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县桃园国民中学97学年度第二学期8年级自然与生活科技.docx
- 文档编号:8954096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340
- 大小:52.29KB
桃园县桃园国民中学97学年度第二学期8年级自然与生活科技.docx
《桃园县桃园国民中学97学年度第二学期8年级自然与生活科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园县桃园国民中学97学年度第二学期8年级自然与生活科技.docx(3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桃园县桃园国民中学97学年度第二学期8年级自然与生活科技
桃園縣桃園國民中學97學年度第二學期8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計畫
1、八年級下學期課程目標
1.質量守恆定律、化學式、原子量、莫耳、化學反應式。
2.電解質、酸和鹼、酸和鹼的濃度、酸鹼反應與鹽類。
3.反應速率、碰撞學說、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化學平衡。
4.活性、氧化、還原、氧化與還原反應、金屬提煉、常用金屬種類。
5.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定義、有機物的分類與性質。
6.力的合成、壓力、浮力。
7.營建科技的定義與發展、力的結構介紹、建築構造的介紹、房屋結構基本認識。
8.人體工學、踩光與照明、色彩與材質、室內配置與功能。
9.供水與排水、供電與安全用電、瓦斯與安全、消防與逃生。
10.永續與美化的居家環境、社區的生存危機、優美的景觀、綠建築。
2、八年級下學期課程教學計劃
起訖
週次
起訖
日期
單元主題、
單元名稱
分段能
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
動重點
教學
節數
教材來源及
參考資料
評量方式
教材及
設備
六大議題
與其它領域
統整、協同
一
02/08-02/14
第一章原子與化學反應1-1物質的變化
1-2質量守恆定律
1-4-1-1能由不同的角度或方法做觀察
1-4-1-2能依某一屬性(或規則性)去做有計畫的觀察
1-4-4-2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1-4-4-4能執行實驗,依結果去批判或了解概念、理論、模型的適用性
1-4-5-4正確運用科學名詞、符號及常用的表達方式
2-4-1-1由探究的活動,嫻熟科學探討的方法,並經由實作過程獲得科學知識和技能
2-4-1-2由情境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規劃及設計解決問題的流程,經由觀察、實驗,或種植、搜尋等科學探討的過程獲得資料,做變量與應變量之間相應關係的研判,並對自己的研究成果,做科學性的描述
2-4-4-2探討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
2-4-4-5認識物質的組成和結構,元素與化合物之間的關係,並了解化學反應與原子的重新排列
2-4-5-1觀察溶液發生交互作用時的顏色變化
2-4-7-1認識化學反應的變化,並指出影響化學反應快慢的因素
2-4-7-2認識化學平衡的概念,以及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
3-4-0-1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
5-4-1-1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的思辨,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
6-4-1-1在同類事件,但由不同來源的資料中,彙整出一通則性(例如認定若溫度很高,物質都會氣化)
7-4-0-4接受一個理論或說法時,用科學知識和方法去分析判斷
1.能了解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異同。
2.能分辨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的差異。
3.知道化學變化常伴隨的現象(哪些現象屬於化學變化)。
4.了解化學變化的定義,並說出生活中的實例。
5.藉由實驗,探討化學反應前後,物質的質量變化。
6.了解化學反應前後的物質,稱為反應物與生成物。
7.了解質量守恆定律。
8.能用原子說解釋質量守恆定律。
1-1物質的變化
引起動機
教師可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理與化學變化實例作為引言開頭,讓學生比較兩現象有何異同;再從學生的比較中歸納出與物理或化學變化相關的性質或敘述,並加以整理,進而引入物理變化及化學變化兩種概念。
教學步驟
1.在引起動機並介紹物理、化學變化後,透過物理與化學變化過程中所觀察到的現象,引入物理及化學性質概念作介紹,並舉例輔助說明。
2.透過生活實例介紹,讓學生了解物質變化大多伴隨著能量的變化,例如:
冰融化、爆竹燃燒……
1-2質量守恆定律
引起動機
以常見的化學反應為例,請學生說出化學反應可能發生的變化。
再讓學生預測化學反應時,反應系統質量可能的變化,並說明為何會如此預測。
教學步驟
1.說明化學反應之定義。
2.引導學生進行實驗1-1:
化學反應前後的質量變化。
3.實驗結果由學生討論、歸納後得到結論,教師透過引導、提示,讓每組學生說出實驗歸納的依據與結果。
4.說明參與化學反應的物質稱為反應物;反應生成的物質稱為生成物或產物。
5.透過活動說明若在密閉容器內的化學反應,說明反應前反應物的總質量會等於反應後生成物的總質量,稱為質量守恆定律。
6.進行活動與觀察1-1:
質量守恆定律。
7.教師可多舉一些非密閉系統內的反應,如鐵在空氣中生鏽、蠟燭燃燒等例子,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一般的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8.引導學生想想看:
鐵生鏽、木材燃燒的前後,質量是否發生改變?
