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文档编号:8974366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73
- 大小:58.77KB
EPC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EPC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PC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PC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国际商贸1110KV变电站通道建设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概况
一、工程概述
二、基本情况
第二章编制依据
第三章施工部署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一、施工组织
二、施工现场准备
第四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措施
一、本工程工序主要施工工艺:
二、主要工序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便道修筑
2、机井施工
3、喷锚支护
4、沟槽开挖施工方案
5、顶管施工技术方案
6、钢筋工程
7、模板工程
8、混凝土工程
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
一、进度目标
二、施工进度计划
第七章、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计划保证体系
二、技术工艺的保障
三、主要施工难点计划保障措施
四、以质量促进度
第八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目标
二、保证措施
第九章、主要机具使用计划
第十章、劳动力安排使用计划
第十一章、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一、管理方针
二、管理目标
三、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四、临时用电管理
五、施工机械管理
第十二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
一、现场管理目标
二、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第十三章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四章附表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1、本工程为为国际商贸城110KV变电站1、2、3、4线建设工程。
根据成都
市规划管理局控制《项目编号:
2011-0755-D0047-3》所给红线,1线全线采用
2200×2000电力隧道,2线全线采用1400×1600;3线全线采用2500×3100;4
线全线采用1600×1800。
2、1线管线位置位于北新干道刚出外环段,距北新干道中线以西49米的规划
绿化带内,全线在12+60~12+80处、03+60、04+00有砖房需要拆迁;优化设计时
需提供北新干道上的雨污水支管位置及高程。
电力隧道中线定为:
道路中线以西49.0m;隧道全长1960米。
土建规模:
2200mmХ2000mm电力隧道1960米;每隔30米设伸缩缝,伸缩缝
工65条;每60米设一处人孔、风道,人孔、风道分别为34座;在隧道低点处设
泵站,共设3处泵站,与2、3、4线隧道的交叉口处共设2处十字交叉口。
3、2线电力隧道中线定为:
道路中线以北30.0m,位于2线道路绿化带内,隧
道全长557米。
土建规模:
1400*1600mm电力隧道557米;每隔30米设伸缩缝,伸缩缝共19
条;每60米设一处人孔、风道,人孔、风道分别为10座;在隧道低点处设泵站,
共设1处泵站。
4、3线电力隧道中线定为:
距绿化带南侧边缘线5.0m,位于高压走廊绿化带
内,隧道全长1885.59米。
土建规模:
2500*3100mm规划管理局控制《项目编号:
2011-0755-D0047-3》
电力隧道1885.59米;每隔30米设伸缩缝,伸缩缝共65条;每60米设一处人孔、
风道,人孔、风道分别为32座;在隧道低点处设泵站,共设4处泵站
5、4线电力隧道中线定为:
距绿化带南侧边缘线5.0m,位于高压走廊绿化带
内,隧道全长1430.85米。
土建规模:
1600*1800mm电力隧道1430.85米;每隔30米设伸缩缝,伸缩缝共
49条;每60米设一处人孔、风道,人孔、风道分别为25座;在隧道低点处设泵
站,共设4处泵站。
二、基本情况
1、工程名称:
国际商贸城110KV变电站通道工程
2、建设地点:
成都市北新干道侧
3、开竣工日期:
计划开工日期:
2012年3月
计划完工日期:
2014年2月
总工期720日历天。
第二章编制依据
1、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控制《项目编号:
2011-0755-D0047-3》;
2、国家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及省、市基本建设的有关规定文件: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
