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诊治的指南.docx
- 文档编号:8903028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9.19KB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诊治的指南.docx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诊治的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诊治的指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诊治的指南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诊治指南
膀胱过度活动症泛指逼尿肌功能异常所致的尿急、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
为尽快普与其诊疗技术,规X我国诊治工作,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专委会指派,由尿控学组组织,在第一版诊治指南〔20xxXX〕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于20xx5月进行了一次学组内讨论,根据讨论意见进行了修改,提出诊治指南如下:
一、定义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Bladder,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包括多种疾病,如女性尿道综合征、男性中青年不明原因尿频等〕,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以与其它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
尿急是指一种突发、强迫施行的排尿欲望,且很难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排尿;
急迫性尿失禁是指与尿急相伴随、或尿急后立即出现的非随意性漏尿;
尿频为一种主诉,指患者自觉每天排尿过于频繁。
在主观感觉的基础上,排尿次数达到:
日间≥8次,夜间≥2次时考虑为尿频。
夜尿指患者多于1次/夜以上的因排尿而苏醒的主诉。
与下尿路症候群〔LowerUrinaryTractSymptoms,LUTS〕的鉴别点在于:
OAB仅包含有储尿期症状,而LUTS既包括储尿期症状,也包括排尿期症状,如排尿困难。
二、分类
〔一〕膀胱活动过度症〔OAB〕:
无明显病因,如尿路感染,神经病变,膀胱局部病变等,病程半年以上者;
〔二〕伴OAB症状的其它疾病:
有明确病因,同时有上述OAB症状者;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伴有OAB症状的其它疾病则为多种疾病组成,如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等〔详见后述〕,将其与膀胱过度活动症一并纳入指南是出于以下考虑:
⑴症状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相同或相似。
⑵在缓解OAB症状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忽视后一类疾病的OAB症状治疗,或不适当的治疗均是有害的。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膀胱活动过度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主要有以下四种:
⑴逼尿肌不稳定:
指非神经源性病因所致的逼尿肌不稳定;⑵膀胱感觉功能异常:
膀胱初始尿意容量<100ml。
⑶尿道与盆底肌功能异常;⑷其它原因:
如精神行为异常,激素代谢失调等。
四、诊断:
〔一〕筛选性检查
指一般患者都应该完成的检查项目。
⒈病史:
⑴典型症状:
包括排尿日记评估,详见附2。
⑵相关症状:
排尿困难、尿失禁、性功能、排便状况等。
⑶相关病史:
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与治疗史;月经、生育、妇科疾病与治疗史;神经系统疾病与治疗史。
⒉体检:
⑴一般体格检查。
⑵特殊体格检查:
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⒊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尿培养、血生化、血清PSA〔男性40岁以上〕。
⒋泌尿外科特殊检查:
尿流率、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包括剩余尿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
指特殊患者应该选择性完成的检查项目。
⒈病原学检查:
疑有泌尿或生殖系统炎症者应进行尿液、前列腺液、尿道与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查。
⒉细胞学检查:
疑有尿路上皮肿瘤者进行尿液细胞学检查。
