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翡翠台工程混凝土工程专项方案.docx
- 文档编号:8929782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86.24KB
碧桂园翡翠台工程混凝土工程专项方案.docx
《碧桂园翡翠台工程混凝土工程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碧桂园翡翠台工程混凝土工程专项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碧桂园翡翠台工程混凝土工程专项方案
混凝土工程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碧桂园·翡翠台(溧水)二标段总承包工程
工程建设单位:
南京凯达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江苏宏嘉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碧桂园·翡翠台(溧水)二标段总承包工程位于溧水区薛李路与体育公园路交叉口北侧地块。
二标段包括首期确定开工货量12#楼、后续货量8#楼、9#楼、11#楼、13#楼、地下车库等,总建筑面积为63442.00㎡。
其中8#楼建筑面积12632.74㎡,9#楼建筑面积8212.56㎡,11#楼建筑面积6678.1㎡,12#楼建筑面积7193.5㎡,13#楼建筑面积6059.9㎡,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14794.00㎡。
本工程8#楼、9#楼、11#楼、12#楼、13#楼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交楼标准为毛坯。
其中8#楼地下1层地上18层,建筑高度53.45m;9#楼地下1层地上16层,建筑高度53.1m;11#楼地下1层地上9/10层,建筑高度29.85m;12#楼地下1层地上7层,建筑高度23.4m;13#楼地下1层地上11层,建筑高度32.8m。
本工程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建筑分类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地下一级,地上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绿色建筑等级为一星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二)、砼标号
序号
结构部位
环境类别
砼强度等级
1
桩承台(筏板)
二a类
C30
2
8#楼骨架墙/柱
1—3层
一类
C40
4—6层
C35
7—8层
C30
9-18层
C25
3
9#楼骨架墙/柱
1-4层
一类
C40
5-6层
C35
7-8层
C30
9-16层
C25
4
11#楼骨架墙/柱
1-9/10层
一类
C25
5
12#楼骨架墙/柱
1-2层
一类
C30
3-7层
C25
6
13#楼骨架墙/柱
1-3层
一类
C35
4-5层
C30
6-11层
C25
7
楼层梁/板
1层
一类
C30
2层以上
C25
8
楼梯及其支柱
一类
同楼层
9
构造柱、过梁、圈梁、压顶
一类
C20
10
屋顶小楼
一类
C25
11
屋面水池
一类
C25
(1)、地下室部分(包括地下室整体浇筑的基础)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
(2)、卫生间等潮湿环境和露台、屋面等室外环境应按二类a。
(3)、混凝土均应采用预拌混凝土。
(4)、塔楼屋面、裙房屋面、局部小屋面等各屋面的梁板,均采用集料级配的防水砼,抗渗等级为P6。
二、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编号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2010
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4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1G101系列
5
施工图纸
三、施工部署
1、施工质量安全目标
质量目标:
南京市优质工程
安全目标:
江苏省文明工地
2、混凝土供应方式
本工程混凝土为南京合强混凝土有限公司搅拌站提供的商品混凝土。
四、施工计划
1、技术计划
(1)、标养室的要求
标养室面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试块,标养室应具有一定的保温保湿措施,并应设置恒温恒湿控制仪以及充足的水源,以保证室内保持恒温恒湿。
主要试验仪器一览表:
仪器名称
规格
数量
混凝土试模
150mm×150mm×150mm
30组
混凝土试模
上口Φ175mm,下口Φ185mm,高150mm
10组
混凝土坍落度桶
4套
恒温恒湿控制仪
2套
温度计
5只
(2)、技术资料的要求
责任工程师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规范及施工方案针对外墙、内墙、柱、梁板等不同结构构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技术交底重点突出施工工艺及操作方法,尽量采用数字及图形说明要求。
2、机械设备计划
主体施工阶段主要的混凝土施工机械使用计划见下表。
机械设备需用表: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塔吊
QTZ63
台
5
臂长55m
混凝土输送泵
HBT80
台
5
振动器
ZN-50
台
8
每台配6m长振动棒4根,4m的2根
照明灯具
碘钨灯
盏
5
电箱设备
个
40
每三层1个
3、劳动力计划
技术人员5名,专职安全员3名,扶泵人员12名,振捣人员18名,铺摊人员26名,收光人员25人,木工值班人员6人,钢筋工值班人员6人,合计67人。
五、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1、普通混凝土的浇筑
(1)、一般要求
①、浇筑前准备
浇筑前要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作好所用混凝土试配工作。
提前作好混凝土输送泵、布料机、振动机械等的检查维修工作。
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均全部安装完毕,并经检查符合要求,办理完隐、预检手续。
混凝土输送泵管及其支撑架布置完毕,并经工长检查合格。
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线已经放好,并经过校验。
工长对操作工人已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已被批准。
②、混凝土泵送施工时,统一指挥和调度,应用无线通讯设备进行混凝土输送泵与浇筑地点的联络,把握好浇筑与泵送的时间。
③、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有专人对钢筋、模板、支撑系统进行检查,一旦有移位、变形或者松动要马上修复,顶板钢筋的水平骨架,应有足够的钢筋撑脚或钢支架,钢筋重要节点应采取加固措施。
④、泵送混凝土前应先泵送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减石子水泥砂浆,以润滑混凝土泵和输送管内壁。
⑤、浇筑时应按由远到近的原则浇筑,主体结构梁板柱连续浇筑。
⑥、振捣混凝土时,振捣点的间距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以400~500mm进行控制,在作业面标注振捣点并要求振捣工分区域逐点振捣。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准。
对于预留洞、预埋件和钢筋太密的部位,要注意插棒的位置,不能漏振,并做好预埋件管的位置,如有移位及时通知水电安装人员进行修复。
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振动器的振捣要做到快插慢拔。
⑦、浇筑水平结构混凝土时,应弹好50线,同时拉好水平线,控制好板面标高,用木抹子搓平后进行拉毛。
在墙体两侧、柱子四周混凝土板面标高应控制其一致。
