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
- 文档编号:8921312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7.82KB
六盘水市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
《六盘水市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盘水市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盘水市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六盘水市“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文化体育事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文化体育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六盘水市“十二五”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规划》是在认真、全面总结“十一五”时期文化体育建设取得成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经过调查研究而形成的规划。
本规划依据《贵州省“十二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和要求编制。
规划期为五年,明确了今后五年六盘水市文化体育事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全市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 “十一五”文化体育事业回顾
一、“十一五”时期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全市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市情,用创新的思路、改革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群众文体活动空前活跃,文化体育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民族民间文化和文物资源进一步得到保护、开发和利用,文化体育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竞技体育工作取得新突破,凉都品牌对外宣传力度加大,凉都六盘水品牌形象和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全市文化体育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一)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十一五”期间,全市相继建成4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46个乡镇、2个社区综合文化站配发音响设备、电脑、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专用设备设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4个县级分中心、46个乡级中心、947个村级基层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建设“全民健身工程(路径)”29条,面积18000㎡,农村体育健身工程173个,修建标准篮球场173个,乒乓球台356个,农村体育健身工程2个,修建综合室外篮球场地2个,面积4600㎡,获赠国家体育总局“雪炭工程”1个,修建室内篮球馆一个,面积1600㎡,“十一五”期间各类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共计投资1200万元,建设面积10万平方米,涉及全市52个乡镇的192个自然村。
基本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文化体育服务网络。
投入资金2542万元改造维修了黄土坡体育中心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练习馆、灯光球场等体育场馆,启动了凉都体育中心的建设。
(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市年均共开展各类丰富的群众文体活动近百次,活动人数近百万人次,投入资金200余万元。
由于各级政府及其文化体育部门措施得力,开拓创新,全市文化体育工作达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的新局面,特别是市中心区的广场系列文化活动、盘县的“盘州春韵”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已逐渐形成品牌,受到多方好评,全市的文化体育事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三)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十一五”期间,创艺术精品、树造凉都文化品牌已成为我市文艺工作者的普遍共识,创作了众多文化艺术精品,其中水城农民画多次获国家级金奖,声乐、舞蹈、小戏小品、绘画、书法、摄影等艺术门类创作作品获得各种不同级别奖项。
(四)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
“十一五”期间,六盘水市体育健儿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我市争取了较大荣誉。
先后获国家级金牌1枚,国家级银牌1枚,省级金牌67枚,其中2名运动员达到国家级运动健将标准,10名运动员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向国家、省、市体育院校和高水平专业队输送30名优秀运动员。
(五)重大文化活动有声有色
“十一五”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成功组织开展了各类重大文化体育活动,主要有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中国凉都•高原半程马拉松比赛、大型广场文化周、少儿艺术节、桥牌邀请赛、围棋邀请赛等各类重大文体活动。
各县、特区、区结合实际,在民族节日、春节等重要节假日、纪念日适时认真组织开展大型文体活动。
这一系列重大文体活动紧紧抓住我市的气候优势,紧扣“凉都”品牌,通过活动的举办打造“凉都”品牌,极大地繁荣了“凉都”文化体育事业,丰富了全市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树立了六盘水文化新形象,为文化强市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六)文物工作卓有成效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积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8处。
文物藏品万余件,有史前遗址7处,秦汉时期遗址3处,元明城址2处,明清时期工业遗址和矿冶遗址20余处,石刻崖题近50处,明清时期和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物百余处,近现代革命史迹近10处。
“十一五”期间,共筹集资金562万元,对1个全国重点和15个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修缮。
文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文物保护事业的投入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越来越大。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十一五”期间,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较大成绩,我市率先在全国第一家公布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到“十一五”末,全市有六枝“梭戛‘箐苗’彩色服饰艺术”、盘县“布依族口传史诗——布依族盘歌”、水城“苗族芦笙舞”、盘县淤泥“彝族山歌”等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代表作名录,有钟山区“彝族铃铛舞”、盘县“老厂土法造纸”等24个项目列入省级代表作名录,并公布了71项市级代表作名录和110项县级代表作名录,建立健全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逐步完善了全市的“非遗”保护机制和体制,基本构建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宣传推广体系和产业运作体系。
(八)文化体育市场管理健康有序
各级文化体育主管部门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推进文化体育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全市基本形成较为齐全的文化体育市场体系。
