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练习大全三.docx
- 文档编号:8964310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43.77KB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练习大全三.docx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练习大全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练习大全三.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练习大全三
送李愿归盘谷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谷也,宅幽而势阻宅:
房屋
B.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畯:
通“俊”
C.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便:
安逸
D.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央:
完、尽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吾非恶此而逃之蚓无爪牙之利
B.其在外,则树旗旄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泉甘而土肥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B.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C.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D.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8.作者借李愿之口描绘了哪三种人?
对这三种人作者持什么态度?
(4分)
9.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3分)
(2)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4分)
(3)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
(3分)
参考答案:
5.A(A.“宅”应为“位置”)
6.B(B.都是代词,他。
A.代词;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C.介词,在;介词,被。
D.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
)
7.C
8.作者借李愿之口描述了三种人:
“遇知于天子”者、“不遇于时”者、“伺候于公卿”者。
作者借李愿之口,对第一种人和第三种人均持批判态度,对第二种人持赞赏态度。
9.
(1)这就是受到皇帝的知遇,掌握了很大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啊!
(2)既不受官职的约束,也不受刑罚的惩处,既不问天下的治乱,也不管官吏的升降。
(3)昌黎韩愈听了李愿的话,称赞他讲得有气魄。
给他斟上酒,并为他作一首歌。
1.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便:
方便
B.采于山,美可茹——茹:
食
C.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形势:
权势,地位
D.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刑辟:
刑法
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是抨击所谓的“大丈夫”的一项是()
①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②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③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
④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⑤武夫前呵,从者塞途;⑥车服不维,刀锯不加;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⑥;D.①②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叙述盘谷环境之美及得名由来,写盘谷是隐居的好地方,目的是以幽雅清静的盘谷来对照污浊肮脏的社会现实,表现隐者自视清高、不甘同流合污的情怀。
B.文章接着以李愿之口描绘了三种人:
声威赫赫的显贵、高洁不污的隐士和趋炎附势的官迷,于映衬、对比中表达他对官场腐化的憎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文章末段的赠歌极写隐居生活的舒适、无忧。
立意深刻而善藏不露,句式偶俪而富于变化,流畅生动,和谐可诵,有一唱三叹之效。
D.全文借赠序对象之口,表作者本人之意,通过鲜明的对照、强烈的褒贬、形象的描写、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爱憎,骈散结合,抒情达意,堪称一篇美文。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2)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3)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
参考答案:
1.A
2.D
3.D
4.
(1)在草野之间过穷困的隐居生活,登高可以望远,一天到晚坐在繁茂的树林里悠然自得,用清澈的泉水把自己洗得很洁净。
(2)与其当面受到称赞,哪里比得上背后不受毁谤;与其身体受到享乐,哪里比得上心中没有忧虑。
(3)有吃有喝啊,长寿安康;没有不满足的事啊,还有什么奢望?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翳:
遮掩
B.吾非恶此而逃之恶:
厌恶
C.不可幸而致也致:
到达
D.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壮:
认为……豪壮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是谷也,宅幽而势阻 吾尝终日而思矣
B.濯清泉以自洁申之以孝悌之义
C.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答案:
8.C(致:
得到)
9.D(A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B连词,来/介词,用;C助词,的事情/助词,的地方;D介词,在)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隐者之所盘旋()
(2)坐于庙朝,进退百官()
(3)伺候于公卿之门()(4)足将进而趑趄()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②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B.①孰若无毁于其后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C.①濯清泉以自洁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①道古今而誉盛德 ②图穷而匕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2分)
A.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B.与之酒而为之歌
C.膏吾车兮秣吾马D.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4.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对“人之称大丈夫者”的态度。
(2分)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1)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3分)
参考答案:
1.
(1)留连徘徊
(2)提升罢黜(3)窥伺守侯(4)踌躇不前
2.C。
①②都是连词,表目的“来”。
A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②语气副词,表推测“大概”;B①介词“在”②介词“比”;D①连词,表并列关系②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3.D。
“鲜”:
稀少。
A“壮”: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觉得豪壮”。
B“酒”:
名词活用作动词,“喝酒”。
C“膏”:
名词活用作动词,“用油脂涂抹”。
4.厌恶、讽刺、否定、蔑视等,意思对,即可。
5.
