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备课24页.docx
- 文档编号:8886675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127.64KB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备课24页.docx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备课2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备课24页.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单元备课24页
第四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课文围绕“动物”这一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猫》《母鸡》《白鹅》,一次习作“我的动物朋友”,一个“语文园地”。
《猫》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们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母鸡》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白鹅》向我们展现了一只高傲的白鹅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高傲的白鹅,无不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
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体会不同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在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写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动物,要写出它的特点。
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学会默读课文,读出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3.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4.体会课文语言的趣味。
5.引导学生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写出它的特点。
重点
默读课文,读出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猫》2课时
《母鸡》2课时
《白鹅》2课时
习作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这是一篇需要精读的课文。
老舍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可爱特点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作者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用平实、朴素无雕琢的语言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老舍是用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猫的性格特点的,体会老舍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1.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法,展示不同形态的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辅以图文,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通过读(范读、默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使学生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让学生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进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达到体会作者感情的效果。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
2.默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感情。
重点
了解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难点
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师:
课件。
学生:
预习课文,了解老舍。
2课时
1.学习本课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理解猫的性格“古怪”。
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难点
感知第1自然段的写作特点。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出示多媒体课件:
不同形态的猫。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小动物,它们很可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猫就是其中的一种。
你们喜欢猫吗?
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2.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特别喜欢猫,还为它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近老舍先生家的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
先圈画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地方,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2.预习汇报。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写了猫的哪些特点?
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古怪”的?
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满月的小猫的?
(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4.课文中哪两个句子最能概括猫和满月的小猫的特点呢?
找一找并画出来。
(课件出示:
(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
)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
(讨论:
是每段的总起句,课文就是围绕这两句话来写的。
)
5.句子比较。
(课件出示)
(1)猫的性格有些古怪。
(2)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读一读,看看这两个句子哪个更好些?
为什么呢?
“实在”还可以换成哪些词呢?
(“实在”更加突出了猫性格的古怪,使语气更加肯定。
)
三、读中感悟,理解猫性格的“古怪”
(一)学生自由读文。
思考:
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在哪些地方?
找出相关的句子,边读边作批注。
(二)小组合作交流,学生汇报。
第2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
课文中有哪些自然段的写法和它一样?
1.从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猫的“老实”呢?
(1)学生读句子,教师放课件(猫睡觉时的样子)。
(找出重点词语:
乖、睡大觉、无忧无虑、不过问)
(2)谁能把猫的这种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用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呢?
(3)“乖”本来是用来形容小孩子的词,这里却用在了猫的身上,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这句话我们该怎么读呢?
试一试,读出你的喜爱来。
2.从哪几句话又能看出猫很“贪玩”呢?
(1)学生读句子,教师放课件(猫玩耍的样子)。
(找出重点词语:
一天一夜、任凭……也)
(2)“任凭”可以换成哪些词呢?
谁能用“任凭”说一句话?
(3)想一想,都有谁会怎么呼唤它呢?
3.按前面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猫的“尽职”又表现在哪儿呢?
(1)学生读句子,教师放课件(猫捉老鼠时的样子)
(找出重点词语:
屏息凝视、非……不可)
(2)“屏息凝视”是否意味着猫不呼吸了呢?
让我们屏息凝视3秒钟,有什么感觉?
猫要这样“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猫啊?
(3)读一读,读出猫尽职的性格特点来。
4.猫的这些古怪的性格特点,课文是用怎样的句式连起来的呢?
引导学生找出后进行比较。
(1)“说它老实吧,它的确( );可是(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 )可是( )”
(2)“它很老实,它的确( );可是( );它很贪玩,的确是……可是……”
(3)仔细读一读,体会有什么不同?
从中你感觉到什么?
(4)情境创设:
这么贪玩的猫,家里来了客人,老舍先生会怎么说呢?
(5)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使笔下的猫仿佛就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6)大声地读一读,看谁能读出这种感情来。
5.猫还有什么古怪的性格特点吗?
(1)学生读句子,小组合作,找出相关语句。
(2)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呢?
课件出示: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
①理解“蹭”。
什么是蹭呢?
做个动作看看,会有什么感觉呢?
此时的猫在作者的眼里像什么呢?
②怎么才能读出这种喜爱之情呢?
(3)课件出示:
“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
①说说你对“小梅花”的理解?
②作者把猫的脏脚印说成是几朵梅花,从中可以看出什么呢?
③让我们读出老舍先生的喜爱之情吧!