《地下管线非开挖技术规程》;
踏勘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获得的资料和数据;
我公司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情况及管理制度;
3、编制原则
以满足业主期望为目标,在深刻理解合同文件、设计图纸及认真踏勘现场的基
础上,按照“技术领先、资源可靠、施工科学、组织合理、措施得力”的指导思想,
遵循下列原则编制本方案:
(1)工期保障原则
根据本工程工期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配置资源,使各项分部工程施工衔
接有序,充分利用本项目的资源,以确保总体施工计划的实现,确保总工期。
(2)技术可靠性原则
以ISO9001质量体系为准,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利用本单位既有工程施工技
术、管理方法等成熟经验,编制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确保工程安全、优质、按期地建成。
(3)经济合理性原则
针对工程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编制施工方案,并合理配备
资源,施工过程中实行动态管理,使工程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标。
(4)环保原则
以ISO14001环境保护体系为标准,充分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情况,施工紧
密结合环境保护进行。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加强施工过程环境控制,减少空气、噪
音污染,杜绝排放污水、丢弃垃圾等对环境,实施“环保施工”的污染,维护交通
运输。
建设“绿色工地”,使施工活动与北京市政府、市民要求有机统一。
(5)人文施工原则
以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为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保卫、健康
体系,以人为本,保证施工生产活动主体的健康安全符合相关法律、标准要求。
第三章施工部署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一、施工组织
为了确保工程“优质、高速、低耗”完成并交付业主使用,我公司将派优秀的
项目经理担任项目经理,组织强有力的技术力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合
理安排劳动力和施工设备的投入,在确保每道工序质量前提下,立足抢时间、速度,
科学地组织施工管理。
二、施工现场准备
1、技术准备
(1)工程开工前,组织各工种负责人,施工员等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熟
悉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由技术负责人进行施工图技术交底。
(2)通过熟悉图纸,了解设计要求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
(3)进行自审,组织各工种的施工人员对本工种的有关图纸进行审查,掌握
和了解图纸中的细节,商定施工配合事宜。
(4)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和学习讨论,并做好各分项
工程书面技术交底,向有关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5)组织各职能人员和操作专业队,针对施工图要求学习有关施工规范,质
量操作标准等技术准备工作。
2、物资准备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
程所需的物资需用量计划,做好备料、供料工作。
(2)根据材料计划及不同施工阶段的材料用量,做好材料的申请、订货和采
购工作。
(3)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确保材料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并做好保管工作。
3、劳动组织准备
(1)由施工主管和各专业工长组成,负责施工工作的具体实施,要求各工种
合理配合,以适合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的要求。
(2)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合理组织劳动力,按不同的施工顺序配足相应
的各工种操作工人,并及时做好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
4、施工现场准备
(1)临时设施布置
本工程将生活管理区与作业区分别布置。
将办公区、库房等布置在道路西侧,
形成独立管理区;道路东侧为拟建工程作业区(具体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临时办公用房
