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8962217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54
- 大小:47.17KB
六年级音乐教学设计.docx
《六年级音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音乐教学设计.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课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交替运用连贯与跳跃的唱法,继续学习歌曲的演唱。
教学
重点
欣赏《国歌》及轮唱练习
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
教学难点
通过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等
教法学法
演唱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前练习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3、视唱练习
新授
1、介绍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讲一讲音乐知识:
三连音。
3、放录音让学生听一听,从整体上感受这首歌曲。
4、老师弹唱,让学生再听一听。
5、用“啦、哩”音给学生教唱歌曲。
6、让学生认一认歌曲的乐谱。
7、老师弹,让学生根据自己认识的乐谱进行练唱,。
8、对整歌曲的乐谱进行教唱,教师唱歌词,学生听唱歌谱。
9、教师念节奏,学生按节奏念一念歌词。
10、学唱歌曲的歌词,教师唱歌谱,学生唱歌词。
巩固练习
练唱歌曲。
器乐练习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
唱会这首歌。
板书设计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课题
第一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欣赏《大中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
重点
通过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
简要地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演唱形式。
a、b两部分的对比。
教学难点
会聆听与分辨乐曲的结构以及学唱歌曲的a部分,注意速度、力度、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等
教法学法
提问法、听赏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前练习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3、视唱练习
新授
1、学唱歌曲《大中国》,老师给学生介绍歌曲的内容特点等,让学生对这首歌有个了解。
2、放录音让学生听一听,从整体上感受这首歌曲。
3、老师弹唱,让学生再听一听。
4、用“啦、哩”音给学生教唱歌曲。
5、让学生认一认歌曲的乐谱。
6、老师弹,让学生根据自己认识的乐谱进行练唱。
7、对整歌曲的乐谱进行教,教师唱歌词,学生唱歌谱。
8、有节奏地念一念歌词。
9、学唱歌曲的歌词,教师唱歌谱,学生唱歌词。
巩固练习
1、练唱歌曲。
2、器乐练习。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
唱会这首歌
板书设计
第一课
《大中国》
课题
第一课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交替运用连贯与跳跃的唱法,继续学习歌曲的演唱。
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通过欣赏《我的祖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
重点
继续学习歌曲的演唱。
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过程与方法
简要地分析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演唱形式。
会聆听与分辨乐曲的结构,注意速度、力度、情绪。
教学难点
通过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树立对祖国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等
教法学法
听赏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前练习
发声练习
节奏练习
3.视唱练习
复习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看学生掌握的情况。
新授
1.老师弹奏学生练唱歌曲。
2.学生随着录音机的伴奏曲进行歌曲的练唱。
3.随着琴声用“啦、哩”等音来练唱歌曲的旋律。
4.随着琴声唱一唱歌曲的乐谱。
5.分小组进行歌曲的练唱。
6.分男女声部进行歌曲的练唱。
7.用手拍节奏进行练唱,提高学生的节奏能力。
8.用各种节奏乐器伴奏,进行歌曲的练习。
听赏与
跟唱
1、歌曲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从歌词的角度思考:
爱祖国、爱家乡的热爱之情;赞美祖国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
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从音乐角度听辨可以分为a、b两个乐段)
3、学生跟随着乐曲,唱一唱这首歌。
巩固练习
1.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简单的律动表演
作业
唱会这首歌曲的歌谱、歌词。
板书设计
第一课
《我的祖国》
课题
第二课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绕口令二部歌曲《老鸟,小鸟》。
教学
重点
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部歌曲。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奉献爱心的美好、甜蜜。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好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音乐演唱,从中享有集体合作音乐的乐趣。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等
教法学法
谈话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前练习
1.发声练习2.节奏练习3、视唱练习
新授
1.老师给学生介绍歌曲的内容、特点等,让学生对这首歌有个了解。
2.放录音让学生听一听,从整体上感受这首歌曲。
3、复习下滑音。
师:
小鸟的声音是多么的悦耳动听,谁能用象声词来模仿小鸟的叫声?