(4)课件出示: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这可都凭它的高兴。
”
①猫的叫声有长短,有粗细,这么多的变化,像是在……
②本是平常的叫声,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是这样的丰富多彩,从中你感觉到什么呢?
③带着这种情感读读这一句吧。
6.猫的性格古怪还可以从哪几句话看出来呢?
(1)课件出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
(2)哪些词语反映了猫的“胆小”和“勇猛”?
(找出重点词语:
藏起来、不要说……就是……)
四、课堂小结,提纲挈领
1.老舍先生家的猫性格真是古怪。
(引读:
它既……又……学生接读)。
2.老舍先生用平实的语言,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猫性格的古怪和他对猫的喜爱之情。
那么,他笔下的满月小猫又是怎样的呢?
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1.体会满月小猫的可爱。
2.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
3.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重点
体会满月小猫的可爱。
难点
用加点的词语写一段话。
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老舍先生笔下那只性格古怪的猫,那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猫的性格特点?
填空:
它既( ),又( );既( ),又( );既( ),又( )。
二、品读欣赏,体会满月小猫的可爱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哪句话最能概括满月小猫的特点?
(1)课件出示: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
(学生读这一句。
)
(2)这一句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呢?
(过渡句,也是本段的中心句)
(3)为什么用了一个“更”字?
这说明了什么呢?
(满月的小猫更惹人喜爱)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满月的小猫“更好玩”呢?
画出文中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汇报,交流。
出示重点词句:
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没完没了、摔跟头……再跑再跌……撞疼了也不哭。
4.课件出示:
小猫玩耍的场景。
多淘气的小猫啊!
面对满月的小猫作者没有责打而是满心的喜爱,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理解“生气勃勃”并说一句话。
5.默读课文。
三、对比阅读,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1.总结过渡:
老舍先生抓住了猫的性格有些古怪的特点,写出了对猫的喜爱之情,其他作家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猫的呢?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片段,相信大家会有新的收获。
2.指生读夏丏尊的《猫》、周而复的《猫》,引导学生总结出夏丏尊是围绕人对猫的态度来写猫的,周而复是抓住外形和神态特点写猫的。
3.说说老舍是围绕猫得哪些方面来写的?
4.交流三位作家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时,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总结全篇,情感升华
1.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
作者在写猫和满月小猫的时候,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用了哪些事例呢?
2.小练笔。
(1)自读“小练笔”。
(2)指生说出这段话的特点。
(3)学生仿写一只小动物。
(4)朗读、欣赏、评价学生作品。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自写田字格中的生字,给生字组词。
2.学生交流识字、写字要领。
3.教师提示“遭、殃、盆”等生字的写法。
4.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
满月的小猫:
天真可爱
开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画面中,获得生动、直观的感受,引领学生融入到文本中去阅读、去探究,让学生乐学、善学。
在教学中,我还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领悟文字所表达的效果。
如对本文中“蹭”“屏息凝视”“丰富多腔”等词语的理解,没有停留在字面上的解释,而是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去想象、去理解,去感悟。
由于学生已经进行充分的朗读,获得了一定的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融合,因此心有所悟,体会到了那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韵。
本节课我还采用了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本课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叙述了作者对母鸡的态度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形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本课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本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
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同时体会作者用词的严谨。
1.围绕主题研读课文环节,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同桌讨论交流体会。
2.引导学生赏析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严谨。
3.运用朗读品味法,引导学生读出鸡母亲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品质。
4.联系实际法。
由鸡母亲的品质联想到自己的母亲,将感恩教育融入本课教学中。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
2.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知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尊敬的情感变化原因,感受鸡母亲伟大的母爱。
3.比较作者写猫和母鸡叫声的句子,体会作者情感的不同。
4.结合课文,感受作者用词的严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知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尊敬的情感变化原因,感受鸡母亲伟大的母爱。
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知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尊敬的情感变化原因,感受鸡母亲伟大的母爱。
教师:
课件。
学生:
搜集老舍的作品,预习课文。
2课时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作者讨厌和不敢讨厌母鸡的句子,说说产生变化的原因。
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作者讨厌和不敢讨厌母鸡的句子,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看录像,初步认识母鸡。
2.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母鸡》,你知道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吗?
3.出示资料,认识作者老舍。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全班齐读课文。
要求:
(1)圈出新字生词。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想想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4)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讨厌母鸡的?
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作者尊敬母鸡的?