⒊KUB、IVU泌尿系内腔镜、CT或MRI检查:
怀疑泌尿系其他疾病者。
⒋尿动力学检查:
⑴目的:
进一步证实OAB,确定有无下尿路梗阻,评估逼尿肌功能。
⑵指征:
尿动力学检查并非常规检查项目,但在以下情况时应进行尿动力学检查:
尿流率减低或剩余尿增多;首选治疗失败或出现尿潴留;在任何侵袭性治疗前;对筛选检查中发现的下尿路功能障碍需进一步评估。
五、OAB诊治原则
⒈首选治疗:
⑴膀胱训练
1〕方法一:
延迟排尿,逐渐使每次排尿量大于300ml。
①适应症:
尿频、逼尿肌不稳定。
②禁忌症:
膀胱压增高〔40cmH2O〕。
③治疗原理:
重新学习和掌握控制排尿的技能;打断精神因素的恶性循环;降低膀胱的敏感性。
④要求:
切实按计划实施治疗。
⑤配合措施:
充分的思想工作;排尿日记;其它。
2〕方法二:
定时排尿
①适应证:
尿失禁严重的,且难以控制。
②禁忌证:
伴有严重尿频。
③目的:
提高生活质量。
3〕其它行为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训练、催眠疗法。
⑵抗药物治疗
1〕首选药物:
托特罗定〔Tolerodine〕
①优点:
为非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是对逼尿肌选择性作用最强的药物,且副作用和耐受性最好。
②问题:
器官选择性作用还有待研究;治疗机现不明。
2〕其它可选药物:
①其它M受体拮抗剂:
奥宁〔Oxibutlin〕、普鲁本辛等。
②镇静、抗焦虑药:
丙咪嗪、多虑平、安定等。
③Ca2+通道阻断剂:
异搏停、心痛定
④PGs合成抑制剂:
消炎痛。
⑤雌激素制剂:
疗效受到质疑。
3〕其它药物:
黄酮呱酯疗效不确切,中草药制剂尚缺乏可信的大宗试验报告。
⑶改变首选治疗的指征:
①无效。
②患者不能坚持治疗或要求更换治疗方法。
③出现不可耐受的副作用。
④可能出现不可逆的副作用。
⑤治疗过程中尿流率明显下降或剩余尿量明显增多。
⒉可选治疗
⑴膀胱灌注辣椒辣素:
辣椒辣素参与膀胱感觉传入,灌注后降低膀胱感觉传入,对严重的膀胱感觉到过敏者可试用。
⑵肉毒毒素多点注射膀胱逼尿肌:
对严重的逼尿肌不稳定有一定疗效。
⑶神经调节:
骶神经电调节治疗:
对部分顽固的尿频与急迫性尿失禁等患者有效。
⑷外科手术:
①手术指征:
应严格掌握,仅适用于严重低顺应性膀胱,膀胱容量过小,且危害上尿路功能,经其他治疗无效者。
②手术方法:
逼尿肌横断术,膀胱自体扩大术,肠道膀胱扩大术,尿流改道术。
⑸针灸治疗:
有资料显示,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穴针刺有助缓解症状。
血尿
病因症状
血尿就是小便小血。
尿血量多,肉眼可见者称肉眼血尿;需在显微镜下发现者,称
镜下血尿。
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除了泌尿系统病如泌尿道结石、肾结核、泌尿系
统肿瘤等外,尚有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此外尚可见于由于
剧烈运动、劳累后所引起的运动性血尿。
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排泄异常增多,是泌尿系统可能有严重疾病的讯号。
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或非离心尿液超过1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或12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50万,均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则称为血尿。
轻者仅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称为镜下血尿;重者外观呈洗肉水样或含有血凝块,称为肉眼血尿。
通常每升尿液中有1mL血液时即肉眼可见,尿呈红色或呈洗肉水样。
[血尿的原因]
血尿95%以上是由于泌尿系本身疾病所致,其中以肾小球疾病<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膜增殖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等>、肾囊肿、结石<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性疾病<结核、肾盂肾炎、膀胱尿道炎、前列腺炎>与肿瘤<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肿瘤>最为多见。
其他如凝血异常的疾病<特发性或药物性血小板减少、血友病、坏血病等>、全身性疾病<再障、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也可引起血尿。
尿液中带血即为血尿,又称尿血。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没有红细胞的。
医学上把病人尿液离心沉淀后,用显微镜来检查,如果每个高倍视野中有5个以上的红细胞,就叫血尿。
若是仅仅在显微镜下查出红细胞,而眼睛看不出来有血的尿,叫做镜下血尿;如果眼睛能看出尿呈"洗肉水样"或带血色,甚至尿中有血丝或血凝块,叫做肉眼血尿。
所以血尿并不是都能被眼睛发现的。
用眼睛能看出尿中有血,大约1000毫升尿褐衅鹇牖烊?
