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docx
- 文档编号:8919679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40.97KB
第五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docx
《第五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五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主要就是要提示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
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否定已否定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1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质量互变规律
当人们分析研究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时首先遇到的是质和量的相互关系,并发现由量转化为质和由质转化为量的规律。
而要把握这规律,首先必须弄清质和量及其它们的相互关系。
一、质、量、度
1、质
所谓质就是使该事物成为他自身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丰富多彩,我们之所以能够把它们区别开来,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
一个事物一旦失去了自己特有的质,就变成了其他事物。
社会主义如果放弃了公有制和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再是社会主义了。
所以说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
这种直接同一具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五方面是说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不具有一定的事物是根本没有的即凡物必有质,人之所以成为人有自己特定的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事物一旦表示了自己特定的质就变成了其他事物。
铁被氧化,就不再是铁,而成了氧化铁,苹果腐烂发霉就不再是苹果而成了有毒的东西。
另一方面是说质又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脱离一定事物的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即凡质必属物。
例如当我们说到某些质的时候总是指具体事物的质,好与总是指好人、坏人;好事,坏事,好东西或坏东西,脱离具体事物的质是根本不存在。
那么,事物的质作为事物内在的规定性,它是如何表现的呢?
这就它通过自己的属性表现出来,才能被人所认识。
事物的属性就是一个事物在和他事物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征,所以认识了这些特性也就把握了事物的质。
如一种材料的耐腐性质只有在与酸、碱相互作用中,同其他易腐材料的比较中才能显示出来。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只有在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显示出来。
我们知道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是复杂的,它的质也就表现为多样的属性,例如杯子的属性就是多方面的。
事物这些多方面的属性,对于确定事物的质,其作用多不相同,就事物的本身来说,既有根本的属性,又有非根本的属性,根本属性表现事物根本的质,非根本的属性则表现其他方面的质。
那么如何确定事物根本的属性呢?
这就要考虑到实践的需要,把实践作为实际的确定者,因为人们为了实践的需要去认识事物与区别事物不同的质的好杯子作为饮器,它的本质属性就是适当用来喝水,这也就是它作为饮器的杯子的根本的质,其他方面的属性所表现出来的就是非根本的质。
质的来源:
事物的质量由事物内部的特殊矛盾决定的。
人们应当力求全面地把握事物的质和属性。
但是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把握事物的所有属性。
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只需把握与人的实践密切相关的属性,医生对病人看病就是主要把握,其生理方面的质,社会主义属性就不是主要的了。
党考实人,主要是社会的质、生理方面的属性就不主要了。
我们一般讲的质就是根本的质,主要由事物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那么,根本的质是不是本质呢,不是的,因为本质是由事物所包含的根本矛盾决定的。
本质同规律,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质比本质要浅一些,复杂事物内部包含着许多矛盾,有多种联系和属性。
因此事物的质也是多种多样的,但由于事物所包含的矛盾的不平衡性的事物的质又有根本的质和非根本的质的区别,事物的根本的质是由事物根本矛盾决定的。
例如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双半社会。
我们一般所讲的质,就是指事物根本的质,根本质一旦发生变化,事物也就变化了。
但根本的质并不是本质,仍然是质。
本质是由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人们就是根据质的不同对事物进行区分的,那么对于质上相同的事物怎样进行区分呢?
这就必须由对质的分析进入到量的分析!
