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历年真题.docx
- 文档编号:8934506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385
- 大小:219.33KB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历年真题.docx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历年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历年真题.docx(38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历年真题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B)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
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2008年5月三级真题)
A.观察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是什么C.对比研究方法D.规范研究方法应该是什么
2.规范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客观经济现象(C)的问题。
A.是什么B.怎么样C.应该是什么D.本质
3.劳动力供给弹性是(B)变动对_[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2007年5月三级真题)
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B.劳动力供给量
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D.劳动力需求量
4.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C)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需求B.劳动力供给c.劳动力需求量D.劳动力供给量
5.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A•Es>1供给富有弹性B.Es<1供给缺乏弹性C.Es>0供给无弹性D.Es<0
6.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B)。
(2008年5月二级真题)
A.调节资源的配置C.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
B.决定就业量与工资D.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
7.实际工资计算公式是(B)。
(2007年5月二级真题)
A.货币工资/价格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C.货币工资×价格D.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8.(D)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
(2004年6月三级真题)
A.等级工资B.岗位工资c.绩效工资D.计件工资
9.一般而言,正常的收入差距范围的基尼系数水平是(C)。
(2004年6月三级真题)
小于0.2收入差距非常小大于0.4收入差距比较大
A.0.1~0.3B.0.2~0.3C.0.2~0.4D.0.2~0.5
10.当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接近(C)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不平等。
A.0绝对平等B.0.5C.1D.0或1
11.当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接近(A)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等。
A.0B.0.5C.1D.0或1
【
12.(A)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
额、休息休假制度等,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的实现。
A.最长劳动时间标准B.基本劳动时间标准
c.最低社会保障D.最低工资标准
13.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B)。
(2007年11月三级真题)
A.国民收入B.基尼系数C.人均GDPD.需求弹性
14.(D)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
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2007年11月二级真题)
A.财政政策B.收入政策c.金融政策D。
货币政策
15.在劳动力总量过剩的情况下,不同的资源个体因其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不会出
现(B)的状况。
(2004年11月三级真题)
A.隐蔽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潜在性失业D.公开性失业
【
16.周期性失业属于(D)失业。
(2003年6月三级真题)。
A.选择性B.结构性C.摩擦性D.总量性
17.实际上,不论是出于工资水平的考虑,还是出于岗位技能等级考虑的选择性失业,都有
(C)的色彩。
(2004年6月三级真题)
A.自愿性失业B.周期性失业C.摩擦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
18.总量性失业是指(B)。
A.劳动力需求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供给量
B.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
C.劳动力供给数量等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
D.劳动力供给结构小于对它的结构需求量
19.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A)。
(2007年5月三级真题)
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
20.(D)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
(2008年5月三级真题)
A.劳动生产率提高B.气候的变化
c.市场经济的动态性D.总需求不足
21.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称为(C)。
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
22.总供给等于(A)之和。
A.消费+储蓄B.投资+储蓄c.投资+收入D.消费+收入
二、多项选择题
1.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包括(CBE)。
(2008年5月三级真题)
A.暂时的稀缺性B.绝对的属性C.相对的稀缺性D.永久的属性
E.消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2.现代劳动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劳动力是指(CBD)。
A.能从事劳动的人B.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
C.在一定年龄之内D.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
E.一定范围内的人口
3.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BC)。
(2007年5月三级真题)
A.就业人口总量B.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
C.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
E.劳动年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
4.(),与其它市场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导致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的重大区别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