為什麼?
9.以道耳吞的原子說解釋化學反應只是原子重新排列結合,原子的種類、數目及質量並不會改變,所以物質在化學反應前後中總質量不會改變,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10.請學生演練例題1-1,並解答說明。
4
1.請教師自行準備各種物理變化及化學變化之相關圖片。
2.各種化學反應之相關圖片或實物
3.實驗1-1器材
4.活動與觀察1-1器材
5.實驗VCD
6.化學符號閃示卡
1.筆試
2.口頭詢問
3.紙筆測驗
4.學習歷程檔案
5.實驗報告
6.操作
7.設計實驗
1.請教師自行準備各種物理變化及化學變化之相關圖片。
2.各種化學反應之相關圖片或實物
3.實驗1-1器材
4.活動與觀察1-1器材
5.實驗VCD
6.化學符號閃示卡
【人權教育】2-4-6運用資訊網絡了解人權相關組織與活動
【性別平等教育】2-4-5瞭解各國政治、經濟、法律及婦女運動對兩性發展的影響
【家政教育】2-4-4結合環保概念,適當的管理衣物
【資訊教育】5-4-2適時應用資訊科技,透過網路培養合作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
二
02/15-02/21
第一章原子與化學反應1-3原子量、分子量與莫耳
1-4-3-2依資料推測其屬性及因果關係
1-4-5-1能選用適當的方式登錄及表達資料
1-4-5-3將研究的內容作有條理的、科學性的陳述
1-4-5-4正確運用科學名詞、符號及常用的表達方式
2-4-4-4知道物質是由粒子所組成,週期表上元素性質的週期性
2-4-4-5認識物質的組成和結構,元素與化合物之間的關係,並了解化學反應與原子的重新排列
2-4-4-6了解原子量、分子量、碳氫化合物的概念
2-4-5-2了解常用的金屬、非金屬元素的活性大小及其化合物
2-4-7-1認識化學反應的變化,並指出影響化學反應快慢的因素
3-4-0-1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
3-4-0-2能判別什麼是觀察的現象,什麼是科學理論
3-4-0-5察覺依據科學理論做推測,常可獲得證實
1.了解原子量的定義和概念。
2.了解分子量的定義及概念。
3.能計算出各種元素與化合物的分子量。
4.了解原子量、分子量是比較的質量。
5.了解莫耳是物質粒子個數的單位。
6.能進行物質中分子量、質量與莫耳數間的關係及簡單運算。
引起動機
由日常生活中如何秤量顆粒很小的物質質量及計量個數的方法引起學生興趣,並進一步想了解如何表示原子及分子的質量,並計量其個數。
教學步驟
1.介紹原子量是原子的比較質量,以碳-12為比較標準。
2.由表1-2介紹一些常見元素的原子量。
3.說明原子量雖為比較值,沒有單位,但實際應用時常以克/莫耳為單位。
4.視學生程度與學習成效,進行補充資料:
質譜儀。
說明實驗室中可以用質譜儀測量原子的質量,一個H原子的質量為1.67×10-24克。
教師可以以一個原子的質量和原子量作比較,幫學生再釐清原子量和莫耳、亞佛加厥數的關係。
5.說明如何由化學式及原子量計算分子量。
6.說明莫耳是計算微小粒子個數的單位,當物質含有與12克碳相同個數的微小粒子時,則稱該物質的量為一莫耳。
7.介紹如何由粒子個數、質量、原子量(或分子量)計算物質的莫耳數。
8.介紹亞佛加厥生平。
9.請學生演練例題1-2,並解答說明。
10.引導學生想想看:
如果一個氫原子為1.67×10-24克,則1莫耳氫原子是多少克?
