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上语文《雪孩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 文档编号:8907851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60.01KB
部编二上语文《雪孩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
《部编二上语文《雪孩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二上语文《雪孩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二上语文《雪孩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雪孩子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字理、动作演示等方法识记“添”“柴”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会写“唱”“旺”“旁”3个生字。
(二)学会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
(三)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展开对雪孩子和起火原因的想象。
(四)学习在阅读中提取关键信息,梳理雪孩子救人原因,学习复述。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读题,点明童话故事
1.直接揭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雪的童话故事)《雪孩子》。
2.齐读课题。
(二)整体读文感知,了解大概内容
1.检查预习,认读词语。
第一组:
暖和着火空地哎呀
第二组:
终于柴火烧得旺
第三组:
添柴渐渐浑身水淋淋
2.学生分段读课文,教师串联故事。
(1)同学们,雪孩子是怎么来的呢?
让我们先走进故事的开头。
指名读第一至三自然段。
原来雪孩子是兔妈妈堆起来的呀!
(板书:
堆起来)
(2)小白兔很喜欢雪孩子,它和雪孩子玩累了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指名读第四至六自然段。
(3)在危险的时候,雪孩子怎么做的?
指名读第七至十自然段。
(板书:
救小兔)
(4)那最后,雪孩子去了哪里呢?
谁接着往下读。
指名读第十一至十四自然段。
是呀,最后雪孩子化成了水。
(板书:
化成水)
3.师述故事梗概:
课文读完了,我们知道了,原来雪孩子是兔妈妈堆起来陪小白兔的,雪孩子和小白兔玩得很开心,后来,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勇敢地冲进小白兔家,把小白兔救了出来,而他自己却化成了水。
(三)展开想象,感受雪孩子的快乐(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
1.教师引读:
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
这天早上,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去,小白兔嚷起来——
2.师生配合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雪孩子?
(出示雪孩子图片,放大)
预设:
戴着红帽子,有一个红红的鼻子,穿着漂亮的外套。
他笑眯眯的,好像很高兴。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雪孩子的外形,猜猜雪孩子年龄多大,脾气如何。
4.教师总结。
我们通过观察图片,展开想象,仿佛看到了雪孩子开心的模样。
那雪孩子为什么笑眯眯的呢?
我们还可以从课文中去找找原因呢!
(四)学文识字,了解雪孩子救人的原因(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
1.感受雪孩子的快乐,学写“唱”
出示:
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
(1)朗读句子,体会小白兔带给雪孩子的快乐。
(2)学写“唱”字。
小白兔又跳舞又唱歌,雪孩子真是太开心了!
小白兔唱歌是用小嘴巴唱的,所以唱字是“口字旁”,(板书:
唱)学生跟老师书空“唱”。
(3)齐读句子。
2.学习默读,梳理雪孩子救人的起因。
雪孩子为什么要去救小白兔,小白兔家的火又是怎么着起来的呢?
(PPT出示:
默读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想想小白兔家的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先圈出相关的词语,然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答案,再派一位代表汇报)
(1)学习默读:
默读是我们新学的读书方法。
它的要求是——(媒体出示:
不发出声音,不用手指点字)指名学生读默读要求。
教师示范默读,强调“默读,就是不发出声音,用眼睛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学生试着边默读边思考。
(3)四人小组合作,交流答案。
(4)全班交流反馈。
原因一:
屋里冷
原因二:
添把柴烧得旺旺的
原因三:
柴堆烧着了
原因四:
睡着了睡得香
(5)思辨交流:
这些原因可以去掉一个吗?
(火就是一步一步烧起来的,去掉任何一个原因,都不足以酿成火灾)
3.逐句教学,指导朗读。
(1)出示句子:
屋子里真冷,赶快往火堆里添把柴吧!
读词语“添把柴”,指名读,开火车读。
学习“柴”。
古人造字很有讲究,下面是木头,上面部分的意思是用脚踩木头,整个字的意思就是用脚踩住木头,劈碎,就变成了“柴”。
(出示古字图片)
理解“添把柴”。
谁能来做做“添把柴”这个动作?
原来“添把柴”就是往火堆里加了很多柴,“添”就是加的意思。
让我们一起读。
(2)出示句子:
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指名读句子。
理解“火烧得旺旺的”。
平时生活中有看到过火烧得旺旺的样子吗?
联系生活理解词语,也是一个好方法!
火烧得旺旺的就是火很大,火苗很高,温度也很高的意思。
教学书写“旺”。
旺的左边是个“日”,右边是个“王”。
跟教师书空。
指导朗读。
想着画面,读好句子。
(3)出示句子:
火越烧越旺。
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指名读。
想象说话。
(出示动态火)火越烧越旺,把柴堆烧着了呢。
火越烧越旺,还会把什么烧着?
能连起来用这个句式说一说吗?
火把_____________烧着了,把______________烧着了,把_____________也烧着了。
(窗帘、床单、沙发、椅子……)
总结。
火势那么大,把小白兔家的好多东西都烧着了,火都快要烧到小白兔的身上去了。
可是,小白兔此时却一睡得正香。
(4)出示句子:
小兔子睡得正香,他一点儿也不知道。
朗读指导,齐读。
4.复述故事的起因。
看着板书,把雪孩子救人的起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指名说,同桌说)
5.总结存疑。
我们把火灾的起因一条一条连起来讲清楚了,把雪孩子救人的原因说具体了。
(板书:
救人原因具体)接下来,雪孩子是怎么救出小白兔的呢?
之后雪孩子又去了哪里?
让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吧!
(五)复习、写字
1.游戏复习生字。
小白兔家的火苗蹿出来了,小火苗上还藏着一些生字宝宝呢。
谁能读准它,谁就可以把火苗熄灭哦!