毫升血,这说明血尿较严重,应赶紧查明原因,积极治疗。
血尿的病因
血尿常常是由泌尿器官的疾病引起的。
人的尿液是在肾脏里生成的,经过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凡是这些器官有了病,发生出血,都可以引起血尿。
常见引起血尿的疾病有各种肾炎、泌尿系统感染、出血性膀胱炎、泌尿系结石、肾结核、肾肿瘤、肾与尿道损伤等等。
血尿是以上这些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二>血尿的鉴别诊断
当排尿开始为血尿,而后段尿液正常,一般多为尿道疾病;如排尿开始正常,快结束时出现血尿,多为膀胱炎和前列腺病;如果为"全程血尿",血色暗红,一般多为肾脏的疾病引起。
尿血很少出现休克的表现。
血尿常见于以下疾病:
1急性肾小球肾炎血尿伴尿少、蛋白尿、浮肿、高血压、发病前一周患扁桃体炎。
2肾盂肾炎、血尿伴尿痛、尿急、尿频、腰痛、发烧。
3泌尿系统结石特点是血尿伴肾绞痛,或有排尿中断、排尿困难、尿痛等症状。
4肾结核有血尿者占90%以上,特点是尿急、尿频、尿痛逐渐加重。
5肾与尿路损伤多有腰部或腹部外伤史,如挫伤、撞伤、摔伤等。
6过敏性紫癜这种病皮肤有出血点,胃肠道出血,关节痛。
皮肤有出血点2~4周后出现血尿。
7全身性疾病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症,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可引起血尿。
8药物性血尿有些药物对肾脏有损害,服用后可引起血尿。
如庆大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药物、卡那霉素等等。
9暂时性血尿饮水过少引起,增加饮水,稀释尿液后很快消失。
<三>救护措施
<1>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剧烈的活动。
必要时可服用苯巴比妥、安定等镇静安眠药。
<2>大量饮水,减少尿中盐类结晶,加快药物和结石排泄。
肾炎已发生浮肿者应少饮水。
<3>应用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K,还可合用维生素C。
<4>慎用导致血尿的药物,尤其是已经有肾脏病的人。
<5>血尿是由泌尿系感染引起,可口服和注射抗生素和尿路清洁剂,如氟哌酸、呋喃嘧啶、氨苄青霉素、青霉素、灭滴灵等药。
<6>泌尿系结石常有剧烈腹痛,可口服颠茄片、6542、阿托品以解痉止痛。
<7>血尿病因复杂,有的病情很严重,应尽早去医院检查确诊,进行彻底治疗。
肾结核和肾肿瘤在明确诊断后可做一侧肾脏切除手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血尿的原因
小便中的血液量超过正常量叫血尿。
如果在1000毫升尿有1毫升烟,肉眼看起来小便呈血样或洗肉水样,这就称为肉眼血尿。
在尿液常规检查时,如在显微镜下一个高倍视野中红细胞超过5个,或12小时尿爱迪计数红细胞超过100万,而肉眼不能觉察者称为显微镜下血尿。
发现红色尿后,家长不要惊慌失措,首先要分清是真性血尿还是假性血尿。
有些药物可以引起红色尿、如氨基比林、苯妥黄钠、利福平、酚红等;需与真性血尿区别。
引起血尿的原因有许多,大致包括以下情况;
1、泌尿系统疾病如各种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病毒性肾炎、遗传肾炎、紫癜性肾炎〕,结石〔肾、膀胱、尿道〕,心与肾结核、各种先天畸形、外伤、肿瘤等。
2、全身性病症如出血性疾病、白血病心力衰竭、败血症、维生素C与K缺乏、高钙尿症、新生儿出症等。
3、物理化学因素如食物过敏、放射线照射、药物、毒物、运动后等。
为了明确病因,确定血尿发生的部位十分重要,尿三杯试验可以了解血尿的来源,方法十分简单。
取3只杯子,在一次小便中,第一杯取前段尿,第二杯取中段尿,第三杯取后段尿。
如第一杯为血尿表示血来自尿道;第三杯血尿为终未血尿,病变多在膀胱或后尿道;第一杯、第二杯、第三杯均呈血色即全程血尿,提示病变在肾脏或在膀胱以上的泌尿道。
要明确血尿是由哪种疾病引起的,还是根据症状和体体征,进行各种体验、X线与CT检查,甚至肾脏的活组织穿剌检查才能确诊。
血尿与膀胱肿瘤申文江教授
最近公布的全国肿瘤调查表明,膀胱肿瘤发病率、残废率明显增加,膀胱肿瘤已跻身于全国十大肿瘤之榜。
血尿是膀胱癌不容忽视的危险信号。
肉眼可见的血尿发生原因可能很多,但90%以上是泌尿器官的疾病,而且首先应当想到尿路肿瘤,如膀胱肿瘤、肾肿瘤、肾盂和输尿管肿瘤、尿道肿瘤、男性前列腺肿瘤等。