A.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是劳动力B_劳动力市场交换的商品是劳动力
c.劳动力具有交换价值D.劳动力具有流动性
E.劳动力的无形性
5.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ABD)。
(2007年5月二级真题)’
A.充分就业B.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
c.体现工资差异D.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E.增大工资总额
6.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ABD)。
(2007年11月三级真题)
A.工会B.最低社会保障C.劳动力需求量D.最低劳动标准
E.劳动力供给量
7.福利所具有的特征包括(ABCD)。
A.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B.法定性
c.企业自定性D.灵活性
E.公平性
8.影响货币工资的因素有(ABE)。
A.货币工资率B.工作时间长度c.劳动力数量D.价格指数
E.工资制度
9.现代经济学中对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主要有(ABCDE)。
A.洛伦茨曲线B.基尼系数
C.库兹涅茨比率D.人口众数组分布频率
E.帕累托定律
10.下列失业类型中,主要是由于个人方面原因造成的是(AC)。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技术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
11.对失业造成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CD)。
A.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B.失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C.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
D.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E.失业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
12.下列对摩擦性失业表述正确的是(ABCDE)。
(2008年5月二级真题)
A.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B.是一种正常性失业
c.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D.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
E.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
13.均衡国民收入等于(ABDE)。
(2007年5月三级真题)
A.消费与储蓄B.总需求C.投资与储蓄消费与投资D.总供给
E.消费与投资
。
14.失业类型分为(ABCD)。
(2007年11月三级真题)
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
E.阶段性失业
15.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BCE)。
(2008年5月三级真题)
A.调节利率货币政策B.增减预算支出水平
c.增减政府税收D.调节法定准备金率货币政策‘
E.公开市场业务
【
16.劳动者工资差距的内容包括(AECDE)。
A.产业部门差异B.地区差异C.职业差异D.教育程度差异
E.年龄性别差异
17.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ACE)。
A.扩大政府购买B.减少政府购买
C.增加政府转移支付D.增加税收
E.降低税率
18.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BE)。
A.平均劳动时间B.失业率c.就业人数D.失业人数
E.失业持续期
19.政府支出包括(BD)。
A.赠与B.政府购买c.税收D.转移支付
E.政府呆坏账
20.我国就业服务体系的内容包括()。
A.职业介绍B.就业政策C.就业训练D.失业保险
E.劳动就业服务
21.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包括(ABCD)。
A.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B.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C.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D.有利于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其危害
E.有利于物价的稳定
第二章劳动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与《劳动法》法律地位与立法层次相同的“姊妹法”是(D)。
(2004年6月三级真题)
A.《公司法》B.《合同法》c.《安全法》D.《工会法》
2.(C)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
本准则。
A.宪法的基本原则B.宪法的指导思想
C.劳动法的基本原则D.劳动法的指导思想
3.以下不属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特点的是(D)。
(2008年5月二级真题)
A.指导性B.权威性C.稳定性D.唯一性
4.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C)。
(2007年5月二级真题)
A.保障报酬权B.保障物质帮助权
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D.保障休息休假权
5.(B)是劳动权的核心。
(2007年11月二级真题)
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B.就业权和择业权
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
6.对企业富余职工实行下岗而不是直接辞退的做法,属于(B)劳动者权益。
(2004年11
月j级真题)
A.偏重保护B.优先保护c.平等保护D.全面保护
7.“安全重于生产”所体现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为(C)。
(2005年5月三级真题)
A.全面保护B.绝对保护c.优先保护D.偏重保护
8.对劳动者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体现了劳动法对劳动者的(C)。
(2005年11月三级真题)
A.平等保护B.全面保护c.基本保护D.优先保护
9.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C)。
(2008年5月二级真题)
A.规范企业的行为B.规范劳动者行为
c.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D.规范劳动力市场
。
‘
10.社会保险特征不包括(A)。
(2007年5月三级真题)
A.自由性B.社会性c.互济性D.补偿性
。
1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D)。
(2008年5月三级真题)
A.劳动法规B.劳动法律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D.劳动规章
12.(B)不具有法律效力。
(2007年11月二级真题)
A.立法解释B.任意解释c.司法解释D.行政解释
13.下列不属于现行《劳动法》主要制度的是(B)。
(2006年5月三级真题)
A.就业促进制度B.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c.集体谈判制度D.职业技能开发制度
14.当员工代表或工会代表与单位行政部门或雇主之间,就劳动条件的改善和劳动关系的处理问题进行谈判,并达成一致时,双方达成的协议称为(C)。
(2005年l1月三级真题)
A.劳动合同B.集体协议c.集体合同D.劳资协议
【
15.下列不参与集体谈判的是(D)。
(2005年5月三级真题)
A.企业雇主B.公司董事会c.工会代表D.单位行政部门