2、量
量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数量上的规定性,具体来说就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颁组合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如学校有它的质,还有大小、教学水平的高低及发展速度的快慢等,量可以区分为内涵的量和外延的量。
外延的量是表示事物存在范围和广度的量,是可以用机械的方法计算出来的量。
学校的大小、教学设备的多少等。
内涵的量是表示事物的等级,程度,构成方式、功能过程的量,如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师资结构的合理状态等。
内涵的量比外延的量深刻,是不能用机械方法加以计算。
量和质的区别:
量和质都是事物不可缺少的规定性。
但二者是有区别的。
这种区别表现在: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的内在的规定性;而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某物一旦失去了自己的质就不成其自身了。
量与事物没有这种直接同一,在一定的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引起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
每一种质都有无限我的量的等级。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质与量的区别是绝对的,但是我们还应看到二者的区别又是相对的,质和量既是相互依赖的,又是相互转化的。
从质到量的认识说明认识精确化了。
3、度:
任何事物都有它质的规定性,同时也都有它量的规定性。
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把质和量统一起来。
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在度的范围内使质和量的统一得到了体现。
所谓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和量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
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量变不多引起质变,量变一旦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了变化。
例如,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度就是0℃——100℃,℃和100℃就是它的两个关节点,突破这两个关节点,即超过这个度,水就变成了冰或水蒸气了。
度体现了质和量的统一,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度是质和量的相互结合,它所指的量不是单纯的量,而是一定质(水)的量;它所指的质也不是单纯的质,而量定限量(0℃——100℃)的质,第二,度是质和量的相互规定。
质(水)由它的对立面——量(0℃——100℃)规定自己,没有这个规定,水就不成其为水,而是冰或蒸气;量(0℃——100℃)也由它的对立面——质(水)规定自己,如果不是水,而是冰或蒸气,则它的温度不是低于0℃就是高于100℃,而不再保持在0℃——100℃的范围内。
因此说质和量的统一在度上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上面我们是从静态的角度考虑了事物的质和量,实际上无论是质还是量都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它们的变化显现出量变压器质变两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
1、什么是量变和质变
量变就是事物数量的变化,是指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所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包括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动,组成要素在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和事物功能的变异等。
量变使事物显现出好似静止的状态。
我们平常所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都是事物量变所显现出来的状态。
当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斗争还没有发展到各自向对立面转化的时候,这时候的变化就是量变。
质变即性质的变化,是指事物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转变和飞跃。
质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变化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中断。
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分解,相持,平衡和静止被打破等就是质变所呈现出的状态。
质变也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引起的,当矛盾双方对立统一使他们力量达到向对立面转化的时候,事物的质量就开始了。
质变是一个过程,不过这个过程,相对于量变来说暂短一些。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可以概括为: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制裁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是说明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有质变,老子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说:
“不积已春学,无以千里;不识水流,无以成江海”。
同时质变还必须由量变来巩固其性质和方向。
在事物量变准备着,酝酿着质变的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着两种相反的量的较量,左右着有事物的质变。
事物的质变不仅取决于量的绝对值的增加。
而且还取决于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这种变化决定着质究竟朝哪个方向变。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就是说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续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人总有一互,就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必然结果。
水温逐渐降低,当降到0℃时就变成了冰,我们说的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就是这样的。
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质变作为新事物代表旧事物的飞跃。
它对事物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果只有量变,没有质变,世界就会单调枯燥,不会丰富多彩,如果没有质变,量变本身最终也会为旧质的框框所限制而陷于停顿。
因此说只有质变才能打破这种限制,使量变的成果体现出来,巩固起来,而新的质又总是同新的量结合在一起的,在新的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中国社会的质变,不仅体现和巩固了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而且在此基础上为继续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定了基础。