肉眼血尿是指排出的尿为鲜红或粉红的血色,有时甚至带有小的凝血块,肉眼可见的血尿中大约10%—15%是恶性肿瘤。
随着年龄增长,患尿路恶性肿瘤时的肉眼血尿发生率增加,40岁以下的肉眼血尿中,1/10是恶性肿瘤;50—59岁则有1/4为癌;60—69岁有1/3以上是癌;70岁以上70%是癌。
中老年人发生血尿必须认真对待。
在发生肉眼可见的血尿之前,可能有肉眼看不见,只能在显微镜下才看得见的血尿,只有在体检时化验尿才能发现。
肉眼血尿是膀胱癌最早和最普通的症状。
血尿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是无痛性,病人可以有明显的血尿,却无任何疼痛;第二是间歇发生血尿,肿瘤部位的血管破裂,出现溃疡、坏死,引起血管损伤发生血尿,出现凝血后而止血,再破坏后重复出血。
膀胱癌病人从首次肉眼血尿到再次肉眼血尿,不少病人间隔半年到一年。
用抗生素和止血药治疗,可以暂时中止血尿,但决不可因此而掉以轻心,否则会延误诊断与治疗。
肉眼血尿的严重程度与膀胱肿瘤的大小、多少、恶性程度有一定关系,但不见得成正比,不能用肉眼血尿的严重程度估计膀胱肿瘤的病期。
发生肉眼血尿,哪怕只有一次,也应详细检查。
早期膀胱肿瘤很少有尿路剌激症状,如果膀胱肿瘤发生感染,或是肿瘤长在膀胱的下部,可能较早期就出现尿急、尿频、排尿疼痛、排尿困难等尿路剌激症状。
膀胱癌患者大都在50岁以上,3/4是男性患者,而且绝大部分是吸烟者。
发生肉眼血尿应当检查尿中有无癌细胞,还要做膀胱镜,尿路造影等项检查,必要时可以做CT、核磁共振、B超等检查。
如何确定血尿的来源?
发现血尿时首先应确定是否为真性血尿,即排除某些原因引起的假性血尿和红颜色尿,前者如由于月经、痔出血或尿道口附近疾患产生出血混到尿液中所致;后者如接触某些颜料或内服利福平等药物以与某些毒物<酚、一氧化碳、氯仿、蛇毒>、药物<磺胺、奎宁>,挤压伤、烧伤、疟疾、错型输血等原因所致的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
而一过性血尿可由花粉、化学物质或药物过敏引起,月经期、剧烈运动后、病毒感染亦可发生,一般无重要意义,当排除上述各种情况,并作多次检查均为血尿时才应重视,通过病史、体检、化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作出诊断。
确定了为真性血尿后,应进行血尿的定位诊断,区分血尿来自肾实质还是来自尿路:
①如在尿沉渣中发现管型,特别是红细胞管型,表示出血来自肾实质;②血尿伴有较严重的蛋白尿几乎都是肾小球性血尿的征象;③如尿中能发现含有免疫球蛋白的管型则多为肾实质性出血;④肾小球疾患导致的血尿,其红细胞绝大部分是畸形的,其形态各异,大小明显差异,而非肾小球性血尿,其红细胞绝大多数大小正常,仅少部分为畸形红细胞。
非肾小球性血尿的病因十分复杂,应特别警惕泌尿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
两类血尿对症治疗原则也是相反的,肾小球性血尿常须抗凝、抗栓、抗血小板聚集或活血化瘀治疗,而非肾小球性血尿常须应用止血疗法。
血尿的临床表现
1.尿颜色的改变血尿的主要表现是尿颜色的改变,除镜下,血尿其颜色正常外,肉眼血尿根据出血量多少而尿呈不同颜色。
尿呈淡红色像洗肉水样,提示每升尿含血量超过1ml。
出血严重时尿可呈血状。
肾脏出血时,尿与血混合均匀,尿呈暗红色;膀胱或前列腺出血尿色鲜红,有时有血凝块。
但红色尿不一定是血尿,需仔细辩别。
如尿呈暗红色或酱油色,不混浊无沉淀,镜检无或仅有少量红细胞,见于血红蛋白尿;棕红色或葡萄酒色,不浑浊,镜检无红细胞见于卟啉尿;服用某些药物如大黄,利福平,氨基比林,或进食某些红色蔬菜也可排红色尿,但镜检无红细胞。
2.分段尿异常将全程尿分段观察颜色如尿三杯试验,用三个清洁玻璃杯分别留起始段,中段和终末段尿观察,如起始段血尿提示病变在尿道;终末段血尿提示病变在膀胱颈部,三角区域或后尿道的前列腺和精囊腺;三段尿均呈红色即全程血尿,提示血尿来于肾脏或输尿管。
3.镜下血尿尿颜色正常,但显微镜检查可确定血尿,并可判断是肾性或肾后性血尿。
镜下红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为肾小球血尿,见于肾小球肾炎。
因红细胞从肾小球基底膜漏出,通过具有不同渗透梯度的肾小管时,化学和作用使红细胞膜受损,血红蛋白溢出而变形。
如镜下红细胞形态单一,与外周血近似,为均一型血尿。
提示血尿来源肾后,见于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和前列腺病变。
