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总结.docx
- 文档编号:8902670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0.82KB
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总结.docx
《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总结
《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大气污染:
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SO2、NOx、HC、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2.水体自净:
水体受到废水污染后,逐渐从不洁变清的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3.逆温: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
4.生物入侵:
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5.大气二次污染物:
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6、水体富营养化:
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7.半衰期:
是指某种特定物质的浓度经过某种反应降低到剩下初始时一半所消耗的时间。
8.废物资源化:
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9.环境科学:
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
10.环境保护:
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运行的总称。
11、大气环境容量:
是指大气在一定环境功能条件下,大气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12、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
是指一定区域内自然状态下未受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重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
13、环境规划:
是人们为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而对自身的开发活动和对环境的影响所做的合理安排。
14、土壤污染:
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质量的下降,这种现象叫土壤污染。
15、环境问题:
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16、环境影响评价:
是指人类进行某项重大活动(包括开发建设、规划、政策、立法)之前,采用评价方法预测该项活动可能带给环境的影响。
17、危险废物:
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或其他对动植物和环境有害特性的废物。
18、水体污染:
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
19.土壤净化:
土壤净化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自身的(吸附、分解、迁移、转化)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毒性、活性降低的过程。
20.环境背景值:
环境中的诸因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人体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21.人口环境容量:
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目前国内外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方法。
2.水体污染的人为源按人类活动方式可分为(工业)、(农业)和(生活) 污染源。
3.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分为自然源与人为源,人为源又分为(移动源)和(静止源)。
4.反映水质有机污染的主要化学指标为(CODcr)和(BOD5)。
5.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地理因素包括(山谷风)和(海陆风)。
6.水体中某些藻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氮、磷过剩)会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这种现象若发生在淡水中称(水华 ),若发生在海洋中则称为( 赤潮 )。
7、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主要是小于10微米的微粒。
8、环境影响评价与清洁生产的共同目标是对环境的污染预防。
9、大气圈一般分为5层,其中大气污染主要发生在对流层。
10、大气污染源按排放空间高度可分为:
高架源和低架源。
11、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水旱轮作的方式达到控制某些重金属污染的目的,这种水旱轮作实质上是改变了土壤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
12、废物综合处理系统可分为焚烧型、熔融型及资源化型三类。
13、1992年6月3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充分了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
1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15.水体富营养化的判断指标一般包括氮、磷浓度、叶绿素α含量、
湖水透明度和溶解氧等项。
16.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多样性。
17.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工业生产、燃烧排放有毒气体和热带森林、温带植被破坏。
18.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速度取决于农药本身的溶解度、蒸汽压和近地表的空气层扩散速度。
三.判断题
1、作物对镉的吸收,随土壤pH值的增高而降低。
(√)
2、土壤空气的主要成分同大气一样,为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及水汽等。
(√)
3、我国的大气污染类型属于氧化型污染。
(×)
4、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依据地面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六类。
(×)
5、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
(×)
四、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大气还原型污染经常发生在(D)情况下。
A、高温、高湿B、低温、低湿
C、高温、低湿D、低温、高湿
2.下列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B)。
A.海啸B.全球温室效应C.火山喷发
D.地方缺碘性甲状腺肿E.水旱灾害
3.以保障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规定大气环境中某些主要污染物
最高允许浓度的大气标准为(A)。
A.大气环境质量标准B.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污染控制技术标准D.大气警报标准
4.震惊世界的日本骨痛病是由于人食用了富集(C)的食物而引起的病变。
A.铅B.甲基汞C.镉D.铬
5.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分一、二、三级处理,其中三级处理的目的是为了(D)。
A.去除有机物B.去除无机物
C.去除颗粒物D.去除氮、磷
6.震惊世界的日本骨痛病是由于人食用了富集重金属(B)的食物而引起的病变。
A.铅B.镉C.甲基汞D.铬 E.铜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按其化学特性大气污染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发生的天气条件是什么?
①还原型(煤炭型):
主要污染物:
SO2、CO和颗粒物,在低温、高湿、阴天、小风、逆温情况下,在当地地形条件的影响下,污染物被封盖在城市上空,造成对人体健康极大的危害,致使上千人死亡。
类似这样的事件发生过多起,最典型的当属1952年12月发生在英国首都伦敦的SO2烟雾中毒事件。
②氧化型(汽车尾气型):
污染物主要来自于汽车排气、燃油锅炉以及石油化工生产。
一次污染物主要为NOx和HC、生成的二次污染物为O3、醛类、酮类、过氧乙酰硝酸脂。
发生在光照强烈的热带、亚热带(副热带高压控制区)、8~9月中午或午后阳光强烈时。
最典型的当属1965年前后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2.食品污染的途径和类别有哪些?
