要材料切得很完整,只要切得很薄就行,有时只要有一小部分就可以看清其结构了,如玉米茎横切片,只要有四分之一或者更少的小片,就可以看出内外维管束的大小、多少及每个维管束的构造。
因此切下的切片不是每一片都适用,也不是只有全面切得薄的才能用,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一次可多选几片置于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通过镜检再进一步选择理想的材料用以观察。
柔软和坚硬材料的徒手切片方法
过于柔软的材料,如植物的叶片或其他薄而微小的材料,难以直接执握手切,则须夹入坚固而易切的夹持物中切。
常用的夹持物有胡萝卜根(用胡萝卜时可将中间硬心即木质部切去用其余部分)、土豆块茎、接骨木的髓部及通草髓等。
但须要注意的是通草髓遇水既变软,可将其保存在酒精中备用。
切前先将夹持物切成长方小体,上端和纵轴垂直面削平,若被切材料属叶状体一类的薄片,将夹持物从上至下纵切一缝,材料夹于其中即可,如不是叶状体,即将材料夹于其中,或根据材料不同在缝里挖一个和材料形状相似、大小相同的凹陷,把材料夹在凹陷里。
然后用手握住夹持物,采用上述方法将夹持物和其中的材料一齐切成薄片,除去夹持物的薄片,便得到材料的薄片。
坚硬的材料要经软化处理后再切。
软化的方法:
一种是对于比较硬的材料,先把材料切成小块,后进行煮沸,经3~4小时煮沸后,再浸入软化剂(50%酒精∶甘油=1∶1)中数天至更长些时间,而后再切。
另一种,对于已干或含有矿物质,比较更硬的材料,要先在15%氢氟酸的水溶液中浸渍数周,充分浸洗后,再置入甘油里软化后再切。
本实验主要以青红椒、芹菜叶柄为材料做徒手切片练习。
并通过青红椒切片结果装镜观察来了解细胞基本结构中叶绿体和有色体;(提示:
青椒切片细胞内绿色的小颗粒为叶绿体,红椒切片细胞内红色的小颗粒为有色体。
)通过芹菜叶柄切片结果装镜观察来了解厚角组织的结构特点。
(提示:
芹菜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棱角处稍靠内方有一团具有珠光色彩的组织即为厚角组织。
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见其细胞壁厚为角隅处,其细胞壁的性质是初生壁性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有强烈的吸水性,故显微镜下有珠光色彩。
)
五、综合分析
1、临时装片和徒手切片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各是什么?
2、做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应注意什么?
3、徒手切片法切取柔软和坚硬材料时应怎样进行?
六、实验报告
自选材料制做几种不同材料的临时装片和徒手切片,写出你所做装片的步骤和要点。
学案六实验一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解读两纲
1.识记鉴定实验所用的材料,懂得选材的要求。
2.掌握实验原理、步骤,理解实验目的、方法。
3.学会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正确选用鉴定试剂,并能按规范的要求操作,独立完成鉴定工作。
4.明确观察对象,正确说出鉴定过程中样液的颜色变化,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解释实验现象,作出实验结论。
5.能熟练制作徒手切片,临时装片和使用低倍显微镜,了解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6.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
二、高考热线
1.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可能以简答题出现,重点是以对比的方式考查相关实验的异同点。
2.以教材实验为依据,设置实验设计题是今后考查的重点,如“设计实验证明淀粉酶是蛋白质”,就是依据教材中的实验3的原理和步骤。
三、学法指点
1.运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三种物质的鉴定原理、过程及注意事项。
2.对比三种物质鉴定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重点掌握试剂使用上的区别。
3.根据所学的原理鉴定类似物质,设计相应的实验程序。
四、教材梳理
(一)实验原理
生物组织中含有可溶性还原糖(如、、)、脂肪、蛋白质等化学成分,可分别和某些化学试剂作用产生特定的。
(1)可溶性还原糖试剂—→砖红色沉淀
可溶性还原糖+班氏糖定性试剂—→
(2)脂肪染液—→染成橘黄色
脂肪+苏丹Ⅳ染液———————→染成
(3)蛋白质试剂—→溶液呈紫色
(二)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三)实验材料
(四)方法步骤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1)制备组织样液:
苹果切块、研磨、。
(2)鉴定组织样液:
1支试管+22,振荡试管,(溶液色?
