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题库.docx
- 文档编号:8908265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78
- 大小:79.29KB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题库.docx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题库.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题库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题库
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
一、解释下列术语
教育社会心理学: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四段教学法:
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
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
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教育心理学:
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五段教学法:
在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基础上,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1.预备——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2.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3.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5.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教学心理学:
研究教学情境中知识与技能习得规律的一门学科,目前已与教育心理学紧密融合在一起。
二、填空
1.我国古代 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它提出的“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都体现了深刻的心理学思想。
2.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教学法的四个阶段是
(1) 、
(2) 、(3)系统、(4)方法。
3.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相对应的心理状态是
(1) 、
(2) 、(3)探究、(4)行动。
4.实验教育学派产生于 ,是 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5.公认的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 国教育心理学家。
6.桑代克于 年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7.桑代克早期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是
(1) 、
(2) 、(3) 。
8.一般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 、
(2) 、(3)教学和课堂管理心理。
9.在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问题上,奥苏伯尔主张以学生的 为主线,把教师的 看作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
10.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盖奇主张以 为主线,教育心理学应研究 的全过程。
11.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走过的曲折道路可以描述为
(1) 、
(2) 、(3) 。
12.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分三部分:
___,___,___。
13.亚里士多德的____一书可称世界上最早的心理学著作。
14.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种灵魂分别是
(1)____
(2)____(3)____。
15.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种灵魂为教育的
(1)____
(2)____(3)____三方面提供了哲学心理学依据。
16.赫尔巴特学派的5段教学法是赫尔巴特的4段教学法的发展。
5段分别是
(1)预备、
(2)呈现、(3)联系、(4)____(5)____。
17.法国实验教育学派代表人物____和____,他们编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
18.在生成学习模型中,学习的4个主要成分是:
(1)生成、
(2)动机、(3)____(4)____。
三、 选择
1.教育心理学的核心部分是 。
(1)学习心理学;
(2)人格心理学;(3)普通心理学;(4)发展心理学。
2.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
(1)学生;
(2)人和动物;(3)动物;(4)儿童。
3.贯穿本书学习分论部分的理论是 。
(1)同化论;
(2)信息加工理论;(3)知识分类学习论;(4)反映论。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 。
(1)二次大战以后;
(2)20世纪50年代;(3)20世纪60年代末;(4)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
5.“教学心理学”这个术语最早由 提出。
(1)格拉泽;
(2)加涅;(3)桑代克;(4)安德森。
6.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最宽泛的定义是 。
(1)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2)普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3)人类行为之研究与改进;(4)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
7.最早提出“意识阈”和“统觉团”的人是____。
(1)冯特;
(2)詹姆斯;(3)弗洛伊德;(4)赫尔巴特。
8.学校心理学是一门为____提供服务的应用心理学科。
(1)差生;
(2)学生和教师;(3)全体学生;(4)学校领导决策。
9.教育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诞生于____。
(1)二战以后;
(2)20世纪50年代;(3)20世纪60年代;(4)20世纪80年代 。
答案:
1.⑴2.⑵3.⑶4.⑷5.⑵6.⑴7.⑷8.⑵9.⑶
四、 研究与设计
1.找三本以上2000年前后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对这些书的目录与绪论章作如下分析:
(1)它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的看法有何相同与不同?