11.由400枚十元硬幣聚集成一袋為3公斤,說明莫耳數的概念,並推導出式1-3。
12.請學生演練例題1-3,並解答說明。
4
1.化學符號閃示卡
1.紙筆測驗
2.口頭詢問
3.學習歷程檔案
4.觀察
1.化學符號閃示卡
【環境教育】3-3-1瞭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4-3-3能藉各種媒體主動積極蒐集國內外環保議題與策略。
4-3-4能運用科學方法研究解決環境問題的可行策略。
三
02/22-02/28
第一章原子與化學反應1-4化學反應式
1-4-1-1能由不同的角度或方法做觀察
1-4-4-2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1-4-4-3由資料的變化趨勢,看出其中蘊含的意義及形成概念
1-4-4-4能執行實驗,依結果去批判或了解概念、理論、模型的適用性
1-4-5-3將研究的內容作有條理的、科學性的陳述
1-4-5-4正確運用科學名詞、符號及常用的表達方式
2-4-1-1由探究的活動,嫻熟科學探討的方法,並經由實作過程獲得科學知識和技能
2-4-1-2由情境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規劃及設計解決問題的流程,經由觀察、實驗,或種植、搜尋等科學探討的過程獲得資料,做變量與應變量之間相應關係的研判,並對自己的研究成果,做科學性的描述
2-4-4-2探討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
2-4-4-5認識物質的組成和結構,元素與化合物之間的關係,並了解化學反應與原子的重新排列
2-4-4-6了解原子量、分子量、碳氫化合物的概念
2-4-7-1認識化學反應的變化,並指出影響化學反應快慢的因素
2-4-7-2認識化學平衡的概念,以及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
3-4-0-8認識作精確信實的紀錄、開放的心胸、與可重做實驗來證實等,是維持「科學知識」可信賴性的基礎
7-4-0-4接受一個理論或說法時,用科學知識和方法去分析判斷
1.了解化學反應式的定義與概念。
2.能完整寫出化學反應式。
3.能說明化學反應式中各符號的意義。
4.能運用簡單的化學符號,說明化學變化。
5.能了解化學反應式中各係數之間的關係。
1-4化學反應式
引起動機
為了簡潔的表達物質的組成,並使科學家能相互溝通,我們使用了化學式為純物質命名。
請學生想想看,可以用何種方式表示化學反應的過程及反應物與生成物?
教學步驟
1.說明化學反應式之定義與功用。
2.以鎂燃燒為例,說明化學反應式的書寫原則。
3.說明平衡化學反應式的原理,即是質量守恆定律。
4.說明化學反應式中係數的意義。
5.說明化學反應若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進行,則應如何書寫化學反應式。
6.說明生成物之狀態,應如何標示書寫。
7.學生易將莫耳數比與質量比混淆,可以利用課本所附例題加以澄清。
8.化學反應方程式中各物質係數比等於其分子數比、莫耳數比,但不等於其質量比。
9.請學生演練例題1-4,並解答說明。
10.請學生演練例題1-5,並解答說明。
4
1.化學符號閃示卡
2.雙氧水分解示意掛圖
3.實驗VCD
4.化學符號閃示卡
1.觀察
2.口頭詢問
3.紙筆測驗
4.學習歷程檔案
5.實驗報告
6.操作
1.化學符號閃示卡
2.雙氧水分解示意掛圖
3.實驗VCD
4.化學符號閃示卡
【資訊教育】5-4-2適時應用資訊科技,透過網路培養合作學習、主動學習的能力。
5-4-3建立科技為增進整體人類福祉的正確觀念,善用資訊科技作為關心他人及其他族群的利器。
【環境教育】3-3-1瞭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4-3-1在面對環境議題時,能傾聽(或閱讀)別人的報告,並且理性地提出質疑。
4-3-3能藉各種媒體主動積極蒐集國內外環保議題與策略。
4-3-4能運用科學方法研究解決環境問題的可行策略。