16.狭义的劳动争议,是指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问关于劳动关系、(D)的争议,在多数情况下,劳动争议是针对狭义而言。
A.劳动合同B.行政关系C.劳动报酬D.劳动权利与义务
17.()不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内容。
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B.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制度
c.劳动争议民事调解制度D.劳动争议法律诉讼制度
18.正常情况下,每个月依照法定程序延长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B)。
(2008年5月三级真题)
A.34小时B.36小时C.38小时D.40小时
19.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一般情况下加班时间为(B)。
A.每天不超过l小时B.每天不超过3小时
c.每周不超过8小时D.每周不超过10小时
20.(B)包括工作时问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
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B.劳动标准制度
c.职业培训制度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21.(C)不是劳动监督检查制度方面的内容。
(2004年6月三级真题)
A.纠正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和现象B.检查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情况
c.检杏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D.调查和解决企业T资差距问题
22.对劳动法的阐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2005年11月三级真题)
A.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
B.它与民法关系密切,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
c.所有与劳动者有关的社会关系都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D.它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23.下列对劳动法的阐述不正确的是(D)。
(2004年6月二级真题)
A.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B.体现了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基本原则
C.它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合理化为宗旨
D.所有与劳动者有关的社会关系都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24.劳动法调整的对象是(C)。
(2004年11月三级真题)
A.经济关系B.劳动法律关系c.劳动关系D.经济协作关系
25.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C)。
(2005年5月三级真题)
A.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
B.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借款关系
c.两企业之间签订劳务输出的合同关系
D.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产生的关系
26.劳动行政关系中的相对人主要是指(D)。
(2004年11月三级真题)
A.劳动者B.用人单位c.劳动仲裁机构D.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27.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D)。
(2005年5月1级真题)
A.工会代表与用人单位B.工会与用人单位
c.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D.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28.下列属于劳动法律关系客体的是(D)。
A.劳动合同B.劳动者C.劳动力D.工作时间
。
29.(B)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2007年5月三级真题)
A.劳动法律关系B.劳动合同关系c.劳动行政关系D.劳动雇佣关系
30.(A)是雇员与雇主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2007年11月三级真题)
A.劳动合同关系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法律渊源D.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31.下列有关公民的劳动义务叙述不正确的是(B)。
(2005年11月二级真题)
A.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B.劳动者负有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
c.劳动者在工作中负有互帮互助的义务D.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纪律
【
32.劳动法律事实包括劳动法律行为和()。
A.劳动法律事件B.劳动法律关系C.劳动法律效力D.劳动法律后果
33.(A)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具有一定法律后果的活动。
A.劳动法律行为B.劳动法律渊源c.劳动法律体系D.劳动法律事件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劳动法》的正确论述有(AB)。
(2003年6月三级真题)
A.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
B.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
C.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
D.是从经济法中分离出来的
E.它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2.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对象。
(2006年11月二级真题)
A.有关国家机关与用人单位及职工之间由于处理劳动争议而产生的关系
B.有关国家机关与用人单位之间因监督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而产生的关系
c.有关国家机关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检查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而产生的关系
D.管理就业的国家机关与用人单位及职工之间由于培训劳动者而发生的关系
E.管理就业的国家机关与用人单位及职_丁之间由于招收劳动者而发生的关系
3.下列社会关系中,不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2006年5月三级真题)
A.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
B.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的借贷关系
c.两企业之问签订劳务输出的合同关系
D.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而产生的关系
E.某大学生利用假期义务为社区作社会调查工作而发生的关系
。
4.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是()。
(2007年5月三级真题)
A.是指导性的法律规范B.高度的权威性
C.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D.高度的稳定性‘
