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阳明心学的体会.docx
- 文档编号:8895246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1.76KB
学习阳明心学的体会.docx
《学习阳明心学的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阳明心学的体会.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阳明心学的体会
学习阳明心学的体会
我想先说一说我在接触阳明心学之前的一些个人经历,主要讲的是我在心理学方面获得的帮助。
我能在一开始接触心学的时候就有很强烈的亲近感,主要归功于我的那段经历。
可以说,正是一段心理咨询的经历,帮助我走到现在修习阳明心学的路上。
在三年前,我参加了我们市的一个心理咨询师体验班。
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在静坐冥想,或者说是半催眠的状态下,收获了很多以往没有的体验,主要就是理清了个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打通了“心”与“脑”的链接通道,从那时起我对世界的看法有了转变,个人的精神气质,家庭关系,工作状态,都从那个时候开始有了明显的改观。
(分清心和思维不是一回事,是心学入门的第一个障碍)
在那段时间里,我首先接触的一个观念就是爱的秩序,如果爱的秩序混乱,人的情绪状态就会固化在一个混沌之中,感到处处不如意,体验不到幸福和真正的喜悦。
最让人感到舒服的爱的秩序是什么呢?
这里的排序是,第一位是自己,接下来是配偶,亲人,朋友,事业。
正如阳明先生讲到的,有我的一点灵明,才有世间万物的感应,所以出发点是自己,配偶是自己的另一半,夫妻关系和谐是家庭的基础,有了基础,孝顺父母,教育子女,都能更顺畅。
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对他们的爱是自然的事,这也是良知的一种体现。
工作和事业只是我们修行的途径,关键还是修好自己。
(工作和生活只是人生的载体,而不是人生本身。
这个次序清楚了,就很容易理顺了)
初次听到这样的新概念“爱的秩序”的时候,我感到豁然开朗,从此,我不再纠结于别人的眼光,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感受,一段时间,我暂时放下了一些曾经在乎的事情,专心做回自己,可以说真是打开了一扇心门。
(“心即理”是人与世界的相对位置,这个位置定了,才能谈到其他)
以上是我接触心学前的经历,下面说说加入阳明心学群以来,我对一些概念的体会。
其一,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些概念强调的是以“心”感知万物,用心观察万物。
以前看待事物会受到外物的诱惑,或者他人情绪的干扰,自己的注意力和情绪就随之波动;现在对待事情能以平稳的心态看待,就是能稳住自己的心绪,并尽量保持觉醒的状态。
关于心的感应,我想分享一段小说里的描述:
科幻小说《三体》中一段描写,说的比较有趣,写的是一只蚂蚁,爬在一个墓碑上,从它的视角看,就是凸起和凹陷的一些路线,它并不能感知到全貌,(即使看到全貌也不能辨识出这是墓碑,它并没有这样的概念)。
其实很多概念,名词都是人特有的思维辨识的结果,是心体落在事物上的感应。
用这样的感知方式去观察事物,观察人,我感到了人的渺小,就像一个蚂蚁走在世间,并不知道它自己在经历什么,我也感受到了人对于这个世界的感知是从自己的经验经历得到的,放下自己原有的经验,以“空白”的心态感知万物,就会有全新的视角,也会进入“无我”的状态。
(这就是不自欺的“心有敬畏”)
人的一般状态下,监察功能并不能总是起作用,但要时常感知省察,就不会偏离太多。
而这种省察,不是用脑,是不虑而知的。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是时常要省察自己是否有私欲攀附。
所谓“私欲”,我的理解就是基于“人道求有”的自己判断,就是主观意愿,有时事情本来是一个样子,经过观察后形成感知,再通过语言,文字描述出来,就变成了自己特有的“认知”,这种认知时常会偏离事物的原貌。
其二,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要追求学习的速度,围绕很少的几个概念反复琢磨和实践就好,所谓大道至简,把精力用在感悟上,而不是一词一句的学习上。
阳明心学承接了古圣先贤的大智慧,并向世间撒下智慧种子。
学习阳明心学后,我感到自己站在高处,一览众山小,一个直观的体现就是看书的时候比较快了,也比较容易看出书里的宏观架构,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人性的描写的用意。
比如,《白鹿原》。
师德修养学习心得
师德修养学习心得
第一篇:
师德修养学习心得
经过这一期的师德培训学习,我认识到: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劳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
从教师的道德追求到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如何促进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呢?