四
03/01-03/07
第二章氧化與還原2-1元素的活性
2-2氧化與還原
1-4-1-2能依某一屬性(或規則性)去做有計畫的觀察
1-4-3-1統計分析資料,獲得有意義的資訊
1-4-3-2依資料推測其屬性及因果關係
1-4-4-2由實驗的結果,獲得研判的論點
1-4-4-3由資料的變化趨勢,看出其中蘊含的意義及形成概念
1-4-4-4能執行實驗,依結果去批判或了解概念、理論、模型的適用性
1-4-5-1能選用適當的方式登錄及表達資料
1-4-5-3將研究的內容作有條理的、科學性的陳述
1-4-5-4正確運用科學名詞、符號及常用的表達方式
2-4-1-2由情境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規劃及設計解決問題的流程,經由觀察、實驗,或種植、搜尋等科學探討的過程獲得資料,做變量與應變量之間相應關係的研判,並對自己的研究成果,做科學性的描述
2-4-4-5認識物質的組成和結構,元素與化合物之間的關係,並了解化學反應與原子的重新排列
2-4-5-2了解常用的金屬、非金屬元素的活性大小及其化合物
2-4-5-3知道氧化作用就是物質與氧化合,而還原作用就是氧化物失去氧
3-4-0-1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
3-4-0-2能判別什麼是觀察的現象,什麼是科學理論
3-4-0-5察覺依據科學理論做推測,常可獲得證實
3-4-0-8認識作精確信實的紀錄、開放的心胸、與可重做實驗來證實等,是維持「科學知識」可信賴性的基礎
4-4-1-2了解技術與科學的關係
5-4-1-1知道細心的觀察以及嚴謹的思辨,才能獲得可信的知識
5-4-1-2養成求真求實的處事態度,不偏頗採證,持平審視爭議
5-4-1-3了解科學探索,就是一種心智開發的活動
6-4-2-1依現有的理論,運用類比、轉換等推廣方式,推測可能發生的事
7-4-0-1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
7-4-0-2在處理個人生活問題(如健康、食、衣、住、行)時,依科學知識來做決定
7-4-0-3運用科學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7-4-0-5對於科學相關的社會議題,做科學性的理解與研判
1.根據金屬燃燒的難易,比較不同金屬對氧活性的大小。
2.了解金屬元素氧化的難易與元素活性大小的關係。
3.了解金屬的生鏽程度與活性大小,與其氧化物的緻密性有關。
4.能了解非金屬元素也有活性的大小。
5.了解對氧活性大的元素能從對氧活性小的元素的氧化物中,把對氧活性小的元素置換出來。
6.認識狹義的氧化還原反應。
7.了解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的關係。
8.了解氧化劑與還原劑的意義。
2-1元素的活性
引起動機
燃燒是一種劇烈的氧化,同時放出光和熱;金屬的鏽蝕及生物體的呼吸作用,則為緩慢的氧化作用。
為什麼有些物質氧化反應劇烈,有些物質氧化反應緩和?
這和它們對氧的活性大小有什麼關係呢?
教學步驟
1.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舉出過去所學有關的氧化反應。
2.歸納學生舉出的例子,定義出狹義的氧化,並將氧化依其反應的劇烈程度,區分為緩和的氧化與劇烈的氧化。
3.引導學生進行實驗2-1:
金屬的氧化。
4.由實驗結果比較不同金屬燃燒的難易,與氧化物水溶液的酸鹼性。
5.由氧化的劇烈程度導入金屬對氧活性大小的概念,並推論活性大的元素對氧活性大,形成的氧化物相對的也比較安定。
6.說明非金屬也有活性大小,教師可舉出生活中的實例,引起學生討論,推論如何應用非金屬的活性。
7.引導學生想想看:
在博物館中經常可以看到年代久遠的銅器,但為什麼很少見到鐵器呢?
2-2氧化與還原
引起動機
物質可以和氧化合生成氧化物,那麼氧化物中的氧在何種情況下會失去呢?
失去氧的反應稱為什麼呢?
最近很熱門的話題「抗氧化劑」又是什麼東西呢?
生活中還有哪些氧化與還原的應用呢?