全市共有文化艺术培训17个,各类体育俱乐部18个,音像制品出租零售315个,大型电子游戏机(电玩)107家,综合性歌舞娱乐场所86家,棋牌室198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94家,近12000余台电脑,文化市场从业人员有4600余人,年创税900余万元。
“十一五”期间,全市体彩共计销售了2.9亿元,体彩专卖店数量大幅上升,由2005年的10来个增加至190多个,占网点总量的90%,有力地提升了体彩品牌形象。
(九)公共图书馆服务与管理逐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图书馆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服务等措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了文化公共事业作为精神文明载体的作用。
(十)档案事业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各级党委、政府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档案部门的工作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档案法制宣传和执法检查不断深入,档案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渠道不断拓展。
市、县两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被纳入政府信息中心建设,档案利用不断向社会开放;市、县两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规范化建设程度不断提高,六盘水市档案事业发展通过了省的综合评估;馆藏档案门类载体不断丰富,存量不断增加;六枝、盘县档案馆对民国档案进行了抢救,市档案馆、水城县档案馆将境内散存于民间的彝文古籍申报为国家重点档案进行了抢救;市档案馆、盘县档案馆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健康发展;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较好地完成了六盘水市档案事业“十一五”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十一五”期间文化体育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文化体育事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市级建设步伐依然缓慢,很多应在“十一五”规划中落实的基础设施项目因资金落实程度低未能实施。
二是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后继乏人,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十一五”期间未引进过专业的文艺和体育人才。
三是文化事业投入总量少,文化与经济的发展还不协调。
四是文艺创作与时代进步,人民群众的需要之间距离有所扩大,文艺尖子人才缺乏、文化艺术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
第二章“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环境分析与发展思路
一、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迎头赶上的关键时期。
随着国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市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省委、省政府提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和加快“毕水兴经济带”建设的要求增强了全市文化体育工作者加快发展迎头赶上的信心。
市委、市政府对六盘水市“大产业”、“大交通”、“大城市”的战略定位使文化体育事业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文化体育事业乘势发展的条件已趋成熟。
(一)文化是提高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共识基本达成
党的“十七大”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得到深入贯彻,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了“依靠改革创新,建设文化强省,推动历史跨越”的文化发展思路为“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六盘水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是打造凉都城市品牌的重要支撑的共识基本形成,加快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得到加强,一项项重大文化民生工程列入了《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六盘水市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二)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文化体育事业新一轮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行各业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的顺利开启和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我市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体育场馆、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县(区)体育中心等文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基本完成和逐一推进,我市城乡文体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大力改善,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网络初步形成,为“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作好了铺垫、打下了基础。
(三)以“凉都消夏文化节”为龙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为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盘水矿产资源丰富,是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十大煤炭基地之一,也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点电源基地,2009年国务院又批准为国家资源富集区循环经济区试点城市。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了打造“凉都”城市品牌的思路,并且成功举办了一年一度的“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
“凉都消夏文化节”带动了六盘水市的整体繁荣与发展,增强了六盘水地方经济的“硬实力”,同时提升了文化“软实力”。
全市以“凉都消夏文化节”、大型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节会、“盘州春韵”、大型广场文化周等为龙头的系列文化体育活动不仅办出了品牌,更为全市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十二五”的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影响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六盘水市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不够快,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基本市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文化体育建设在整个社会事业发展中仍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可以说,短期内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欠账多等情况不会根本改变,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主要依赖国家和省级财政投入的局面不会从根本上改变。
由于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全市文化产业要形成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的局面也不会根本改变。
文化体育事业、文化产业缺乏高层次管理人才和领军人物,体育竞技缺乏高水平教练、项目不齐、运动培训跟不上等局面都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困扰和阻碍全市文化体育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文化体育事业建设的重视力度仍然不够
