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pH的变化图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8978461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247.49KB
化学化学pH的变化图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docx
《化学化学pH的变化图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化学pH的变化图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化学pH的变化图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pH的变化图像
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粉
B.
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C.
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
表示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等量且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铜与稀硫酸不能反应,不能生成氢气,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氯化银沉淀不溶于盐酸,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pH不断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加入稀硫酸时pH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时,最终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
C。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和Fe
B.
向含有少量NaOH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D.
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酸质量相等,金属过量,最终产生氢气质量相等,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时,消耗的锌的质量应大于铁的质量,与图像不符;
B、向含有少量NaOH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与图像相符,故选B;
C、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多少,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生成氧气质量应该相等,与图像不符;
D、加水稀释只会使稀硫酸酸性减弱,不可能pH大于7,变为碱性,与图像不符。
【点睛】
该题是一道图像题,图像题的难点在于图像信息和文字信息的转化,然后和实际反应情况对应是否相符。
3.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
某温度,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C.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质量不会变为零,图像不符,故A错。
B、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不再溶解,溶质质量不变,质量分数不变是一条水平线,图像不符,故B错。
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酸性变为碱性,pH由小于7变为大于7,C正确。
D、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质量,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制取氧气生成氧气质量相同,图像不符,故D错。
故选:
C。
4.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往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B.
某温度下,将KNO3固体不断地加入水中
C.
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
持续不断地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固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滴加盐酸中至过量,碱性逐渐变弱,酸性逐渐增强,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故选项图象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合理;
B、某温度下,将KNO3固体不断地加入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由0不断增大,当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增大,故选项图象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合理;
C、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与硫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后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合理;
D、持续不断地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了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为0,故选项图象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不合理。
故选D。
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B.
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C.
表示等质量的Fe、Mg与足量稀盐酸的反应
D.
向稀盐酸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水通电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
1,不是质量比,不符合题意;
B、在该反应中,加入的二氧化锰属于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产生氧气的质量相等,不符合题意;
C、铁与稀盐酸反应:
,镁与稀盐酸反应:
,铁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镁,故等质量的Fe、Mg与足量稀盐酸的反应,镁产生的氢气多,而且镁反应速率快,不符合题意;
D、向稀盐酸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一开始,pH<7,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增大,待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pH=7,氢氧化钠过量后,pH>7,符合题意。
故选D。
6.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C.
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关系式为
,
,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多,故A不正确;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盐酸,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增大到小于7,但不可能小于3,故B不正确;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硫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耗完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C正确;
D、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但不可能为0,故D不正确。
故选C。
7.在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为检测废液中溶质成分,同学们向废液中分别加入四种不同物质并绘制图象,下列图象中不能与其它三个图象得到同一结论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入碳酸钠溶液时,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后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
B、加入锌时生成氢气,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
C、稀释时,溶液pH由小于7逐渐升高,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
D、加入硝酸银时,氯化钙和盐酸都能够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不能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由以上分析可知,D图象中不能与其它三个图象得到同一结论。
故选D。
8.下列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
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B.图②: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C.图③:
在密闭容器中,镁条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D.图④:
向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澄清石灰水呈碱性,其pH值大于7,它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钙溶液,所以当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稀盐酸时,溶液的pH值要变小,当它们恰好完全反应时,pH值等于7,如果继续滴加则会使溶液变为酸性溶液,即溶液的pH小于7,选项图像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氢氧化钡不断减少,溶质质量不断减少,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质量为零,继续加入稀硫酸时,稀硫酸过量,溶质质量增大,选项图像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不断增加,镁条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选项图像错误,故符合题意;
D、不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质硝酸钾,所以加入硝酸钾之前,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溶质的质量不为0,溶质质量分数不为0,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增加,达到饱和状态时KNO3固体不再溶解,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图像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该题为图象题,这样的题型往往每个选项考查不同的知识点,或化学反应或溶液组成等,多数考查物质(沉淀、气体)质量、质量分数的变化,在解题时对每个选项认真分析,找准考查的知识点,结合对应的知识迁移解答。
9.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B.
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C.
向pH=l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D.
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固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B、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的质量不断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溶质的质量不断减少,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C、向pH=l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酸性逐渐变弱,pH逐渐增大,但溶液始终显酸性,故选项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0,故选项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催化剂的特点概括起来说有三个:
“一变,两不变”,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针对性”,即催化剂针对某个化学反应来说,才有意义。
例如,不能笼统地说: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或者催化剂是二氧化锰等;而应该表达为: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或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多样性”,即某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
例如,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红砖粉末、土豆片、沸石、硫酸铜溶液等都可作催化剂。
而催化作用是指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作用(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它包括加快和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两种情况。
10.如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向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
B.
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片和锌片
C.
向pH=10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
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随着硝酸钾的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达到饱和状态时,硝酸钾不能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故选项错误;
B、镁比锌活泼,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片和锌片时,镁和稀硫酸反应需要的时间较短,又因为稀硫酸完全反应,因此最终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故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稀释时碱性减弱,pH降低,但是不能降低到7,更不能小于7,故选项错误;
D、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当硫酸铜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
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B.