学生模仿
师:
我们在学鸟鸣时加上下滑的感觉,就更象小鸟的叫声了。
4.老师弹唱,让学生再听一听。
5.用“啦、哩”音给学生教唱歌曲。
6.让学生认一认歌曲的乐谱。
7.老师弹,让学生根据自己认识的乐谱进行练唱。
8.对整歌曲的乐谱进行教唱,老师唱词,学生练习唱谱。
9.有节奏地念一念歌词。
10.学唱歌曲的歌词,老师唱歌谱,学生听唱歌词。
巩固练习
练唱《春天的信使》。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
唱会这首歌。
板书设计
第二课
《春天的信使》
课题
第二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绕口令二部歌曲《老鸟,小鸟》。
教学
重点
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部歌曲。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奉献爱心的美好、甜蜜。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好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音乐演唱,从中享有集体合作音乐的乐趣。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等
教法学法
谈话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复习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看学生掌握的情况
新授
1.老师弹奏,学生练唱歌曲。
2.学生随着录音机的伴奏曲进行歌曲的练唱。
3.随着琴声用“啦、哩”等音来练唱歌曲的旋律。
4.随着琴声唱一唱歌曲的乐谱。
5.分小组进行歌曲的练唱。
6.分男女声部进行歌曲的练唱。
7.用手拍节奏进行练唱,提高学生的节奏能力。
8.用各种乐器伴奏,进行歌曲的练习。
欣赏歌曲《飞来的花瓣》。
1、师生问好!
2、悄悄地春天来了,春雨润物细无声,春天的到来,让花儿都开了,小树都发芽了,花瓣也悄悄地飘向我们,现在我们带着春天的思绪一起来听听《飞来的花瓣》。
3、边听边想:
歌曲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生反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
4、听第一段,边听边想:
第一段表现了老师对学生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教导的一种感激之情,用花瓣一样的信件表达了对老师的无比怀念、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
5、听第二段,边听边想:
这一段采用了什么样一种合唱形式?
三个“回答老师”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种怎样的情感?
(学生反馈)
6、学习歌曲第一段,听老师演唱歌曲,生听。
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学习歌曲第一段。
巩固练习
1、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简单的律动表演
2、器乐练习
小结
对本节课的歌曲处理情况进行总结。
作业
唱会这首歌曲的歌谱、歌词,用竖笛能吹奏下来。
板书设计
第二课
《老鸟,小鸟》
课题
第三课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的演唱歌曲《猜调》
教学
重点
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
过程与方法
从三种《猜调》表演形式中感受不同表演形式带来的独特韵味。
教学难点
能在音乐活动中自信地、有创造性的参与一系列音乐表现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等
教法学法
演唱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3.视唱练习
二、新授课
1.老师给学生介绍歌曲的内容特点等,让学生对这首歌有个了解。
2.放录音让学生听一听,从整体上感受这首歌曲。
3.老师弹唱,让学生再听一听。
4.用“啦、哩”音给学生教唱歌曲。
5.让学生认一认歌曲的乐谱。
6.老师弹,让学生根据自己认识的乐谱进行练唱。
7.对整歌曲的乐谱进行教唱。
8.有节奏地念一念歌词。
9.学唱歌曲的歌词。
三、巩固练习
1.练唱歌曲的歌曲
2.器乐练习
电子琴和竖笛练习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唱会这首歌。
板书设计
第三课
《猜调》
课题
第三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仔细聆听傣族民歌《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傣族民歌的特点,并在熟悉主旋律的同时认识音乐符号。
教学
重点
能仔细聆听傣族民歌《月光下的凤尾竹》,感受傣族民歌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感受傣族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能在音乐活动中自信地、有创造性的参与一系列音乐表现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音乐符号。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等
教法学法
听赏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3.视唱练习
二、复习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看学生掌握的情况
三、新授课
1.老师弹奏学生练唱歌曲。
2.学生随着录音机的伴奏曲进行歌曲的练唱。
3.随着琴声用“啦、哩”等音来练唱歌曲的旋律。
4.随着琴声唱一唱歌曲的乐谱。
5.分小组进行歌曲的练唱。
6.分男女声部进行歌曲的练唱。
7.用手拍节奏进行练唱,提高学生的节奏能力。
8.用各种节奏乐器伴奏,进行歌曲的练习。
四、欣赏歌曲
1.片段欣赏
师:
刚刚看到的景色漂亮吗?
