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辐射安全保卫制度.docx
- 文档编号:8962363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09KB
防辐射安全保卫制度.docx
《防辐射安全保卫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辐射安全保卫制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辐射安全保卫制度
防辐射安全保卫制度
1、依法对新建,改建或扩建的放射工作场所进行严格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
2、射线装置机房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安全,机房与其控制室分开,并有足够的使用面积。
3、摄像装置机房内射线束投射方向的墙壁按原射线屏蔽要求进行屏蔽防护;其余方向墙面可按漏射线及散射线屏蔽要求进行防护。
4、从事放射工作时,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灯,所在墙壁、门窗所用材料及厚度必须达到安全标准。
5、合理设置射线装置机房的窗户,观察窗应设在非射线束投射方向的墙壁上,并具有所在墙体的屏蔽防护效果。
6、合理使用X射线检查,减少检查者不必要的照射,尽量以X射线摄影代替透视进行诊断。
7、对婴、幼、儿童、青少年的检查,不应将X摄像胸部检查列入常规检查项目。
从业人员定期体检,X射线胸壁检查间隔一般不少于两年,接尘工人的胸部检查的间隔按有关规定执行。
8、对育龄妇女的腹部及婴幼儿的X光检查,严格掌握适应症。
对孕妇8—10周的,非特殊要求下不得进行下腹部X射线检查。
9、放射科技术人员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减少受检查者的受照剂量,对受检查者临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应当进行屏蔽防护。
射线装置操作要求
为了加强医院射线装置操作安全与质量管理,防止因误操作而引起各类事故发生,根据医院设备情况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1、医技人员必须通过放射工作相关培训,掌握摄像装置相关防护知识,掌握射线装置诊疗适应症,合理正确进行射线诊疗。
2、医技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射线规程,做好射线装置和防护设施的性能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3、仔细阅读申请单,按患者投射肢体厚度,年龄,体重等具体情况,仔细核对和确定诊疗方案。
注意选取合适的照射方式和照射条件(包括管电压、管电、焦距、照射野、照射时间及虑线条件等),并注意保护非照射部位,尽可能使患者受到的照射剂量控制在临床实际需要的最小值,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照射。
4、做好投射前的准备,除去患者影响投射部位的衣服,腹部摄影在必要时清洁灌肠。
5、摆好投射位置,病人肢体放置力求稳定舒适,选择适当的焦一片距,认真定位,对好中心线,必要时放好照片标记、
6、投射胸腹部时,应训练患者呼吸和屏气动作。
7、实施诊疗过程中,医技人员应密切注意控制台和患者,及时发现并排除各种意外发生。
8、诊疗过程中,除必须被扶持才能进行检查的病人外,候诊者和陪护人员不得在无屏障防护的情况下在X射线机机房内停留。
9、移动射线装置的操作人员尽可能佩戴防护设备做好防护并选择适当的远离射线装置的位置进行曝光。
10、认真填写投射记录和各项投射条件并签名。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设备性能,延长其使用时限和人身安全,单位相关人员应了解设备性能,熟悉操作流程,同时做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
1、认真组织放射工作岗位的人员学习射线装备的操作、保养和检修知识。
2、设备应安置在空气流通、整洁、干燥的工作室内,忌潮湿、高温和日光暴晒。
3、谨慎操作设备,避免射线管组件在操作过程中受到撞击。
4、在连续工作室应注意射线管件允许热容量使用,或射线管组件表面温度不超过70℃。
5、定期了解供电电源情况,检查电源电阻值是否发生变化,切实履行维护设备要求。
6、高压变阻器组件如需补充新油时,应取得相关部门协助,检查新油性能绝缘强度合格后方能注入。
7、严禁个人私自抑制,安装设备。
8、对射线装置控制应每半年打开前后面板,对内部进行检查除尘,检查重点是各种开关,接触器触头,滑轮变压器滑道及碳轮刷价,观察其是否有电蚀和不清洁现象。
一般情况下可用丝布擦拭干净,程度严重者可像制造厂购买同类型易损元件,接头是否有松脱或者和位移现象,并及时给予固定。
9、射线组件高压电缆插座内的填充物应定期补充或更新。
10、操作中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放射科主管人员汇报,本单位无法解决时,应请厂家技术人员排除故障。
11、除必须被扶持才能进行检查的病人外,候诊者和陪护人员不得在无屏障防护的情况下在X射线机机房内停留。
12、从业人员不得在机房门未关闭的情况下进行任何摄影或者透视行为,以免对公众造成误照射。
13、建立健全监护制度,制定辐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
从业人员按规定佩戴相关必备的防护用品和检测仪器,定期检测个人辐射量,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14、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检查时积极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15、加强辐射事故的监督管理,当发生辐射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必须立即启动辐射事故应急预案,采取防护措施,控制事故影响,保护事故现场,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辐射工作人员资历管理制度
1、医学影像学大中专或者更高学历的学生,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经环保、卫生行政部门专业培训获得上岗证的,由医务科下达通知,从事相应的放射工作。
2、在未取得上岗证前,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经院、科两级考核合格,由医务科下达通知,从事相应的放射工作。
