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着作读后感.docx
- 文档编号:8981552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9.50KB
教育学着作读后感.docx
《教育学着作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着作读后感.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着作读后感
教育学着作读后感
教育学着作读后感
(一)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在书店的时候看到《不做教书匠》这本书,题目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了想读的念头。
这是管建刚老师这本书的标题。
当听到杨校长跟我们推荐《不做教书匠》这本书时,脑海中就有一个疑问:
“不做教书匠,做什么?
”我开始阅读这本书,渐渐了解了这是一本针对青年教师的心理而写的书,深入浅出,有如青年教师的“圣经”,一些西方油画的插图更增加了这种感觉。
随着阅读的深入,也开始明了作者的观点是要求老师们用心做事,不做教书匠就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终极目标。
不做“教书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
”
书中亲切生动的语言,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来引领着我们走向自己美丽的教育人生。
激励着我们广大青年教师。
通过细细的品读,让我的确是受益多多。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段是“年轻的老师们,不管你经受何种失败,你不会贬值,只会升值。
失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对于一个勇敢的人来说,惟有失败,真正给你带来进步的思索。
或许这次评优课你失败了,或许这次论文评比你名落孙山了,或许这堂研讨课你上砸了,或许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许你的教改实验没有预期的效果,或许这学期你的教学质量不高。
请记得,你没有贬值,在这些磨练中你已经升值,只是这些价值还没有适当的方式和机会展露出来,它需要在下一轮的实践中带给你惊喜。
”这对于刚上岗并没有几年的我来说,看到这样的语句,这样深入我们年轻人内心的语言,这样贴心地为我们分析失败,鼓舞进步,怎能不让人激动?
我缺少的就是对失败的正确认识,我很多时候在失败面前迷茫而不知所措,这本书,给了我启发,给了我无限的鼓舞。
让我有勇气去面对失败,让我有勇气去接受失败,让我有勇气去挑战失败,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勇于创新与改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不做教书匠》是一本催人奋进的好书,读的越多就越感到看晚了。
我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继续往下看“每个孩子的心灵就像荷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年轻的你要尽一切可能,想办法呵护她、保护她……”是呀!
小孩子是无暇的。
我不禁想起我现在的一帮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一起游戏的快乐情景。
真是一副和谐的画面!
年轻的我有理想、有憧憬、有许多作为教师作为青年应该有的。
突然耳边响起熟悉的声音“这个小孩我一点都不喜欢”,“真巴不得早点送走他们”云云。
刚舒张的笑容立刻收敛了下来。
我在问自己,为什么?
是在我身上缺少了些什么?
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丢了教师该有的亲和力。
管校长说:
“教育是朵带笑的花。
”教育工作更需要微笑,我们微笑的价值,将超越经济的总和。
是啊,所有孩子都喜欢老师能把微笑挂在脸上。
当你能微笑着倾听学生讲述,微笑着赞许,微笑着抚摩孩子的头,那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快乐。
反之如果老师板着一张严肃的脸,动辄就批评教育,那学生肯定是大气不敢出,战战兢兢的坐在课堂里。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所有的学生,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
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
我感谢这本书,它让教师们从中汲取力量,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去。
我国古人云:
授人鱼,不如授之渔。
当代教育界流行一句名话,即“教是为了不教”,并把它视为教学的最高境界。
国外教育界提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
可见重视学生的后天学习、后天发展,是最科学的教学方法。
回顾自己的教学,大部分时间只是比较机械的传授学生以知识。
正的成了管老师所说的教书匠了。
《不做教书匠》只要我们心中有教育,心中有学生,我们每天都很努力地学习着,工作着,始终跟着时代的脚步在前进,我们就能成为学生心目的好教师。
这是最重要的!
教育学着作读后感
(二)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近期我阅读着名着《陶行知文集》,使我深深地感受到: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一、爱是施教的前提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
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
老师对后一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生活是施教的基础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他提倡生活就是教育,教育源于生活。
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实践创新教育是关键
创新教育是教育观念,又是具体的教学思想,它只有化作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实现。
但教育教学无定法,因此它又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为此,今后我更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主流价值体系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京ICP备13016261号-1)成为敬业爱岗、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创新务实的教师,为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思想,可以采用的做法是:
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是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的永恒的课题,是创造型教师及专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育学着作读后感(三)
——《陶行知教育着作》读后感
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
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
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
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
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是陶先生的办学心愿。
教育需要爱心,儿童渴望得到爱。
当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后,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把爱奉献给孩子,用爱来灌注自己的事业,才是我们能真正给予学生的最好的东西。
如今的孩子看得多,听得也不少,想激趣,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有时真的很困惑:
“孩子们,我该拿什么来吸引你们呢?
”没有兴趣就不会有积极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
如何让课堂变得有吸引力?
如何让英语课真正被孩子们的心灵所接纳?
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地寻找答案,终于体会到:
爱,是我和孩子们快乐学习、和睦相处的源泉。
课堂常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保证。
然而,当我走进教室,看到每个孩子都在不亦乐乎地说着、做着其它事时,我想:
如果我大声吼叫,一定会有很多学生被我震住,但是还有一些还是会继续的。
如果你认为通过默默地注视,就让他们乖乖停下来的话,那你要失望的。
看你不说,不动,他们便会再次玩下去的,直到很久。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
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看到这种情景,我会微笑地对他们说:
“今天你们不想上课,如果你们能把自己管好,我就邀请你们一起来学习。
”好奇让他们很快静下来了。
在精心设计的一个个游戏里,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从中感受到课堂的美,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记得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提醒教师要做到“有教无类”,在教师的心灵天平上,给每一位学生应是同样重的砝码。
也就是说,我们对每一位学生都应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有些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对他们“另眼相待”。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多年的教学使我发现,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几个好动的学生,让他们单独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确实是强其所难。
为了让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不伤自尊心、学有所得,我让他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他们积极参班级管里,但是他们具有表演的才能,此时我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在课堂上大胆表演。
这样使这些学生有了收获,而且对学习也有了兴趣。
教师要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
教师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仍是我努力的目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着作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