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学案答案不全.docx
- 文档编号:8901554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124.64KB
北京顺义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学案答案不全.docx
《北京顺义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学案答案不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顺义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学案答案不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顺义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学案答案不全
2018年北京顺义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学案答案不全)
知识点:
1、平衡状态
(1)定义:
(2)平衡状态的特征
(3)平衡状态的判定
2、用化学平衡理论解释下列化学问题:
(1):
实验室制备氯气时候,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用平衡理论解释原因。
(2)为什么将浓氨水滴入到固体氢氧化钠中可以产生氨气,用平衡理论解释原因。
(3):
在厨房中用碳酸钠做洗涤剂时候,为什么用热水去除油污效果更好,用平衡理论解释原因。
(4):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为什么要加热,用平衡理论解释原因。
(5):
实验室配制氯化铁溶液时,为什么要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用平衡理论解释原因。
(6)向氯化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氯化铁溶液,又有红褐色沉淀产生,用平衡理论解释原因。
(7)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危害很大,不好去除,可以将锅炉先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浸泡,用平衡理论解释原因。
(8)向重铬酸钾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颜色变深,用平衡理论解释原因。
(9)氯化铁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红色变浅,用平衡理论解释原因。
(10)常温下0.1mol/LNaHSO3溶液pH=6,用平衡理论解释原因。
3:
平衡常数:
(1)定义:
(2)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
(3)表达式: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
mA(g)+nB(g)
pC(g)+qD(g),其中m、n、p、q分别表示化学方程式中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公式可以表示为:
各物质的浓度一定是平衡时的浓度,而不是其他时刻的.
(4)、关于平衡常数的书写规则:
①在进行K值的计算时,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1”。
例如:
Fe3O4(s)+4H2(g)
3Fe(s)+4H2O(g),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
②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当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量数增倍或减倍时,化学平衡常数也。
(5)平衡常数的意义和用途:
①平衡常数的意义:
②利用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反应吸热或放热:
③利用K值可判断某状态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例如,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平衡常数为K。
若某时刻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如下:
,则有以下结论:
Qc=K,V(正)=V(逆),可逆反应处于;
Qc<K,V(正)>V(逆),可逆反应向;
Qc>K,V(正)<V(逆),可逆反应向。
4、两个重要的模型:
强化训练:
1、反应3Fe(s)+4H2O(g)
Fe3O4(s)+4H2(g)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条件下进行。
下列叙述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B、v(H2O)=v(H2)C、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D、反应不再进行
2、对于以下反应:
A(s)+3B(g)
2C(g)+D(g),在一定温度、压强下,在一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就可确定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B.B的生成速率和D的消耗速率之比为3∶1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D.B、C、D的分子数之比为3∶2∶1
3、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X和Y各4mol,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2X(g)+2Y(g)Z(g)+2W(g)△H<0,反应进行到5s时测得X的转化率为25%,10s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Z的浓度为0.5mol/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s内平均反应速率为υ(Y)=0.2mol/(L·s)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为0.5
C.保持容积体积不变,向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D.升高温度,当测得容器中密度不变时,表示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4、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g)+3H2(g)
2NH3(g)△H=-92.4kJ/mol。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N2
H2
NH3
①
1
3
0
放出热量akJ
②
2
3
0
放出热量bkJ
③
2
6
0
放出热量ckJ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出热量关系:
a
③>①>②
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
①>③D.N2的转化率:
②>①>③
5、室温下,分别用0.1mol·L-1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A.向NaHCO3溶液中通CO2至pH=7:
c(Na+)=c(HCO32—)+2c(CO32—)
B.向CH3COONa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
c(Na+)=c(Cl
)
C.向NaHSO4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Ba(OH)2溶液:
pH=13
D.向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增大
6、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可用如下反应:
CH4(g)+2NO2(g)
N2(g)+CO2(g)+2H2O(g)ΔH=akJ/mol
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molCH4和1.2molNO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CH4)
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
温度
时间/min
n/mol
0
10
20
40
50
T1
n(CH4)
0.50
0.35
0.25
0.10
0.10
T2
n(CH4)
0.50
0.30
0.18
……
0.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min内,T1时υ(CH4)比T2时小B.温度:
T1<T2
C.ΔH:
a<0D.平衡常数:
K(T1)<K(T2)
7、已知:
2NO(g)+O2(g)
2NO2(g),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1<p2
B.该反应的△H<0
C.A、B两点的平衡常数:
K(A)<K(B)
D.A、B两点的化学反应速率:
v(A)<v(B)
8、向含1molNa2CO3的溶液中,通入0.5molCl2,得到含有NaClO的溶液,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主要成分为NaCl、NaClO和NaHCO3B.c(Cl-)=c(ClO-)
C.2c(Na+)=c(CO32-)+c(HCO3-)+c(H2CO3)D.c(Na+)=c(Cl-)+c(ClO-)+2c(CO32-)+c(HCO3-)
9在一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CO和0.4molH2,发生如下反应:
CO(g)+2H2(g)
CH3OH(g)实验测得300℃和500℃下,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
的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醇物时间
质的量
温度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
60min
300℃
0.080
0.120
0.150
0.168
0.180
0.180
500℃
0.120
0.150
0.156
0.160
0.160
0.160
A.该反应的焓变ΔH>0,升高温度K增大
B.300℃时,0~20minH2的平均反应速率ν(H2)=0.003mol/(L·min)
C.采取加压、增大H2浓度、加入催化剂的措施都能提高CO的转化率
D.500℃下,向该容器中初始加入0.1molCO和0.3molH2,依据现有数据可计算出反应
达平衡后甲醇的浓度
10、CH3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CO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CH3OH,其反应为:
CO(g)+2H2(g)
CH3OH(g)。
按n(CO)∶n(H2)=1∶2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测得平衡时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1<P2
B.该反应的△H>0
C.平衡常数:
K(A)=K(B)
D.在C点时,CO转化率为75%
11.已知某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
关该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外电路电子从B极移向A极
B.溶液中H+由B极区移向A极区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B极区溶液的pH减小
D.A极电极反应式为:
CH3COOH-8e-+2H2O=2CO2 +8H+
12.向盛有H2O2的试管中滴入一定量浓盐酸,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经实验证明该气体只含有O2、Cl2、HCl和水蒸气。
将气体通入X溶液(如下图),依据观察到的现象,能判断气体中含有Cl2的是
X溶液
现象
A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
淀粉KI酸性溶液
溶液变为蓝色
C
滴有KSCN的FeSO4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D
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13.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
数和电子层数相等,W、Z同主族且原子序数之和与X、Y原子序数之和相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含Y元素的盐溶液可呈碱性
B.X和W形成的化合物可含非极性共价键
C.Y单质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一定产生H2
D.W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强于Z的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
14、某学习小组研究溶液中Fe2+的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观察,记录结果。
实验Ⅰ
物质
0min
1min
1h
5h
FeSO4
淡黄色
桔红色
红色
深红色
(NH4)2Fe(SO4)2
几乎无色
淡黄色
黄色
桔红色
(1)上述(NH4)2Fe(SO4)2溶液pH小于FeSO4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溶液的稳定性:
FeSO4_______(NH4)2Fe(SO4)2(填“>”或“<”)。
(2)甲同学提出实验Ⅰ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可能是(NH4)2Fe(SO4)2溶液中的NH4+保护了Fe2+,因为NH4+具有还原性。
进行实验Ⅱ,否定了该观点,补全该实验。
操作
现象
取_______,
加_______,观察。
与实验Ⅰ中(NH4)2Fe(SO4)2溶液现象相同。
(3)乙同学提出实验Ⅰ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是溶液酸性不同导致,进行实验Ⅲ:
分别配制0.80mol·L-1pH为1、2、3、4的FeSO4溶液,观察,发现pH=1的FeSO4溶液长时间无明显变化,pH越大,FeSO4溶液变黄的时间越短。
资料显示:
亚铁盐溶液中存在反应4Fe2++O2+10H2O
4Fe(OH)3+8H+
由实验
,乙同学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
原因是____。
(4)进一步研究在水溶液中Fe2+的氧化机理。
测定同浓度FeSO4溶液在不同pH条件下,Fe2+的氧化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几乎无变化)。
反应初期,氧化速率都逐渐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
(5)综合以上实验,增强Fe2+稳定性的措施有_______。
14.(15分)
(1)NH4++H2O
NH3·H2O+H+<
(2)取2mLpH=4.0的0.80mol·L-1FeSO4溶液加2滴0.01mol·L-1KSCN溶液(1分)
(3)溶液pH越小,Fe2+越稳定
溶液中存在平衡4Fe2++O2+10H2O
4Fe(OH)3+8H+,c(H+)大,对平衡的抑制作用强,Fe2+更稳定
(4)生成的Fe(OH)3对反应有催化作用(5)加一定量的酸;密封保存
15、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I:
CO(g)+2H2(g)
CH3OH(g)ΔH1
反应II:
CO2(g)+3H2(g)
CH3OH(g)+H2O(g)ΔH2
右图是反应I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
(1)由下图可知反应I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反应热△H1=