教學步驟
1.引導學生進行實驗2-2:
氧化還原反應。
2.藉由碳粉與氧化銅的反應、鎂帶與二氧化碳的反應,讓學生觀察並歸納出結論。
3.教師適時提示對氧活性大的元素和氧結合成穩定的氧化物,就不容易被取代。
4.引導學生自己說出活性大小的關係:
鎂>碳>銅。
5.教師提出問題,詢問何謂還原反應?
氧化與還原反應是否相伴發生?
讓學生由實驗結果中聯想並推論出氧化還原反應為相伴發生。
6.說明氧化劑與還原劑的定義,並能對實驗中的反應判別何者是還原劑與氧化劑。
7.教師藉由生活中清潔劑使衣服清潔,清潔劑本身卻變骯髒的現象,提示學生對氧化劑與還原劑的實際應用。
8.引導學生想想看:
植物行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產生葡萄糖和氧氣;而動物的呼吸作用是將體內的葡萄糖和氧作用,產生熱量以供使用。
這些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嗎?
9.請學生演練例題2-1,並解答說明。
4
1.實驗2-1器材
2.實驗vcd
3.化學符號閃示卡
4.實驗2-2器材
1.觀察
2.口頭詢問
3.實驗報告
4.紙筆測驗
5.操作
6.設計實驗
7.學習歷程檔案
1.實驗2-1器材
2.實驗vcd
3.化學符號閃示卡
4.實驗2-2器材
【人權教育】2-4-3了解人權的起源與歷史發展對人權維護的意義
【生涯發展教育】3-5-2培養解決生涯問題的自信與能力。
【資訊教育】3-4-7能利用網際網路、多媒體光碟、影碟等進行資料蒐集,並結合已學過的軟體進行資料整理與分析。
五
03/08-03/14
第二章氧化與還原2-3金屬的提煉
2-4常用的金屬元素
1-1-4-2察覺若情境相同、方法相同,得到的結果就應相似或相同
1-4-3-1統計分析資料,獲得有意義的資訊
1-4-5-1能選用適當的方式登錄及表達資料
1-4-5-3將研究的內容作有條理的、科學性的陳述
1-4-5-5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提出意見或建議
2-4-1-2由情境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規劃及設計解決問題的流程,經由觀察、實驗,或種植、搜尋等科學探討的過程獲得資料,做變量與應變量之間相應關係的研判,並對自己的研究成果,做科學性的描述
2-4-4-2探討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
2-4-4-5認識物質的組成和結構,元素與化合物之間的關係,並了解化學反應與原子的重新排列
2-4-5-2了解常用的金屬、非金屬元素的活性大小及其化合物
2-4-5-3知道氧化作用就是物質與氧化合,而還原作用就是氧化物失去氧
2-4-8-3認識各種天然與人造材料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並嘗試對各種材料進行加工與運用
4-4-1-2了解技術與科學的關係
4-4-1-3了解科學、技術與工程的關係
4-4-2-1從日常產品中,了解台灣的科技發展
4-4-2-2認識科技發展的趨勢
4-4-2-3對科技發展的趨勢提出自己的看法
4-4-3-5認識產業發展與科技的互動關係
7-4-0-1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念
7-4-0-2在處理個人生活問題(如健康、食、衣、住、行)時,依科學知識來做決定
7-4-0-3運用科學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
1.了解利用還原劑由金屬氧化物冶煉金屬的原理。
2.了解煉鐵的方法。
3.認識生鐵、鋼、熟鐵的性質與用途。
4.了解各種金屬元素的特別性質。
5.認識這些金屬在生活中或工業上的重要用途。
6.能了解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器具(金屬製品)是用什麼金屬材料製作的。
2-3金屬的提煉
引起動機
存在於自然界中的鋅、鐵、鉛、銅等元素的礦物,大部分都是氧化物或是和其他元素結合,生活中要應用這些金屬就必須將其提煉出來。
要如何提煉這些金屬呢?
冶鍊的原理又是什麼呢?
教學步驟
1.介紹煉鐵的流程,利用課本圖片說明煉鐵需要的原料,提示學生並歸納出這些原料在高爐中的用途與反應結果。
2.說明冶煉的原理,冶煉時所加入的還原劑,其特性是經濟便宜之外,活性要比金屬大。
3.請學生演練例題2-2,並解答說明。
4.說明高爐煉鐵的產物稱為生鐵,工業上會將生鐵再利用煉鋼手續,變成鋼或熟鐵,利用圖2-13~圖2-16介紹鋼與熟鐵的性質與用途。
5.引導學生想想看:
人們蓋房子所用的鋼筋,為什麼不採用生鐵或熟鐵呢?