(2)比较它们的目录,分析各书涉及的内容范畴的异同以及它们与本书的异同。
2.设法找到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中译本《教育心理学概论》(陆志韦译),分析其内容目录并考察它对当代教育心理学体系与内容的影响。
3.仔细阅读本教材新老版前言,找出新老版在体系和内容上的异同。
4.设法找到三种以上不同作者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根据在本章学到的观点,对这些书的体系,内容选择和安排作出适当的评价。
答案(答案略)
五、判断
1.教育心理学虽然是一门应用科学,但它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研究方法学。
2.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对此西方各国学者不存在什么争议。
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科学内容。
4.在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是第一个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
5.教育心理学在西方也称“学校心理学”。
6.从科学心理学发展历史来看,学习的科学研究先于教学的科学研究。
7.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
8.教育社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中较晚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
答案:
1.正确;2.正确;3.错误;4.错误;5.错误;6.正确;7.错误;8.正确
六、问答
1.从课本以外列举实例,说明我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早已应用哲学心理学的知识从事教育工作。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怎样为德、智、体三育提供哲学心理学依据的。
3.简述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是怎样把教学过程模式建立在哲学心理学原理的基础上的。
4.简述实验教育学派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影响。
5.简述桑代克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建立的贡献。
6.简述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的异同。
7.简述教育心理学与教学心理学的关系。
8.谈谈你对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观点的看法。
9.简述教育心理学学科与《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之间的关系。
答案:
1.略
2.为顺应三种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实施三方面的教育。
首先,人有植物的灵魂,对人体进行肉体营养和繁殖,它通过体育锻炼后,肉体不断完善起来:
其次,人有动物的灵魂,人有感觉、愿望、知识,因智育而达到真理的大门;最后,人有理性的灵魂,它通过德育达到完善的境界。
3.赫尔巴特及其学派在其提出的教学过程模型中,根据其统觉理论,特别强调强调学生在过去经验中形成的统觉团在吸收有关新观念中的作用,主张教师不应只传授知识,而且应当唤起和刺激学生的统觉过程。
4.实验教育学派是实验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
5.桑代克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
6.二者都研究学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规律,但学习心理学还研究动物的学习,其成果可以用于动物训练、犯人改造、职业培训等,教育心理学除了研究学习之外,还关心学生的发展与个别差异,教师的教学以及学习的测量与评价等内容。
7.二者都围绕学校中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进行研究,目前二者已很难区分开。
8.略
9.教科书的内容来自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内容,但在组织教科书内容时,不同作者可有不同偏好。
第二章学习的性质与分类
一、解释下列术语
学习:
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智慧技能:
加涅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之一,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
认知策略:
指运用有关人们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提高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的能力。
动作技能:
指通过练习获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运动的能力。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分类:
奥苏伯尔根据学生是否理解所要学习的材料而对学习的一种分类。
机械学习指学生不需要理解,只进行机械重复的学习;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将人类学习的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五种类型。
二、填空
1.行为主义心理学把“学习”定义为经过练习产生的 变化。
2.认知心理学把“学习”定义为经过练习产生的 变化。
3.心理学家一般都同意把学习分成三大领域
(1) 、
(2) 、(3) 。
4.加涅将智慧技能学习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分为五类:
(1) 、
(2) 、(3) 、(4) 、(5) 。
5.大脑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沿着一神经元的传递到另一神经元的 。
两个神经元之间的轴突和树突相邻并传递神经冲动的部位被称为 。
6.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由 主编的,该书将学习分为
(1) 、
(2) 、(3) 、(4) 四类。
7.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类:
(1) 、
(2) 、(3) 、(4) 、(5) 。
8.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是否有意义把学习分为
(1) 、
(2) ;根据意义习得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1) 、
(2) 。
9.奥苏伯尔将有意义学习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五类:
(1) 、
(2) 、(3) 、(4) 、(5) 。
10.乔纳森新提出的学习分类包括 、 、 、 、 等学习类型。
三、选择
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1)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2)望梅止渴;(3)蜘蛛织网;(4)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2.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
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