),2左右,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色→棕色→色)。
2.脂肪的鉴定
(1)切片制作:
用花生子叶作徒手切片。
(2)染色:
1块载玻片+切片+3滴染液,3后吸去染液+2滴50溶液去浮色,吸去后+2滴,盖盖玻片。
(3)镜检鉴定:
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子叶最薄处,再用高倍镜观察。
(圆形的脂肪颗粒为色)。
3.蛋白质的鉴定
(1)制备样液:
大豆切片、、。
(2)鉴定:
1支试管+2黄豆组织样液+2,振荡试管(溶液色),+4滴,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色→色→色)。
(五)结论和讨论
1.结论:
从斐林试剂和苹果样液作用、苏丹染液和花生种子作用、双缩脲试剂和大豆样液作用的颜色变化可以得出:
。
自我校对原理: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颜色反应斐林砖红色沉淀苏丹红色双缩脲步骤:
过滤苹果组织样液刚配制的斐林试剂淡蓝水浴加热淡蓝砖红苏丹酒精蒸馏水橘黄过滤双缩脲试剂A乳白双缩脲试剂B乳白紫色结论和讨论:
苹果、花生种子和大豆中分别含有可溶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化合物固有颜色砖红紫色脂肪蛋白质
2.讨论鉴定依据。
因为某些化学试剂和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有固定颜色的新化合物。
故可根据待检物和某些化学试剂反应的,如橘黄色、色、色等,鉴定生物组织中含有、可溶还原糖和。
五、疑难精析
1.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还原性基团(如游离醛基或酮基)的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蔗糖不具有还原性,斐林试剂只能检验可溶性还原糖的存在,而不能鉴定可溶性非还原糖或不溶性糖。
2.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实验的选材原则。
选用可溶性还原糖含量较高的生物组织,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
常用的植物组织是:
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
双子叶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为淀粉,其叶不理想。
有些单子叶植物,如韭菜、鸢尾等,其叶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单糖,但由于叶片中叶绿素颜色较深,影响鉴定时实验现象的观察,也不宜作实验材料。
3.可溶性还原糖鉴定实验的关键性的步骤在于斐林试剂现用现配及用量。
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0.1g/的溶液)和乙液(0.05g/的04溶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4~5滴乙液滴入2甲液中,配完混合均匀后[得到淡蓝色的()2沉淀的悬浊液]立即使用。
如果过早混合会产生()2沉淀,加入到组织样液中并加热时会产生黑色沉淀。
而临时混合所得斐林试剂立即用于实验,即可使新制的()2作氧化剂和可溶性还原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2O沉淀。
溶液的变化过程:
淡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4.在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中,在对盛有组织样液和斐林试剂混合物的试管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易破,因为试管受热不均匀,若要避免此现象产生应改用水浴加热。
此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5.双缩脲试剂并不是双缩脲分子。
所谓双缩脲是由两分子尿素经脱氨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该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能和4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此反应称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和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也能起双缩脲反应。
特别要提醒学生的是实验桌上两瓶不同浓度的04溶液,避免拿错。
6.蛋白质鉴定实验中,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动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
其关键性步骤在于先加双缩脲试剂A(0.1溶液)再加双缩脲试剂B(0.014溶液)。
如果用鸡蛋白稀释液,则浓度不宜过大,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壁,不易洗净。
7.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脂肪的种子,其关键性步骤在于子叶要削成理想薄片。
为了作好徒手切片,种子浸泡的时间不宜过长。
也可改成刮取种子子叶泥制作临时装片,易做,效果又好。
8.填表比较实验1和3:
比较项目
试剂及成分
原理
溶液浓度
方法
加热和否
结果
可溶还原糖的鉴定
斐林试剂和4
新配制的()2溶液
浓度为0.1,04的浓度为0.05g/
先把溶液和4溶液混合,而后立即使用。
水浴加热
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的鉴定
双缩脲试剂和4
在碱性环境下的2+
的浓度为0.1g/,04的浓度为O.01g/
先加入0H溶液,然后再加04溶液。
(不能过量)
不需要
溶液呈紫色
9.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也用注意对照。
如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和蛋白质时,鉴定之前需留一部分样液,以便和鉴定后样液颜色变化作对比。
例1用下列实验材料做特定实验,从理论上讲能否成功?