E.反映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
5.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2007年11月三级真题)
A.物质帮助权原则B.适用性原则
C.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D.灵活性原则
E.保证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6.以下关于“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调整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2008年5月三级真题)
A.前者的明确性高于后者B.前者所覆盖的事实状态小于后者
c.前者的明确性低于后者D.前者所覆盖的事实状态大于后者
E.前者的稳定性高于后者
7.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是()。
A.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B.作为指导性的法律规范
c.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D.指导劳动法的实施
E.有助于理解、解释劳动法
【
8.下列属于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的是()。
A.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B.平等协商的权利
C.集体协商权D.共同决定权’
E.知情权
9.下面的选项中,正确的表述有()。
A.劳动只是一种权利
B.公民不分性别和民族,都有权要求就业
c.劳动是公民的义务,这也要求企业平等录用员工
D.国家应为公民劳动权的实现提供必要保障,有均等的就业机会
E.用人单位有权要求职工遵守劳动纪律并要求完成规定的任务
【
10.《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
(2006年5月二级真题)
A.就业的权利B.组织工会的权利
c.休息的权利D.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
E.罢工的权利
11.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存在的对立关系表现为劳动者与雇主之间有()。
(2006年5月三级真题)
A.平等性B.互利性c.矛盾性D.不平等性
E.相容性
12.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
(2007年5月二级真题)
A.基本保护B.平等就业权C.全面保护D.自由择业权
E.优先保护
。
13.下面属于劳动权的是()。
(2007年11月1级真题)
A.平等就业权B.劳动报酬权c.自由择业权D.休息休假权
E.职业培训权
14.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包括()。
(2008年5月三级真题)
A.平等就业权B.劳动报酬权c.休息休假权D.自由择业权
E
15.我国宪法对公民在劳动方面的()等权利做了原则性规定。
(2004年11月三级真题)
A.劳动权B.休息权c.劳动保护权D.最低工资权
E.职业培训权
。
16.劳动法一般由()制度组成。
(2005年11月三级真题)
A.职业培训制度B.劳动标准制度
c.劳动争议处理制度D.社会保险制度
E.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17.下列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表现为优先保护的是()。
(2005年11月三级真题)
A.对企业裁员进行严格限制B.保护女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c.优先录用原企业被裁人员或下岗人员D.企业贴有“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标语
E.为了扩大就业,尽量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益
18.社会保险具有()特征。
(2005年11月二级真题)
A.强制性B.社会性C.互济性D.补偿性
E.差别性
19.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
(2007年5月三级真题)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任意解释
E.合同解释
20.在劳动法中,促进就业制度包括()。
(2005年11月1级真题)
B.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就业服务和实施失业保护等方面的责任和措施
c.政府对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措施
D.政府为保护各类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有关劳动条件的最低标准
E.政府对要求就业或已经就业的劳动者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措施
21.下列符合劳动标准制度内容的是()。
(2006年5月1级真题)
A.最短工作时间B.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C.最低工资标准D.未成年丁的劳动条件
E.女职工的劳动条件
22.劳动法在劳动力市场的运作中起到的作用是()。
(2006年11月二级真题)
A.平衡各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水平
B.使劳动力在使用和流动过程中得到基本保障
C.使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供方主体地位’
D.规范企业雇主的用T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E.为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提供了法律条件
23.下列关于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2005年5月_==级真题)
A.它是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所形成的
B.企业职工和用人单位都属于劳动行政相对人
C.某公司聘用李某为车间总顾问,这种行为是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D.小王于2月初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合同,这属于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E.职介机构被授权行使某些劳动行政职能时,它属于劳动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
24.劳动法律行为包括()。
A.合法行为B.违约行为c.行政行为D.仲裁行为
E.司法行为
25.对“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的阐述,正确的有()。
(2004年11月三级真题)
A.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B.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面
c.包括劳动行政部门和劳动者两个方面
D.就主体而言,一般一方的权利即是另一方的义务
E.主体一方义务的履行即是另一方权利的实现
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
A.经济环境B.技术环境C.政治法律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
【答案】c
【解析】政治法律环境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
它包括社会制度、政府政策、法律的制定与执行以及战争与和平等方面的因素。
2.资源开发和利用活动可分成两大类,即基本活动和()。
A.企业战略活动B.企业行业活动c.最终产品的活动D.支持活动
【答案】D
【解析】能力是指企业将其资源进行组合、归集、整合形成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资源 管理 三级 基础知识 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