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 的学习。
(1)言语信息;
(2)智慧技能;(3)动作技能;(4)态度。
3.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1)言语信息;
(2)态度;(3)动作技能;(4)智慧技能。
4.小明两岁半就学会正确使用“你”、“我”、“他”三个代词进行言语交流,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1)言语信息;
(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
5.六年级的小芳通过一节几何课学习,学会用圆规画圆,这里的学习结果类型是 。
(1)动作技能;
(2)概念学习;(3)言语信息;(4)辨别学习。
6.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
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 。
(1)表征学习;
(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发现学习。
7.婴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学会区分“你”、“我”、“他”,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实质上是 。
(1)符号表征学习;
(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4)接受学习。
8.未给小学一年级学生讲过句子的成分和结构,他们却能正确判断:
“我爱梅花”是句子,而“冬天的梅花”不是句子。
这可以用乔纳森学习分类以下 来解释。
(1)自我知识;
(2)心理模型;(3)信息网络;(4)认知成分技能。
9.加涅将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三大类,其依据是:
(1)认知复杂程度;
(2)知识的内在表征方式;(3)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4)内在的能力和外在的表现
10.将一篇在电脑上打好的文章按一定格式排版所属的学习类型是:
(1)动作技能;
(2)智慧技能;(3)言语信息;(4)态度。
答案:
Ⅱ.⑵,⑷。
本题考查学习的概念。
⑴是人具有的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⑶是动物本能;⑵是人在后天学习中形成的条件反射;⑷也是后天环境中经观察而形成的。
2.⑷。
小明上幼儿园后,习得了一种对人反应的新的倾向,属于加涅所讲的态度。
3.⑶。
两岁的儿童,不可能习得唐诗表达的意境,只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发出汉字的音来,这涉及口腔声带等肌肉的运动,属于加涅讲的动作技能。
4.⑵。
能正确使用三个人称代词,说明儿童能对三个代词所指称的事物正确归类,即儿童以概念形式掌握了“你我他”,属于加涅的智慧技能的一种。
5.⑵。
六年级学生,执行与圆规有关的动作不成问题,现在学会用圆规画圆,是在“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这一规则支配下,通过已掌握的动作技能而表现出的新的能力,是加涅所讲的定义性概念。
6.⑴。
书的概念小学生早已习得,而且也在概念与表示概念的符号“书”之间建立了联系,现在只是学习“书”概念的另一种符号,因而属于符号表征学习。
7.⑵。
能正确使用三个人称代词,说明儿童能对三个代词所指称的事物正确归类,即儿童以概念形式掌握了“你我他”,属于奥苏伯尔的概念学习。
8.⑵。
小学生能正确判断句子,说明他们头脑中形成了句子的结构,将“我”,“爱”,“梅花”三个相关联的言语联系起来,故属于心理模型。
9.⑷。
10.⑵。
排版需要一定操作,但这种操作是在头脑中完成的,而使用电脑所涉及的肌肉运动(动作技能)是早已学会的技能。
四、研究与设计
1.比较本书提到的加涅、奥苏伯尔、乔纳森和我国学者提出的学习分类的异同点并对它们的优缺点作出适当评价。
都将学习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这是大多数学习分类系统所遵循的分类框架。
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只涉及认知领域,冯忠良的分类中的“社会规范”学习相当于加涅的态度学习。
两者都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学习。
乔纳森的分类主要只涉及认知领域。
然而在这个大框架下,不同分类系统的差异出现在知识与技能的划分上。
加涅划分了三种技能,即智慧技能、认知策略(一种特殊的对内调控的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奥苏伯尔分类系统中有知识的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和创造),但未对知识和技能加以划分。
冯忠良的分类系统中的知识类似于奥苏伯尔分类系统中的知识。
两者都涉及知识的简单与综合运用。
该分类中的心智技能相当于加涅分类系统中的认知策略。
2.举若干实例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脑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略
3.从学习心理学研究发展史考察教育心理学家为什么要研究学习分类并简评本书所介绍的4个分类系统的理论依据及其实践意义。
学习现象非常复杂,二战期间心理学家将一种学习的规律用于解释所有学习的规律,在实践中受到了挫折,由此使得心理学家用分类的观点来研究学习。
对四个分类系统的分析评论略。
4.阅读教材第三章第二节和第三节,以人物为线索,比较早期学习理论中认知观与行为观的主要分歧。
.略。
此题可作为学习这两节的学习方式或教学方法。
五、判断
1.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来解释的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2.学习与表现(performance)之间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3.心理学家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
4.二年级儿童学会用学具拼搭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这是动作技能学习。
5.六年级儿童在学习圆概念时,学会用圆规画圆,这是智力技能学习。
6.某中学生13岁开始学跳高,当时身高1.6米,跳高成绩为1.7米。
两年后身高1.75米,通过训练,跳高成绩达2.00米。
他所提高的成绩是通过练习产生的行为变化,所以,可以用学习来解释。
答案1.错误;2.正确;3.正确;4.错误;5.正确;6.错误
六、问答
1.简述学习定义产生争论的原因。
.学习现象十分复杂,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学习进行研究,因而对学习的看法也不一样。
此外,研究者本人所持有的哲学观点(如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也影响对学习的看法。
2.举例说明学习的生物适应与社会意义。
.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
从人的发展来看,学习可以塑造和改变人性。
3.在一个实验中双生子之一T从第48周起每日作10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周。
在此期间另一双生子C不作爬梯训练,从第53周开始训练。
结果C在2周后赶上了T的爬梯水平。
双子C为什么只用两周训练便能赶上双生子T训练8周的水平?
其中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这里双生子C的行为变化应归因于生理上的成熟,并不是学习使然。
4.许多野生动物如长颈鹿出生以后立即试着站立,然后试着走路,而且很快就会走了。
新生长颈鹿的这种能力变化属于学习吗?
为什么?