下面我就对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提高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师德修养不论是提高认识、培养情感,还是确立信念、锻炼意志都离不开理论的学习、实践的锻炼以及相互借鉴。
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1、加强学习,勇于创新。
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
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师德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
古人说: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其中的“学、问、思、辨”,讲的就是通过学习与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离开了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教师师德必然会迷失方向。
第一,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和价值观。
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
只有透彻地认识人生价值,深刻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摆正个人和事业的位置,正确处理义与利,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
第二,学习教育科学理论。
教育科学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的理解师德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面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第三,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
因为一切优秀教师的道德实践,都是师德规范原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的特点。
只要教师像古人说的那样: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就一定会有益于师德品质的养成。
2、参与实践,总结经验。
道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提高一切个人修养的根本观点,也是我们的师德修养与古代一些思想家所讲的道德修养的根本区别所在。
以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脱离社会实践的修养认为道德是先天禀赋的,人们只要能够自省,就可以“明心见性”、“致良知”,达到“至善”的境界。
我们的师德修养当然不能走这条脱离实际的路。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道德修养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们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事实证明,教师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好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认识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一个教师的师德认识再深刻,师德情感再深厚,如不进行道德实践,其师德意志就无从谈起,更谈不上能养成优良的道德习惯。
因此,教师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锤炼,不断深化,不断升华。
才能达到一名教师所具有的道德修养要求和。
3、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善于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裨益的。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除了提高教师的主观积极性、自觉性外,还要加强外在的监督和激励。
对于忠于职守,职业道德高尚,教书育人有成绩的教师要给予鼓励。
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使教师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的到肯定、完善和推广,从而促进了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教师向着科研型、理论型的高层次迈进,逐步形成了一个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良好环境。
可以说,这是提高教师修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实践表明,加强学习是教师提高修养的前提,离开了学习的修养是盲目的修养,这种师德修养是缺乏自觉性的,容易迷失方向,当然上不可取的。
而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则是教师修养的根本途径。
离开了实践的修养只能是毫无价值的空谈。
因此,教师的师德修养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教师的理想人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二、师德修养的培养方法
1、解剖自己。
严于解剖自己,认真进行自我批评,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教师师德修养实质上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克服自己头脑中旧的错误的道德观、教育观,
逐步树立起科学的道德观、教育观的过程。
教师要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解剖自己,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刻对自己的品行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同时还必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
当前教师要以新世纪的师德原则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社会、学校中的模范典型、优秀教师为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实践表明,进行不断而认真的
2、慎独。
“慎独”是道德品质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把教师师德修养推上更高程度极的重要方法。
“慎独”出于《礼记?
中庸》:
“道也者,不可顺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意思是说:
教师要时刻检查自己的行动,警惕有什么不妥的言行而自己没有看到,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没有听到。
因此,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仍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去行动,小心谨慎的不做任何坏事,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慎独”与以前的以封建道德为标准的“慎独”含义是不同的。
我们所说的慎独是以科学的道德为标准,他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一条原则和方法。
“慎独”是教师良好的思想修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学生不在的地方也能做到,在无人知道的时间和空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意志是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保证,而“慎独”是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
教师自觉地纠正不良行为,不懈地同私心杂念作斗争,在自我批评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独处时依然保持良好的品质。
教师要达到“慎独”境界,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勿以恶小而为之”。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一个人能进行自省,面对自己的良心进行自白,这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
3、心理调节。
人的心理活动,主要靠意识导向。
心理失调正是人的意识趋向极端化的表现。
心理调节就是要调动自己的理智去遏制自己意识中某些不健康因素的极端化,从而恢复它的正常的导向作用,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心理调节的主要方法有自振法、自警法和自宽法等。
在今天的信息时代里,由于刺激源的丰富多彩,教师的师德问题日趋复杂,作为当代必须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解剖自己、调节自己,才能达到“慎独”的境界,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动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篇:
师德修养学习心得体会
“用生命点燃生命”不记得何时听到这句话,只感到这句话中蕴涵的那种崇高感情。
做了教师之后,常常思考教师能做作什么,教师对社会能有多大的贡献?
尽管知道很多溢美之辞都和教师有关。
但真正自己走上了讲台,在经历了一些挫折后,心中难免有怀疑。
师者,何意也?
真的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真的是“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也真的是“最光辉的职业”吗?