2.写字:
唱、旺、旁。
教师范写。
(关注重点笔画,关注结构)学生书写,反馈点评后,再写一个。
附板书:
20雪孩子
一封信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图片、字理、扩词等方法,在语境中识记“封”“刮”“胡”“灯”“修”“冷”等6个生字,在语境中了解“逗我玩”“冷清”等词语的意思,会写“信”“封”“支”等生字,并尝试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相关词语。
(二)借助“不开心”等关键词语,联系生活经验,体会露西对爸爸的思念。
指导朗读第一封信。
(三)通过模仿课文语句、做动作等方法,进行“一边……一边……”的说话训练。
二、教学准备
教学PPT、词语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识记“封”和“信”
1.直入课题,书写“信”。
(1)教师边板书“信”边说:
信的左边是单人旁,表示一个人;右边是言,表示要说的话一把想要说的话写下来,就成了一封信。
(2)学生书写“信”。
2.出示实物,拓展词语,复现生字“信”。
出示信封,问:
这是什么?
——信封。
(读准“封”,后鼻音)
从信封里拿出信纸,引说:
信封里面装的用来写信的纸,叫作——信纸。
(齐读)
把信纸装进信封,引说:
写完信把它装进信封里,我们就把它叫作——一封信。
(齐读)
出示信箱图片,引说:
用来投寄这些信的箱子,叫作——信箱。
(齐读)
3.课文里的信是谁写给谁的?
又会写些什么呢?
赶紧读读课文吧!
(二)自读课文,归类识字,积累数量词短语
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难读的词句画下来,多读几遍。
2.交流难读的词句,随机正音。
3.关注数量词短语,归类识字。
(1)出示:
一封信、一沓纸。
两个短语当中的“一封”“一沓”都是数量词,文中像这样的数量词短语还有很多,请你找一找,用横线画下来。
画完同桌交流。
(2)汇报并随机点拨:
一沓纸。
出示一张纸:
这是一沓纸吗?
引导辨析,理解:
一沓纸就是厚厚的一叠纸。
拓展积累:
一沓(报纸)、一沓(钱)。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请标示自然段序号。
(2)想一想:
文中谁给谁写信,写了几封信?
2.反馈交流。
(1)校对自然段序号。
(2)信是露西写给爸爸的,一共写了两封。
(板书:
露西、爸爸)
引导读准“露西”这个外国小朋友的名字。
(四)聚焦第三自然段,借助关键词句,读懂第一封信
1.聚焦重点段,画出信的内容。
(1)哪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封信?
(第三自然段)
(2)读一读,露西在信中写了什么?
用横线画出来。
(3)反馈交流信的内容。
点拨。
其实,信的内容在课文中用了这样的符号标注起来。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双引号)有谁认识这个符号吗?
(双引号)
(4)以信的格式展示露西的第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你不在家,我们很不开心。
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
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2.读信,梳理信的内容。
(1)读第一封信,露西在信中对爸爸讲了几件事?
可用序号标出来。
找好了,和同桌讨论一下,把遗漏的补上。
(2)交流并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预设:
不开心、刮胡子、逗我玩、台灯坏了、家里很冷清)
3.借助关键词句,读懂信的内容,感受露西对爸爸的思念。
第一句:
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朗读并以采访形式了解露西不开心的原因。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联系第一自然段:
爸爸出国了,要过半年才能回来)
第二句:
以前每天早上,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读句子,联系生活理解“刮胡子”,识记“刮”。
看到过爸爸刮胡子吗?
出示:
爸爸用剃须刀和刮胡刀来刮胡子的图片。
原来刮胡子要用刀啊,难怪“刮”的右边是“立刀旁”。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逗我玩”。
你爸爸刮胡子的时候会跟你玩吗?
猜猜,露西的爸爸会怎么一边刮胡子,一边逗她玩呢?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互动表演,表演中理解“逗我玩”)用上“一边……一边……”说话。
露西爸爸可真厉害,一边刮胡子,一边逗露西玩。
他同时能做两件事哦。
(在板书中的“刮胡子”“逗我玩”前面各加上“一边”)
你有同时做两件事的时候吗?
(学生尝试用“一边……一边……”说话)
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逗露西玩。
这不是很有趣吗?
可是露西怎么还说不开心啊?
(根据回答,相机板书:
以前)
总结:
想起以前爸爸逗她玩的情景,露西心里非常想念爸爸。
(板书:
想念)
读读这句话,读出露西的想念。
第三句:
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
读句子,拓展词语,识记“灯”。
见过台灯吗?
(出示图片)
拓展:
日光灯路灯红绿灯霓虹灯
联系生活,感受思念,读出思念。
以前台灯坏了,爸爸一下子就修好了,到了晚上,家里也是亮堂堂的。
想象一下,每天晚上,在亮亮的台灯下,露西和爸爸在干什么呢?
结合感受,读出思念。
第四句:
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读句子,回扣上文,理解“冷清”。
家里很冷清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没人逗她玩,台灯坏了没人修……
(五)带着体会,读好第一封信
1.读着读着,你感觉露西写信时的心情怎么样?
板贴不开心表情贴。
2.带着这样的表情,读出不开心的感觉。
(自己练习读,指名读,配乐齐读)
(六)积累短语,书写生字
1.复习、积累数量词短语。
一封信一些土豆一沓纸一支圆珠笔一束鲜花
2.书写两个量词:
封、支。
(1)试写生字。
(2)根据学生具体书写情况反馈。
封:
左边两个“土”,下面“土”的横改为提,“寸”的横要和左边第二横对齐。
支:
横不能太长,“又”的撇捺要舒展。
(3)再写一遍,同桌互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雪孩子 部编二上 语文 孩子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