多年来,全市上下对文化体育事业的重视力度与经济建设的重视力度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
具体体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与贯彻落实存在较大差距,说得多,落实得少;二是在经济建设和文化体育建设上普遍存在一手硬,一手软;三是地方财政投入不足,对国家和省级资金依赖性较强,等、靠、要思想严重,而民间资金对文化体育建设的投资热情也不够;四是对现有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至今没有出台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特殊人才引进难,现有人才留不住;五是没有出台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文化体育事业投资商的吸引力不大,致使全市文化体育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不大等。
(二)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欠账大
“十一五”期间全市城乡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观,但是,由于底子薄和各级财政侧重保经济建设重大项目投入,对于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明显不够,致使“十一五”规划中的六盘水市图书馆新馆、六盘水市博物馆、六盘水市群众艺术馆、六盘水市档案馆等十余项市、县两级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没有得到实施。
目前我市还没有一处可容纳上千观众、配置先进设施设备的现代演艺场所,没有可以容纳数万人的大型文体场所,没有规范的会展中心、展览馆、博物馆、音乐厅等文化基础设施。
全市体育设施在全省9个地州市排名中,人均占有体育场地的绝对数排第7位,相对数排第5位。
各县、特区、区的体育基础设施离国家对县级体育基础设施“一馆一场一池一房”要求的差距较大。
我市文化基础设施在全省处于落后地位,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严重制约了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三)文化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
六盘水市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和自发状态,产业基础薄弱,总量不足,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产业链没有形成,产业体系不完整。
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中,六盘水市文化产业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无论是在资源、区位等基本要素上,还是在技术、品牌、创新等推进要素上,均不具备或未形成比较优势。
一是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程度不够;二是产业意识模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分的局面,思想观念没有得到较快转变;三是远离中心城市、交通不便,文化产业发展要素的聚集存在较大困难;四是资源分散、有效开发不足,核心品牌的打造难度大;五是本地市场不足,居民的文化消费主导地位尚未确立,且文化消费占居民日常生活支出比例偏低,绝对值较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还没有“走出去”;六是文化法规侧重于规范、控制、强调“禁止性”、“惩罚性”,缺乏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条款。
七是现有的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还没有转型成为具有生机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
同时,文化中介机构不健全,缺乏文化经纪人才,经营方式陈旧,创新能力不足等。
(四)人才队伍参差不齐
全市文化体育事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文艺创作、理论研究、舞台艺术等领域缺乏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物;体育竞技缺乏高水平教练员、各类运动项目教练配备不全,优秀后备运动员培训跟不上;文化产业缺乏专业经纪人和高层管理人才;人才进出口瓶颈没有打破;基层文化体育从业人员专职不专干、业务素质低、文化体育服务质量不高、培训考核机制不健全,基层网点不健全等现状将是我市在“十二五”时期人才队伍建设的艰巨任务。
三、“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和谐发展,大力推进全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善文化体育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体育基本权益。
繁荣文艺创作,开展丰富的群众文体活动,发展竞技体育,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文化的凝聚力。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持续打造夜郎文化、“三线”建设文化、凉都特色文化、高原运动城等文化品牌,塑造凉都鲜明的文化主体形象。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体育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体育事业成果。
——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借势发展,着力解决阻碍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等问题。
——坚持打造夜郎文化、“三线建设“文化、凉都文化、高原运动城等特色文化品牌,使之成为今后五年全市文化品牌塑造的支撑点和落脚点。
——坚持城乡、少数民族地区共同、协调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体育资源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坚持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弘扬与开发利用协调发展,使文化遗产成为推动凉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后续资源。
——坚持群众体育与体育竞技协调发展,提升市民身体素质,做好体育竞技人才储备。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坚决抵制腐朽、低俗的文化活动,推动全市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完成“十二五”文化体育建设各项目标任务。
文化体育事业经费投入不断加大,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较大改善,优秀文艺作品、文艺人才、体育竞技人才、文化产业经纪人才不断涌现,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对外文化体育交流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产品日益丰富,城乡之间文化体育事业共同发展,文化体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基本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有效、惠及百姓的较为完善的城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基本形成一支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业务较强的文化体育人才队伍。
基本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到“十二五“末,全市文化体育事业水平达到全省中等偏上水平。
夜郎文化品牌、”三线建设“品牌、凉都品牌、高原运动基地品牌的文化主体形象基本形成并得到明显提升。
第三章“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主要任务