2-4常用的金屬元素
引起動機
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各種金屬製品,同學們知道它們是何種金屬製作的嗎?
這些金屬的特性為何?
金屬有硬度高、不易變形、不容易生鏽等特性,因此常被運用來製作成生活用品,更有一些特殊的金屬性質,被用來製作成特殊用途。
本節將介紹生活中實用的一些金屬元素,並了解它們的性質及用途。
教學步驟
1.準備實驗室中或生活中常見的金屬物品,提供學生觀察、認識。
2.利用圖片或網路,找出生活中各種金屬的用途,逐一介紹各種金屬的特性與用途。
3.介紹各種金屬在生活上的應用,並說明每種金屬的特性,適宜做何種用途。
4.可請學生於網路或圖書館中,尋找相關資源,再歸納出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是利用金屬的什麼特性。
5.介紹金屬資源時,要培養學生善用資源、愛惜資源的精神。
6.引導學生想想看:
電子工業上經常用黃金作為導線或電路板,它是利用金的什麼特性呢?
7.請學生演練例題2-3,並解答說明。
4
1.蒐集各種金屬提煉之資料
2.各種生鐵、鋼、熟鐵製品之圖片或實物
3.各種金屬製品之圖片或實物
1.觀察
2.口頭詢問
3.專案報告
4.紙筆測驗
5.學習歷程檔案
1.蒐集各種金屬提煉之資料
2.各種生鐵、鋼、熟鐵製品之圖片或實物
3.各種金屬製品之圖片或實物
【人權教育】1-4-4探索各種權利可能發生的衝突,並了解如何運用民主溝通及法律程序,進行評估與取捨
【性別平等教育】1-4-2悅納自己的性別角色,培養個人的價值觀
1-4-3培養多元文化觀點,學習兩性良性互動
【家政教育】2-4-4結合環保概念,適當的管理衣物
【資訊教育】2-4-1認識電腦硬體、軟體、輸入和輸出等基本設備,有應用自由軟體的概念。
5-4-3建立科技為增進整體人類福祉的正確觀念,善用資訊科技作為關心他人及其他族群的利器。
六
03/15-03/21
第三章電解質與酸鹼鹽3-1電解質
3-2酸和鹼
3-3酸和鹼的濃度
1-4-1-1能由不同的角度或方法做觀察
1-4-1-2能依某一屬性(或規則性)去做有計畫的觀察
1-4-3-2依資料推測其屬性及因果關係
1-4-5-1能選用適當的方式登錄及表達資料
1-4-5-3將研究的內容作有條理的、科學性的陳述
1-4-5-4正確運用科學名詞、符號及常用的表達方式
2-4-1-1由探究的活動,嫻熟科學探討的方法,並經由實作過程獲得科學知識和技能
2-4-1-2由情境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規劃及設計解決問題的流程,經由觀察、實驗,或種植、搜尋等科學探討的過程獲得資料,做變量與應變量之間相應關係的研判,並對自己的研究成果,做科學性的描述
2-4-4-3知道溶液是由溶質與溶劑所組成的,並了解濃度的意義
2-4-4-5認識物質的組成和結構,元素與化合物之間的關係,並了解化學反應與原子的重新排列
2-4-5-1觀察溶液發生交互作用時的顏色變化
2-4-5-5認識酸、鹼、鹽與水溶液中氫離子與氫氧離子的關係,及pH值的大小與酸鹼反應的變化
2-4-7-3認識化學變化的吸熱、放熱反應2-4-8-1認識天氣圖及其表現的天氣現象
3-4-0-1體會「科學」是經由探究、驗證獲得的知識
3-4-0-8認識作精確信實的紀錄、開放的心胸、與可重做實驗來證實等,是維持「科學知識」可信賴性的基礎
4-4-1-1了解科學、技術與數學的關係
7-4-0-1察覺每日生活活動中運用到許多相關的科學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桃园县 桃园 国民 中学 97 学年度 第二 学期 年级 自然 生活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