搭设现场办公室四间,会议室一间,监理用房一间,警卫室一间,建筑面积
240平方米。
(3)服务用房
搭设男、女厕所各一间,男、女澡堂各一间,建筑面积160平方米。
(4)材料用房
搭设现场材料库二间,建筑面积80平方米。
水泥库一间,建筑面积100平方
米。
(5)各种作业场地
木工作业区一处,占地120平方米。
钢筋作业区一处,占地100平方米。
搅
拌站占地50平方米。
砂等料场占地80平方米。
(详见临时用地表)
临时用地表
用途面积(m2)
水泥库100
材料库80
办公区240
服务性设施160
木工作业区120
钢筋作业区100
搅拌站50
砂等料场80
合计930
5、用水用电准备:
1)用水准备
本工程现场用水有施工用水、生活用水两部分。
(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水量较小,经计算输水干管选用Φ100铸铁
管埋入地下50cm(详见下图)。
用水形式用水量(L/S)总用水量选用管径(Φ)
生活用水0.95
施工用水1.12
2.7100
2)用电准备:
本工程临时用电主干线经计算导线采用橡皮铝线,导线规格采用120mm2。
(详
见下表)
用电方式
用电量
(KVA)
总用电量(KVA)
选用导线规格
(mm2)
照明用电30.7
施工用电255.2
2
245.9120m
第四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措施
本工程根据方案图和现场沓勘可以将工程分为电缆明挖隧道和穿越北新线时
采用技术。
将明挖隧道工程分成四个段进行上,顶管为2号线与3、4号线,具体
如下:
一、本工程工序主要施工工艺:
1、电缆隧道:
施工测量便道、机井开槽人工找平垫层
模板安装垫层浇筑垫层模板拆除墙、板模板钢筋绑
扎墙、板浇筑模板拆除防水处理回填
2、顶管施工
施工测量便道、机井工作井施工顶管设备安
装始顶管道顶进顶至终点处回填加注水泥
浆设备拆除
二、主要工序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便道修筑
工程施工便道是工程正常展开的必要保证,为更好进行工程建设,保证工程顺
利进行、确保工程工期,我方计划将工程便道作为一项重要的前提工程来抓,投
入足够的机械设备、人员、资金,大体沿机井工程项目的位置结合田间路走向,在
项目沿电力隧道一边施工区内修建临时道路。
2、机井施工
⑴、材料无砂混凝土管(滤管)、2~4mm砂砾混合料、反循环潜水钻机、泥
浆车、泥浆泵、清水泵、潜水泵等。
⑵、作业条件
①现场三通一平已完成。
②地质勘测资料齐全,根据地下水位埋深、土层分布机井深度。
⑶、工艺流程
井点测量定位→挖井口→安护筒→钻机就位→钻孔→回填井底砂垫层→吊
放井管→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砾石过滤层→洗井→井管内下设水泵、安装抽水控
制电路→试抽水→机井正常工作
⑷、操作要点及技术要求
①定位:
根据设计的井位及现场实际情况,准确定出各井位置,并做好标
记。
②采用循环钻成孔,孔径一般为600~800mm,用泥浆护壁,泥浆比重小
于1.05,孔口设置护筒、,以防孔口塌方,并在一侧设排泥沟、泥浆池。
③成孔后立即清孔,并安装井管。
下管前保证井底浮渣厚度不大于20cm
方可下管。
井管安放严格按现场技术交底进行,用4根竹片和10#双铁丝捆绑;
管内壁不错位。
④填砾:
填砾前井管必须居中,使填砾厚度均匀,滤料应从井管两侧慢慢
对称填入,以防滤料中途卡塞及井管错位,填至井口1-2米时,用粘土填实。
⑤洗井:
洗井为关键性工艺,在滤料填充完之后,要立即进行洗井,洗井
采用水泵抽水、井管外注清水循环法工艺,抽停交替,直至水清砂净为止。
⑥下水泵时,所有泵管连接应拧紧,下泵深度距井底1-2米。
⑦机井施工完成后,井管应高于自然地坪20-50cm,水泵下好后,应包
扎好井口,以防异物掉进孔内。
⑸、降水井施工安全措施
严守操作规程,在岗人员要戴安全帽,起落钻具下不得站人,下入井管时
使用自由钳手不能放在底部,用电应由专人负责安装,自动箱应放距地面1.2m以
上,一定要接地线,电缆接头应用防水胶布包扎。
3、喷锚支护
根据基槽周边环境条件及基坑深度,采用喷锚支护,按1:
0.5~1:
0.6分二至
三段放坡。
喷锚支护成孔方式采用预钻孔式。
坑壁顶部用水泥砂浆或喷射混凝土散落料封闭,以避免地表水进入坑壁,影响
坑壁的稳定性。
喷锚护壁采用理正喷锚支护设计软件进行计算后,经比较、分析,喷锚支护设
计如下:
A段:
(基坑深度-6.2m,地坪标高按515.90m考虑)
放坡量:
按1:
0.5~1:
0.6放坡。
在-4.0m处设置一台阶,台阶宽度1.5m。
锚杆排数:
5排
水平间距:
1.5m
竖向间距:
1.5m
锚杆长度:
8m、8m、8m、8m、6m
预钻孔孔径:
100mm
预钻孔倾角:
10~15°
钢筋型号:
1B20
面网钢筋布置及规格:
A8@20×0200
加强钢筋布置及规格:
按锚杆间距布置,A14,
喷射砼厚度及标号:
C20,平均厚度80~100mm
B段:
(基坑深度-10.6m,地坪标高按520.80m考虑)
放坡量:
按1:
0.5~1:
0.6放坡。
在-3.5m和-6.5m处分别设置一台阶,台阶宽
度1.5m
锚杆排数:
7排
水平间距:
1.5m
竖向间距:
1.4m
锚杆长度:
8m、8m、7m、7m、6m、6m、5m
预钻孔孔径:
100mm
预钻孔倾角:
10~15°
钢筋型号:
1B20
面网钢筋布置及规格:
A8@20×0200
加强钢筋布置及规格:
按锚杆间距布置,A14,
喷射砼厚度及标号:
C20,平均厚度80~100mm
C段:
(基坑深度-11.5m,地坪标高按521.70m考虑)