.长颈鹿的能力变化是由遗传和成熟决定的,不属于学习。
第三章学习论流派及其主要争论问题
一、解释下列术语
学习理论:
研究学习结果的性质,学习的分类、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的各种学说。
学习的顿悟说:
格式塔学派对学习的解释,认为学习是突然领悟到的知觉经验的重新组织。
认知地图:
托尔曼根据白鼠学习迷宫的实验提出,动物学习不是在一连串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系,而是在脑内形成了迷宫的格局,托尔曼称之为认知地图。
学习的试误说:
桑代克根据动物学习实验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认为机体处在问题情境中会发出许多反应,由于满意的结果,最终学会正确反应。
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描述的一种条件作用形式,指原先的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重复匹配呈现,获得了由无条件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操作条件反应:
斯金纳描述的条件作用形式,指机体自发的反应因有强化或无强化的伴随而相应增加或降低重复出现的概率。
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
指桑代克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练习律指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联结的失用(不练习)会导致联结的减弱或遗忘;效果律指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
学习的认知建构理论:
受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影响而形成的一种解释认知学习的理论,认为学习的结果是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或改组;学习分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两大类;学习总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同化过程;影响学习的最重要条件是原有知识结构的性质。
二、填空
1.条件反应的两大范型是
(1) 、
(2) 。
2.桑代克提出的效果律是 。
3.从后期的观点来看,桑代克早年所做的饿猫学会逃出迷笼实验,实为条件反应学习实验,猫的行为不必用效果律解释,而是可以用 原理解释。
4.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中,“强化”指 。
5.在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应中,“强化”指 。
6.人类联想学习研究的三种基本范型是
(1) 、
(2) 、(3) 。
7.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类习得的知识分为
(1) 、
(2) 两大类。
8.经验主义对人的认识的分析具有四个特点
(1) 、
(2) 、(3) 、(4) 。
9.在心理科学史上 第一次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了人类联想规律; 首次用动物作被试研究动物联想学习的规律。
10.沃尔福克区分的建构主义三个阵营是
(1) 、
(2) 、(3) 。
11.不同建构主义观关于学习与知识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 、
(2) 、(3) 。
12.建构主义关于学习与教学的共同点是
(1) 、
(2) 、(3) 、(4) 、(5) 。
13.理性主义强调 在人的认识中的作用。
14.欣茨曼将学习论流派分为____和____两大阵营。
15.学习的S—R联结观强调学习是_______过程。
与此相对的格式塔学派强调学习是_______过程。
16.托尔曼不赞成学习的____公式,把学习公式改成_____公式。
强调____的变化导致行为变化。
三、选择
1.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 相一致。
(1)动机原理;
(2)强化原理;(3)学习的发展准备原理;(4)成熟概念。
2.桑代克后期把练习律看成效果律的附律的原因是 。
(1)练习只能为奖励提供机会;
(2)光有练习而无满意的效果不能导致学习的进步;(3)多练习产生疲劳;(4)缺乏正确指导的练习易形成错误习惯。
3.适合系列学习研究范型的例子是 。
(1)儿童背诗词;
(2)记住中国各省份名称;(3)记电话号码;(4)记数学公式。
4.适合自由回忆学习研究范型的例子是 。
(1)记住中国各省名与相应省会名;
(2)记忆电话号码;(3)记忆外语单词;(4)记忆班级同学名字。
5.外语单词语音和字形联系的识记最适宜于用早期学习研究中的 范型来解释。
(1)系列学习;
(2)配对联想学习;(3)S—R学习;(4)自由回忆学习。
6.苛勒的顿悟学习实验中,能解决此类问题的动物是 。
(1)人工饲养的黑猩猩;
(2)所有野生的黑猩猩;(3)所有灵长类;(4)个别野生黑猩猩。
7.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是根据 实验结果得出的。
(1)系列学习;
(2)配对联想学习;(3)自由回忆学习;(4)S—R学习。
8.主张“知识是外部现实在人脑中的表征”属于 。
(1)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2)信息加工理论;(3)皮亚杰理论;(4)激进建构主义观。
9.主张“知识是个人的建构,不存在共同的知识”属于 。
(1)社会建构主义观;
(2)信息加工理论;(3)激进建构主义观;(4)奥苏伯尔的理论。
10.强调知识的情境性属于 的观点。
(1)皮亚杰;
(2)信息加工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社会建构主义。
11.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 。
(1)条件反应是否受到直接强化;
(2)新的S-R联结是否形成;(3)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
12.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1)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2)学生是否主动学习;(3)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4)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
答案
1.⑴。
2.⑴。
桑代克效果律中导致满意后果和带来烦恼的行为也可看作是练习,练习能否增强联结,取决于练习的后果,这样,练习律的内容就可纳入到效果律中。
3.⑴,⑶,⑷。
系列学习要求被试根据材料呈现顺序回忆。
背诗词、电话号码和数学公式必须记住顺序,记忆中国各省名称则不必拘泥于顺序。
4.⑷。
记住省名和省会名属配对联想学习,记忆电话号码和外语单词属系列学习,记忆同学名字可不限顺序,属自由回忆学习。
5.⑵。
单词音形联系涉及在两项学习材料间建立联系,也无顺序要求,不属于系列学习和自由回忆学习。
S-R学习为行为主义学习方式,不涉及内在思想观念间的联系,故选⑵。
6.⑷。
7.⑴。
艾宾浩斯用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心理学第三版 连生 教育 心理学 第三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