走进这片美丽的地方,你听到了什么?
(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片段)
生:
答。
师:
在这片美丽的地方,居住着善良勤劳、能歌善舞的傣族人。
说到傣族,同学们会立刻想到什么呢?
生:
孔雀舞、葫芦丝、竹筒饭等等。
2.揭示课题
师: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这么美丽的地方不仅有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色,更有着优美动听的音乐。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月光下的凤尾竹》。
3.完整欣赏
(1)观看《月光下的凤尾竹》视频
提问:
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表述自己的感受。
(2)师简介乐曲:
《月光下的凤尾竹》原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作的一首节奏舒缓、富有傣族风情的歌曲,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卷。
师:
你能说出演奏的乐器吗?
生:
葫芦丝。
(3)出示葫芦丝实物并简单介绍。
(出示葫芦丝实物)
师:
有同学知道葫芦的传说吗?
师:
欣赏过用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之后,谁来说说葫芦丝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4)师生共同总结葫芦丝的音色特点
师:
葫芦丝是傣族最具民族特色的吹管乐器,发音优美、亲切,略带鼻音。
音色优美、柔和、圆润、婉转。
4.小小音乐会
师:
其实葫芦丝对于我们同学来说并不陌生,平时在兴趣班上我们也学会了吹奏一些简单的乐曲。
下面谁自告奋勇来为大家表演一曲?
5.欣赏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
(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合唱版)课件出示歌词
6.学唱主要旋律。
(播放片段)
师:
让我们一起试着唱一唱这优美、动听的旋律吧!
生:
用“呜”哼唱旋律片段。
五、巩固练习
1.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简单的律动表演
2.器乐练习
六、小结
对本节课的歌曲处理情况进行总结
七、作业
唱会这首歌曲的歌谱、歌词,用竖笛能吹奏下来。
板书设计
第三课
《月光下的凤尾竹》
课题
第三课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
重点
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过程与方法
能在音乐活动中自信地、有创造性的参与一系列音乐表现活动。
教学难点
能在音乐活动中自信地、有创造性的参与一系列音乐表现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音乐符号。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等
教法学法
演唱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3.视唱练习
二、复习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看学生掌握的情况。
三、新授课
1.老师给学生介绍歌曲的内容特点等,让学生对这首歌有个了解。
2.放录音让学生听一听,从整体上感受这首歌曲。
3.老师弹唱,让学生再听一听。
4.用“啦、哩”音给学生教唱歌曲。
5.让学生认一认歌曲的乐谱。
6.老师弹,让学生根据自己认识的乐谱进行练唱。
7.对整歌曲的乐谱进行教唱。
8.有节奏地念一念歌词。
9.学唱歌曲的歌词。
四、巩固练习
1.练唱歌曲。
2.器乐练习:
电子琴和竖笛练习。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
六、作业
唱会这首歌。
板书设计
第三课
《太阳出来喜洋洋》
课题
第三课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欣赏歌曲《飞歌》
教学
重点
欣赏歌曲《飞歌》,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
熟悉歌曲《飞歌》的两句主旋律。
教学难点
创编歌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歌曲《飞歌》的风格特点。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等
教法学法
演唱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发声练习
2、节奏练习
3、视唱练习
二、复习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看学生掌握的情况。
三、听赏《飞歌》
师:
我们今天旅游的第一个景点是苗家寨。
由于苗族人大多居住在山腰,虽然每天都能看见,但是要交往的话却要走上很远的路,所以他们习惯用很大的声音跟别人打招呼,所以就产生了“飞歌”,现在我们就来听一听苗族民民歌《飞歌》。
1、听赏《飞歌》
将学生分成两组,模仿两个苗寨互相用歌声打招呼。
2、再听歌曲
请学生熟悉歌曲的两句主旋律,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降号的学习。
(3)唱一唱《飞歌》,分男女同学对唱。
四、歌词创编
1、初听歌曲
师:
听完了苗家寨人的《飞歌》,我们接着去布依族,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嘛?