(1)从山上采的野果,甜美好吃;从水里钓的鱼虾,味鲜可口。
起居作息没有一定的时间,只求安于舒适的生活。
(2)因为它被环绕在两座山之间,所以名叫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行之阳有盘谷阳:
山南水北称作“阳”
B.濯清泉以自洁洁:
使……洁
C.闻其言而壮之壮:
壮胆
D.盘之土,可以稼稼:
种植庄稼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有乐于身”和“无忧于其心”生活的一组是()
A.武夫前呵,从者塞途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B.起居无时,惟适之安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C.供给之人,各执其物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D.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赠序的精华在于,把当时官场的得意者和拼命钻营者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荒淫腐败的黑幕。
B.李愿认为自己命里注定无法成为“坐于庙朝,进退百官”的达官贵人,不能成为大丈夫,只能退而归隐,做一名山林隐士。
C.本文写法与众不同,通篇不是像常见的赠序那样对李愿直接赞颂、勖勉,而是引述李愿自己发过的议论来赞颂李愿。
D.这篇赠序中极力赞美隐居的清高,称道隐居的乐趣,甚至表示自己也要去做隐士。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
作者在当时也不甚得志。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3分)
(2)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3分)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分)
参考答案
9.C(应为“以……为壮”)
10.C(A都表现了“有乐于身”的生活。
B都是表现了“无忧于其心”的生活。
D前一句表达作者的向往,后一句表现了“有乐于身”的生活。
)
11.B(“不能成为大丈夫”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第三段结尾句“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说明“山林隐士”也是李愿所谓的大丈夫。
)
12.
(1)起居没有一定的时间,只求适意安闲。
与其当面受人赞誉,不如背后不遭人毁谤。
(2)这是那些生不逢时的大丈夫所能做的,我就是这样做的。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1、韩愈,字___, 代文学家。
他自称___郡人,故世称___。
他同___积极推行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怀抱利器:
郁郁适兹土:
吾知其必有合也:
夫以子之不遇时:
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
为我谢曰:
可以出而仕矣:
董生举进士:
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连不得志于有司 故为之文以志
B、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故不为苟得也
C、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然足下卜之鬼乎
D、而观于其市 愿为市鞍马
4、填空
①董邵南到河北去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②韩愈对董邵南的遭遇表示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③韩愈反对董邵南去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
④韩愈暗示董邵南不应该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董邵南在长安不得志,想去投靠封建割据的藩镇势力。
B、韩愈内心希望董邵南不要前去。
C、文章是一篇赠序,赠序就是为一件具体的事向人赠言的文章。
D、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所以情节波澜起伏,语言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6、文中第一句话“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在全文起何作用?
7、一、二两段末尾句“董生勉乎哉”含意是否相同,为什么?
8、说出下列语句的言外之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9、文中是由“ ”和“ ”这几个字来点出“游河北”三字的。
作者依照“ ”和“ ”这两句理由断定董邵南游河北“必有合”
10、作者委托董生到河北后替自己办哪两件事?
11、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意图?
12、翻译句子。
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吾知其必有合也。
董生勉乎哉!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耶?
13、这篇序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作者愿意让董邵而留在长安而不要去河北的心意?
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见解和主张。
14、作者认为董生前途有望,根据是什么?
(2分)
参考答案:
1.退之,文学,哲学,昌黎,韩昌黎,柳宗元,“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4.①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②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③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④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12.
可是我曾经听说过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
我怎么知道那里的风俗现在比起古代所说的是不是不同呢?
14.