(1)污染途径:
①作为食品原料的动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环境污染物质进入其内部并积累起来;
②食品在加工、包装、贮运、销售和烹调过程中,受到污染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的玷污。
(2)类别:
①生物性污染;②化学性污染;
3.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危害?
(1)污染水体:
进入水体的途径:
垃圾、废渣随雨水径流而进入地面水体;垃圾、废渣中的渗漏水,通过土壤进入地下水体;细颗粒的垃圾、废渣还能随风飘扬落入地面水体,有些城市竟将垃圾、废渣直接倒入湖泊、河流或海洋造成更严重的污染,引起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2)污染大气:
进入途径:
某些有机物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发生恶臭;细颗粒的废弃物、运输和处理废渣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都可随风飘散;工业废弃物煤矸石含硫量达1.5%时会自燃,达3%以上就会发火,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
(3)占用土地:
固体废物不加利用时,需占地堆放。
堆积量越大,占地也越多。
据估算,每堆积1万吨废物,占地约需1亩。
(4)污染土壤:
工业废渣及污泥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医院、屠宰厂矿废弃物中的病原菌因废物堆放而带入土壤,使土壤遭受污染;在被污染的土壤上种植农作物,不但使土壤肥力下降,而且使作物富集有毒物质,然后通过食物影响人的健康。
(5)传播疾病:
不少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含有毒有害物质以及病原体,除通过水、气的媒介传播外,还通过生物来传播。
目前我国90%以上的粪便、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倾倒,而且医院、传染病院的粪便、垃圾也混入普通粪便、垃圾之中,广泛传播肝炎、肠炎、痢疾以及各种蠕虫病(寄生虫病)等。
4、简述水危机产生的原因。
(1)自然条件影响(1.5分)
(2)城市与工业区集中发展(1.5分)
(3)水体的污染(1.5分)
(4)用水浪费和盲目开采(1.5分)
5、简述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1)有些农药不仅对害虫有杀伤毒害作用,同时对益虫益鸟也有杀伤作用,因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2分)
(2)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使农药在环境中逐渐积累,尤其是在土壤环境中,产生了农药污染环境问题;(2分)
(3)长期使用同类型农药,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因而增加了农药的用量和防治次数,也大大增加了防治费用和成本。
(2分)
6、简述防治酸雨的综合对策。
(1)使用低硫燃料和改进燃烧装置(1.5分)
(2)烟道气脱硫脱氮(1.5分)
(3)控制汽车尾气排放(1.5分)
(4)能源的转化及燃料的代换(1.5分)
7、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2分)
(2)持续性原则(2分)
(3)共同性原则(2分)
8、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主要有哪些?
(1)减少耗水量(1.5分);
(2)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1.5分);
(3)调整工业布局(1.5分);
(4)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1.5分)。
9、为什么水体具有自净功能?
A.污染物在水体中扩散
(1)推流迁移
(2)分散作用(3)污染物的衰减和转化。
降低了污染物的浓度
B.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转化
(1)水体中耗养有机物降解
(2)水体富营养化(3)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C.水体在环境中的循环作用
10、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或红潮。
在湖泊叫做水华。
水体富营养化目前一般采用的指标是:
水体中氮含量超过0.2-0.3ppm,生化需氧量大于10ppm,磷含量大于0.01-0.02ppm,pH值7-9的淡水中细菌总数每毫升超过10万个,表征藻类数量的叶绿素-a含量大于10μg/L。
11、废水的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废水处理的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废水中污染物的性质、组成、状态及对水质的要求。
一般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三大类。
物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处理、分离和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化学作用处理回收可溶性废物或胶状物质;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处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根据城市废水处理的步骤可以划分为
一级处理(机械处理);二级处理:
(主体工艺为生化处理);三级处理:
(控制富营养化和重新回用)
12、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和对策?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
(1)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的排放
(2)加强土壤污灌区的监测和管理
(3)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4)增加土壤容量和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1)施加抑制剂;
(2)控制土壤氧化-还原状况;(3)改变耕作制度;(4)客土深翻;(5)制定农药的容许残留量
13、土壤的净化过程?
土壤自净作用:
土壤对进入环境的污染物通过复杂多样的物理过程、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使其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者消失的性能。
14固体废物的分类、处理与处置办法?