偶尔一天,我看到这句话,心中一动,文学性的语言却道出了教师的真性:
用爱点燃生命之灯,照亮生命之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爱之渊源,在与教师的德操。
师德决定了教师能否成为好老师,决定了能否点燃生命,决定了能否成为“灵魂工程师”。
那么,如何能完善自身,做出色的老师呢?
一、“爱从心中流出”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热爱学生。
师爱是师德之魂。
这种爱出自教师的职责,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在学生还对教师不是很信任的时候,只有有全部身心去爱学生,只有发自真心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因为爱从来就是相互的。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身心,才使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一时体现爱心,容易,长期永葆爱心,很难;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发展中有明显缺陷的差生,很难。
于漪老师说:
“表达师爱,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真懂,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实践的;老师对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做到师爱荡漾。
”师爱荡漾,追求自然和谐,细雨润物。
讲求真切、透彻、持久。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德还是智慧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罗素语)。
而爱的核心却是善。
教师职业如何为善?
从教师职业道德中更是难以尽数。
从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到乐业、勤业、精业的实践,从教师的身传言教到教师的自我修炼,从教师学而不厌的钻研进取到教师诲人不倦的忘忧情怀。
等等,形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无不包含着何以为善的道德策略。
一位哲人说过:
“没有一颗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
”师德是教师的良心。
当一个教师不断充实、完善自身,使思想达到一定境界时,一切都变成了自然的行为,学生也会自然地感受到老师的爱。
二、“工作着是美丽的”
“工作着是美丽的”,人的价值只有在工作中才能体现。
即便是平凡的职业,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业绩来。
教师是平凡的职业,工作的成绩也是在漫长的过程中才能体现。
而师德、爱心又和业绩有着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
可以说,缺乏高尚师德的,专业素养绝不会是顶尖的;没有高超的专业素养,师德也会是苍白无力的。
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是相互促进、制约的。
高尚师德的养成靠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磨练。
教师要善于从师德修养的角度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善于从自我教学行为的变化改善师德修养。
也只有在变化中发展自己,才能始终“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做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
特别是我们已步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育环境的改善,多种媒体的介入,一个班学生的信息占有量远远超过一名教师,“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因此,教师必须是一个终生学习、始终站在知识前沿的人。
教师的专业结构应是处于不断的流变、革新之中的,因为教师专业总是面临着新的挑战,其整个专业活动之中充满了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
”然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是一条清澈的,不断流动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身边来汲水。
曾有一位老教师这样说过:
“开始教学的时候我是一个学科本位的教师,那时总是把学科放在首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到我是教艺术的,”由此,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学修养、听说读写水平、观察思考判断能力。
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教育教学基本功。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将教师比做“红烛”、“春蚕”。
然而,新时代的教师不应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凉形象,教师也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的生命在于创造。
叶澜教授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中,提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我们必须意识到:
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
课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教师,在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也在收获,而且是巨大的收获。
因为,他能体验到双倍的幸福:
向学生所付出的积极情感不仅使学生体验到快乐,而且学生给予的回报也让教师自己感受着绵延的快乐;不仅在教学活动中享受着学生进步带来的幸福,而且在职业活动中感觉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幸福。
可以说,只有把教师这一职业看作是发挥自己才能的形式,看作是值得自己奋斗的事业,看作是自己参与社会历史创造的途径,看作是个人达到自我完善的境界,教师职业便成为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无法舍弃的部分,成为个人幸福生活和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教师才能心中始终充满爱心,体验到爱意。
才能感到工作着,是美丽。
苏霍林斯基曾这般描述:
课不仅是以知识的内容来教育学生。
同样的知识内容,在一个教师手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个教师手里却起不到教育作用。
知识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究竟跟教师个人的精神世界(他的信念、他生活的整个道德方向性和智力方向性,他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即年轻一代的未来的观点)是否密切融为一体。
由此可见,高尚的师德是爱,而爱要发自真心。
有爱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爱护,有爱心才能不断的提高业务水平,有爱心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充满激情,才能把教书育人平凡的职业做成“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来。
愿用爱心成就我的伟大事业。
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自我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师德修养是作为教师不可缺少的一门学习功课,如何让自己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如何更好的得到专业化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在平时工作的实践中,我明显感觉到大部份幼儿的表达、喜好都会或多或少的随班里老师变化,这就表明,教师的劳动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甚至可以决定或者改变他将来的发展方向。
孩子的个性形成,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任何其他作用所不能代替的,因为学生的心灵需要教师用心灵去塑造,也因为这样,对孩子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的教师,其职业道德也必然被社会关注,没有任何职业比它更受社会大众的关注。
