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 文档编号:8961051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34.90KB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2.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方向与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经历数对形成的过程,理解数对的含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喜欢交朋友吗?
老师想和大家交个朋友,那你能告诉老师你的名字和你在班里所坐的位置吗?
让老师好尽快找到你。
(找1名同学描述)
师按照学生描述去找学生,但是没有找到。
师提出:
这是为什么那?
通过学生对于自己位置的描述情况,提出小强在军营里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看,这是军营里战士们进行队列训练的情境图,看到小强了吗?
提问: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小强的位置!
追问:
谁还想说?
还可以怎样说?
谈话:
大家的说法很多,但同样是小强的位置,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描述方法呢?
找同学说
谈话:
你可真是会找原因,就是因为大家的标准不一样,才会有这么多的描述方法,咱们一块看看数学上是怎么规定的吧,好吗?
师讲解: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以观察者的角度,从左往右依次为第1列、第2列、第3列……;从前往后依次为第1行、第2行、第3行……。
那你现在能说一下小强所在的位置了吗?
让学生起来说
评价:
这么快就学会了,谁能再说说?
(板书第3列第2行)
小结:
确定位置的时候,我们先说列,再说行。
请看大屏幕,第三列第二行交点之处就是小强的位置。
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1.抽象成点子图,初步认识数对。
谈话:
请大家观察实物图,有什么变化?
这样表示队列有什么好处?
让学生说,师引导(实物图变成了点子图;更简洁,清晰了)。
提问:
在这个点子图上,你还能找到小强的位置吗?
谁能上来指一指。
追问:
小刚呢?
小芳呢?
2.提炼数对
谈话:
同学们都能用六个字描述出一个位置。
简洁明了,开动脑筋想一想,能不能把它变得更加简练一些?
把你的想法记录到练习纸上,然后再和小组成员交流交流。
(生写再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指名展示)
过渡:
同学们真的很善于动脑筋,这么短的时间想出了这么多的表示方法。
看来大家对此看法都不一样,再仔细观察,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的地方!
谁看出来了?
都有数字3和2(你观察的非常仔细)
提问:
3表示什么?
2表示什么?
小结:
先确定列,再确定行,就能找到小强的位置,两者缺一不可。
谈话:
这些方法如果让你选,会选哪种?
总结:
数学上规定:
列数在前,行数在后,再加上小括号,【板书(3,2)】表示一个整体。
像这样的一对数字叫做:
数对。
读作:
数对三二。
这就是这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板书课题:
用数对确定位置)
提问:
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小刚的位置和小芳的位置吗?
写在练习本上。
指名读一读,说一说,代表什么,解释一下?
练习:
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小青、小明、小亮、小华的位置吗?
找学生板演。
追问:
想一想,写数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过渡:
同学们不但会学习,还会思考会总结,真不错。
三、实践操作,积累经验
1.点子图转化成方格图
谈话:
继续观察点子图,有什么变化?
你想说点什么吗?
(课件呈现将点子图抽象成方格图的过程)
生讨论交流(师强调0代表列和行的起点)
方格图比点子图更清楚更简单了。
2.在方格图中确定位置
追问:
小强的位置是(3,2),在方格图上,你还能找到他的位置吗?
学生尝试找到小强的位置
练习:
你能快速用数对说出小勇、小红、小明、小刚所在的位置吗?
追问:
你能在方格图中标出小军和小力的位置吗?
学生在课件上尝试确定位置。
(及时对学生的反馈做出评价)
4.生活中应用数对的知识
谈话:
大家都认识了数对,想不想知道数对是谁发明的?
他是怎样发明的?
请大家默读这段资料。
谈话:
你了解了什么?
(找学生回答)
谈话:
介绍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看来,我们的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的数学奥秘,大家应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那么将来你就有可能会成为发明家的。
四、拓展应用,发展思维
谈话:
接下来我们就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捉迷藏。
有小明,小刚,小芳三个小朋友玩捉迷藏,小芳藏在(5,6)的位置,小刚藏在(3,4)的位置,小明得意地说:
“我跟小芳是一列的,跟小刚是一行的,你能猜出我藏在哪吗?
”
2.座位中的数对。
(1)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谈话:
其实同学们的座位中也有数对。
你能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位置吗?
我们先确定列和行,你们想以谁为标准?
第一列在哪?
第二列?
第一行?
第二行?
用数对写出自己的位置,记录到练习本上。
(2)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并不难,你能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好朋友的位置吗?
(3)让一行一列的人一下子站起来。
过渡:
刚才我们是报一个数对站起一个同学,下面,老师报一个数对,站起来的不止一个同学,信吗?
如果可能是你,就请站起来。
课件依次出示数对(2,X)和(Y,3)
提问:
他们怎么都站起来了啊?
思考:
他们应不应该站起来?
为什么?