(播放歌曲)
师:
原来他们也在唱山歌。
这种山歌还有一个名字——《咕噜山歌》。
音乐材料十分凝炼,节奏紧密,速度较快,旋律起伏不大,情绪轻松活泼。
“啊是于嘎呐呐子”、“尖噜噜”等饶有趣味的衬词穿插于正词之间,更显俏皮、风趣。
2、创编歌词
(1)请学生找出歌词规律。
(2)引导学生进行创编。
3、请学生唱一唱自己创编的歌词。
五、巩固练习
随着优美的旋律进行简单的律动表演。
2.器乐练习。
六、小结
对本节课的歌曲处理情况进行总结。
七、作业
唱会这首歌曲的歌谱、歌词,用竖笛能吹奏下来。
板书设计
第三课
欣赏歌曲《飞歌》
课题
第四课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积极参与听赏乐曲《丰收锣鼓》的教学活动。
教学
重点
能积极参与听赏乐曲《丰收锣鼓》的教学活动。
过程与方法
能认识演奏《丰收锣鼓》这首乐曲的各种乐器,听辨出主旋律的主奏乐器。
教学难点
感受音乐的美感与丰收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音乐的美感与丰收的喜悦。
教具准备
山乡丰收场景图片或录像带
教法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定向
1.学生随音乐《丰收锣鼓》步入教室。
2.交流。
师:
同学们,刚才你们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进教室,是不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庆?
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领略山乡丰收的壮景。
二、山乡晨曲
1.观赏山乡丰收场景图片或录像带,学生交流观后感。
2.聆听山那边飘来的晨曲。
(老师展示写在云朵形状卡片上的旋律。
)
老师弹唱,学生体验音乐的强弱以及力度的变化,并随琴模唱。
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在两个山头之间对唱时的感觉和模仿回声的感觉演唱。
三、山乡的节奏
师:
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山乡的小朋友敲起了竹板在欢迎你们。
(展示山乡的节奏谱,老师敲击。
)
1.学生聆听山乡的节奏,注意听辨强弱力度对比。
2.同学们用竹板或筷子模击山乡的节奏。
3.学生分角色按强弱或节奏句对击山乡的节奏,进一步体验山乡的节奏感和力度变化。
四、山乡的歌
1.旋律体验
(1)学生边观赏山乡丰收图,边聆听老师弹奏旋律。
(2)学生用“lu”随琴轻声哼唱旋律。
(3)学生划拍认读旋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突破难点。
(4)全班跟琴齐唱全曲。
2.学唱歌词。
(1)老师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
(2)学生跟琴唱歌词。
(3)采用师生分句接龙,生生分句对唱等各种方式熟悉歌曲。
3.参与表现。
(1)讨论歌曲的演唱情绪。
(2)学生听老师演唱一、二乐句,体验后讲出一、二句的演唱情绪是抒情、优美的。
(3)学生商议三、四、五、六乐句的演唱要求。
(这部分在演唱是强弱对比要分明,要把看到山乡丰收景象后的喜悦心情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出来)
(4)学生演唱最后两句,体验结束句兴奋、幸福的情感,总结出用抒情、激动的情绪和嘹亮的声音将歌曲推向高潮。
(可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与同学合作讨论等方式。
)
(5)讨论表现歌曲的方式。
(分组讨论并互相评价。
)
例如:
一个同学领唱一、二乐句,由男同学演唱有强力度记号的部分,由女同学演唱有弱力度记号部分,其余部分全班齐唱。
板书设计
第四课
《丰收锣鼓》
教后记
课题
第四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栗子大丰收》
教学
重点
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
能仔细听赏民歌管弦乐曲《丰收锣鼓》,并认识演奏这首乐曲的打击乐器。
教学难点
能学会用富有鲜明力度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农村人喜气洋洋的生活情趣。
教具准备
课件
教法学法
讨论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听赏《丰收锣鼓》。
过渡语: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丰收的山乡庆祝吧!
(播放课件)
师:
听赏了《丰收锣鼓》这首乐曲,你们联想到了什么场景?
二、复听乐曲,讨论交流。
(1)这首乐曲有几个音乐主题?
