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 文档编号:888030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52
- 大小:60.27KB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1课《根里的“抽水机”》··············································2
第2课《茎里的“运输网”》·············································5
第3课《叶里的“加工厂”》·············································8
第4课《花里的“育婴房”》·············································11第5课《果实里的新生命》··············································16
第6课《酸奶的秘密》···················································22
第7课《发面的学问》···················································29
第8课《电路的研究》···················································33
第9课《有趣的磁现象》················································37
第10课《指南针》·······················································43
第11课《神奇的电磁铁》···············································47
第12课《能量及其形式》···············································56
第13课《能量的转换》··················································62
第14课《大地的变迁》··················································71
第15课《大地的震动》··················································75
第16课《火山的喷发》··················································81
第17课《地表物质的迁移》············································86
第1课《根里的“抽水机”》
1教学目标
1.了解根的形态。
2.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
3.了解根的作用。
2重点难点
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
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
根有这么重要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根里的“抽水机”》(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二、新课
(一)观察植物的根
根是植物体的一个重要器官。
一般来说,大多数植物都具有这一器官。
不同植物的根,其长短、粗细、形态各不相同,请仔细观察根和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根的特征。
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板书:
根系分为:
1)直根系
2)须根系
直根系的特点是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而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都是不定根,根的粗细、长短相近,看上去就像一把胡子。
还有哪些常见植物的根属于直根系或须根系?
下列植物的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
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课文四种植物的根系分别是:
稻——须根系;蒲公英——直根系;洋水仙——须根系;芝麻——直根系。
(二)观察根系的分布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
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大多数植物的根系分布得很深、很广。
(三)扎根土壤的秘密
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
(板书)根的作用:
1)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四)毛茸茸的根尖
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
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
根毛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板书根的作用):
2)根有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
(五)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
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
这是一幅典型的草原植物的根系分布图。
图中植物通过根状茎连成一片,根系的分布浅而密,构成了密密的网状。
这是沙漠植物的两种典型的分布图。
图中左侧的是骆驼刺,根系深深扎入地下;右侧的是仙人柱,根系虽然很浅,但扩展得很宽。
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有什么特点?
活动3【活动】归纳总结:
植物的根系生长特点与其生长环境有关。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而在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少水分,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地下伸长,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第2课《茎里的“运输网”》
1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
1.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茎的形态
(2)了解茎的一般结构
(3)探究茎的作用
2.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观察茎的形态,进一步学习观察方法
(2)通过探究茎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并尝试推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继续探索自然欲望。
(2)能尝试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教学重、难点:
探究茎的作用
3教学准备:
课件、芹菜(实验用),小刀、硬纸板
4教学过程
4.1教学过程
4.1.1一、复习导入
师: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植物的相关知识,同学们掌握怎么样?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好吧!
师:
1.谁来描述一下植物身体一般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呢?
3.植物的叶子有什么作用呢?
师:
植物的根和叶子是怎样把水和养料输运给植物体的其他部分的呢?
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认识植物的茎。
4.1.2二、学习新知识
(一)认识茎的形态
1.请学生们交流生活中已经认识的植物的茎。
2.课件播放几种不同形态的茎。
3.请学生仔细观察找出每种茎的特点,师生交流。
4.小结:
植物的茎形态各异
(二)探究茎的作用
1.请学生拿出前一天布置的作业(小实验:
把一株芹菜放入红色的水里)观察芹菜的变化,并做好观察记录。
(芹菜的叶子,茎变红了,或有红色的小点)师引导生推想,是茎把水输送给叶子的。
师:
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们再来进一步的观察。
2.请生将芹菜的茎横切,观察横切面,做好观察记录。
3.指导学生将芹菜的茎纵切,仔细观察并写好观察记录。
讨论交流
4.课件播放茎里的水和养料的运输示意图(动画显示)
5.学生观察并陈述茎的运输程序,并画出简单示意图
6.师生交流评议。
7.小结:
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和养料的作用。
板书:
作用 运输水、养料
4.1.3三、拓展延伸
1.课件播放变态茎的图片
2.师生共同讨论,植物茎的其他作用。
3.边的流边板书:
4.1.4总结:
1.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
2.陈述生活中的有关现象,鼓励学生继续探究。
板书设计
茎里的“运输网”
直立茎 运输
形态 匍匐茎 作用 支持
攀援茎 贮藏
缠绕茎
第3课《叶里的“加工厂”》
1教学目标
1.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2.理解没有太阳、没有植物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2学情分析
《叶里的“加工厂”》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三课。
本课通过对叶子接受光的诀窍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通过讨论,认识绿色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3重点难点
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活动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引导页的图片。
观察植物的叶子生长的情况和特点。
阳光能照射到每一片叶子吗?
师: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植物通过叶片来接收阳光。
叶片怎样才能接收更多的阳光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叶里的“加工厂”》(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观察叶子的排列情况
观察叶子的排列,从中发现规律。
叶片有互不遮蔽的规律(叶镶嵌),叶片这种排列规律有什么意义?
这样的排列有利于叶片尽可能地吸收更多的阳光。
(二)绿叶的作用
叶片的排列有利于叶片尽可能地吸收更多的阳光。
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呢?
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指导阅读课本上的卡通虚拟情景图片,简要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三)讨论:
植物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如果没有植物,自然界会怎样?
植物没有阳光照射会怎么样?
没有植物,自然界会怎么样?
植物对人类极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1)制造有机物。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
人类和动物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2)转化并储存太阳能。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利用这些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的。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所含有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古代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起来的。
(3)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绿色植物广泛地分布在地球上,不断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从而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4)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后记:
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因此,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4课《花里的“育婴房”》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花的结构。
2.探究花的作用。
3.了解花的其他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植物的花,继续学习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2.通过对花的结构的认识,尝试对观察和实验现象作出分析与解释。
3.通过观察更多植物的花,学习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动手探究,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
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细心与耐心。
3.欣赏和感受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学情分析
第9课《花朵里的“育婴房”》是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这一单元的第1课。
本课设计了“寻找花朵的‘育婴房’”和”探究雌蕊的作用“活动,驱动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花的构造;通过寻找花朵里的“育婴房”,进一步探究花在植物繁殖所起的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学会系统的记录方法,鼓励学生建立花朵的档案库,以便学生在课余时进行观察记录,积累更多的植物信息。
对于花,学生看得多,但是对于花的作用,他们只知道花好看,很香等,对于花在植物的繁殖方面的作用几乎没有什么认识。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花的结构和探究花的作用。
主要包括解剖、观察一朵常见的花,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再根据雌蕊、雄蕊的特点,推测出雌、雄蕊对植物繁殖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花朵里的‘育婴房’”一课中,教材主要通过寻找花里的“育婴房”、探究雌蕊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观察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粤教粤科版 小学 科学 年级 上册 教案