可见质变是旧质向新质转化的决定性环节,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关节点上。
这个关节点,是事物发展的框纽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先从量变开始。
量变达到临界点超出了度。
就导致质变,这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质变又引起了新的量变,这又是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的无限循环往后,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到复杂的演进过程。
3、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
在现实世界中,量变和质变的具体表现都不是纯粹的,而是错综复杂的。
量变的复杂性:
量变的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量变形式的多样性:
另一方面是量变中渗透着质变。
量变形式的多样性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数量的增减而引起的质变。
即事物的构成要素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程度引起的质变。
在化学中,两个氧原子结合在一起就是氧气(O2),三个氧原子结合在一起就是臭氧(O3);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结合就是氧化碳(CO)是燃料,有毒;一个碳原子与一个的氧原子结合就是二氧化碳(CO2)是灭火剂,无毒。
另一种就是由于事物的构成成分的排列组合和结构上的变化所引起的质变。
化学中的同分异构体,就是化学成分相同,而分子结构不同其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各不相同。
甲醚和乙醇就是这样的,C分子式都是C2H6O,在社会生产中同样数量和素质的劳动力,劳动组合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生产效率。
在体育比赛过程中也经常存在着这样的情况。
量变中渗透着质变:
就是说事物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
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其一是事物的根本性质,而比较次要的性发生了变化。
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称为阶段性部分质变。
如人从生到死就是一个量变过程中,同时也在进行着部分质变,使人生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最后人死亡了就达到了根本质变。
酱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再到帝国主义阶段,就是同一社会制度下的阶段性部分质变。
其二就是事物的全局性质未变,而其中的个别、局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称为局部性部分质变。
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块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相对于全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言,就是局部性部分质变。
人体某个器官的坏死。
正确地把握把部分质变应注意两点:
一是部分质变不同于根本质变,因为它并不意味着事物的根本性质完全变化,由一种质变为另一种质。
二是部分质变也不等同于单纯的量变,因为它意味着事物比较须要的性质或个别部分的性质发生了变,但这些变化也是以量做积累的,而不是任空发生的。
质变的复杂性:
质变的复杂性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质变形式的多样性。
事物的质变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归结起来有两种基本形式:
即扑发式质变和非扑发式质变。
扑发式质变是解决对抗性矛盾的形式,这种形式是量变达到临界点以后,新事物与旧事物通过激烈的冲突,摧毁旧事物,如火山喷发,地震、雷电,阶级社会更替过程中的扑力革命等,非扑发式质变是非对抗性矛盾的解决形式,新事物战争旧事物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哀亡而实现的如由旧物一种变化成新物种,从猿到人,科技革命等。
另一方面就是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即事物发生根本质变的过程中新质在量上有一个增长或扩张的过程,旧质在量上也是逐渐消亡,当事物根本质变开始时,新的质并不是一下同时在事物的全体上出现的,而是首先突破一点然后在数量上迅速扩张。
从时间上看过程持续有长短,从空间上看,过程的规模不等,大小不齐,一块冰溶化成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了1945年,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进入战略进攻阶段,根本质变开始了,这时反动政权的土崩瓦解,红色没权的不断建立,都不是一下子完成的,都有量上的增长过程。
正确把握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应注意两点:
一是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和量变不同。
量变在一定限度内不产生新的根本的质,而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每一步都产生新的根本的质。
二是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和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也不同,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没有根本事物的根本性质,而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是事物根本性质的质变过程。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质量互弯规律揭示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状态及其辩证关系,它对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质、量、度的方法论意义
质、量、度作为规范事物存在的最基本的范畴,转化为方法论就是对事物认识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相互关系,这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最基本的方法系列。
定性分析是确定事物及其运动状态的性质,属于对事物质的认识,这是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定量分析就是断送事物的多种因素,属性的数值和数量关系的分析,属于对事物量的认识,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和精确化。
二者是辩证的关系,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没有对事物性质的大致分析研究,就不能把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也就没有对事物更进一步的深入认识,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精确化。
