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docx
- 文档编号:8908348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40.79KB
诗歌赏析.docx
《诗歌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赏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赏析
古诗词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1.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________。
这首词的词牌是。
作者的号是,他是派对代表人物。
(可怜破阵子稼轩豪放)
2.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3.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4.诗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念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
这种眷念的情结从词中____、___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5.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
6.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
7.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
8.“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比喻、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写出了作者收复失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
10.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壮志难酬苍凉沉郁的思想感情。
)
11.作者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生活情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大气,所以,作者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
)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
【答案示例:
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
3、上阕写景,突出了“异“字。
在词中,风景异的具体表现有:
⑴雁去将士留;⑵边声四起;⑶落日孤城闭;写出了边塞寒冷、荒凉、戒备森严的景色。
4、由“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句,你容易想起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从“浊酒一杯家万里”你想起了《苏幕遮》中“明月楼高休独倚,,句。
所以,从环境描写和内容上看,整首词意境开阔,苍凉悲壮。
5、上阕描绘边塞苍凉又壮阔的景象,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下阕抒情,抒发了怎样的情?
(抒发了守边将士的思乡报国之情。
)
6、由上题推断,全词的主旨句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抒发了守边将士壮志难酬、思念家乡的情感。
7、请找出使用典故的句子,并说说典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典故:
燕然未勒归无计。
用东汉窦宪北击匈奴,取得巨大成功并在燕然山勒石记功的典故,表明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
8、对《渔家傲·秋思》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理解赏析:
上阕叙事,记叙了出猎的壮观场面。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体现在哪些地方?
(是上阕的文眼,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狂”气贯穿全文。
狂的表现:
劲装出猎;千骑相随;全城人随观;自比孙郎射虎。
)
下阕抒情,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了什么典故?
具体分析其作用。
(运用了冯唐持节招魏尚的典故。
含蓄地表达了希望朝中有人为自己说情,使自己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勾画了一个豪气十足,誓死卫国的英雄形象。
坚决抵抗外族侵略,保卫国家的爱国之情。
)
4、这首词用了哪三个典故?
请写出来。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
好处:
使表达委婉含蓄。
)
【中考链接】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1—2题。
(2007四川资阳市)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自况。
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2、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3、(2008四川眉山)面对失意,李白吟出,。
来表达宏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面对强敌,苏轼直抒“,西北望,射天狼”的杀敌报国决心;面对生死,文天祥高呼“,”以表达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4、(2005年河南中考题)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
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5、(2005年河南中考题)“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有什么含义?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
2、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闻笛赋:
__________
(2)烂柯人:
___________
(①怀念故友;②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
赤壁【唐·杜牧】
1、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
)
2、“东风不与周郎便”一句中的“东风”有两层含义,各指什么?
(一指自然界的东风,二指赤壁之战)
3、作者借“二乔”来象征什么?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4、这首诗采用了以小风大的手法,你能具体说出这种以小见大手法在诗的运用吗?
(诗人题咏这一历史上的重大题材,却从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这是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另一方面以两个美女“大乔”“二乔”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
5、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它还有一层意思:
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
)
水调歌头【宋·苏轼】
1、词前有一小序,其作用是什么?
(交待写作原由)
2、这首词的上片叙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了对兄弟的怀念之情,全词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作者对人生的探索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3、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的情绪和美好祝愿的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它的含义是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月光。
词中这句话是作者对子由说的,后被人们广泛应用,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4、这首词寓理于情,请你谈谈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理解。
(这两句话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
5、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饮酒【陶渊明】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
心远。
2、简要的谈谈你对“心远地自偏”的这句诗的理解。
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3、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
悠然
4、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什么特点:
突出了宁静、平和(或闲适、恬淡)的特点
5、《饮洒其五》中表达诗人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境界的诗句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此”指:
诗中的“此”即是远离官场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真意”的意思是:
“真意”即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7、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示例一: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
“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8、对诗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D)
A.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作者对优美宁静田园的喜爱,以及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
B.第三、四句自问自答,表现作者对超尘脱俗境界的追求。
C.第五至八句描写田园的美好景色,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飞鸟归林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表现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闲自得心境。
D.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指出在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谛”,它既能体会也能言传。
11.对诗句赏析不当的一项是(B)
A.“车马喧”在诗中不仅是实在的事物,也是象征,它代表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
B.“悠然见南山”中一“见”字写出了诗人在采菊时在有意之间看见南山的情态,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
C.“飞鸟相与还”有双重含义,既指鸟儿飞向天空经受风雨的折磨,终于返回山林,又喻指作者以往的做官和现在的归隐。
D.这首诗歌颂了田园生活的恬静安闲,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是陶诗中的名篇。
过零丁洋文天祥
1、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哪两件大事?