⑧、门窗洞口、梁柱接头等重要部位混凝土浇筑时,要充分进行振捣,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但要注意不能一次振捣时间过长,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
(2)、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剪力墙:
墙体根部先浇筑5C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沙浆→分层浇筑墙体砼(每次分层厚度以50CM为宜)→振捣→覆盖→养护
地下室阶段存在抗渗混凝土,应先浇筑外墙,后浇筑内墙。
墙体浇筑前先在墙根部浇筑5cm厚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减石子水泥砂浆。
浇筑时采用分层下料、分层振捣的方法,先浇强度等级较高部位的混凝土,后浇强度较低部位的混凝土。
用标尺杆控制分层厚度(夜间施工时用手把灯照亮模板内壁),每层混凝土厚度不超过50cm(即不超过本工程所使用的φ50振捣棒有效长度46cm的1.25倍,本工程取50cm以方便操作)。
振捣棒移动间距小于4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宜,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上层混凝土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并要求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
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振捣棒应距洞边30cm以上,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
墙体混凝土一次浇筑到梁底(或板底),且高出梁底或板底3cm(待拆模后,剔凿掉浮浆层,至漏出石子为止)。
混凝土分层浇筑示意图
墙上口找平:
墙体混凝土浇筑完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添减混凝土,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高低差控制在10mm以内。
墙体混凝土浇筑时,为了避免产生冷缝,搭设布料杆,布料杆的旋转半径为12m,能浇筑绝大部分混凝土,布料杆够不着的地方采用塔吊配合浇筑。
同时要沿着墙体的顺序一段段浇筑,每层每段墙体的长度要根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确定,控制在初凝之前必须浇筑上一层混凝土,由于本工程地下室层高较高,故混凝土下料时应采用串筒。
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3)、柱混凝土浇筑
柱:
柱根部先浇筑5C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沙浆→分层浇筑柱砼(每次分层厚度以50CM为宜)→振捣→覆盖→养护
浇筑时采用分层下料、分层振捣的方法,用标尺杆控制分层厚度(夜间施工时用手把灯照亮模板内壁),每层混凝土厚度不超过50cm。
振捣点应均匀布置在柱平面内,一般为柱四角及柱中心。
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4)、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板:
先浇筑梁(板)端部高标号砼(如柱头、墙体顶部)→在梁(板)端部高标号砼初凝前浇筑梁砼→振捣→压光(或拉毛)→覆盖→养护
浇筑前先在楼板上搭设人行栈道。
其浇筑方法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流水方向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应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模板布料,每次下料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振捣时,振捣棒可垂直或倾斜(40°~45°),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并随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木刮杠刮平,此时应拉线控制好标高,再用木抹子压平、压实。
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抹平。
待终凝前进行最后一次抹压,并用棕毛刷进行拉毛处理。
(5)、楼梯混凝土浇筑
楼梯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6)、基础筏板混凝土浇筑
①、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分区定点、一个坡度、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工艺。
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连续浇筑,循序推进。
②、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
首先,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的浮浆层;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2m长刮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按施工员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括拍平整。
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光,用木抹子或电动磨光机全面仔细打抹两遍,既要确保混凝土的平整度,又要把其初期表面的收缩脱水细缝闭合,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最后一遍收面工作,须在用手按略显纹印进行,然后覆盖养护。
③、由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
④、底部砼浇到电梯坑处时,电梯深坑的底板混凝土应先下料振捣,待坑壁混凝土浇筑时,底部不致返浆,振捣操作应分层振捣。
为防止模板移位,一定要注意在井筒模周边对称下料,对称振捣,禁止一侧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
2、施工缝、后浇带留设及处理
(1)、施工缝、后浇带的施工要求
①、混凝土施工除预留后浇带尽可能不再设施工缝,遇有特殊情况必须设施工缝时应按后浇缝处理。
②、本工程设置了沉降后浇带和温度收缩后浇带,沉降后浇带必须待主楼的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完成后,方可浇灌后浇带混凝土,其它后浇带应在地下室混凝土浇筑完成60天后方可浇灌混凝土,后浇带采用比两侧砼强度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
施工缝、后浇带与加强带均应用钢板网或钢丝网支挡、、。
③、后浇带和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杂物、润湿,水平缝刷净浆再铺10~20mm厚的1:
1水泥砂浆或涂刷界面剂并随即浇筑混凝土。
④、后浇缝与加强带混凝土的膨胀率应高于底板混凝土的膨胀率0.02%以上或按设计或产品说明书确定。
(3)、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①、地下室施工缝:
外墙竖向和水平施工缝防水采用止水钢板。
具体设置如图:
施工缝处理示意图
②、一般水平及竖向施工缝的处理
板、楼梯水平施工缝和墙体竖向施工缝拉线用切割机切入混凝土面10mm,用扁铲将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和软弱混凝土层剔除,露出石子,用水湿润并冲洗干净。
在浇筑混凝土时,先在施工缝处刷素水泥浆(墙体竖向施工缝免去此道工序),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墙柱水平施工缝采用同混凝土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做接浆处理,接浆厚度50-100mm。