因为元有对事物的定性研究还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定性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弄清决定事物质的数量界限,这才算是对事物的确精化认识。
有了这样的认识才会对人们的实践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具体指导。
(1)人造卫星例,如果没有对有关方面的数量关系如第一宇宙建设、火箭的推力,各种轨道参数等没有一个精密的分析,来得到一个准确的数据,那么人们对人造地球卫星的性质了解就是不精确不完整的,因而也不能把它制造出来,送上预定的轨道,在研究事物的时候,人们尽管可以道德考察事物的质,而暂时撇开它的量;中首先了事物的量,而暂时撇开它的质。
但是,要真正了解事物,必须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把质和量统一起来,即掌握它的“度”。
只有把握了度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从而为我们的实践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准则。
这是我们认识把握事物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我们在实践活动中要求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掌握火候”、“是清界限”、“过犹不及”等讲的都是对事物度的把握。
“适度”的基本含义就是主观的努力必须同客观事物的度相符合。
在工作中,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特定的质,如为了保证某项正确政策的执行,就应有意识的、尽可能地把事物控制在它所要求的范围内,为了改变或破坏我们所不需要的按规定的质,好为了改变某种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也应遵守事物本身的度的客观要求,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进它的改变。
在这两种场全下“达”和“不及”都是错误的,但是对有些事物度的把握不是很容易的,要人们下一番功夫,我们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事物的度难以把握这样的情况,批语教育人就是如此。
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也是这样的,过去就是没有很好地把握这个度。
现在通过对各项经济指标的精确计算指出7%——8%的增长速度,就是把速度和效益即量和质统一起来的结果。
2、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把握质量互变关系对我们处理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问题都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既然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有质变,那么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工作要一步一步地做,知识要一点一滴地积累,切诫“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要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也是一个由量变要质变的过程,个人的成长也是这样的,古今中外的著名思想家、科学家的卓越民就和发现,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突然创造,而是经历了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在此基础上才脱颖而出的。
有的人为了完成一部著作或文艺作用花费了自己毕生的精力,进行大量的艰苦的量就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质变既然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那么当事物的质变来临的时候,要敢于抓住时机使事物的发展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时切记畏首畏尾、错失良机。
特别是在现代实践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条件下,时机一闪即逝,一旦抓不住,一步落后,便会步步落后,咱们陕西的社会经济发展就有这一方面的深刻教训。
造成了陕西和东部地区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和东部地区的差距拉大了。
有的人说人聪明和不聪明就是看你能否抓住机遇,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许多机遇,那么有些人抓住了这个机遇,取得了人生。
有些人就没有抓住机遇,错失了良机,这一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也是很多的。
事物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事物发展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纺一。
形而上学的激变和杜绝进化论就是割裂了二者的统一而导致的。
参考书目:
恩格斯《自然评证法》
第二节对立统一规律
事物质量互变的过程,就是事物内部两种相互对立的趋势,方面之间不同一不斗争的矛盾运动过程。
对立统一规律规律揭示,任何事物都包含丰矛盾,矛盾双方既同一场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发展。
一、矛盾及其根本属性
对立统一规律既然是关于事物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运动发展的规律,要理解把握这一规律首先要搞清矛盾的含义及根本属性。
1、什么叫矛盾(辩证矛盾)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一个关系范畴。
指的就是它们之间或者事物内部对立面之间所具有的那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既对主义统一这就是矛盾”。
我们深入地观察分析表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和他事物不是绝对同一的,而是存在着内在差别的对立统一。
如果一事物和他自身是绝对值对同一的,此物内部不包含他物,不包含自身的对立面,那么该事物就承运是自身,就不会有变化和发展。
反过来说任何事物的内在差别也总是和同一相联结的。
所以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过程、现象之间以及每一事物内部的要素之间都存在着既相互区别,相互排斥又相互一致,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就是指反映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要素之间这种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在理解辩证矛盾的含义时要搞清其同形式逻辑所讲的逻辑矛盾的区别。
所谓逻辑矛盾就是指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所作出的两个相互之中的判断。
同由于思维违背了形式逻辑的规律而造成的。
形式逻辑的规律是客观事物之间,事物构成方同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联系在人们思维中正确反映(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人们的思维进行过程必须遵循这些规律,特别是矛盾律,否则就会道德逻辑矛盾,形式逻辑的矛盾是从相对稳定的角度对事物的反映没反映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另一面,反映的肯定的一面,没反映出事物同时具有的否定性的一面。