(2)仔细聆听主题Ⅱ中歌唱性的主旋律,你感到第一遍的主奏乐器是( );第二遍的主奏乐器是( )。
第一遍:
a. 唢呐; b. 二胡; c. 笙。
第二遍:
a. 二胡; b. 笛子; c. 扬琴。
(3)讨论归纳。
师:
这首乐曲有两个音乐主题,第一个主题音乐欢快热烈,第二个主题轻快而富有歌唱性。
它们运用了二胡、唢呐两种不同的乐器主奏。
旋律喜悦欢快,特别能体现喜庆气氛。
三、参与表现
(1)展示演奏《丰收锣鼓》的打击乐器,学生自由敲一敲乐器,听其声,观其形。
(2)请学生上台来选择打击乐器参与《丰收锣鼓》的模拟演奏。
(播放录音磁带)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所学内容,请学生自由发言、自主评价。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从领略《山乡的彩云》的美丽,到听赏《丰收锣鼓》,我们一直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让我们再次随着《丰收锣鼓》的音乐跳起来吧!
播放音乐,在欢快的歌舞中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第四课
《栗子大丰收》
教后记
课题
第五课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学会《欢乐颂》的一个声部,并能与他人用明亮、热情的合唱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
重点
感受大、小调不同的色彩。
过程与方法
在听赏、演唱活动中,感受大、小调式的色彩;了解大调式的音乐比较。
教学难点
知道大、小调式的音阶组织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大、小调式的音阶组织形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法学法
实物展示,讲解并演示。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
你认识贝多芬?
歌德呢?
他们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音乐导入、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播放《欢乐颂》片段。
1、听到刚才的旋律有同学可以告诉老师这首钢琴曲的名字吗?
可能有的同学知道这首《欢乐颂》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有的不清楚。
那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见一位音乐圣人,他就是《欢乐颂》的作者:
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老师:
好,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同学们请看!
我会给出不同
的条件,我们就根据这不同的条件来猜猜看。
第一个条件:
他是一位音乐家,出生于是1770年12月16日。
在1782年—1792年是他的创作的丰硕时期。
有六首歌曲,三首前奏曲和钢琴奏鸣曲。
两首小提琴曲,一首小步舞曲,一部康塔塔。
第二个条件:
他出版的第一部作品是在1781年——1787年谱写成的三首钢琴奏鸣曲。
老师:
有没有同学猜到?
那好咱们继续看第三个条件。
第三个条件:
他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
爷爷是男低音歌手,歌剧作曲家和指挥家,父亲是个男高音歌手。
他曾因恋受失意而烦恼,影响到肝脏,致使听觉失聪。
1802年他意识到耳病无法治愈时,曾经打算自杀,但是由于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终于克服了精神危机,写出了明朗的《第二交响曲》。
学生:
贝多芬。
二、互学合作探究
提问:
1、你还听过贝多芬的哪些作品?
2、他为什么被称为“乐圣”?
为什么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3、结合课件通过欣赏《欢乐颂》的演出盛况,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4、提问:
听完这首合唱曲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5、它是个快板,全曲都体现了“欢乐”的主题。
那么乐曲是什么调的?
6、:
音乐风格有什么特点呢?
三、交流
点拨
二、走进音乐圣人——贝多芬
1、现在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美妙的音乐殿堂,去了解一下这位西方最具影响力的伟大作曲家——贝多芬。
2、课件讲述小故事——令人落泪的欢乐颂。
通过听故事谈谈你对贝多芬的认识。
3、结合课件简介“乐圣”贝多芬的生平。
四、演唱歌曲
听旋律《欢乐颂》。
演唱歌曲。
板书设计
第五课
《欢乐颂》
课题
第五课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学会演唱《土拨鼠》,并能用柔和的声音、平稳的气息表现歌曲情绪。
教学
重点
知道大、小调式的音阶组织形式。
过程与方法
了解词典作者歌德与贝多芬。
教学难点
了解大、小调式的音乐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听赏、演唱活动中,感受大、小调式的调性色彩。
教具准备
课件
教法学法
讨论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欢乐颂》
1.演唱歌曲
师: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欢乐颂》我们已经在上节课中学会演唱了。
你能唱唱这首世界闻名的歌曲吗?
(学生演唱歌曲)
2.说一说
(1)说歌曲表现的思想。
师:
音乐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的思想。
你觉得《欢乐颂》
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学生说《欢乐颂》表现的思想。
)
师:
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种斗争最后一定以
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音乐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