3、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毕业生,没有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在放射科已取得从业资质的带领下从事相应的放射工作,不得单独操作,或出具报告。
放射科射线装置的管理制度
X射线检查设备属于大型贵重精密医疗设备,为保持X线检查设备正常运转,提高其使用效率和延长寿命,加强X线检查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常规保养也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放射科各类使用和维修工程人员的职责。
1、正确使用
1.1制定正确使用X线检查设备的严格规章制度。
放射科领导和工程人员应监督各类使用人员,加强管理。
1.2对入科各类工作人员,在上岗前经专门培训,必须掌握X线检查设备的基本知识和如何正确使用,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1.3由于X线检查设备的种类繁多,结构和性能差别较大因此,每个使用人员在操作不同的X线检查设备时,应首先了解该设备的主要结构和性能,做到心中有数后方能上机操作,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或步骤进行,决不可随心所欲。
1.4在当天首次使用X线检查设备时,应对X线管进行必要的老化训练,切记突然大容量曝光,以免X线管损坏。
1.5在摄影曝光过程中,不得改变任何摄影曝光参数,以防产生严重后果。
1.6严禁连续大容量和超负荷使用。
1.7在操作设备或曝光过程中应认真观察操作台各仪表工作是否正常,其他各电路或机件是否有不正常的声音,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操作或曝光,及时通知维修工人或上报。
1.8不能频繁开启和切断设备电源,因为开关电源会对电子元件产生很大的浪涌电流使其易于损坏。
2、常规保养
2.1保持机房通风良好和设备的干湿度要求。
特别是湿度不能超过允许范围,否则容易造成机械部件生锈,引起机械不灵活。
电路参数发生改变,元件易于损坏。
清洁设备时,不要用湿布,使设备保持干燥。
2.2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应做好机房和设备的清洁卫生,防止灰尘进入机内。
设备应有防尘罩,以保其清洁。
2.3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注意是否有不正常现象出现。
如有机械活动是否灵活,固定部分是否有松动,运转声音是否正常,X线管管套是否有漏油,管套表面温度是否正常等,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通知维修工程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必要处理后方能再使用。
2.4操作要仔细、轻、稳,严禁野蛮操作使用,要像战士爱护武器一样爱护设备,使设备延长使用寿命。
医疗设备报废制度
1、设备报废原则
(1)已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不能修复或无使用价值者。
(2)主要结构陈旧,性能落后,严重丧失精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无使用价值哲。
(3)严重影响安全,继续使用将会引发事故危险,且不宜修复改装者。
(4)严重浪费能源,造成严重公害,因事故或灾祸造成严重损坏又修理费过高,无修复价格者。
2、报废实施办法
(1)固定资产报表首先由仪器使用单位按规定填写“设备报废申请表”。
(2)对提出报废申请的设备,须经维修部门技术人员鉴定确认不能修复者才能准予报废。
(3)办理完报废手续后,由设备科先开列清单报财务部部门注明账目。
3、报废设备的处理
(1)对已报废的医疗设备有保留有价值者,留作教学,科研或拆零件使用。
医院辐射环境监测方案
1、我院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有放射防护领导小组,放射科具体实施。
2、我院工作从事放射诊断操作时必须穿防护服,带铅眼睛和防护手套,佩戴个人计量仪。
3、个人计量仪定期送达市疾控中心或环境监测部门进行计量检测。
4、放射防护领带小组每季度应对放射防护装置个人防护检测结果进行一次检查总结,确保空气吸收剂量率等指标达到《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础标准》GB18871—2002和《医院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要求。
5、自觉接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我院进行的辐射环境监测。
当防护装置发生变化时,主动邀请卫生、环境部门对新装置的效果进行监测。
岗位职责
1、掌握射线类装置的工作原理、性能、使用及投射技术,严格遵守各类实验室规则,遵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减少污染和职业危害,严防误操作事故。
2、担任门诊、急诊的日常值班与病员的检查工作,负责射线诊断和放射治疗工作,按时完成诊断报告,遇到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或领导。
3、参加会诊和临床病例讨论。
4、学习和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展科研工作,做好各种检查资料的积累、登记和统计工作。
5、做好本科室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和管理,严格遵守规程和安全防范。
6、在工作中应持“热情、主动、认真、和蔼、谨慎”的工作态度。
7、上班时间着装整洁,严格遵守工作制度。
8、放射室内外必须保持清洁,并定期对室内进行消毒。
9、节约资源,爱护公共设施。
10、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辐射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
一、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安排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
1、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30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内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按照有关标准执行。