如帝国主义既是真老虎,又是纸老虎。
“人的一生既是一个生命的过程,又是一个死亡的过程”等。
辩证矛盾的根据是客观事物,来源于“生活本身”是对现实事物所具有的矛盾关系的正确反映。
例如形式逻辑所讲的矛盾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格事物,指思想的前茅后盾。
而茅与盾作为战争武器其本身真实存在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所以辩证矛盾要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中的这种关系也使用矛盾这一词。
2、矛盾的根本属性
矛盾既然是反映事物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国此对立和统一就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和统一这两种关系也就叫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称为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统一)属性又称为同一性。
要深刻理解矛盾,那么就必须正确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又叫矛盾的统一性,一致性等。
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趋势和联系。
概括起来讲矛盾的同一性就是指这样的两种情形的。
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矛盾站的每一面都彼此依赖着,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
一方必须以另一方为媒介,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如果没有和它对它的矛盾的另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不是冤家不聚头”生与死,难与易,无不是这样的。
第二,矛盾着的以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
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
存在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即相互贯通性。
这种贯通性首先表现为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
任何矛盾统一体双方都存在着共同的基础和因素。
存在着相互吸引的趋势,因此就不可能截然分开,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如运动和静止,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遗传和变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正因为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因此双方经过斗争以后,一方才能转化成为和它对立的另一方,而不会转化到别的方面去,电可能转化为磁,好事与坏事也是相互转化的,先进与落后也是这样的,正是这种包含着矛盾一方面自己对立面转化的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矛盾的内在同一性。
②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在内容上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在形式上有无限的多样性。
其基本含义又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
具体体现为矛盾双方的相互反对的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相互离开,分化的属性,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生产和消费,阴电与阳电等。
矛盾的斗争性有着十分实的和无限多样的形式。
社会生活中的敌对阶级之间斗争。
自然界的弱肉强食,化学运动中的化合物分解,生活中批语与自我批评。
所以经哲学也的斗争性同政治上讲的斗争是有区别的,不能将二者混同起来。
哲学上讲的斗争包含着政治上讲的斗争,政治上的斗争只是哲学上讲的斗争的一种形式,所以不能把内部和形式十分丰实的哲学上的斗争等同于政治上的斗争。
矛盾的斗争性的不同情况还表现于同一矛盾发展和展开的过程。
一般说说,某一具体的矛盾一经产生,往往要经历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矛盾在其展开的初期双方就已经存在着差异,它们之间的对立性质这时还处于萌芽的状态,随着差异的深化,原来包含的对立明朗起来并得到充分的展开,最后达到矛盾的解决。
旧的矛盾让位于新的矛盾。
如生物由某一物种到另一物种的进化过程中。
遗传因素和变异因素的矛盾情况,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从产生、发展到最后解决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说:
“差异就是矛盾”。
矛盾的斗争性由隐到激化过程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虽然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除了区别之外,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任何一个矛盾总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只有同一性没有斗争性或只有斗争性而没有同一性的矛盾是没有的。
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没有斗争性也就没有同一性。
这就叫“相反相成”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相同的东西又包含着斗争性。
正如恩格斯所讲的“所有的两极对立,总是决定于相互对立的两极的相互作用”;这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相互联系,只有在于它们的相互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有在于它们的相互对立之中。
这种相互联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人属性而存在即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
矛盾双方的同一,总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同,而不是绝对地和自身等同。
没有双方的差异,对立和斗争就谈不到它们之间的同一、无差别、无对立的纯粹同一的东西,就谈不到谁和谁同一的问题,就不会有事物的发展的相互排斥才使它们处于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
相互排斥一旦停止,相互依存的同一性也就不存在了,如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和变异既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又是两种关系,前者体现了与现在物种同一的趋势,后者体现了与现有物种相离异,相排斥的趋势,遗传中就包含着变异,如果只有遗传没有变异,子孙后代与当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联系 发展 基本 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