稀释氢氧化钠溶液
C.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
等质量块状、粉末状石灰石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当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对应关系正确,符合题意;
B、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并且是由大于7逐渐趋近于7,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增大,因为碳酸钙中也含有钙元素,反应前钙元素质量分数不能是0,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粉末状碳酸钙和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较快,需要的反应时间短,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氯化钾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
在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石灰石
C.
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
D.
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氯化钾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沉淀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所以沉淀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A错误;
B、每100份质量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在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石灰石,溶液会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B正确;
C、稀硫酸是酸性溶液,酸性溶液无论如何加水稀释都不会变成中性或碱性溶液,pH不会大于和大于7,故C错误;
D、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镁的金属活动性弱,每54份质量的铝和足量的酸反应会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每24份质量的镁会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的反应速率快,铝生成的氢气多,故D错误。
故选B。
13.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将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2知该反应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b点pH大于7,说明氢氧化钠有剩余,故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故A正确;
B、图2中d点pH小于7,盐酸过量,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和HCl,加热蒸干过程中HCl挥发掉,所得固体只有氯化钠,为纯净物,故B正确;
C、图2中c点pH=7,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d过程是盐酸过量,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变,故C错误;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根据图2判断出反应滴加顺序,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根据pH的变化判断反应过程,中和反应放热。
14.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高温煅烧一定量的石灰石
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D.
向一定质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氧化钠和硫酸先反应,没有沉淀生成,硫酸反应完全后,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当硫酸铜反应完全时,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图像表达一致,A正确。
B、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分解完后为氧化钙的质量,图像表达一致,故B正确。
C、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反应产物的量,图像表达一致,C正确;
D、一定质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在一定范围中增大,但不能无限增大,D错误。
故选:
D。
15.下列图象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
向盐酸中不断加入水
B.
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C.
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酸的pH小于7,加水可使其酸性减弱,但不可能变成中性或碱性溶液,故此选项错误;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先加热一段时间后才能有氧气产生,不可能在一加热时就有氧气产生,故此选项错误;
C、石灰石加入盐酸至过量后会使二氧化碳不断放出直至反应结束,气体的量不再改变,图像最终会成为一条水平线,故此选项错误;
D、等质量的镁、铁与足量酸反应,每24份质量的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最终镁生成的氢气多,从图像体现应该是水平线镁的比铁的高,图像符合反应实际,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二、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除夕的夜晚,烟花在空中绽放,细丽无比。
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
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
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同时释放大量热。
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
在军事上,黑火药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等。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
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
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
例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会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会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
因此,人们常通过燃放烟花来烘托节日气氛。
但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黑火药是一种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黑火药爆炸时,除二氧化碳、氮气以外的其它产物中一定含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
(3)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灼烧时发出绿色光芒的化合物可能是_________(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5)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混合物K和S2Mg+O2
2MgO硫酸铜尽量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燃放后及时清扫洒水、使用环保型烟花等
【解析】
【详解】
(1)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是一种混合物;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黑火药爆炸时,除二氧化碳、氮气以外的其它产物中一定含K和S;
(3)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的固体物质氧化镁,2Mg+O2
2MgO;
(4)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所以可能是硫酸铜等;
(5)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尽量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燃放后及时清扫洒水、使用环保型烟花。
17.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
(2)煤燃烧会产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煤燃烧还会产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气体,这些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请写出酸雨的一点危害______。
(3)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某一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图:
①该反应后生成的C与D的粒子个数比是______。
②根据如图所示,请写出从微观角度获得关于化学变化的一条信息______。
【答案】石油温室效应加剧腐蚀大理石建筑物2:
1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解析】
【分析】
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温室效应加剧,酸雨的危害是:
腐蚀大理石建筑物;由图示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丁是一种单质,单质为氮气,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
2CO+2NO
2CO2+N2进行分析。
【详解】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填:
石油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温室效应加剧,酸雨的危害是:
腐蚀大理石建筑物;故填:
温室效应加剧;腐蚀大理石建筑物
(3)由图示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丁是一种单质,单质为氮气,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
2CO+2NO
2CO2+N2,所以①该反应后生成的C与D的粒子个数比是2:
1;故填:
2:
1
②根据如图所示,从微观角度获得关于化学变化的一条信息是: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故填: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点睛】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18.村料一:
人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
氨基酸的种类很多,如:
乙氨酸(C2H5O2N)、丙氨酸(X)、丁氨酸(C4H9O2N)、戊氨酸(C5H11O2N)等。
材料二:
乙氨酸的化学式也可写成NH2CH2COOH.乙氨酸的某些性质与醋酸类似,如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已知醋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
(1)根据材料一,推测丙氨酸的化学式X为_____。
(2)根据材料二,写出乙氨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C3H7O2N
【解析】
【分析】
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推测丙氨酸的化学式X为C3H7O2N。
故填:
C3H7O2N。
(2)根据材料二,乙氨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故填:
。
【点睛】
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pH 变化 图像 专项 练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