施工缝处必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要剔毛,清除钢筋上的污垢,剔除浮动石子及浮浆,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润湿,下料时要避免靠近缝边,机械振捣点距缝边30cm,缝边人工插捣,使新旧混凝土结密实。
地下室内墙及地上部分墙体、柱子施工缝处理除应按一般施工缝处理方法施工外,还应进行以下处理:
沿施工缝留设要求弹出剔凿水平墨线和板(梁)底标高水平墨线,用手动混凝土切割机将剔凿墨线以上混凝土内侧沿水平方向向里切割1cm,切割面应整齐,随后剔除浮动石子及浮浆。
3、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处理程序:
(1)、混凝土表面泌水应及时引导集中排除。
(2)、混凝土表面浮浆较厚时,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加粒径为2~4cm的石子浆,均匀撤布在混凝土表面用抹子轻轻拍平。
(3)、四级以上风天或烈日下施工应有遮阳挡风措施。
(4)、当施工面积较大时可分段进行表面处理。
(5)、混凝土硬化后的表面塑性收缩裂缝可灌注水泥素浆刮平。
4、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1)、混凝土施工应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
大雨和暴雨天不得浇筑混凝土,新浇混凝土应覆盖,以防雨水冲刷。
(2)、雨季期间应随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
雨天浇筑混凝土应适当减小塌落度。
必要时可将砼的强度等级提高半级或一级。
(3)、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要加强砼的养护,严格控制温度下降梯度,防止已浇砼遇雨骤冷而产生裂缝。
(4)、浇筑梁板柱墙砼时,梁板砼同时浇筑时应沿次梁方向进行,以防止突然遇到大雨和暴雨,不能浇筑混凝土时,将施工缝留置在弯矩剪力较小处的次梁或板上,以保证主梁的整体性。
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用塑料布覆盖,待大雨过后清除积水再继续浇筑。
(5)、防水砼严禁在雨天施工。
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要派专人进行,养护要到位,浇水湿润要充分、及时。
混凝土侧面木模板在任何季节施工均应设保温层。
采用砖侧模时在混凝土浇筑前宜回填完毕。
(1)、大体积砼的养护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序,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温控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砼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以内。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应控制在200C的范围内。
为防止砼因内外温差太大(超过20℃)而出现裂缝而应及时注入热水令温差降到10℃左右,应加强大体积砼养护,底板在第三次压光搓毛后蓄水养护,水深不少于8cm,砼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2)、剪力墙、柱等竖向结构混凝土的养护:
各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毕拆除模板后,墙进行浇水养护;框架柱拆模后必须在其上面覆盖塑料布,防止水分蒸发过快而使混凝土失水,进行浇水养护;连续浇水时间不得少于14d。
(3)、梁、板(楼梯)等水平结构混凝土的养护:
水平结构的梁、板在表面浇水湿润,必要时在其上面覆盖塑料布,防止水分蒸发过快而使混凝土失水,梁板表面无水迹时就需要进行浇水,每次都须做到充分润湿;常温下浇水养护不少于14d。
(4)、蓄热法养护混凝土:
盛夏采用降温搅拌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覆盖塑料膜和保温层。
常温施工时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覆盖塑料膜和浇水养护,当混凝土实测内部温差或内外温差超过20℃再覆盖保温层。
当气温低于混凝土成型温度时,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覆盖塑料膜和保温层,在有可能降雨雪时为保持保温层的干燥状态,保温层上表面应覆有不透水的遮盖。
(5)、混凝土养护期间需进行其他作业时,应掀开保温层尽快完成随即恢复保温层。
(6)、当设计无特殊要求时,混凝土硬化期的实测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混凝土内部温差(中心与表面下100或50mm处)不大于25℃;
②、混凝土表面温度(表面以下100或50mm)与混凝土表面外50mm处的温度差不大于20℃;
③、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大于1.5℃/d;
④、撤除保温层时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大于20℃。
当实测温度不符合上述规定时才应及时调整保温层或采取其他措施使其满足温度及温差的规定。
(7)、混凝土的养护期限:
除满足上条规定外,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自混凝土浇筑开始计算,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少于14d,使用其他水泥不少于21d,炎热天气适当延长。
(8)、养护期内(含撤除保温层后)混凝土表面应始终保持温热潮湿状态(塑料膜内应有凝结水),对掺有膨胀剂的混凝土尤应富水养护;但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6、混凝土试块
(1)、现场建立标准养护室,并设置专职试验员负责管理。
如不具备条件,委托有资质的检测中心进行专业养护。
(2)、混凝土试块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以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1次,每楼层、同一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少于一次。
每次取样应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
(3)、按要求做28天强度(标养)和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同条件试块要求必须在施工现场,按照现场的结构养护方式进行养护。
同条件试块放在钢筋制作的笼子内进行存放,防止破坏。
见证试验试块由监理单位监督取样。
(4)、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养护、送检和收集资料由专职试验员完成,并将资料及时反馈给质量总监和监理公司。
(5)、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抗渗混凝土试件应在浇注地点随机取样。
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同一配合比,生产工艺基本相同,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两组抗渗试块(每组6个试块)。
连续浇筑抗渗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三块)抗渗试块,且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两组。
注:
试块取样如有跟实验方案冲突处,以试验方案为准。
7、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及控制措施
(1)、蜂窝(一般问题)
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产生的原因:
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②、振捣不实、漏振、振捣时间不足;
③、模板缝隙不严,水泥浆流失;
④、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浇灌上层混凝土。
预防措施:
①、认真设计、严格控制配合比,计量准确,拌和均匀;
②、浇灌时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③、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
④、在下部浇灌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注上部混凝土。
治理措施:
①、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
2水泥砂浆抹平压实;
②、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2)、麻面(轻微问题)
现象: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产生的原因:
①、模板表面粗糙或者粘附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
②、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③、模板表面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
④、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预防措施:
①、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②、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
③、模板表面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④、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直到排除气泡为止。
治理措施:
①、构件表面以后作粉刷的,可不处理;
②、表面不做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孔洞(严重问题)
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产生的原因:
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②、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③、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
④、混凝土内掉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预防措施:
①、混凝土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
②、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
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4)、露筋(严重问题)
现象: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产生原因:
①、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
②、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③、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④、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
⑤、振捣棒撞击钢筋或人为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
⑥、模扳表面涂刷隔离剂不均匀,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
预防措施:
①、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
②、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良好的和易性;
③、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
④、模板应均匀涂刷隔离剂并认真堵好缝隙;
⑤、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
⑥、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治理措施:
①、表面漏筋的,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
2水泥砂浆;
②、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5)、缝隙、夹层(严重问题)
现象:
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
产生原因:
①、施工缝或变形缝处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②、施工缝处锯末、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③、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④、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预防措施:
①、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
②、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
③、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
④、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治理措施:
①、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用1:
2水泥砂浆填密实;
②、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6)、缺棱、掉角(一般问题)
现象:
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产生原因:
①、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
②、低温施工时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③、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者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④、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匀。
预防措施:
①、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
②、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
③、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
④、模板时吊运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
治理措施:
①、缺棱掉角较轻时,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充分冲洗湿润后,用1:
2水泥砂浆抹补齐整;
②、较严重时,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碧桂园 翡翠台 工程 混凝土 专项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