2.反馈交流。
(1)出示生字,学生指读。
(2)出示生词,学生齐读。
疙瘩 欺侮 毒手 一撮毛 恨不能
成绩 聋人 孵出 雏鸡 警戒
啄一啄 啼叫 凄惨
三、圈画作者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
1.学生讨论交流作者对母鸡态度前后发生的变化。
(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
2.第1~3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第4~10自然段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3.过渡:
为什么作者会讨厌母鸡?
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用“——”画出来。
为什么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用“——”画出来。
4.交流作者对母鸡情感变化的原因。
四、练习写字
1.同桌互相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学生交流怎样写好这些字。
3.教师提示“孵、掘”等字的写法。
4.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生字。
母 鸡
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
1.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知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尊敬的情感变化原因,感受鸡母亲伟大的母爱。
2.比较作者写猫和母鸡叫声的句子,体会情感的不同。
3.结合课文,感受作者用词的严谨。
重点
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知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尊敬的情感变化原因,感受鸡母亲伟大的母爱。
难点
1.比较作者写猫和母鸡叫声的句子,体会情感的不同。
2.结合课文,感受作者用词的严谨。
一、复习导入,明确任务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母鸡》,我们上节课了解到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先是?
后来是?
2.教师出示这两句话: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你是从哪两个词读出来的?
抓住“一向”“不敢”体会作者前后态度的不同。
3.从“一向讨厌”到“不敢再讨厌”这是多大的情感变化啊!
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地品味作者的情感。
二、学习“一向讨厌母鸡”部分
1.这母鸡到底怎么讨厌呢?
那我们就得读读课文的?
(第1~3自然段)你认为这是一只( )的母鸡。
用一个词语来填空,并说一说作者用了什么写法写出了母鸡的讨厌。
2.组内交流,形成共识,准备展示。
教师让同学起来发言。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说)
预设:
(1)这是一只叫声讨厌、无病呻吟的母鸡。
(你从哪些词看出它的叫声讨厌?
抓住“没完没了、颤颤巍巍、如怨如诉”感受母鸡的讨厌)
4.这是一只欺软怕硬的母鸡。
抓住母鸡对公鸡、鸭子、其他母鸡的态度来对比感受。
(教师可以在学生发表意见后再来引导:
你们看,作者写母鸡为什么还要写公鸡、写鸭子呢?
)
5.这是一只拼命炫耀的母鸡。
课件出示这句话: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先让学生发表意见,你们怎么就看出母鸡爱炫耀?
先看第一个分句,母鸡的这点儿成绩是什么?
这点儿成绩至于惊动全世界吗?
作者这样写突出了什么?
再看第二个分句。
你读出了什么?
聋人能听见声音吗?
那么,作者这么写是用了夸张的手法。
作者这种有些不符实际的写法也是在突出母鸡令人讨厌吗?
)由学生自己说出来,教师相机点拨即可。
三、学习“不敢再讨厌母鸡”部分
1.这样一只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爱炫耀自己的母鸡着实让人讨厌,可是后来作者为什么改变了看法呢?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同学们,你们认为老舍先生用这些词语来形容母鸡准确吗?
我们来默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第4~10自然段)。
分别勾画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一些细节,还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预设:
(1)负责
第5自然段:
母鸡随时保持着警戒的状态。
想象一下:
怎么警告鸡雏的?
上节课有同学提出,为什么文中用到了这么多儿化音的词语,我们把这一段中带有儿化音的词语找出来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体会到作者运用儿化音,把对母鸡的态度由讨厌转到尊敬,读起来更亲切,同时更接近口语,这正是本课语言的特色之一)
这是一只负责的母鸡,第8自然段。
“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母鸡的叫声,你还觉得讨厌吗?
(不讨厌)因为它是为了保护鸡雏而叫。
(2)慈爱
第6自然段“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第7自然段“……一声也不哼”。
(3)勇敢
第6自然段“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与前面的“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形成对比,感受成为了母亲的母鸡是多么勇敢呀!
(4)辛苦
第6自然段理解:
“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作者运用打比方、对比的写法让我们感受母鸡为了让小鸡吃饱,非常辛苦劳累。
这是一只任劳任怨、慈爱的母鸡。
作者抓住了母鸡的动作来写,结合第7自然段:
“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
4.母鸡因为有了一群鸡雏而变得(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所以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此时此刻你能感受到作者对母鸡的一种怎样的情感?