2、建立并终身保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3、允许放射工作人员查阅、复印本人的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二、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应包括:
1、常规检测的方法和结果等相关资料。
2、应急或者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剂量和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
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将个人剂量监测及时记录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中。
三、放射工作人员进入放射工作场所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正确佩戴个人剂量计。
2、进入辐照装置、放射治疗等强辐射工作场所时,除佩戴常规个人剂量计之外,还应当携带报警式剂量计。
四、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应当由具备资质的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定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卫生部组织实施。
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核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和卫生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工作人员培训制度
一、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射线安全知识,了解射线对人体的危害。
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考核,取得适应资格,持证上岗。
三、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体检。
四、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学习相关防护标准,加强安全操作意识。
五、工作人员必须定期到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资格考试,学习先进的安全防护知识。
六、坚持组织学习,并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整改,切实提高操作人员水平,杜绝事故发生。
七、对操作水平高的职工进行通报表彰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达不到岗位要求的,坚决不得从事此岗位,确保安全。
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根据国务院第449令,为了及时、准确、高校地组织开展辐射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防止事故扩大和导致第二次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受到辐射伤害及由此造成的放射性环境污染,特制定辐射事故应急措施如下:
1、发生辐射事故时,事故发现人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放射质量监督和辐射防护管理小组组长,做好现场警戒标志,保护好现场。
2、确定发生辐射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及时向单位负责人和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3、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及时封锁事故现场,禁止非事故处理人员靠近辐射区域,减少对病人、医技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
4、对受误照射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处理,送往当地卫生部门进行剂量测定,确定辐射影响范围,进行相应的救治工作,不得拖延辐射人员诊治时间。
5、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应迅速分析查明发生事故的原因,制定事故处理方案,尽快排出故障。
6、确定事故已得到控制、受辐射人员得到有效救治,放射性污染进行了有效处置,辐射环境监测结果符合要求,由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宣布应急处理救援程序关闭。
7、应急救援小组负责将应急救援程序关闭,事故已得到消除,辐射环境监测达标等信息以书面或其他有效文本形式通知参与应急救援的单位、机构、人员、群众,并确认这些单位和人员已知晓。
8、出现故障的设备有专业技术人员维修,经有资历的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达不到要求不得投入使用。
台账管理制度
1、建立射线装置台账管理制度,设有仪器名称、型号、管电压、输出电流、用途等。
2、严格射线装置进出管理,坚决杜绝外界现象发生。
3、对退役的射线装置应选择有资质的单位或厂家回收,杜绝私自销毁或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辐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放射防护管理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实行主任负责制。
实施科主任对小组成员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2、员工体检制度:
辐射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体检,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疗的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5)员工保健制度:
辐射工作人员的保健休假,根据照射剂量大小与工龄长短,每年除其他假期外,可享受保健休假2-4周的疗养待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辐射 安全保卫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