说明依据的道理。
(1)用韭菜叶片做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
(2)用蓖麻种子做脂肪鉴定实验;
(3)用卵白做蛋白质鉴定实验。
[解析]此题是要求根据课本实验原理进行拓展和应用,这也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趋势。
韭菜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并不能将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转变成淀粉,因此叶内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还原糖,但是,由于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多,绿色较深,对于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掩盖作用,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因此不宜用这些单子叶植物作此实验材料;后两个实验材料从理论上说是可行的。
答案:
(1)用韭菜叶片做还原糖实验不能成功,因为叶片内虽然含有大量可溶性还原糖,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多,颜色较深,对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遮盖作用;
(2)若用蓖麻种子做脂肪鉴定实验,从理论上说可以成功,因为该种子含较多的脂肪,种子也比较大,便于进行徒手切片;(3)由于卵白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从理论上讲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是会成功的。
六、趁热打铁
(一)选择题
1.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鉴定黏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质和洗出的白浆用的试剂分别是
()
A.碘液、苏丹Ⅲ溶液B.双缩脲试剂、碘液
C.亚甲基蓝溶液、苏丹ⅢD.碘液、斐林试剂
2.蛋白质的鉴定时,事先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的目的是()
A.和反应后混合液的颜色做对比B.失败后重做一遍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用D.留下次实验用
3.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
A.浅蓝色→棕色→砖红色B.无色→浅蓝色→棕色
C.砖红色→浅蓝色→棕色D.棕色→绿色→无色
4.在鉴定可溶性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操作不正确的是()
A.将这支试管放进盛开水的大烧杯中B.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
C.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D.试管底部紧贴烧杯底部
5.现有如下实验材料:
①西瓜汁②菜籽③豆浆④草莓果实⑤花生仁⑥鸡蛋清,它们和斐林试剂作用呈砖红色、和苏丹Ⅲ试剂作用呈橘黄色、和双缩脲试剂作用呈紫色的实验材料分别为()
A.①④、②⑤、⑤⑥B.①④、②⑤、③⑥
C.①④、②③、⑤⑥D.②④、③⑤、③⑥
6.青苹果汁遇碘液显兰色,熟苹果汁能和斐林试剂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这说明()
A.青苹果汁含有淀粉,不含有糖类B.熟苹果汁含有糖类,不含有淀粉
C.苹果成熟时,淀粉水解成单糖D.苹果成熟时,单糖合成淀粉
7.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三大有机物的鉴定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均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配现用
8.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被苏丹Ⅲ染液染色后的花生种子子叶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调焦距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很清楚,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没调好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匀
C.显微镜物镜损坏D.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9.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中,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加入少许石英砂,其目的是()
A.研磨充分B.防止糖被破坏C.防止反应D.无作用
10.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是()
A.产生气泡B.溶液呈紫色C.溶液呈蓝色D.产生砖红色沉淀
11.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是因为()
A.蛋白质都有肽键B.蛋白质都有氨基酸
C.蛋白质都有羧基D.蛋白质都有氨基
12.(多选)下列物质用斐林试剂检测时可能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
A.葡萄糖B.果糖C.麦芽糖D.淀粉
13.(多选)下列各组中前项为所鉴定的物质,中项为所使用试剂,后项为所产生的颜色。
正确的是()
A.葡萄糖、斐林试剂、橘黄色B.脂肪、苏丹Ⅲ染液、砖红色
C.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D.淀粉、碘液、蓝色
二、非选择题
14.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需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的实验材料。
请根据下表所列各种材料回答问题:
各种可供实验的材料
梨
黄桃
胡萝卜
黄豆种子
花生种子
小麦种子
(1)其中适合于鉴定糖的是,理由是。
(2)小麦种子不如花生种子更适合用来鉴定脂肪,这是因为。
但小麦种子中糖类化合物含量很高,却不适合用来鉴定,这是因为
。
15.在做“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时:
(1)所用斐林试剂甲液的质量浓度为/,乙液的质量浓度为,如何用这两种溶液配制斐林试剂(简要步骤)。
(2)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产生色沉淀,它和葡萄糖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色沉淀。
(3)请解释为什么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不能放置太久。
(4)做此实验时,试管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易破,其原因是,若要避免此现象产生应改用。
16.用苹果和黄豆做实验材料时,都需将其研磨碎,在研磨时加入少量石英砂的作用是;在研磨后二者都需要对研磨液进行过滤,过滤的目的是除去,在过滤中为什么只用一层纱布,不用滤纸。
17.(设计实验,论证结论)请根据下列材料和实验原理,设计一个证明淀粉酶是蛋白质的实验。
(1)实验器材:
鸡蛋、人的唾液、清水、0.1溶液、0.014溶液、小烧杯、玻璃棒、试管和滴瓶。
(2)实验原理:
鸡蛋的蛋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和4反应产生紫色物质,即双缩脲反应。
如通过实验再证明淀粉酶能发生双缩脲反应,即可证明淀粉酶是蛋白质。
(3)实验步骤:
第一步:
制备蛋清液。
取鸡蛋一个,打破蛋壳(不破坏蛋黄),取少许蛋清注入小烧杯中,加入30清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备用。
第二步:
。
第三步:
。
(4)实验结果:
。
(5)结果分析:
。
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实验成功的关键及注意事项
1.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实验材料的选择。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
经试验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
(2)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脂肪的种子,且徒手切片要成功。
(3)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动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
2.注意事项:
(1)斐林试剂很不稳定,故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0.1的溶液)和乙液(0.05的4溶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将4~5滴乙液滴入2甲液中,配完后立即使用。
(2)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试剂A(0.1的溶液),造成碱性的反应环境,再加试剂B(0.01的4溶液)。
(3)在鉴定可溶性糖的实验中,对试管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另外,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沸腾的溶液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4)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若用蛋白质作实验材料,必须稀释,以免实验后粘住试管,不易洗刷。
(5)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若用花生种子作实验材料,必须提前浸泡3~4小时,浸泡时间短了,不容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则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染色时间不宜过长。
二、实验检测
(一)选择题
1.可用于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试剂是()
A.斐林试剂B.双缩脲试剂C.苏丹Ⅲ染液D.苏丹Ⅳ染液
2.对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方,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含有溶液和4溶液
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将4~5滴0.05的4溶液滴入20.1的溶液中即成
C.双缩脲试剂是将3~4滴0.01的4溶液滴入20.1的溶液中混合而成的
D.双缩脲试剂含有两种试剂:
质量浓度为0.1的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的4溶液
*3.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颜色的变化过程为()
A.无色→砖红色(沉淀)B.浅蓝色→砖红色(沉淀)
C.浅蓝色→蓝色→砖红色(沉淀)D.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4.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是()
A.2蛋白稀释液先加0.1的,再加3~4滴0.01的4溶液
B.2蛋白稀释液先加3~4滴0.01的4溶液,再加0.1的溶液
C.2蛋白稀释液,同时加入0.1的和0.01的4混合液
D.在和4混合液中加入2蛋白稀释液
5.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时,可用来冲洗浮色的药品是()
2OC.50%的酒精D.无水酒精
6.下列物质中,能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的是()
A.马铃薯块茎B.浸软的蓖麻种子
C.蛋清液D.苹果
7.下列哪个实验用到显微镜()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B.蛋白质的鉴定
C.脂肪的鉴定D.淀粉的鉴定
8.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过程中
B.苏丹Ⅲ和苏丹Ⅳ染液在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
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
D.碘化钾溶液鉴定淀粉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徒手 切片 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