(歌颂、赞美)让我们带着这份感情齐读第9自然段。
5.通过交流,我们发现母鸡真是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呀。
看来,老舍先生用词十分准确、严谨,我们可要向他学习哟。
四、感受母爱,升华情感
1.老舍先生只是在赞美这只鸡母亲吗?
不是的,其实他是想赞颂天下所有的母亲,因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带着对鸡母亲的这份敬意一起读——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2.此时此刻你一定知道了,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上节课有人提问:
为什么作者先写对母鸡的讨厌,再写对母鸡的尊敬呢?
(为了突出对母鸡的的赞美、敬佩)这种写法叫先抑后扬,(板书写法)。
写母鸡的讨厌是为后文作铺垫,因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鸡母亲是一位英雄,老舍的母亲也是,你的母亲呢?
全天下的母亲都是一位英雄。
3.课前让大家搜集关于母爱的文章来读,从文章中我们一定都能感受到,世界上那无与伦比而又深沉的母爱。
老师也搜集了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母亲,在多次辗转驴车、汽车和火车后,来到外地探望服刑的儿子。
当老母亲见到儿子时,她给儿子掏出用白布裹着的葵花子仁。
老母亲全嗑好了。
没有壳的葵花子仁,白花花的,密密麻麻。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包葵花子仁,手开始抖。
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擦泪。
母亲为了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省吃俭用一年时间,才能凑足路费。
来之前,她白天农忙,晚上就在煤油灯下嗑瓜子。
嗑好的瓜子仁放在一起,堆得像小山一样,母亲不舍得吃一粒,因为这是儿子最喜欢吃的。
十多斤瓜子仁,不知嗑了多少个夜晚。
在所有探监的人当中,他母亲的衣衫最褴褛。
母亲一粒一粒嗑出来的瓜子仁,包含了对儿子的千言万语。
此时只听见“扑通”一声,儿子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4.此时此刻你是否想到了你的母亲?
想到了母亲为了你任劳任怨?
拿起我们手中的笔,我手写我心,观察母亲日常生活中对你一点一滴的关爱,用上今天学到的写法,以《母亲》为题,完成一篇小练笔。
母鸡 (先抑后扬) 鸡母亲
→
本篇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鸡母亲伟大的爱;比较文章表达上的不同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
在教学中,我先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去体会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的过程,体会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再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母爱的感受,提升对母爱的认识。
在教学中,我还将读与思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课文中的句子,感受母鸡的讨厌之处与可敬之处,使学生体会到同样是写动物,观察的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风格也各具特色。
《白鹅》是著名漫画大师、文学家丰子恺先生描写动物的一篇佳作。
作者通过这篇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
从一开始抱回家的姿态就给人留下这一印象,再到“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过渡句统领全文,接着分别从“严肃郑重”的叫声、“大模大样”的步态、“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中生动而具体地写出了鹅的高傲。
从作者的描述中,让我们感觉到这种高傲不但不令人讨厌,而且觉得白鹅可爱有趣,让人发笑。
作者的语言幽默诙谐,极富情趣。
丰子恺先生不仅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表现鹅的高傲,还善于用反语来表达自己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一提及白鹅,学生随口就会吟诵骆宾王写的古诗《咏鹅》。
可见白鹅在学生的眼中是一种漂亮的、喜欢在水里拨清波的动物。
而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则是一个高傲的动物,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比较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从看似贬义的词语中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这篇文章语言风趣幽默,词语丰富、精彩。
在整堂课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合作表演等方式来理解文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教给学生归纳学习的方法,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3.体会作者对白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是如何写出鹅的高傲特点的。
4.读“阅读链接”,体会两位作家笔下鹅的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掌握本课重点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白鹅的高傲,品味作者语言的趣味。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难点
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师:
课件。
学生:
查阅丰子恺的相关资料,了解鹅。
2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3.了解课文第2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重点
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难点
了解课文第2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一、漫画导入,简介作者
1.老师带来了几幅漫画,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课件出示丰子恺的漫画作品)
2.欣赏完了漫画,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表达)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些漫画的作者是谁?
(丰子恺)对于漫画家丰子恺,你了解多少呢?
3.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丰子恺生平资料,教师进行简介。
丰子恺先生多才多艺,但他最负盛名的还是他的散文作品。
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白鹅》就是他的名作之一,请大家齐读课题。
(板书:
白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我们就走进课文,一起来领略白鹅的风采吧。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四年级 下册 语文 第四 单元 备课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