①寒窗苦读,进入仕途;②峰烟四起,艰苦抗元。
2、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以“雨打萍”比喻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诗歌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什么?
抒发了什么感情?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
行路难【李白】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作用是什么?
(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诗句中哪些典型的动作细节揭示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
(“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揭示了李白理想不能实现,苦闷、压抑的心情。
)
3、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
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写实。
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象征手法,象征自己仕途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其中寓含着无限的悲愤。
)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引用两个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
5、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则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或“表达了他面对人生坎坷,仍盼望施展自己远大抱负的志向。
”)
己亥杂诗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
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 ,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 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2、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四两句运用比喻,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甘愿为后人贡献余力的愿望。
“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
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
请说出理由。
(3分)
答:
选择“聚”与“怒”皆可。
请分别看两个示例:
示例一:
我认为“聚”字用得好。
“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
山本是静止的,“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示例二:
我认为“怒”字用得好,“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
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3)此曲中“山坡羊”是 曲牌名 ,“潼关怀古”是 题目
(4)请谈谈你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理解。
(2分)
答:
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1分)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1分)
天净沙·秋思
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枯藤 老树 西风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
"昏鸦",与"天涯"相呼应的是:
"古道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
"__人家__"。
体现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
"断肠人在天涯"。
2、《天净沙·秋思》通过对一组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在旅途中寂寞悲凉的心情。
3、"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
答案:
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
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6、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
创造出怎样的意境?
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答案:
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7、《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
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被称为“杂剧四大家”。
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2、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2分)
答:
1、村民的热情好客2、优美的景色3、淳朴的风土人情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
为什么?
答:
面对困境时。
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或者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
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答出一个方面,意思对即可。
)
4、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答:
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每问各1分,共2分.意对即可。
)
5、这首诗的尾联意蕴丰富,余味无穷。
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答:
山西村有巨大的吸引力,游后诗人意犹未尽,只愿从今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答案: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拟人。
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答案: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4、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春末夏初季节的一种寂寞萧条气氛。
体会到作者对故友贬谪遭遇的同情、无奈,以及思念之情。
望岳杜甫
1、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____而_____,时间是从_____至______,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远、近朝、暮)
2、"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_____景,用_____描写,表达了____。
(高大、神奇秀丽、实、细节、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3、"造化"句写泰山的____,是___写;"阴阳"句写泰山的_____,是____写。
(秀美、虚;高大、实)
4、《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作具体解释。
首联是_____,颔联是_______,颈联是______,尾联是________。
(远望、近望、细望、俯视)
5、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_____,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___。
(整体形象、诗人的感受)
6、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答案:
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蕴含的人生哲理:
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7、"钟"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试分析其好在何处?
("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也体现出作者对泰山雄奇秀丽美景的喜爱。
)
8、文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从山的背面看来,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象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
《春望》杜甫
1、颈联除写战火愈烧愈炽,百姓惨遭杀戮外,作者用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的强烈思念。
答案:
抵万金妻子儿女
2、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答案:
两种理解都可:
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3、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案:
“破”字写出触目惊心之景色。
“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4、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答案:
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引人共鸣。
5、“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答案:
“破”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6、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感情。
7、《春望》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
“望”的内容是:
____,____;“望”中所想的句子是:
_____,。
答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8、《春望》一诗的主题是____;表达了作者感伤心情的句子是:
。
答案:
伤感国事,怀念家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9、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答案: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
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含义:
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10、对诗句理解分析错误观点的一项是(A)
A、首句写望中所见,“草木深”写出了景色的秀美,令人爽心悦目。
B、颔联分写,诗人融景生情,见了花鸟反而坠泪惊心。
C、颈联写因战火不断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D、尾联用一个细节写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心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解释加线的词:
A、俄顷一会儿。
B、何由彻 通,(彻底,通宵)
2、填空。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在诗中具有两种作用。
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围);二是烘托出诗人(黯淡愁苦)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襟蓄势。
3、就主题而言,读了这首诗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
请任举一例。
示例:
(1)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
(2)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
4、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风怒号从听觉上写出了秋风之狂,“卷”、“飞”、“渡”、“洒”、“挂罥”“飘转”写出了秋风肆虐,秋风对茅屋的破坏。
5、杜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