固体废物(solidwaste)亦称废物,一般指人类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以及生活等过程提取目的组分之后,废弃去的固态或泥浆状物质。
分类
按化学性质分:
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按危害状况分:
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
按来源分(欧美):
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
按固体废物的管理需要(我国)分:
工矿业固体废物、有害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
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有:
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热处理。
物理处理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等。
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和化学溶出等。
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兼性厌氧处理。
热处理方法包括焚化、热解、湿式氧化以及焙烧、烧结等。
固体废物处置技术有:
固体废物处置方法包括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两大类。
海洋处置海洋处置主要分为海洋倾倒与远洋焚烧两种方法。
15.什么叫农药残留量?
简述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径。
农药残留量指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径①包括光化学降解、②化学降解和③微生物降解。
光化学降解包括光分解、光氧化、光水解和光异构化;化学降解主要是水解和氧化;微生物降解包括脱氯作用、氧化还原作用、脱烷基作用、水解和环裂解作用。
16.什么是逆温?
简述辐射逆温的产生和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逆温指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的现象。
晴空少云夜间,当风速较少时,地面因强烈的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近地面气层冷却最强烈,较高气层冷却较慢,形成自地面向上渐发展的逆温层,称为辐射逆温。
据大气稳定度的分析,当发生等温或逆温时,大气是稳定的,所以逆温的存在,大大阻碍了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的污染气流不能穿过逆温层而积聚在它下面,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
17.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有机污染物分为易降解与难降解的有机物,易降解有机物进入水体后,可发生生物降解,规律是:
首先在细胞膜外发生水解,然后在细胞内部继续水解和氧化。
降解的后期产物是生成各种有机酸,在有氧条件下继续分解,最终产物是CO2、H2O及NO3等;在缺氧条件下则进行反消化、酸性发酵等过程,最终产物除CO2和H2O外还有NO3、有机酸、醇等。
如淀粉或蛋白质,这样会使水质恶化有机物。
难降解的有机物进入水体后,可能被吸附在水中的颗粒物上沉到底泥中,在适当的条件下又被释放到水体中而使水质恶化。
18.简述固体废弃物的分类及其特点
①矿业固体废物;特点:
废物量大、危害程度较小,分散;
②工业固体废物;特点:
数量庞大、污染严重、成分复杂、处理困难;
③农业废物;特点:
a.N、P含量高,易引起水质变化;b.可利用性较大;
④放射性废物;特点:
有潜伏的”三致”效应;
⑤城市垃圾;特点:
a.数量剧增,b.成分变化。
19简述臭氧层空洞的形成原因和对人类的影响?
引起臭氧层破坏的主要气体是CFC、NOx等,因为这些气体可以在平流层中光解出氯原子,氯原子可使O3分解为O和O2而遭到破坏,氯原子还可还原,一个氯原子可破坏十万个臭氧分子。
CFCs在大气中的存活时间又很长,因此,引起臭氧层的破坏。
破坏机理:
以氯氟甲烷气体为例:
CFCL3+hvCFCL2+CLCFCL2+hvCFCL+CLCL+O3CLO+O2
CLO+OCL+O2O3+O2O2
臭氧层破坏可使人类患病,如皮肤癌,白内障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另外,破坏生态系统,对水生生物有害,使植物生长缓慢等;使建筑物老化等。
六.论述题
1、阐述如何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1分)
(2)选择有利污染物扩散的排放方式(1分)
(3)区域集中供暖、供热(1分)
(4)改变燃料构成(1分)
(5)绿化造林(1分)
(6)大气污染控制技术(1分)
2、试结合我国能源的现状,阐述解决我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途径。
(1)提高能源利用率(2分)
(2)形成合理的能源结构(2分)
(3)改革城乡能源政策(2分)
3从湖泊富营养化的形成来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的异同点,并阐述其
特点和危害
湖泊富营养化是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一般发生在湖泊、江河、海湾等缓流水体中。
其成因分为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来源于降雨、土壤淋溶和动植物死亡后的尸体腐化等;人为原因来源于城市生活污水带来大量N、P(含磷洗涤剂);农村施用的化肥、牲畜粪便,经面源污染而进入。
共同点:
都是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不同点:
自然原因形成时间缓慢,人为原因形成时间迅速。
特征
①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
②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减少,个体迅速增加;
③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红、棕、乳白等颜色,海水中出现叫“赤湖”、淡水中称“水华”。
危害
①DO降低,使鱼类难以生存;
②藻类种类减少,危及鱼类生存。
因有些藻类有胶质膜,有的甚至有毒,不能成为良好的饵料;
③危害水源,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畜都有害;
④加速湖泊老化过程。
4.试述大气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特征、形成机理和条件
含有NOX和烃类大气,在阳光的紫外线(290~430nm)照射下,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叫光化学烟雾。
(1)NO向NO2转化是产生“烟雾”的关键
大气中一旦出现NO2,在光化学作用下,NO2会直接化合为O3,大气中NO、NO2和O3间发生循环反应:
NO2+hvNO+O*O*+O2+MO3+M(M为吸收能量的分子,如催化剂等,可吸收能量却不使自身反应)O3+NONO2+O2如仅发生上述光化学反应,不致产生光化学烟雾。