(1)自古以来,燕赵之地有许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会遇到知音的。
(2)董生具有杰出的才能。
(3)当今有圣明的君主,董生总会有出仕的机会。
赠黎安二生序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辱以顾予顾:
探望
B、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称:
称呼
C、且重得罪重:
加重
D、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示:
给……看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之知生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B、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以其无礼与晋,且贰于楚也
C、既得之于心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而其材力之放纵悚然而听之
1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黎生在快要外出做官之际,因他与安生“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请求作者为他们“解惑于里人”。
B、作者劝告二生不要“合乎世”、“同乎俗”,并希望二生“无急于解里人之惑”,这实际上是在勉励二生要坚持学习古文,反对俗文。
C、本文的“文眼”即为“迂阔”二字,全文议论紧紧围绕“迂阔”二字展开,表达作者对于世人所讥笑的这种“迂阔”的矢志不渝。
D、本文也是作者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写的,议论咄咄逼人,心中愤懑一泻无遗。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3分)
(2)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
(4分)
参考答案:
16、B解析:
称,称赞。
17、C解析:
A前一个“之”为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之”是代词;B前一个“其”表希望语气副词,后一个“其”为代词;C两个“于”均为介词,可译为“从”;D前一个“而”表顺承关系连词,后一个“而”为修饰性连词。
18、D解析:
作者针对“迂阔”二字发议论,是一唱三叹、抑扬吞吐,比较含蓄委婉,而不是咄咄逼人、一泻无遗。
19、(3分)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
20、⑴(3分)二生确实可以说得上是杰出特异的人才,而苏君也真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⑵(4分)只知道相信古人,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困顿到现在而自己尚且不知道的原因啊。
23、本文作者和其同时代的苏轼、等人,都是“古文运动”的中坚。
24、作者在第三段中说“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5、作者认为自己的“迂阔”具体表现在。
26、文章最后所说的“择而取之”是希望黎安二生能在古文与时文、与之间做出选择。
27、下面对这篇赠序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文眼”即为“迂阔”二字,全文议论紧紧围绕“迂阔”二字展开。
B、第三段的议论是就黎生所谓“里之人笑其迂阔,求言以解里人之惑”而发。
C、作者行文的意图是为了表明对世人讥笑的这种“迂阔”,自己是矢志不渝的。
D、本文也是作者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写的,议论咄咄逼人,心中愤懑一泻无遗。
28、你能否从上文的论述中大致判断出“古文运动”的基本主张?
试简要概括如下:
(1);
(2)。
参考答案:
23、欧阳修、王安石、苏辙、苏洵(写出一人即可1分)
24、认为黎安二生的“迂阔”尚不如自己,都还要受到乡里的嘲笑,自己这个世上最“迂阔”的人,若向他们赠言,非但不能解除家乡人对他们的错误认识,反而会更加得罪家乡人,所以不知道能向他们说什么。
(2分)
25、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
(2分)
26、道世俗(2分)
27、D(2分)
28、
(1)文以载道(合乎古训、文章内容力求充实、穷尽事理等内容方面的特点);
(2)文章的形式应有所创新,作者有自由驰骋的笔力。
(写出一条2分,两条3分)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称:
称呼
B.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言:
字
C.盖将解惑于里人解:
解除
D.知信乎古信:
相信
1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若不可极者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B.请予言以为赠赵亦盛设兵以待
C.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9.下面对这篇赠序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的“文眼”即为“迂阔”二字,全文议论紧紧围绕“迂阔”二字展开。
B.文章首段极力铺陈藻饰黎安二生文才,正是为了说明后面的“不迂”,从而显示世俗的谬误。
C.作者行文的意图是为了表明对世人讥笑的这种“迂阔”,自己是矢志不渝的。
D.本文也是作者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写的,议论咄咄逼人,心中愤懑一泻无遗。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
(3分)
(2)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3分)
参考答案:
17.A(称赞)
18.C(A陈述/判断。
B把/来。
C取独。
D却/并且。
)
19.D(见原文“诸多愤世之气,尽在深蕴之中”)
20.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
(两处1分)
21.