放坡量:
按1:
0.5~1:
0.6放坡。
在-3.0m设置一台阶,台阶宽度0.5m。
锚杆排数:
7排
水平间距:
1.5m
竖向间距:
1.5m
锚杆长度:
9m、9m、8m、8m、7m、7m、7m
预钻孔孔径:
100mm
预钻孔倾角:
10~15°
钢筋型号:
1d20
面网钢筋布置及规格:
Φ8@200×200
加强钢筋布置及规格:
按锚杆间距布置,Φ14,
喷射砼厚度及标号:
C20,平均厚度80~100mm
在坑顶和坑底均设置截排水沟(宽度30cm、深度30cm),保证坡肩地表排水沟
通畅,无积水,沟底、沟壁无裂缝,不渗漏。
4、沟槽开挖施工方案
本工程明挖槽开挖处地面平坦开阔,地下管线距离在基坑影响范围外,所以,
本次明挖沟槽工程开挖深6.2米(图1)在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下,结合工程现
场,编制明挖施工步骤。
沟槽东侧(现况经海一路中央绿化带一侧)放坡分2级,0m~2m深度范
围内,按照规范放坡坡度1:
0.33;2m~8.5m深度范围内放坡坡度1:
0.5,第一级与
第二级间设过渡平台,平台社置在现况雨水管道顶部,平台宽度2m;
沟槽两侧放坡也分2级,0~2m深度范围内,按照规范放坡坡度1:
0.33,
2m~8.5m深度范围内放坡坡度1:
0.4,第一级与第二级间过渡平台设置在设计再
生水管道底部,平台宽不小于4m。
先土方工程,设置管线,在回填密实土方。
施工过程中边坡应力应变力学分
析,沟槽稳定性符合规范标准。
4.1施工测量
从业主接桩后对导线点进行检测,导线检测采用《工程测量规范》技术标准
所规定的导线标准,用全站仪检测。
导线检测只观测左角,因只有两个方向故不需归零,两测回角差不超过9,
在一个测站观测两个方向的边长,实际是对每一边往返观测。
外界气压、气温、以
及仪器加常数输入仪器,仪器便自动计算改正,显示改正后的水平距离。
高程检测
应用三角高程法,通过全站仪在一个测站检测测站点与前视点、测站点与后视点的
高差,采用四等,一测站两组高差各读数两次,高程取值精确至1mm,每组高差
相当往返各一测回。
检测的角度、边长和高差分别与原有角值、原有边长、原有高差的差值,即
检测结果,应提交监理工程师。
(一)导线测量
对业主单位所交控制桩及资料进行复测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控制点加
密,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地理环境和现有的测量依据进行控制点加密。
加密导线拟采用三级导线,布成附合导线,执行《工程测量规范》技术标准
所规定的导线标准。
平均边长100m,测角中误差12,测距中误差15mm,测
距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7000,方位角闭合差24N,相对闭合差不大于1/5000,如
导线全长小于400m,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根据三级导线标准,
应用全站仪,在一测站水平角测一测回,观测两个方向的边长,形成对每个边往返
测。
加密的三级导线点即路线中线控制桩,执行《工程测量规范》技术标准所规定
的三级导线标准满足(技术规范中)线路中线控制桩误差不大于1/5000的精度
要求。
(二)水准测量
水准点增设采用《工程测量规范》技术标准所规定四等水准测量标准,采取附
合水准测量,平地限差20Lmm,采用水准仪往测一次,水准尺为双面尺。
(三)三角测量
三角网施测应选择良好天气进行观测,用全站仪观测,当方向数超过三个时要
归零,归零差不超过8,2C互差不超过13,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的限差不超过9,
每个距离进行往返测,往返测距离之差不超过10mm边角网平差计算采用电算形
式。
4.2土方开挖
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及交桩成果表进行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布设,采用极坐标
法测放沟槽中线,在沟槽起点、终点、平面折点、竖向折点及直线段的控制点等位
置测设中心桩。
沟槽中线桩每10m一点,根据中线控制桩及放坡方案测放沟槽上口开挖位
置线,现场撒白灰线标注。
上口线经检验合格后并完成相关内业资料后,方可开始
进行沟槽土方开挖。
【基坑开挖允许偏差表】
项目偏差允许值(mm)检验方法
标高±50水准仪
长度、宽度500;—150经纬仪、钢尺
边坡方案设计要求用坡度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20用2m靠尺和
楔形塞尺检
查
逐层开挖,直至设计槽底标高。
土方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施工。
投入2
个开挖班组自标段两端至中部进行开挖。
第一步挖至2m深左右,第二步挖至槽
底。
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全程旁站,严格控制开挖边坡坡度及平台留置高程、宽
度,保证与方案一致。
运输车辆与沟边暂存土方距沟槽上口距离控制在2m以外,沟边暂存土方堆
放高度不超过1.5m。
基坑土方开挖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预留15cm~30cm槽底原状土由人工清走,严防超挖。
清底完成后测量人员
及时检查基槽宽度及槽底高程并报监理验收。