4.症状性血尿血尿的同时患者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
而以泌尿系统症状为主。
如伴有肾区钝痛或绞痛提示病变在肾脏。
膀胱和尿道病变则常有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
5.无症状性血尿部分患者血尿既无泌尿道症状也无全身症状,见于某些疾病的早期,如肾结核,肾癌或膀胱癌早期。
检查项目目前常用方法有:
①尿沉渣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若以异形红细胞为主〔>60%〕,则提示为肾小球性血尿;有人认为尿中红细胞呈砚圈状〔G1细胞〕数量达5%时,即有诊断意义。
以均一形为主者,则提示非肾小球性血尿,血尿来源于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多见于泌尿道感染、结石、结核、肿瘤、创伤等。
影响尿红细胞形态的因素有:
年龄、尿比重、尿PH、利尿剂的应用、泌尿系感染、肉眼血尿发作等。
②尿中红细胞平均体积测定:
若>72fl且呈小细胞分布,则说明血尿来源于肾小球,此法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6%,且可克服检测者主观的误差。
③尿沉渣检查:
见到红细胞管型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表明血尿为肾实质性。
若镜下血尿时,尿蛋白定量>500毫克/24小时;肉眼血尿时,尿蛋白>990毫克/24小时,或>660毫克/升,则多提示肾小球疾病。
④尿红细胞电泳:
肾小球性者为20.64±1.72秒,非肾小球性者为27.27±1.66秒。
⑤尿中免疫球蛋白的颗粒管型:
如尿中能发现含IgG、T-H蛋白的管型,则多为肾实质出血,主要为肾小球肾炎,部分为间质型肾炎。
血尿的治疗
血尿的病因复杂,有的病情很严重,故应尽早去医院检查确诊,进行彻底治疗。
肾结核和肾肿瘤在明确诊断后,可做一侧肾脏切除手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首先要针对病因治疗。
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剧烈的活动。
必要时可服用苯巴比妥、安定等镇静安眠药。
<2>大量饮水,减少尿中盐类结晶,加快药物和结石排泄。
肾炎已发生浮肿者,应少饮水。
<3>应用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K,还可合用维生素C。
<4>慎用导致血尿的药物,尤其是已经有肾脏病的人。
<5>血尿是由泌尿系感染引起者,可口服和注射抗生素,如氟哌酸、呋喃嘧啶、氨苄青霉素、青霉素、灭滴灵等药。
<6>泌尿系结石常有剧烈腹痛,可口服颠茄片、654-2、阿托品以解痉止痛。
前列腺增生很少在50岁以前出现症状,但绝大多数的病人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出现各种症状,常见的有:
前列腺增生的症状以与体征
〔1〕早期由于前列腺增生刺激以至压迫了后尿道和膀胱颈,引起尿频、尿急等〔患者如在此阶段治疗,效果极佳〕。
〔2〕有尿急,但不能迅速排出,排尿不如以前通畅、时间长、有尿不尽感,尿排困难等表现。
〔3〕小便失禁,特别是在睡眠中遗尿。
〔4〕粘膜面血管扩X甚至破裂,发生出血,表现为血尿。
〔5〕急性尿潴留,即因引酒、受凉、劳累、房事、憋尿等使前列腺与膀胱颈部突然充血、水肿造成急性梗阻而不能自行排尿。
〔6〕长期膀胱颈部梗阻易造成急性尿路感染,使上述症状加重。
〔7〕肾积水、肾功能不全、临床上出现氮质血症,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贫血等。
〔8〕其他方面,少数病人可发生膀胱结石,出现排尿中断现象。
也有少数人出现性欲亢进,有时则出现阴茎频繁勃起,但无性的欲望。
夜尿频影响休息和精神过度紧X可引起血压升高等症状。
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患者与早确诊,争取最好的治疗时机,以免延误病情。
前列腺增生症诊断
诊断前列腺增生主要依靠病史、症状、直肠指诊与前列腺B超。
<1>患者多为50岁以上的男性。
<2>出现尿路梗阻症状,早期表现为尿频、夜尿次数增加,继而出现排尿等待、排尿无力、尿线变细或中断,严重时可出现急性尿潴留和充溢性尿失禁。