一、大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体育建设,构建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一)加快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以各县、特区、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推进乡镇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现有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着力建设和完善市级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其在全市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中的“桥梁”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完善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全市文化体育重大项目工程顺利实施,逐步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到“十二五“末期,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位列全省前三位。
1、建成一批覆盖市、县、乡、村(社区)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和惠民工程。
各级政府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分级分批建设当地的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在“十二五”期间逐年启动建设市图书馆新馆、市文化馆、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六盘水市博物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博物馆、市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凉都大剧院(内含音乐厅)、市档案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支(分)中心、1036个村文化活动室、5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44个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凉都文化博览会展中心、六盘水演艺中心、六枝老王山聚合型多梯度运动训练基地项目、中国凉都山地户外运动公园和山地户外运动博物馆、六盘水市大型儿童娱乐场等文化体育基础设施。
加快占地面积500余亩的凉都体育中心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
逐一完成县乡一级尚未建成的文化馆、体育馆、体育场、游泳池、综合训练房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体活动室、社区多功能文体活动室、体育健身路径、农民健身工程等文体设施的建设。
对已竣工的建设项目,追加一定的启动资金,配置相应的内部设备设施,使其尽快投入使用。
修复包括郎岱江西会馆、李伯平故居、岩脚唐氏马店、郎岱东山寺、水城老城杨氏宅居、水城田君亮旧居、盘县张道藩故居、邓汉祥故居等十余处省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逐步完善各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布局。
各县、特区、区在改造、维修原有文化体育设施的基础上,到2015年,全市文化馆和公共图书馆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县级公共图书馆平均藏书20万册以上。
在市中心城区建立6—10个社区图书室,在盘县老城、红果、六枝平寨、那克建立3—5个社区图书室,建设一批“流动图书馆”,加快网络化、自动化建设力度,建立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建成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加强馆际协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到“十二五”末,实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由原来的20%增至40%的自然村,新建100个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和30条社区健身路径。
科学合理安排体育彩票公益金建设农村、社区体育设施,方便农民、城镇居民就近开展体育活动。
3、推动公立性文体设施对公众开放。
尽早出台《六盘水市公立机构文体设施对公众开放实施办法(试行)》,加强全市公立机构文体设施对外开放管理,充分发挥现有文体资源潜力,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
(二)提高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1、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大力推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的开展。
以节庆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大力支持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举办各类民俗活动;举办2次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活动,加大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鼓励社区、村寨广泛开展丰富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继续开展“中国凉都•六盘水特色文化村寨”的评选与命名工作;开展市级文化示范乡镇、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全市职工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全市少儿艺术展演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展演活动。
2、不继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网络。
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继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网络,加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提高公共文化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增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活力;加强社区(村)文化室和社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点建设,提高乡镇文化体育资源利用率;逐步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国民体质监测站,配备齐全的设备和专业人员,每年对不少于3000人的市民进行国民体质测试;成立乡镇农民健身指导站,建立全民健身站点管理体系;创作、生产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基础、广受群众喜爱的文化作品和文化服务项目,丰富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的内容与样式;维护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全市城乡基本形成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层文化建设新格局。
3、着力打造特色品牌活动。
继续办好凉都消夏文化节、盘州春韵、少儿艺术节、大型广场文化周、文艺展演、高原马拉松赛、全民健步走等品牌文体活动;不断推出一批展现时代风貌、体现六盘水特色、具有较高水准的民族歌舞、书法、美术、水城农民画、摄影、小戏、小品等文艺精品。
坚持因地制宜、特色取胜,找准最佳切入点,创造出知名的文体活动品牌。
持续举办“春节体育活动”、“全民健身日”、“全市篮球联赛”、“全市足球联赛”等活动。
举办“全市职工运动会”、“全市妇女健身活动”、“全市体育运动会”等大型体育活动。
4、推进协会、俱乐部、社团工作的开展。
建立健全各种群众性的文化体育协会、俱乐部、社团组织,积极做好服务与指导工作。
充分发挥民间协会、俱乐部、社团组织的作用,开展各类丰富的群众文化体育健身活动。
加强老年体育协会和社团的建设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社区老年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活动,促进老年身心健康。
5、加强群众文化的培训与辅导。
组织开展丰富的文化艺术创作、编排、辅导等培训活动和各类形式的文艺研讨活动。
加强少儿艺术人才的培养,大力开展广场群众文化体育项目辅导工作,组织开展中老年群众文化艺术和体育健身培训,提高市民艺术修养和身体素质。
加大乡镇文体专干的艺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盘水市 十二 文化 体育事业 发展 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