3.会说话的字母。
过渡语:
看来同学们学得都不错,后面听课的老师都在表扬咱们那,我们让数对来帮助咱们回一句话吧。
(课件出示)
根据数对把字母从字母表中选出来,组成一句话:
五三班欢迎各位老师。
五、回顾梳理,总结评价
谈话: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谁来谈谈你的收获?
六、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第3列第2行(3,2)
《用数对确定位置》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按一定顺序排列是学生已有的经验。
如:
教室座位、课间操站队、放学路队等。
但是用数对表示位置顺序,并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
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用数对确定位置》效果分析
1、本节课的教学是先从认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开始的。
认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是认识那是第一列的基础,也是学生经常发生混淆的地方。
因此我在导入时设计了和学生交朋友的环节。
通过学生用方位词向我介绍,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从而加强了观察角度的认识。
事实证明,我这样的教学设计确实对学生认识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本节课又通过让学生看军营情境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说出小强的位置,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的知识来确定位置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确定小强的位置,有的从左边数起,有的从右边数起,有的从前边数起,有的从后面数起,这样找出的位置不是唯一的,使学生认识到这样描述位置的方法不够准确。
进而让学生将叙述的语句改准确,使学生认识到如果叙述准确了,又显得太罗嗦。
有没有一种既准确又简明的方法呢?
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新方法的内在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我先给学生出示了实物图,然后通过电脑演示了有实物图到点子图的过程。
最后我把点子图的各个点用横线和竖线连接起来,然后点子图的各个点逐渐缩小,直到缩到与横线和竖线的交叉点一样大为止。
通过电脑的演示使学生亲身感知了由实物图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的变化过程,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4、在教学中我应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
在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问题的过程。
通过学生小组内的谈论,学生找到了许多中简单表示第3列第2行方法。
通过学生的讨论汇报,我适时引导从而使学生认识了数对表示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简洁性。
5、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坚持了“数学知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思想。
在导入部分和学生交朋友开始,然后引导出了军训中的情景图,从而引起了新知识的探讨过程。
最后我设计了寻找班级的数对以及猜一猜的文字游戏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以及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生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行、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了,本单元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之后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队列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学习内容。
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结合学生的实际座位,将教学搬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用数对确定位置》评测练习
1.捉迷藏。
有小明,小刚,小芳三个小朋友玩捉迷藏,小芳藏在(5,6)的位置,小刚藏在(3,4)的位置,小明得意地说:
“我跟小芳是一列的,跟小刚是一行的,你能猜出我藏在哪吗?
”
2.探究座位中的数对。
数对(x,2)表示的可能是谁?
数对(3,y)呢?
小结:
数对是一对数,列数和行数二者缺一不可。
3.会说话的字母。
过渡语:
看来同学们学得都不错,你想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怎么评价呢?
(课件出示)
根据数对把字母从字母表中选出来,组成一句话:
这节课我表现非常棒(让孩子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和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方向与位置”内容的延续和发展。
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本节课的教学是先从认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开始的。
认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是认识那是第一列的基础,也是学生经常发生混淆的地方。
因此我在导入时设计了和学生交朋友的环节。
通过学生用方位词向我介绍,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冲突,从而加强了观察角度的认识。
事实证明,我这样的教学设计确实对学生认识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本节课又通过让学生看军营情境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说出小强的位置,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的知识来确定位置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确定小强的位置,有的从左边数起,有的从右边数起,有的从前边数起,有的从后面数起,这样找出的位置不是唯一的,使学生认识到这样描述位置的方法不够准确。
进而让学生将叙述的语句改准确,使学生认识到如果叙述准确了,又显得太罗嗦。
有没有一种既准确又简明的方法呢?
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新方法的内在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我先给学生出示了实物图,然后通过电脑演示了有实物图到点子图的过程。
最后我把点子图的各个点用横线和竖线连接起来,然后点子图的各个点逐渐缩小,直到缩到与横线和竖线的交叉点一样大为止。
通过电脑的演示使学生亲身感知了由实物图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的变化过程,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4、在教学中我应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
在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问题的过程。
通过学生小组内的谈论,学生找到了许多中简单表示第3列第2行方法。
通过学生的讨论汇报,我适时引导从而使学生认识了数对表示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简洁性。
5、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坚持了“数学知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思想。
在导入部分和学生交朋友开始,然后引导出了军训中的情景图,从而引起了新知识的探讨过程。
最后我设计了寻找班级的数对以及猜一猜的文字游戏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通过教学,我认为我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还存在着以下几点缺憾:
1、讲完课后总觉的有些面面俱到,没有突出重点。
2、在小组讨论的时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学生自由活动不够充分。
在汇报讨论结果的时候又过于仓促,没有给学生留下自己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用数对确定位置 小学 数学 确定 位置 教学 设计 情分 教材 分析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