<3>肛门指诊,前列腺体积增大,质地变硬,中央沟变浅或消失。
肛门指诊是诊断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检查手段,几乎每个以排尿困难为主诉的男性就诊病人,医生都会给他做肛门指检。
肛门指检可以对前列腺的大小、突入直肠的程度、中央沟是否存在以与前列腺之硬度、有无压痛、是否存在结节、腺体是否固定等做客观的了解,使医生取得第一手临床资料,有助于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和与其它疾病的鉴别。
<4>残余尿出现,并随病情变化而增加。
残余尿测定做为诊断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对判断梗阻程度之轻重和了解膀胱功能有重要意义,也是决定手术治疗适应症的指征之一。
正常膀胱残余尿应少于10毫升,当前列腺肥大时,膀胱颈部隆起突入膀胱,前列腺部尿道受压而变得非常狭窄,故每次排尿时膀胱内尿液不能完全排出而残留于膀胱内。
一般把残余尿超过60毫升做为手术的指征之一。
同时残余尿测定也是判断保守治疗效果的重要指征,如治疗后残余尿量明显减少,说明膀胱颈部梗阻得到改善,治疗有效。
残余尿测定方法有以下三种:
①导尿法 于自行排尿后,立即插入导尿管或膀胱镜,收集膀胱内尿液,测定其容量即为膀胱残余尿量。
②超声测定法 利用B超测定残余尿量,本方法简单易行,无损伤,病人无痛苦,但准确性差。
③静脉尿路造影法 在作静脉尿路造影后让患者排尿后再摄一X膀胱片,通过膀胱内残余造影剂多少来判断残余尿量。
<5>前列腺B超检查显示,前列腺体积增大,密度均匀。
<6>尿流图呈多波形或低平曲线。
前列腺增生患者要作尿流率检查。
尿流率简单地说,是指在一次排尿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排出的尿量,从尿流率的变化能间接测知下尿路的功能。
前列腺增生主要以下尿路、膀胱颈部梗阻为主要病理改变,前列腺增生症可以影响尿流量,从而在尿流曲线上反映出来。
在测定尿流率的同时,还可作肌电测定、膀胱压力测定、尿道阻力测定等同步检查,这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流率曲线的主要特征是梗阻,最大尿流率与平均尿流率均比正常低,排尿时间延长。
尿流图形亦有一定诊断价值,轻度增生图形可正常,中度增生尿流曲线呈多波形,重度增生表现为低平曲线。
尿流率测定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有以下两点意义:
对早期前列腺增生患者有帮助诊断的价值;术后尿流曲线可帮助判断手术疗效。
<7>膀胱镜与尿道镜检查可见前列腺增生。
<8>经会阴或直肠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可见纤维组织、平滑肌与腺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
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
前列腺增生症的症状是随着病理改变而逐渐出现。
早期因膀胱代偿而症状不明显,因而患者常不能准确地回忆起病程的长短,随着病情加重而出现各种症状。
1.尿频、尿急:
早期最常见的症状是尿频,且逐渐加重,尤其是夜尿次数增多。
引起尿频的原因是由于膀胱颈部充血导致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后期是由于增生前列腺引起尿道梗阻,使膀胱内残余尿增多而膀胱的有效容量减少所致。
2.进性排尿困难:
主要表现为起尿缓慢、排尿费力,射尿无力,尿线细小,尿流滴沥,分段排尿与排尿不尽等。
3.尿失禁:
晚期前列腺增生症致膀胱代偿功能衰竭而扩大,膀胱残余尿量不断增加。
当膀胱内积存大量残余尿时,由于膀胱过度膨胀,膀胱内压力增高至超过尿道阻力后尿液可随时自行溢出,称充盈性尿失禁、夜间熟睡时,盆底肌肉松驰,更易使尿液自行流出而发生遗尿。
4.急性尿潴留:
在排尿困难的基础上,如有受凉、饮酒、劳累等诱因而引起腺体与膀胱颈部充血水肿时,即可发生急性尿潴留。
患者膀胱极度膨胀,疼痛,尿意频繁,辗转不安、难以入眠。
5.血尿:
前列腺增生组织表面常有静脉血管扩X充血,破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膀胱 过度 活动 临床 诊治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