(1)现在你们的迂阔,只因文章不合世俗,这不过是小的迂阔罢了
(2)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反复驰骋驰骋:
指纵笔论述、描叙
B.而其材力之放纵放纵:
不守规矩,没礼貌
C.辱以顾余辱:
谦词,一般指使对方受辱
D.特以文不近俗俗:
这里指社会上崇尚时文的习惯
12.下列各组带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余闻之,自顾而笑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B.孰有甚于予乎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特以文不近俗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D.若余之迂大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①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4分)
②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
(4分)
③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4分)
参考答案:
10、B(子曰: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
11、B(放纵:
奔放而不拘束)
12、C(C均为连词,因为;A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假设;B介词,表比较/介词,表被动;D代词,这样/助词,主谓之间)
13、
(1)这就是我现在处境困窘而自己还不明白的原因。
(“所以”1分,“困”1分,“知”1分,句子通顺1分)
(2)假使你们把我写的文章拿回家乡,就将重新得到一个罪名,难道只会受到别人的讥笑吗?
(“其”1分,“里人”1分,“于是”1分,句子通顺1分)
(3)如果你们不急天消除家乡人的糊涂观念,那在这中间一定能选取一种看法。
(“使”1分,“且”1分,“得罪”1分,反问句式1分)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9.以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周知人物之情伪周:
周围
B.边人父子夫妇得免于兵死兵:
战乱
C.虽有文籍,委之府史委:
交付
D.非有能吏以钩考钩考:
查考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属于宋朝得以“享国百年”的原因的一项是
①除苛赋,止虐刑②躬以简俭为天下先
③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④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杀一人
⑤刑平而公,赏重而信⑥中国之人安逸蕃息,以至今日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⑤D.②③⑥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文的写作缘于皇帝向王安石询问宋朝统治上百年且天下无事的原因,王安石在文中作了详尽的分析,尽到了作为皇帝近臣的责任。
B.文章一一讲述了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清明正确的内政外交政策,指出这是宋朝百年无事的根本原因。
C.文章详写了仁宗在位时的政治、外交等方面的举措及其获得的成效,意在为当朝的皇帝提供借鉴。
D.仁宗时因为刑罚公正,赏赐很重而守信用,所以皇亲国戚能守法自重,水旱灾年,偷盗财物的人能很快被捕获。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其于出政发令之间,一以安利元元为事。
(3分)
(2)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
(3分)
(3)贪邪横猾,虽间或见用,未尝得久。
(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_怒_而_诸_侯_惧_安_居_而_天_下_熄_孟_子_曰_是_焉_得_为_大_丈_夫_乎_子_未_学_礼_乎_丈_夫_之_冠_也_父_命_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选自《孟子》)
参考答案:
9.A(周:
详尽,全面)
10.C(③⑥都是君主行仁政的结果)
11.B(“历数……内政外交政策”错误)
12.
(1)太祖在制定政策发布命令的时候,一切(或“全都”)以百姓能平安、得利为准则。
(“一”“安利”与句意各1分)
(2)审理案件尽量使犯人能够活下来,特别憎恨官吏对百姓的残暴骚扰。
(“生”“特”与句意各1分)(3)贪婪奸邪强横狡猾的人,即使偶尔被任用,(也是)不能够长久。
(“间或”“见”与句意各1分)
13.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教战守策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果:
究竟
B.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乘:
趁着,趁(机)
C.天不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渐:
渐渐
D.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邀:
要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木欣欣以向荣
D.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1.下列句子中能够说明作者主张保持练兵原因的句子的是()
①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②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
③则其为患必有不测
④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
⑤战者,必然之势也
⑥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
A.①②⑥B.②④⑤C.③④⑥D.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作者举出先王和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太平时期也不可废弃武装的观点。
B.作者认为朝廷和西、北方面的强敌迟早会有一战,所以主张要保持武装力量。
C.作者认为当有战争时会出现让未受过训练的百姓作战的情况,所以应该从现在开始向各行业的人传授军事知识,甚至是盗贼,也要将他们收服,传给他们击战技术。
D.按照作者的观点,当时的士兵欺压百姓,骄傲蛮横,是因为他们自恃只有他们懂得作战。
所以如果全国习兵,也可以灭掉这些人的嚣张气焰。
13.用“/”把第Ⅰ卷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4分)
遇者见四方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苏教版 唐宋八大家 散文 选读 练习 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