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docx
- 文档编号:8913329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529.24KB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docx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节选)
天门山:
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中断:
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
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
开掘;开通。
至此:
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
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
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
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译文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第二课
①迟日:
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
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
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作品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第三课
1.杂兴:
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耘田:
除草。
3.绩麻:
把麻搓成线。
4.各当家:
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未解:
不懂。
6.供:
从事,参加。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
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
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
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
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南宋诗人。
谥文穆。
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
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第四课
1、乌衣巷:
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2、朱雀桥:
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
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第五课
1.碧玉:
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
装饰,打扮。
3.丝绦:
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
”——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第六课
1.山行:
在山中行走。
2.远上:
登上远处的。
3.寒山:
深秋季节的山。
4.石径:
石子的小路。
5.斜:
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6.深:
另有版本作“生”。
(“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7.车:
轿子。
8.坐:
因为。
9.霜叶:
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10.枫林晚:
傍晚时的枫树林。
11.红于:
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
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
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
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
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
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
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第七课
⑴暮江吟:
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⑵残阳:
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⑶瑟瑟:
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⑷可怜:
可爱。
九月初三:
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⑸真珠:
即珍珠。
月似弓:
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译文
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第八课
①鹿柴(zhai):
"柴"同"寨",栅栏。
此为地名。
②但:
只。
闻:
听见。
③返景:
夕阳返照的光。
"景":
日光之影,古时同"影"。
④照:
照耀(着)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
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
被后人称为“诗佛”。
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第九课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
无,没有。
人踪:
人的踪迹。
灭:
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
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
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
没有人的踪影。
6.孤:
孤零零。
7舟:
小船。
8.蓑笠(suōlì):
(蓑衣和斗笠 “蓑”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
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芮城一带),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第十课
1.惠崇:
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
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
晓:
早晨。
2.蒌蒿:
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
芦芽:
芦笋。
烹调河豚时,用蒌蒿和芦笋做佐料,味道十分鲜美。
3.河豚:
一种有毒的鱼,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
河豚欲上时:
河豚春天要从海里回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解说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
苏东坡-宋代文学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经典 诵读 校本 课程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