(2)碳氢化合物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
研究表明:
当污染大气中有HC存在时,就破坏了NOX光分解的均衡,因生成的氧原子O、O3和NO2均可与HC反应,使污染大气中NO快速地向NO2转化,因而,不需消耗NO2就可使O3的浓度大大增加而积累,并生成一系列带有氧化性、刺激性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R+R2–RO2RCO+O2–RC(O)O2RH+OHR+H2ORCHO+OHRCO+H2O
RCHO+hvRO2+HO2+CORC(O)O2+NO+O2NO2+RO2+CO2
RO2+NO+O2NO2+HO2+RCHOHO2+NONO2+OHOH+NO2HNO3
RC(O)O2+NO2RC(O)O2NO2(PAN)
也可以讲: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过程是由一系列复杂的链式反应组成的。
关键的反应类型是:
①NO2光解导致O3的生成;②有机HC化合物的光解或与OH基作用,氧化作用生成了活性的自由基,尤其是HO2、RO2、RC(O)O2等过氧自由基;③自由基引起了NO向NO2的快速转化,同时形成一系列HC化合物(醛、酮等)及含N的二次污染物(如过氧乙酰硝酸脂(PAN)、HNO3等),也就是说,HC化合物如RH(烷)或RCHO(醛)进入大气生成自由基R或RCO(酰基)后,在它的寿命期内可以使许多分子的NO转化成NO2,即可参加许多个基传递反应。
而其中NO2既起到了链式反应的引发作用,又起到链的终止作用,自由基与NO2反应生成稳定的有机酸脂类产物,如PAN、HNO3等,最终产物的混合物为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条件:
(1)地理条件:
当天气晴朗,高温低温,有逆温而风力不大时,有利于污染物在地面附近的聚积,易生成光化学烟雾。
因此,付热带高压控制区的夏季和早秋季节最容易发生光化学烟雾。
(2)污染源条件:
以石油为燃料的工厂排气、汽车排气等污染源是烟雾形成的前提条件。
因为烟雾的形成是和大气中的NO2、HC等污染物的存在分不开的。
5结合我国人口发展或资源环境破坏的问题,阐述你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
定义:
人类有能力使发展的持续进行,既保证使之满足当前的需要而又不危机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内涵:
经济的持续:
鼓励经济的增长,不仅重视数量且改善质量;
生态的持续:
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开发应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社会的持续:
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协调。
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1)人口众多,给环境的压力大;
(2)燃料以煤为主,污染严重;(3)中、小型企业多,污染重;
(4)环保投资少,技术落后;(5)环境意识不强,素质差。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中,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应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环境意识;
(2)实施一系列持续发展政策;
(3)控制人口、坚持发展工业、农业中的环境保护;(4)解决好能源问题及环境保护;
(5)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什么?
通过学习本课,以你身边的或家乡的某一环境问题为例,谈谈你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和建议。
可持续发展: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威胁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即人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使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得到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公平性原则(Fairness)
代内公平:
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的生活的愿望;代际公平:
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
(2)持续性原则(Sustainability)
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原则(Common)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就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6.举例说明水体富营养化的定义、成因、特征和危害。
(1)定义:
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一般发生在湖泊、河口和海湾等缓流水体中。
(2)成因:
①天然来源:
天然湖泊的形成过程是由贫营养型逐渐演变为富营养型的.营养物质的来源:
a.降雨中带来的;b.土壤淋溶和流失;c.水体中动植物死亡后的释放.②人为来源: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水体,加速了湖泊演化的过程,其来源:
a.城市生活污水带来大量N、P;b.农村施用的化肥、牲畜粪便,经面源污染而进入湖泊。
(3)特征①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
②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减少,个体迅速增加;
③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红、棕、乳白等颜色,海水中出现叫“赤湖”、淡水中称“水华”。
4)危害
①DO降低,使鱼类难以生存。
②藻类种类减少,危及鱼类生存。
因有些藻类有胶质膜,有的甚至有毒,不能成为良好的饵料③危害水源,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畜都有害。
④加快湖泊老化的进程。
7.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包括几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何在,如何保护?
(1)生物多样性定义:
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2)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3)生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学 概论 复习资料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