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会考测试题.docx
- 文档编号:890787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20.47KB
高一语文上册会考测试题.docx
《高一语文上册会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册会考测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上册会考测试题
高一语文上册会考测试题
高一语文(A类)
注意事项:
1.考生答卷前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学校名称、姓名、考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上。
2.交卷时只交试卷,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的无效。
3.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名句补写(6分)
①携来百侣曾游,(《沁园春·长沙》)
②桑之落矣,________(《诗经·卫风·氓》)
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⑤暖暧远人村,_________(《归园田居》)
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记念刘和珍君》)
2.2010年是农历虎年,请补出下面与虎有关并与其他生肖有关的成语(任选四个,4分)
①牛虎——喻极大的力量。
②龙虎——活泼壮勇的姿态。
③羊虎——喻危险之至,难免死亡。
④虎龙——喻人才多而杰出。
⑤虎蛇——喻做事有始无终,没有恒心。
⑥龙虎——指龙虎的叫啸,形容人吟啸声非常洪壮嘹亮。
⑦龙虎——形容两强争斗,不相上下。
⑧龙虎——比喻险要的地方。
3.一年中我国主要传统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除夕
B.除夕——元宵——端午——清明——七夕——重阳——中秋
C.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阳——中秋——除夕
D.除夕——元宵——清明——七夕——端午——中秋——重阳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0年是农历庚寅年,那么,2070年也应该是农历庚寅年。
B.《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抒情诗,与北朝的《陌上桑》并称“乐府双璧”。
C.鲁国史官左丘明依《春秋》著成了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纪传体史书《左传》,还写了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D.虽然说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但并不存在标题可以吸引读者一说,因为新闻重要的是内容,标题只是看看而已。
二、阅读鉴赏(46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5—12题(24分)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5.给文中两个带括号的字注音(2分)
和()愀()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
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坐:
B.举匏樽以相属举:
7.补写文中横线处空缺的句子(2分)
,
8.指出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2分)
A.泣孤舟之嫠妇泣:
B.侣鱼虾而友麋鹿侣: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其孰能讥之乎
C.寄蜉蝣于天地D.固一世之雄也
托遗响于悲风。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1,3,5
10.下列句子的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何为其然也?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C.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1.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5分)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
12.请简要评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节的艺术效果。
(5分)
(二)散文阅读,完成13—16题(22分)
漂泊者的故乡刘墉
归乡
到阿拉斯加靠近北极圈的费尔班克去,偌大的巴士里,只有我这么一位乘客。
窗外除了远处仍然覆着白雪的山头,四面望去全是杉树林,那些树又都长不大,好像上面有什么力量压着,全不到5米高。
“树长不高的!
上面是雪,下面是冰,即使在夏天,往下挖,没几尺就是冰冻层了,”中年的女司机对我一笑,“一年只有4个月不下雪。
”
“在这儿生活,寂寞不寂寞?
”我问她。
“不寂寞,我有8个孩子。
从17岁开始生,现在老大都30了,”她又回头一笑,“下月抱第7个孙子。
”
“他们都到南边去了吧?
”“不,全在费尔班克。
”
“没一个到美国本土去?
”“去玩过,都回来了,受不了外面的拥挤和吵闹……还有污染。
”她突然发出一串大笑,“信不信?
这里是天堂,一个鸟不生蛋的天堂。
“天堂不一定是沃土,沃土不一定是天堂。
”
守土
电视上转播奥运会体操比赛。
特别为夺得男子团体金牌的俄国队名教练阿卡耶夫作了专题报道。
20多年来,阿卡耶夫为俄国训练出许许多多体操名将,一个个拿到奥运奖牌,又一个个移民欧美。
对欧美那些富裕国家,争取顶尖好手“入籍”,是他们不遗余力的事,只要想跳槽,几乎立刻就能办成。
于是那些跳槽的选手,一个个换了护照,拿了高薪,住了豪厦,代表其他国家出赛,或担任其他国家的教练。
但是,阿卡耶夫仍然留在俄国住小小的房子,拿不高的月薪。
“谁说俄国穷苦、没前途?
”阿卡耶夫在电视上说,“我就爱它。
”
现场转播,也特别拍摄了以前受教于阿卡耶夫,而今代表其他国家参赛的选手的画面。
镜头运用得很妙,远远带到阿卡耶夫不时抬头远眺“老学生”的特写。
老学生从平衡木上摔下来了。
阿卡耶夫的脸色一震。
我不知道他的感觉,是喜,是悲,还是再一次失落?
我猜想,阿卡耶夫会不会心里暗骂:
“谁让你不留在自己的土地上?