2.8基底检验
施工至设计基底标高后,邀请甲方、监理方、勘察方、设计方进行联合验槽,
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45.101、验槽条件:
⑴现况槽底标高等于设计槽底标高;⑵槽底平整,无积水;
4.3.2、验槽准备:
⑴钎探点按照相关规范布设;⑵机具准备:
锥头、触探杆、
穿心锤
4.3.3、操作要点:
⑴先用轻便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然后对所需试验土层
连续进行触探。
⑵试验时,穿心锤落距为50cm,使其自由下落,将触探杆竖直打
入土层中,每打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即为N10并逐个记录。
⑶根据轻便触探试
验的锤击数N10估算地基容许承载力R值。
4.3.4、验槽程序:
⑴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
单位一同进行,并形成文字记录;⑵换填级配砂石后,槽底地基仍无法满足承载力
要求,应与设计单位商定处理措施;⑶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2.9土方回填
回填顺序:
沟槽两侧同时回填夯实;沟槽回填顺序应按照由高向低分层进行。
沟槽两侧胸腔部位经清理干净,所有木块、砼块均被清理完后方可进行沟槽
的回填土。
回填土中要求不得含有有机物、腐殖土、杂草以及大于50mm的砖、
石等硬块。
回填应分层摊铺夯实,胸腔部位每层压实厚度为25cm,胸腔两侧应同时回
填,回填土高差不超过30cm,胸腔部位采用电夯夯实,结构顶50cm以上方可采
用14t以上压路机碾压。
回填密实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与规范进行控制。
回填土每层的压实遍数,应根据要求的压实度、压实工具、虚铺厚度和含水
量,经现场试验确定,就本工程具体情况,电夯夯实遍数不小于3~4遍,碾子碾
压4~6遍。
夯实时注意成品保护,不得损坏结构管沟。
分段回填压实时,相邻段的接茬应作成阶梯形,台阶宽度应大于高度的2倍,
且不得漏夯。
检查井肥槽采用2:
8石灰土回填压实。
检查井井筒周围用12石灰
土回填,回填宽度不小于120cm。
利用转角夯层层夯实。
直埋管道管顶上50cm范围内的回填土应采用人工轻夯分层夯实,分层高度
可参考下表确定。
回填土虚铺厚度
夯实或压实虚铺厚度夯实或压实虚铺厚度
机具(㎜)机具(㎜)
震动≤400动力夯实机≤250
压路机≤300木夯≤200
2.10监控测量
施工监测工作是对本工程的基坑工程和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的过程监督和
成果检验,有利于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妥善解决设计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与不
足。
245.11边坡位移
设置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大于25.0m。
基坑开挖前测量两次初始值,开挖时每2
天观测1次,并做好记录。
数据处理:
根据每次测量数据绘制基坑整体变形曲线图,并对各观测点变化情
况进行分析比较。
有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
245.12地面沉降变形
周围地面沉降、临近地上、地下设施变形等的监测。
观测点设在重要部位,并
设专人测量记录,对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给设计人员。
仪器设备:
选用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
监测要点:
监测时应严格按GB12987-91国家三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
沉降
点间距为15-20m。
检测频率:
在施工过程中,测量频率为2次/周。
土方开挖后
即需测量。
必要时应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形情况随时调整监测频率。
完工后,可减至
1次/月。
观测与数据处理:
地表沉降量测应随施工进度进行,并按开挖部位、步骤,及时监测。
将各沉
降点沉降值汇总成沉降变化曲线
5、顶管施工技术方案
工程将两次穿越北新干线,为了不影响此干道车辆的正常行驶,本此两处
采用DN1600mm顶管施工。
5.1施工准备
245.131、组织机构的建立及人员准备安全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和进度目标的实现,必须组织强有力的施
工队伍。
由项目经理牵头成立顶管项目施工管理组,具体人员组成如下:
项目经理一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一人
责任工长一人
材料员一人
质、安员一人
下设班组长负责具体施工人员的分配,任务的落实。
4.4.2、机械准备
DN1600设400T顶机4台、DN800设4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EPC 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