(2)反应I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能判断其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CH3OH)
D.c(CO):
c(CH3OH)不再变化
E、CO的消耗速率等于氢气的生成速率
F、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3)图中曲线表示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
(4)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2和6molH2,5分钟后达到平衡状态,测得CH3OH(g)的物质的量为1mol,
从反应达到平衡这段时间内,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则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数K值=(用分数表示),若开始时充入
2molCH3OH(g)和2molH2O(g)达到相同平衡时CH3OH的转化率为,若平衡后在充入4mol的N2,则C(CO2)是。
(5)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符合原子经济的是。
(填“I”或“II”)
(6)乙醇/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d电极上发生的是(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物质b是(填化学式)。
③写出c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写出d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16、下图表示氮及其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
(1)反应I:
N2(g)+3H2(g)
2NH3(g)ΔH=–92kJ•mol-1
上图是反应I中平衡混合气中NH3的体积分数随温度或压强变化的曲线,图中L(L1、L2)、X分别代表温度或压强。
其中X代表的是______(填“温度”或“压强”),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
(2)
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反应I的方程式是:
反应II其中一步反应为
2NH3(g)+3Cl2(g)=N2(g)+6HCl(g)ΔH=–462kJ•mol-1
已知:
断开1molH–N键与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_kJ。
(3)反应III是利用右图所示装置电解制备NCl3(氯的化合价为+1),其原理是:
NH4Cl+2HCl
NCl3+3H2↑。
b接电源的_______极(填“正”或“负”)。
②阳极反应式是____。
(4)反应III得到的NCl3可以和NaClO2制备ClO2,同
时生成NH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1)压强
L1<L2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压强相同时,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氨的体积分数减小
(2)①8NH3+3Cl2=N2+6NH4Cl
②41
(3)①负
②3Cl-﹣6e-+NH4+=NCl3+4H+
(4)NCl3+6ClO2-+3H2O=6ClO2+NH3+3Cl-+3OH-
17、高铁酸钾(K2Fe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
(1
)用K2FeO4处理废水时,既利用其强氧化性,又利用Fe(OH)3胶体的作用。
(2)制备K2FeO4可以采用干式氧化法或湿式氧化法。
①干式氧化的初始反应是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该反应中每生成2molNa2FeO4时转移电子mol。
②湿式氧化法的流程如下图:
上述流程中制备Na2FeO4的化学方程式是。
结晶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K2FeO4在水中不稳定,发生反应:
4FeO
+10H2O4Fe(OH)3(胶体)+8OH-+3O2,其稳定性与温度(T)和溶液pH的关系分别如下图所示。
T4
T3
T2
T1
c(FeO
)/mmol·L-1
c(FeO
)/mmol·L-1
图ⅠK2FeO4的稳定性与温度的关系
图ⅡK2FeO4的稳定性与溶液pH的关系
1由图Ⅰ可得出的结论是。
2
图Ⅱ中ac(填“>”、“<”或“=”),其原因是。
17.(14分)
(1)凝聚
(2)①10②2Fe(NO3)3+3NaClO+10NaOH=2Na2FeO4+3NaCl+6NaNO3+5H2O
2K++FeO
=K2FeO4↓
(3)①K2FeO4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②<由4FeO
+10H2O4Fe(OH)3(胶体)+8OH-+3O2可知:
c(H+)增大使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平衡时c(FeO
)越小,溶液的pH越小
18、燃煤产生的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主要为NO、NO2)易形成污染,必须经脱除达标后才能排放。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O形成硝酸型酸雨的反应。
(2)能作脱除剂的物质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H2O作脱除剂,不利于吸收含氮烟气中的NO
b.用Na2SO3作脱除剂,O2会降低Na2SO3的利用率
c.用CO作脱除剂,会使烟气中NO2的浓度增加
(3)尿素[CO(NH2)2]在一定条件下能有效将NOx转化为N2。
Ⅰ.已知可通过下列方法合成尿素:
2NH3(g)+CO2(g)
H2NCOONH4(s)ΔH=-159.5kJ/mol
H2NCOONH4(s)
CO(NH2)2(s)+H2O(l)ΔH=+28.5kJ/mol
①
尿素释放出NH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②写出有利于尿素释放NH3的条件并说明理由。
Ⅱ.CO(NH2)2与某种烟气(主要为N2、NO和O2)中的NO的物质的量比值分别为
1:
2、2:
1、3:
1时,NO脱除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
1曲线a对应CO(NH2)2与NO的物质的量比值是。
②曲线a、b、c中,800℃~900℃区间内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③900℃~1200℃区间内脱除率下降,NO浓度上升。
发生的主要反应是_____。
④曲线a中,NO的起始浓度为6×10-4mg/m3,从A点到B点经过0.8s,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为____mg/(m3·s)。
答案、
(1)2NO+O2==2NO2、3NO2+H2O==2HNO3+NO(2分)
(2)ab(1分)
(3)Ⅰ.①CO(NH2)2(s)+H2O(l)
2NH3(g)+CO2(g)ΔH=+131.0kJ/mol(2分)
②升高温度(1分)
释放氨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有利于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同时温度升高,氨气的溶解度降低,均有利于向释放氨气的方向进行(1分)
Ⅱ.①3:
1(1分)
②4NH3+6NO==5N2+6H2O
或2CO(NH2)2+6NO==2CO2+4H2O+5N2(2分)
③4NH3+5O2==4NO+6H2O(2分)
31.5×10-4(2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顺义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学案答案不全 北京 顺义 化学 一轮 复习 化学平衡 答案 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