”
离乡10年前认识了一位从苏州来的青年画家,他抱着一叠作品四处兜售,画的都是“水乡”。
氤氲的水气、蒙蒙的雨丝、撑着伞的村妇,在青瓦白墙的杏花村里,美极了。
隔两年,又遇到他,画价涨了不少,画的依然是“杏花春雨江南”,用的依然是宣纸、徽墨,只是感觉差多了。
“离开小时候长大的土地,只好拿以前的旧稿子改造,‘空想’总不如‘眼看’的变化多。
”画家倒也坦白。
最近逛画廊,又见到他,江南的雨景成了纽约的高楼,凄迷的水色成了十里红尘的灯火,透过水墨的技巧,把纽约的风景画活了。
“我找到了另一块土地,”他得意地说,“何必执著在一个地方?
”
归乡与离乡
故乡就像母亲,有的人会守着母亲一辈子。
有的人小时候虽然爱妈妈,到了叛逆期,却看母亲不顺眼,急着离开家。
也有人在孤儿院长大,从来不知道母亲是谁、家在哪里。
我常想,到底是那“安土重迁”,守着故土一辈子的人对,抑或“志在四方”,早早就离乡背井、出去打天下,甚至一辈子不再归乡的人对?
“故乡”,英文说得好,是Birthplace,也是Hometown。
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家在哪里,哪里就可以是故乡。
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不一定是父母的故乡。
正因此,我们才不住在“周口店”;也正因此,世代的人类,才会东南西北地漂泊,创造了多样的文化。
故乡,本来就不该执著在一个地方。
有人总盼着归乡,有人常盼着离乡。
归乡是去寻找自己的故乡,离乡是为子女创造另一个故乡。
这世上有几人,知道他的祖先是从哪里漂泊来?
这世间有几人,知道他的子孙将往哪里漂泊去?
只知道:
在这漂泊与漂泊之间,我们有了家。
对于漂泊者而言,上一个家,就是故乡。
13.女司机所说的“天堂不一定是沃土,沃土不一定是天堂”在文章最后一节的议论中指哪一句话?
“正因此,我们才不住在‘周口店’”又是什么意思。
(6分)
①
(3分)
②
(3分)
14.本文第二部分举了两个例子,都是从同一角度来说明“守土”的吗?
请结合文章最后一部分简要分析。
(6分)
15.试从形式、内容或表达方式等方面来概括一下本文突出的特点?
(5分)
16.作者说“故乡,本来就不该执著在一个地方”,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60字左右)(5分)
三、基本技能训练(28分)
17.迁移练习
《我有一个梦想》中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比喻形式——紧缩喻(也叫修饰喻),使得文章语言形象生动,优美感人。
如:
①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
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
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②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
其实,我们也经常会用到这种特殊的比喻形式,例:
思想的野马,知识的海洋等等。
请你仿照以上例式,再拟写两个短语(4分):
答:
,
18.鉴赏练习,阅读下面一首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昭君怨·梅花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①这首词描写了一个什么意象?
上阕两个“道是”从哪些角度刻画了这一意象?
(4分)
答:
②下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出作者对这一意象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19.圈点批注,是学习中最常用的读书方法。
阅读下面文段,结合全文,选择两处在文中圈点并在文字右边进行批注。
(6分)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3)月亮渐渐的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眠歌。
(4)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
例:
第二句,想起荷塘,为下文具体描
写荷塘月色和月下荷塘作了铺垫,“满
月”又点明时间,天气等。
20.下面这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当,任选四处指出并改正。
(4分)
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欣喜地告诉您:
“新世纪中国”网站创办五周年了,让我们弹冠相庆吧。
为纪念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贵网站从即日起到6月7日止开展以“‘新世纪中国’与我”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要求这五年来与网站共同成长的各位网友撰文投稿,恳请希望得到您的鼎力相助。
对您的拙作,我们将聘请知名作家认真评选。
答:
①将改为;
②将改为;
③将改为;
⑤将改为;
④将改为,
21.以下是10月22日央视新闻频道的一段播音实录,阅读后回答问题。
(6分)
播音员:
今天上午,全运会组委会在济南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内蒙古女子射击运动员栗杰在18日实施的赛内兴奋剂检查中,检测结果呈阳性。
这已经是第二例了!
我们不想多做评论。
唉!
从语境看,你认为“唉!
”中可能包含哪些丰富的意思?
请用排比句表述。
答: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常有人勉励青年要无所畏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也有人教诲青年:
人生在世也当有所畏惧。
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样的经历、思考和感悟?
请以“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高一语文(A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上册 会考 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