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分型.docx
- 文档编号:895342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1.39KB
中医病证分型.docx
《中医病证分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病证分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病证分型
中医病种介绍(以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为标准)
***********************************************************************
一、[感冒]
病历特征:
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
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桑菊饮(轻)银翘散(重)加减
3.暑湿伤表证--清暑解表;祛湿和中--新加香薷饮加减
4.表寒里热--解表清里,宣肺疏风--双解汤加减《医方集解》
5.中毒性流感--清心开窍,凉血熄风--清宫汤加减《温病条辨》
6.气虚感冒--益气解表,调和营卫--参苏饮加减
7、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加减
8、阳虚感冒--助阳解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9、血虚感冒--养血解表--葱白七味饮加减
***********************************************************************
二、[咳嗽]
病机:
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病历特征:
咳嗽有声,或咳吐痰液。
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咳而伴喘。
听诊可闻及两肺野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辛凉轻剂)
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加减。
[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加减。
3.肝火犯肺证--清肝泻肺,化痰止咳--加减泻白散合青黛散加减。
4.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加减。
**********************************************************************
三、[哮病]
定义:
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
(一)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平喘--定喘汤加减。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减。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
(二)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2.肺肾两虚证--补益肺肾,纳气平喘--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
四、[喘证]
病历特征:
由于外感或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
病机:
外感、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病在肺、肾,与肝、脾有关。
有虚实之分:
实喘在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壅肺气,宣降不利,以痰浊为主。
虚喘在肺肾,精气不足,气阴亏耗,肺肾出纳失常,以气虚为主。
(一)实喘
1.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2.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
3.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桑白皮汤加减。
4.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5.肺气郁闭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6.水凌心肺证--温阳利水,泄壅平喘--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二)虚喘
1.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2.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3—4.5g,蛤蚧粉1.5g
*******************************************************************
五、[肺痨]
定义:
肺痨是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以及形体逐渐消瘦为临床特征,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
病历特征:
三性:
传染性(痨虫感染);慢性;虚弱性。
四症:
咳嗽;咯血;潮热;盗汗。
西医诊断:
肺结核
***********************************************************************
六、[心悸]
病历特征:
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多呈反复发作,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而发,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呈持续性为怔忡。
脉象:
促、结、代。
1.心虚胆怯证: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丹加减
2.心血不足证: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
滋阴降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4.心阳不振证: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5.水饮凌心证:
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加减
6.瘀阻心脉证: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桃仁红花煎加减。
7.痰火扰心证: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
***********************************************************************
七、[胸痹]
定义: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1.心血瘀阻证: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2.气滞心胸证:
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加减
3.痰浊闭阻证:
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楼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4.寒凝心脉证:
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6.心肾阴虚证:
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喝炙甘草汤加减
7.心肾阳虚证:
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
八、[不寐]
病历特征: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西医诊断:
失眠症/神经衰弱等
1.肝火扰心证:
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加减
2.痰热内扰证:
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
3.心脾两虚证: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加减
4.心肾不交证:
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5.心胆气虚证: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
九、[痫病](2009年新增)
病历特征:
家族史、诱因。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异常叫声等。
醒后如常。
1.风痰闭阻证:
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加减。
2.痰火扰神证:
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
3.瘀阻脑络证:
活血化瘀,熄风通络--通窍活血汤加减
4.心脾两虚证:
补益气血,健脾养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
5.心肾亏虚证:
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
十、[胃痛]
病历特征:
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特征,疼痛性质:
胀痛、刺痛、灼痛、剧痛、隐痛等。
1、寒邪犯胃证:
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
2.饮食伤胃证: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加减。
3.肝气犯胃证: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泄肝以安胃)--柴胡疏肝散加减
4.湿热中阻证:
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
5.瘀血停胃证:
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6.胃阴亏虚证:
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7.脾胃虚寒证:
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健中汤加减。
***********************************************************************
十一、[呕吐](2009年中西医助理应试指南未收录本病)
病历特征:
吐出物多有酸腐气味;久病呕吐,时作时止,吐出物不多,酸臭味不甚。
新病邪实,呕吐频频,常伴有恶寒、发热、脉实有力。
久病正虚,呕吐无力,常伴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脉弱无力等证。
(一)实证:
1.外邪犯胃证:
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加减。
2.食滞内停证:
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加减。
3.痰饮内阻证:
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证:
疏肝理气,降逆和胃--四七汤加减。
(二)虚证
1.脾胃气虚证:
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2.脾胃阳虚证:
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加减。
3.胃阴不足证:
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加减。
***********************************************************************
十二、[腹痛]
病历特征:
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
急性:
并病因外感,突然剧痛伴发症状明显
慢性:
病因内伤,起病缓慢,痛势缠绵
有饮食、情志、受凉诱因。
1.寒邪内阻证:
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2.湿热壅滞证:
泻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加减。
3.饮食积滞证:
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加减。
4.肝郁气滞证: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5.瘀血内停证: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少腹逐瘀汤加减。
6.中虚脏寒证: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加减。
***********************************************************************
十三、[泄泻]
病历特征:
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或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甚至十余次。
(一)暴泻
1.寒湿泄泻:
散寒化湿--藿香正气散加减。
2.湿热伤中证:
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加减。
3.食滞肠胃证:
消食导滞--保和丸加减。
(二)久泻
1.脾胃虚弱证: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加减。
2.肾阳虚衰证: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加减。
3.肝气乘脾证:
抑肝扶脾--痛泻要方加减
***********************************************************************
十四、[痢疾]
病历特征:
痢下赤白脓血便,或纯下鲜血,或纯为白冻,里急后重。
1、湿热痢:
清热解毒;调气行血--芍药汤加减。
2、疫毒痢:
清热解毒;凉血--白头翁汤加减。
3、寒湿痢:
温化寒湿--胃苓汤加减。
4、阴虚痢:
养阴和营--黄连阿胶汤+驻车丸
5、虚寒痢:
温补脾肾;收涩固脱--真人养脏汤+桃花汤
6、休息痢:
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里汤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病证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