所以,我们必须先要有教师道德意识,然后有高度自觉性的学习,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
通过学习知道教师道德人格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是因为教师具有直观示范性的特点,我们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幼儿,我们是他们除了父母之外所直接接触的最主要的对象,是幼儿最亲近和尊敬的人,他们的可塑性强,行为模仿性强,正处于长身体,增知识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情感、意志、行为都需要我们去培养,所以我们的道德人格面貌是学生学习的最直观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摄入学生眼里,也会印在学生心中,举例:
孩子们要解便都会在老师这儿得到允许,我随口会答到“去嘛”,久而久之,一但有孩子提出要解便时,其它幼儿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到“去嘛”,口吻和老师的一模一样。
这就说明了天天与孩子接触的教师,必然会对他们产生重要影响,孩子们在成长中,常常会自己觉或不自觉的模仿老师,证明教师的工作作风、学习态度、劳动习惯、待人待事、语言表达都会影响幼儿,我们要想到,教师好的一面孩子要效仿,但不好的一面也会被幼儿所模仿,这就更使得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提高,完善。
书上还说“一个好作风,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教师的督促应当是经常的”。
我认为这句话很重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在发现孩子出现不好行为习惯时,往往采取的方式就是直接告诉他做错了,应该怎样做,再继续发现时,还会问他是否忘了老师说的话了,怎么就改不掉呢之类的话,但现在想一想,觉得是自己的观念不正确,总是习惯性的强迫孩子改掉,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耐心的帮助他懂得并改掉。
原来督促非常重要,循循善诱,动之以情,如果这样做,幼儿一定会易于接受并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的。
现在我知道了,能力并不是天生就具有的需要提高能力必定离不开教学实践过程,只有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将素质转化为能力。
我通过这两年的实践工作,也得到了一些专业上的发展,记得刚工作时,很难投入,因为学校所学的都是理论知识,在遇到婴班孩子时,有时还很想逃避,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观察、实践让我慢慢可以很轻松的与他们沟通、交流,认真处理工作。
正因为时间和实践的积累,才让自己在工作中更加自如,所以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可以真正得到专业上的发展和提高教育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以自身的己有基础为出发点,朝着自己的目标,经过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并创造出业绩的过程,总结自己,明白自己的基础不太好,平时对这方面的学习也比较少,有时在完成工作时还会遇到阻碍,这样也导致自己的专业成长水平缓慢。
因此,我必须努力学习进取,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加强思想品德修养,认真研究教育科学,掌握教育规律,按教书育人,提高教书育人的自学性,积极主动地做好教育教学的工作。
多阅读,多思考、多反思自悟,相信自己会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合格的专业教师。
第三篇:
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学习了许多关于师德方面的明人名言,也意味着进行了一次师风师德的学习,我又一次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师德的形象,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
形象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这是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的话。
其实教师这个行业就象那默默奉献的绿叶,学生就像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美丽。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品行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只有对“怎样做一名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提出对自己更高的要求。
首先,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
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
常言道:
“严师出高徒。
”又说:
“严是爱,宽是害”。
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
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
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
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热爱关心学生”是真挚的师爱,是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是教育实践中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表现了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爱,体现了教师的独立人格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其次,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
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
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激发出做好这一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才能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获得丰硕的育人之果。
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
这种爱,是不能以血缘关系和个人好恶为转移的,教师应当把它无私地奉献给全体学生。
爱是打开心扉的钥匙。
要把真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强和自信。
如果他们切实地感到老师是在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关心自己,帮助自己,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对你产生欢迎的倾向,喜欢接近你,并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
反之,如果他们感觉到你有爱生之心,他们就会在情感上对你采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抵触的消极态度,那样的话,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他们也不会接受。
所以,具有爱心,是教师取得教育成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对学生爱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
学习计划
为了决心做好这份计划,必须经常长时间的思考以下的问题:
(1)了解自己个方面的情况。
能够了解自己深在的人只有自己,人只有战胜了自己才能打赢外物。
(2)明白自己的身份及该身份下的任务。
正常的人都至少有一个身份,他的行动就应该受到这社身份的限制。
而学生的责任就是学习,不仅是学习而且还是有效的学习。
制定的主要计划及其目标也应该以身份为主。
目标可以分为终极目标与子目标之分,当前的奋斗方向是子目标,而大脑也不能忘记终极目标并且要时刻记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心学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